每个阶段应该如何期许?有没有什么检核标准?

法藏法师:每个阶段应该如何期许?有没有什么检核标准?

善士问:

  做为一个学生,生活单纯,习惯成自然,日子过久也平静充实,但是也会疑惑说,这样有进步吗?做为一个道人,每天是应该怎么自省?随着时间演进,出家半年、一年、三年,能够给自己定什么目标?每个阶段应该如何期许?有没有什么检核标准?

法藏法师答:

  我在义德寺的戒坛当中有讲了一个,《以菩提心为根本的僧涯规划》,那大概就是你应该听的,原则上不离菩提心,第一个。

  第二个,你三年做的规划事实上是不够的,你是一生的规划。这三年当中是学习,原则上,你的学习应该是为了未来的需要而学习,但是未来又不可知,所以,未来只是一个方向——行菩萨道,求生净土。为行菩萨道,圆满菩萨道故,我求生净土。

  还没有生净土之前,我应该怎么样?不忘极乐世界,不忘念佛随缘利益众生。至于利益众生多跟少,看个人的因缘,利益多也不忘念佛,利益少也不忘念佛,不是拿利益众生来换取极乐世界的往生,不是这样子的,而是说我们整个事情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利益众生是最终的目标,最后连成佛都不会是目标,是利益众生才是目标,要有这种概念才对,所以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为什么说连成佛都不会是目标呢?因为成佛是自然的事,就好像梦醒,梦醒是自然的事,睡觉目的不是为了梦醒,睡觉就为了睡觉,为了让身心缓和、调理身体,调理完,他就会醒了啊。同样意思,修行不是为了成佛,修行是为了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圆满,你就成佛了。所以说,发菩提心,不为自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目标看起来高,所以,你要谨慎地学习,利用生活中的机会。

  你说什么习惯成自然,那是你喔,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生活,怎么会习惯成自然?你放逸了,才会习惯成自然。当然,我们承认,大部分会这样,所以要怎么?要挑战。有位白人老法师说:「修行就是找自己的麻烦」。他讲得很白了,事实上是对的。

  什么叫找自己麻烦?每一天都有不一样事情,我不是也每天来啊,来了之后,这个菜怎么煮啦,来几位法师啊,我们休息的地方要怎么准备啦……你比如说我那间旧的寮房,你是怎么准备我不清楚,但是我记得以前还有一个可以照镜子的地方,人以镜子正衣冠,现在连镜子都帮我收走了,不让我用了。女众当然有这条戒律,但那是男众住的地方,那就应该要挂着。挂着的话,你说你会看到镜子就犯戒,没那么严重,不然闭着眼睛挂嘛,是不是这样子,也可以嘛,没那么严重嘛,那为什么把我镜子也收走了呢?就比如这意思……

  你说我每次来会一样吗?不会一样啊,所以,不一定要成自然。你每天要自己这样想,「今天我可以做些什么?今天我可以做一点跟昨天不一样的,我来服务些什么?我来做些什么?」然后你看师长在那裡,你衝过去「我来帮忙」。刚开始人家会觉得「你是谁呀?你怎么那么爱表现呐?」一定会有这种同学的,一定会这样子盯你的,你就当作没看到。你想想看,你那么在意人家的感觉、人家的感情、人家的反应,所以,你轮迴到今天。你今天不必那么在意,那是对的事情。何况你去帮忙师长,你不是为了要对付谁,也不是为了要得到什么,就是因为你不想要习惯成自然。

  你要每天抢着、想着、看着有什么事情好让你去发心,哪怕是重复的也可以,这样子就是一种审核标准。

  再来就是说,你要知道,进步不进步那不是说你今天长一块肉;多听一个经,你就多了一块肉或多了一个什么智慧的标章跑出来,不是这样。像我刚刚讲的,是每一天用心去为大众服务,这种念头每天都存在,那他就保证进步。进步是看不出来的,等到你回头回望的时候,你早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你已经不是以前的你了。你不必那么在意你进步些什么,我们又不考试,你去管那个什么呢?重点在于你那个发心是为了众生。

  为了众生是什么意思?我问你,你的母亲如果卧病在床,你的父亲如果生病,要你帮忙做复健,你去帮他们做复健的时候,你会去衡量吗?我今天帮我父亲多孝顺了几分?我为我父亲、我母亲又多孝顺了几分?没有啊,他们在我就做啊,不在的话,我就做别的啊,就这样而已。

  你那个心情是对的,你还在意你审核什么标准,为什么你要审核?你太受那个西洋的学院教育,所谓衡量式的世俗法所蒙蔽了,好像上课就得要各种课程有,然后考试;然后呢,结业,这样才叫做读书,才叫做进步,才叫做修行!你不要这样想,佛陀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子路边就出现,然后就跟着学了,明天,我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鬚髮自落,袈裟着身」,他出家了,那他就跟着修行了。没有那些枝枝节节的事情,不要想这些,把发心弄对,重点弄对了比较重要。

原标题:【佛学问答 81】做为道人,每天要怎样自省?自己的规划与目标有什么检核标准?

转自微信公众号:法藏比丘的非思不可

精彩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