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说到底就是心法

佛法说到底就是心法

一、开场白

  刚才私下里和几位接触了一下,感觉到大家的知识和慧根,还是能够听得懂达摩《破相论》的,而且我们也有这样的心理需要。我们的人生走到这个节点上,可能需要这样一种智慧的提升。

二、净心是至乐至善

  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

  这段经文里有两个核心字,就是“染”和“净”。

  这两个字要说清楚还非常不容易,归根到底来说“即心是佛”。我心本净,我们的心的本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它清静得像大海一样。把这层概念要清楚地理解。

  第一层意思。

  在经文里头会这样说,“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就是坏人,他的心体最根本的地方也是不染的;就是好人,他的心如果执着于善法,也会有所染污。

  第二层意思。

  当你问道修行以后,要念念保持自己的净心。心不要随境所转,心不要被外境所迷,远离污染就可以了。

  再跟大家打一个比喻可能更清楚。比如说我们得到一个宝石。我们把这个宝石投到粪堆里头,这个宝石受粪堆的染污吗?它不受染污。你把它捡出来洗干净,它还是宝石。所以说我们的佛心,它本来是清净不染的,这就是你们大家平时常说的“即心是佛”的道理。

  “即心是佛”的这个“佛”是清净的。当你现在很烦恼,很染污的时候,就不是“佛”了。“染”和“净”是修行的一个分水岭。如果你的心很干净,你的身体很自在,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这个状态就非常好。

  经文里头出现了一个词叫“涅槃”。

三、“涅槃”有四种情况

  在中学语文里头有“凤凰涅槃”。凤凰死了以后又新生了,叫“凤凰涅槃”。那不是佛教的意思。

  佛教里什么叫涅槃?一般的人还真讲不清楚。我今天用你们大家能够听懂的话,把涅槃给你讲清楚,整篇文字你就明白了。

  释迦牟尼佛腊月初八,坐在菩提树下,夜睹启明星而悟道。这个悟道是大彻大悟,远离语言文字的,证到了人生与宇宙的实相。

  人一旦大彻大悟,他是和宇宙同体,和日月同明的。不是说清华北大毕业了,拿了一个毕业证书,那太小儿科了。生命的大彻大悟,是非常了不得的,是生命的彻底觉醒。

  虽然内心深处他的精神世界已经一片空明了,大彻大悟了,但是父母给他的肉身还在,所以叫有余涅槃。

  我们的肉身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肉身是精血二气凝聚而成,母亲的血气,男子的精气,构精而成的。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修行是很难的。因为来处不净,欲望是原始就带来的。就是把一个小孩子放到山里头,让他不见女人,长大下山以后,还是会有淫欲心。淫根是非常深的。来处不净,是染污的。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的这个状态叫有余涅槃,因为他的肉身还在。

  他活了81岁,讲经49年,说法300余会,在婆罗双树间吉祥而卧,圆寂了,这叫无余涅槃。

  什么意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再在六道里头轮回了。这是一个分水岭,人为什么要去修行呢?就是不要再参与六道轮回。

  什么是六道呢?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这就是六道。

  人在六道里头轮回,用一句话来概括,毕竟是苦。你说我当了大官了,我发了大财了,你再往后想想看,怎么样?最终是苦。

  那么为什么是苦呢?佛教讲这也苦,那也苦,那这人怎么活呀?不是佛非要讲苦,因为苦的后面藏着一个哲学道理:世界是无常的。没有一个东西可以被你牢牢地抓住,也没有一个东西是永恒的,所以说人是苦的。

  当你领了结婚证的时候,结婚证的背面就写着离婚;当你拿到毕业证的时候,毕业证的后面就写着失效;没有人给你一个海枯石烂的承诺,因为这个世界内外都是无常的。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能够听得懂,能够明白的。

  释迦牟尼在娑罗双树间涅槃了,就叫无余涅槃。

  但是修菩萨道的人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求证涅槃而不取涅槃。什么意思呢?明知道万法皆空,一切都是假象,但是经还要讲,房子还要盖,工作还要干,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苦难的老百姓。

  你必须要有一个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它是手心手背,手心是无我,手背是有他,无我有他。

  就像现在的企业家,要让你的智慧达到这个圆融的状态,你必须依照佛法的法本,提高自己的智力。

  对自己来说,我有老婆,我有孩子,我有存款,我一切都有了,但是你要看你底下的员工,他们有很多人还不能够上岗就业,还有失学儿童,还有孤寡老人。

  再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什么叫证涅槃而不取涅槃呢?就是把一滴水投入大海当中,你才永远不会干枯。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把你放到中国的社会环境当中去看,你虽然盆满钵满了,你虽然衣食无忧了,但是看看你身边的父老乡亲,有很多很多的人,他们上学、就业、工作、家庭都需要帮助,你怎么可以做一个“自了汉”呢?

  包括我们修道人也是这样。

  我三十年来不停地在讲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法著书,我什么都不要。但是我为什么要去做呢?那是因为烦恼的人很多。

  我们为什么会烦恼?得失心,是非心,贪生怕死。哪一个人没有是非心?哪一个人没有得失心?哪一个人不贪生怕死?对于怕死的人,你要跟他说什么?传统文化里头对于生死都是有定义的。

  佛教里头“生死如梦幻”,佛法里头“生死即涅槃”,你听得懂吗?你不开发智慧,不读大量的大乘经典,你哪里知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呢?求证涅槃而不取涅槃,这是非常妙的。从根本上说,以上两句是一体两面。一体即是性空的。

  佛说涅槃也是黄叶止小儿啼。

  如果打一个更形象的比喻(大乘佛教用莲花来打比喻),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长在污泥当中,虽然非常的妖艳,但是不染污泥,这就是大乘佛教告诉世间人的菩萨境界。

  如果你不听经闻法,常常会执着于一端。要么执着于空,天也空,地也空,爹也空,娘也空,一直空到十八空;要么执着于有,就是入世太深了。搞是非,搞烦恼,搞得自己一点没有质量。

  你们身边有很多人就是入世太深。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可以闹得不可开交,就是入世太深了。入世太深的状态即是名私心。

  佛法里头求证涅槃而不取涅槃,就是“中道”思想。中道思想已经很深了,没有一定的佛教基础的人,他听不懂。

  涅槃还有一个性状,叫“如来藏”。

  中道实相,实相无相。讲中道是防止执着于一边。其实中道也只是药方而已。

  不管你修行也好,还是你烦恼也好,你修不修,烦不烦,你都在“如来藏海”当中,这涉及到宇宙的本体论了。

  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大海里头泛起的一朵浪花,浪灭了还是海水,海水遇到风吹起来就是浪花。全水是波,全波是水。讲到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佛教对世界哲学、世界科学和人类学的最高的贡献。一般人是听不懂的。生命与宇宙同构,而不是人们推演的那样子。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来藏海”里头泛起的一朵浪花。当你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再去看理论物理学,再看科学家讲的天体物理学,就像看连环画一样。是因为你的智力没有得到开发,你从山底下往山上爬的时候,当然是看不明白的。如果你在山顶上往下一看,一览众山小。

  我们说佛法博大精深,它的深和精就是讲到了“如来藏性”,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知道它里头的深刻的含义和妙趣。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