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4)

  寅五、烦恼门(分二科) 卯一、由二门(分二科) 辰一、标列

  烦恼门者,略由二门烦恼所恼,谓由缠门及随眠门。

  现在是「烦恼杂染」这一科。里面一共是有九科。第一科是「烦恼自性」,第二「烦恼分别」,第三「烦恼因」,第四「烦恼位」,现在是第五科「烦恼门」。

  「门」这个字是出入的意思,人从这里出去,也从这里入进来,就是他活动的时候,一定从这里经过的。现在我们内心里面的烦恼,也是有这样的门。有几个门呢?这里先说有两个门「略由二门」,简略的说烦恼有两个门。「烦恼所恼」,由这两个门,我们的内心为烦恼所扰乱。我们的心本来是很寂静,很自在的,很不错的。但是由这两个门我们的心就不寂静了,就不安乐了。那两个门呢?

  「谓由缠门及随眠门」,「缠」就是烦恼有了行动,他能够发生「缠」的作用,缠绕着你,使令你不自在。第二个门就是「随眠门」,这个烦恼没有活动,但是与你的心也没有分离,这个门也是很厉害的。这是把这个门「标列」出来,「烦恼门者略有二门」这是「标」。底下「由缠门及随眠门」这是「列」。下面第二科「随释」,先解释「缠门」。

  辰二、随释(分二科) 巳一、缠门

  缠门有五种,一、由不寂静住故,二、由障碍善故,三、由发起恶趣恶行故,四、由摄受现法鄙贱故,五、由能感生等苦故。

  「缠门有五种」,这个烦恼的缠,他有五个相貌的差别。

  「一、由不寂静住故」,第一个相貌就是他活动的时候,就是使令你心里面动乱,不寂静,这就是苦恼。

  「二、由障碍善故」,烦恼一活动的时候,使令我们的内心颠倒迷惑,颠倒执着。这个烦恼一动,贪心来了,瞋心来了,各式各样烦恼一动起来的时候,我们的理智本来就不强,这回烦恼来的时候,这个智慧非常的薄弱,就是烦恼可以纵横自在的颠倒执着。这个时候我们若想要做善事是不可能的,想要做好事是不可能的,就被烦恼障碍了,因为做善事是要用智慧的。现在烦恼这样强,这个智慧不能活动,所以这个善事做不来了,所以这就是为烦恼所恼,我们就想要做也做不来。

  「三、由发起恶趣恶行故」,这个是更厉害了。「发起恶趣恶行」,这个烦恼一动出来,一发动了,就会创造出来堕落恶趣的罪业。「恶行」就是罪业,这个罪业使令我们到三恶道去,那么这个烦恼对我们就是有这种苦恼,令我们受这个苦恼。

  「四、由摄受现法鄙贱故」,前面说发起恶趣恶行,是说造了这样的罪以后,将来要到三恶道去,将来要受苦。现在呢?「由摄受现法鄙贱故」,现在因为我们的烦恼一动了,「摄受」,就是积成,积聚成就,就是成就了。「现法」,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是现法。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为烦恼的逼迫,造成了罪过,造成了罪过的事情,为人所轻贱。就是或者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杀生偷盗,各式各样的罪过,造成了的时候,法是现在;「发起恶趣恶行」,那是将来的事情,现在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者是我们有什么荣耀的事情也都被取消了;被人家呵斥,社会上的舆论呵斥我们,所以这就叫做「摄受鄙贱故」,也就是我们被我们的烦恼所恼。

  「五、由能感生等苦故」,第五个我们烦恼一活动,就使令我们造成了很多的痛苦,生苦、老苦、病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各式各样的苦都成就了。

  这一共是五个,由「缠门」,烦恼活动出来的时候,我们有这五种的苦恼,被这个烦恼所苦恼,有这五种。

  巳二、随眠门

  云何随眠门所恼?谓与诸缠作所依故,及能引发生等苦故。

  「云何随眠门?」前面「缠门」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二个门「随眠门」。怎么叫做「随眠门所恼」呢?「谓与诸缠作所依故」,随眠就是烦恼的种子,烦恼在种子状态的时候,它没有活动出来,它在休息,烦恼在睡觉,它没有活动,法有活动它有什么事情呢?它对我有什么苦恼呢?有!「谓与诸缠作所依故」,它就会活动出来作依止处。烦恼能活动,就是因为有随眠的关系,有烦恼的种子,所以它是一个根本,烦恼种子反倒是最厉害了。「与诸缠作所依故」,那个种子为烦恼活动作依止处的,若没有烦恼种子,就没有烦恼的活动了。所有的烦恼活动,都是因为有烦恼种子的关系,所以这烦恼种子也是很厉害。

  「及能引发生等苦故」,它若是为烦恼缠作依止处,烦恼一动就引发出来种种的苦。种种苦还是烦恼种子的作用。所以随眠门也是要注意的,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是由二门,第五由「烦恼门」,「由二门」说到烦恼的过失,对我们的伤害。这底下第二科「由七门」。

  卯二、由七门(分二科) 辰一、标

  又由七门,一切烦恼,于见及修,能为障碍应知。

  这是第一科是「标」。前面两个门,还可以说有七个门,从七个门来说明它扰乱众生的相貌。「一切烦恼,于见及修」,这底下还是属于「标」,总起来说呢?前面我们说到烦恼的体相,「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贪、瞋、痴、慢、疑」,那段文我们应该熟悉,应该多读多少遍,要熟悉,什么叫做萨迦耶见?什么叫做邪见?什么叫做边执见?要熟悉!这「一切烦恼」就指那一些烦恼。

  「于见及修」,对于我们佛教徒若想要见道,我们想要得到慧眼,能见到第一义谛,还想要修学无上的佛道,修道,修学圣道。见道以后要修道。「能为障碍」,这个烦恼它的能力就是障碍我们做这件事,叫我们不要修道。不要见道,也不要修道,永久的被我控制住,在这里迷惑颠倒受苦,这烦恼的本事就是这么大。「应知」,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应该知道,这个烦恼是这样子的。

  辰二、列

  谓邪解了故,不解了故,解了、不解了故,邪解了迷执故,彼因依处故,彼怖所生故,任运现行故。

  「谓邪解了故」,这底下是「列」出来这七个门,前面这句话都是「标」,就是标出个大意,底下正式的说出来七个门。那七个门呢?

  「谓邪解了故」,就是对于我们所应该知道,所应该认识,所应该通达的事情,不能够正确的明了,它叫我们向错误的方向去了,「邪解了故」。比如这个身见,十个烦恼第一个是身见,在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他就偏要执着有个我,这就是搞错了。「解」明白的不对,错了。(边见)边执见,断见常见,其实也不断,也不常见。有这拨无因果这些事情,其实有因也有果,但是就是认为没有因果,那么就变成邪见了。这些事情呢?「谓邪解了故」,就是对一切法的真实相搞错了。这烦恼有这样的本事,叫我们搞错了。

  「不解了故」,这是无明,贪瞋痴,愚痴就是无明。叫我们不明白,什么叫做第一义谛?不明白。什么叫做缘起?不明白。什么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出世间因果的道理?它叫我们不明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

  「解了不解了故」,这是疑。疑惑,对于这件事也明白多少,但是又不明白,就是不决定,究竟是怎么回事情,犹豫不决,叫做疑惑。

  「邪解了迷执故」,前面就是三个,「邪解了故,不解了故,解了不解了故」,这是三个门,第四个门「邪解了迷执故」。对于所邪解了的事情,还执着得很厉害,自己错了,不认错,还认为是对,特别是对的,就是这样迷惑执着,所以叫邪解了。这个邪解了,就是这十种烦恼,前面说十种烦恼都是这样子。主要是什么呢?就是苦谛集谛,就四谛就是前两种谛,就是苦谛集谛。苦谛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生命体、这个色受想行识,这就是苦。所有的苦都在这里,生苦也是它,老苦也是它,病苦也是它,死苦也是它,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都是在这里。那么在这里,我们对色受想行识不太明白,但是不承认不明白,反倒认为自己很对,这样执着,「邪解了迷执故」。

  「彼因依处故」,这是第五句,第五门。「彼因依处故」,这个苦集二谛是烦恼的因,烦恼就从这里来。这个「依处」怎么讲呢?可以来回的讲。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苦谛,是烦恼的依止处,就是色受想行识里面生出烦恼来;但是色受想行识也是由烦恼来的,所以它又是苦谛的依止处。苦谛以谁为依止处呢?以我们的烦恼为依止处;烦恼依谁为依止处呢?依苦为依止处,依色受想行识为依止处。所以它们的关系是非常的密切的,是「彼因依处故」。这个烦恼十使前面说这个是苦谛集谛的因处、依处。烦恼又是它的因依处,苦谛也是烦恼的因依处,就是这样说。对于苦谛都是迷惑不明了。

  「彼怖所生故」,这是说什么呢?这是说灭道两谛。灭谛和道谛是出世间的因果,是圣人的因果。圣人的因果是清净无漏的善法,我们凡夫这个理智、智慧非常的少,而又很软弱,最有力量的就是烦恼。这个烦恼的作用,使令我们爱乐生死的境界,爱乐颠倒迷惑的境界,这个烦恼使令我们不欢喜灭道二谛。若是听闻佛法的时候,对佛说大涅槃,离一切相的境界,生恐怖心,害怕。恐怖,生悬涯想,就像人走到高涯上面去,这个脚膝就酸,腿就酸了,腿就软了。现在说我们的烦恼,身见,执着有我、有我所,有贪瞋痴的烦恼的人,若是听闻大涅槃的境界,生恐怖、害怕,害怕这个境界。就算是有一点信心,有一点欢喜心,但是我能得到吗?我能够成就那样的圣德吗?就生恐怖想,「彼怖所生故」。所以这样子呢?就是对于圣道的认识,也是不正确的,「彼怖所生故」。彼灭道二谛是烦恼生恐怖的地方,从这里生恐怖心。所以也就是我们的烦恼,听佛说到苦谛,说到灭谛,说到道谛,也用烦恼的分别心去攀缘的时候,又引起种种的误会,是这样的意思,说「彼怖所生故」。

  「任运现行故」,这是最后一句,最后一门。「任运现行故」前面这一共是七句,前六句是属于见道所断的烦恼,分别烦恼。修道的时候,就是已得圣道以后的圣人,他们所断的烦恼是任运现行的烦恼,就是不须要特别去思惟,这烦恼就出来了。高慢心也是,贪心、瞋心也是这样子。这个时候这个分别的烦恼都已经清净,没有了,就是有俱生的烦恼,任运现行的烦恼还在。这个时候这个断烦恼的力量是有了,是继续向前进,得不退转了。

  这是说到七个门,这七个门的说法,包括了前面这两个门,但是又进一步的说到圣道的事情。

  寅六、烦恼上品相(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烦恼上品相?

  「云何烦恼上品相」,前面是第五科「烦恼门」,这底下是第六科「烦恼上品相」,就是最强烈的烦恼的相貌是什么样子呢?分两科,第一科是「征」,就是问。

  「云何烦恼上品相?」前面「烦恼位」那个地方提到上品相,这个地方就加以解释了。怎么叫做烦恼的上品?就是最强烈最厉害的烦恼的相貌呢?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标二相

  谓猛利相及尤重相。

  就是这个,这底下解释,先标出来这二个相貌。

  这两个相貌,第一个「猛利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烦恼一动作出来以后,不容易制伏。这贪心来了,你想叫它不贪,不容易。瞋心来了,你叫他不要再瞋,不行,不容易,难可制伏,这叫做「猛利相」。

  「尤重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也是特别重,小小的一点,引发烦恼的事情就不得了,这个烦恼事情就很厉害。小小一点事情,烦恼动作起来就不得了。有的人性格温和一点,小小的境界,他生的烦恼也可能引起烦恼,也可能不引起烦恼,那就是烦恼轻微。但是有的人不是,小小的就不得了。这是「标」出来两个相貌,就是烦恼上品相,这底下举出六种。

  辰二、举六种(分二科) 巳一、标列

  此相略有六种,一、由犯故,二、由生故,三、由相续故,四、由事故,五、由起恶业故,六、由究竟故。

  「此相略有六种」,就是这个烦恼的上品相,简单说有六个相貌。「一、由犯故,二、由生故,三、由相续故,四、由事故,五、由起恶业故,六、由究竟故」,这是六个相貌。前面是「列」出来,底下解释,先解释「由犯故」。

  巳二、随释(分六科) 午一、由犯故

  由犯故者,谓由此烦恼缠故,毁犯一切所有学处。

  「由犯故」,这句话怎么讲呢?这就是说我们这个智慧没有力量,因为这个烦恼的活动出来了以后,就「毁犯一切」,破坏了我们在佛法僧前面所受的一切戒法。我们受的戒法,这烦恼一动出来,就把戒都犯了,不持戒了,这是一个烦恼重的相貌。能持否?能持。到时候烦恼来了,就不持了。

  午二、由生故

  由生故者,谓由此故,生于欲界苦恶趣中

  这是第二段,「由生故者:谓由此故,生于欲界苦恶趣中」,烦恼的上品相还有一个相貌,就是「由生故」。

  「谓由此故」因为烦恼一动,造了罪了,这个罪会令我们怎么的呢?生于欲界。就是叫我们投生在欲界的「苦恶趣中」,很严重的,痛苦的恶趣里面,就是地狱饿鬼畜生的世界去了。到了地狱饿鬼畜生的世界去,这要重的罪过才能有这种力量的。

  午三、由相续故

  由相续故者,谓贪等行,诸根成熟,少年盛壮,无涅槃法者。

  第三段「由相续故者」,怎么叫相续故者呢?「谓贪等行,诸根成熟,少年盛壮,无涅槃法者」。

  「谓贪等行」,贪行、瞋行、愚痴行,这个「行」就是活动,「贪」就是烦恼。这个贪的烦恼活动出来了,这是贪行,但是主要是三种烦恼,贪、瞋、痴。这个说是贪行瞋行愚痴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三种烦恼,是特别的强烈。这样的众生,是在什么时候有这样的烦恼的呢?

  「诸根成熟」,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成熟了,不是小孩,小孩还不行,不算数。就是在少年到中年的这个时候。这个时候身体盛壮的时候,身体盛壮的时候,他又是烦恼特别重的时候,这个烦恼是很厉害的。烦恼厉害,为什么叫做「相续」呢?这句话怎么讲呢?

  「无涅槃法者」,就是在他的生命体里面没有圣道的善根,没有栽培圣道。在《瑜伽师地论》上的意思,就是有的人是没有出世间的善根的,这个人就是永久也不能够得圣道的,有这种人。这种人他的贪瞋痴的烦恼是没有办法停下来的,就是一直这样相续下去。这是烦恼重的人,就是这种人。

  午四、由事故

  由事故者,谓缘尊重田,若缘功德田,若缘不应行田而起。

  这是第四个,「谓缘尊重田,若缘功德田,若缘不应行田而起」。

  「由事故者」,就是由烦恼发动以后,所造作的罪过的这个事情,烦恼所造的这件事,是严重的,那么就叫做烦恼的上品相。什么呢?

  「谓缘尊重田」,就是他的心在什么地方造罪呢?在自己所尊重的父母边造罪。父母是属自己所尊重的境界,或者是等同于父母的这种关系的人。你在父母边造罪,或者是你骂、毁辱父母,或者是有其他罪过的行动,那么这就是上品的烦恼了。这个「田」是什么意思呢?田是所种的,农夫能耕田,栽培这个稼穑,秋天的时候可以有所收获,得到谷了、得到粮食,得到了很多的食品。就是在父母边,你能够孝顺恭敬,你就能够得到很多的福德,所以叫做「田」。现在若是在父母边造罪,造罪将来要得到罪过的果报的,也有田的意思。在父母边,这样尊重的身份的人旁边造罪的时候,足见那个烦恼是很重的,叫做上品烦恼。

  「若缘功德田」,这「功德田」就是三宝,佛宝、法宝、僧宝。在这样的所缘境上面,这是有大功德的地方,佛也是大功德,法也是大功德,僧也是大功德的境界。我们应该在这里发恭敬心,尊重心,造作种种的善根,栽培种种的善根才对。结果这个人呢?在这里造罪。足见那个人的烦恼是很重的,是上品的。

  「若缘不应行田而起」,这就是其余的这些人,其余的这孤苦贫穷的这些人,你在那里造作种种,没有慈悲心,你造作种种罪过,烦恼也是很重的。人家说杀富济贫,反倒到贫穷那里去做种种罪过,一点同情生不起来,足见这烦恼是很重的。

  午五、由起恶业故

  由起恶业故者,谓由此烦恼缠故,以增上适悦心,起身语业。

  这是第五,「由起恶业故者,谓由此烦恼缠故,以增上适悦心,起身语业。」前面是说是造作罪过的境界来说,从造作的境界上表示烦恼重。现在「由起恶业故」,是在你心上说,在造罪的人的心上说。

  「谓由此烦恼缠故,以增上适悦心起身语业」,由于你内心的烦恼的活动,烦恼在活动的时候,你去造这个罪的时候,你心里面非常的欢喜,非常的高兴。这个事情计划好了,去造的时候心里欢喜,做成功了,还要庆贺、庆贺的。所以这是「增上」,就是特别强烈的,非常勇猛的,快乐的心情,发动出来的身语的罪业,就是有时候。

  这上面,前面说是「由相续故者,谓贪等行,诸根成熟少年盛壮,无涅槃法者」,这是造罪的这个人在什么时代?在小孩造罪呢?是壮年的时候造罪呢?是老年的时候造罪呢?这还有差别。就是壮年的时候造罪,不得了,和老年不同。因为诸根衰退了,这个人年纪很大了,诸根衰退了,他若造罪,同样是罪,但是他的罪轻一点,若是壮年就不得了,这还是不同。小孩子又不同,小孩子造罪,多少还有一点天真的气氛,他和壮年不同。所以壮年造罪是厉害,做福、做功德也是一样。小孩子做功德,老年人做功德,壮年人做功德,壮年人也是厉害,也是不同。同样做功德,这个壮年人造的,他的功德大一点,还有这样的事情,造罪是这样子。

  午六、由究竟故者

  由究竟故者,谓此自性上品所摄,最初软对治道之所断故。

  这是第六句,「谓此自性上品所摄,最初软对治道之所断故」,这是又一回事情了,「由究竟故者」。

  「究竟故者,谓此自性上品所摄」,谓此烦恼的体性是说,前面标题是说上品的烦恼,是属于上品的烦恼。这个烦恼在佛教徒来说呢?是「最初软对治道之所断故」,就是你修学戒、定、慧,修学四念住的时候,断这个烦恼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样的道行?什么样的道力来断烦恼呢?软品的,不是很高深的道行,就是初初的,有这样的道力就把烦恼断了。

  这个事情也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我们认为烦恼特别强,道力也要特别高才可以,结果不是,结果是那个道力不是太高,就把这个上品的烦恼断掉了。最后的上品烦恼、中品烦恼、软品烦恼,最微细的烦恼要特别高的道力才能断,原来是这样子,这修行的事情还是这样的。这个最微细的烦恼不容易断,是不容易断的。

  「谓此自性」,属于上品的烦恼,这修行人最开始成就的软品的对治道,这是最起码的对治道,「所断」。这个对治道,能把烦恼断掉了。这是说到第六。

  寅七、烦恼颠倒摄(分二科) 卯一、举颠倒(分二科) 辰一、标列七种

  烦恼颠倒摄者,谓七颠倒:一、想倒,二、见倒,三、心倒,四、于无常常倒,五、于苦乐倒,六、于不净净倒,七、于无我我倒。

  这底下第七「烦恼颠倒摄」,就是用颠倒和烦恼来配合一下,解释一下,这样意思。「颠倒」,这个「颠」是高,山的最高处就叫做「颠」。「颠」倒过来了,倒过来就变成下了,其实就是错误的意思。

  那么在这里说「颠倒」有七种:第一个是「想倒,二、见倒、三、心倒,四、于无常常倒,五、于苦乐倒,六、于不净净倒,七、于无我我倒」,这是七种倒。

  「烦恼颠倒摄」这科的大科的名字是这样。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出来这个颠倒。又分两科,第一科「标列七种」,这七种「标列」出来了。第二科「别释」三倒,七倒里面解释这三种倒。三种倒,先解释想倒,怎么叫做「想倒」呢?

  辰二、别释三倒(分三科) 巳一、想倒

  想倒者,谓于无常、苦、不净、无我中,起常、乐、净、我妄想分别。

  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是剎那剎那的生灭变化,终究是老病死,是一个必朽之物,一定是要败坏的,这个身体。不管是怎么样健康,不管怎么样长寿,终究是要败坏的。这是个无常物,但是我们心里总是常,总是希望他常,希望他永久,总是要万岁。乐与苦,前面于无常起常想。

  于苦起乐的想,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恼的,会有很多很多的苦恼。刚才说的,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乃至坏苦、苦苦、行苦都是苦,但是我们总感觉到不苦,感觉到快乐。这是因为从久远以来,这个颠倒心的心情,总希望这个乐。虽然感觉到苦,心还是希望那个乐,所以总是执着这个乐。所以于苦不知道是苦,而认为是乐,这样的想法就是「想倒」。

  「净」,这个色受想行识是个臭秽的,但是总感觉到不臭秽,很清净,很好。

  「于无我我想」,本来这个身体里面没有常恒住不变异的我,但是还是认为是有我,这样的妄想。

  所以「于无常,苦,不净,无我中」,起常想妄想分别,起乐的妄想分别,起净的妄想分别,起我的妄想分别,这就叫做「想倒」。怎么叫做「想倒」?就是这就是「想倒」。这样的妄想分别,是我们凡夫日常生活里面的一种思想,习惯了的思想,也就是我们的一个希望,老是希望这样子,尽管很困难,还是希望,还是希望是这样子。那么这就叫做「想倒」,这样说呢?这个想倒是很普遍的。

  巳二、见倒

  见倒者,谓即于彼妄想所分别中,忍可欲乐,建立执者。

  「见倒」怎么讲呢?「谓即于彼」,就是说我们的心情在妄想分别里面,在无常、苦、不净、无我中,起常乐我净的妄想分别的里面,「忍可欲乐」。

  「见」这个字里面有智慧的意思,是有一点智慧的意思。有智慧这话怎么讲呢?我们一般的人,也不去讲究什么道理,只是我欢喜就是这样子,我欢喜这样,我就去追求就是了。等到有头脑的人,有思想的人,他要说出个道理来的。说我希望是常,会说出一个道理来的。常、乐、我、净,都说出个道理来的。说出道理说得你还不能不相信。说出来语言,写出来书,告诉你怎么、怎么地,就是这样子,更加强了自己的执着。自己也相信自己说的理论,也劝别人相信这个理论,大家一直的这样子去「忍可欲乐」,就是非常同意,认同这样子,是的,是常乐我净的,是这个意思。「忍可」,同意这样的说法,「欲乐」,就是特别欢喜,是的,这么做是对的。

  这社会上的确是那样子,说是那个有学问的文学家,他会说出很美丽的言句,使令大家还欢喜读,读他的言句。自古…从多少年,几百年,几千年,还有人继续读,继续读这个言句是,「忍可欲乐」,就这样子,那么这就叫做「见倒」。

  前面说「想倒」是一般人的境界;「见倒」就不是平常人了。「忍可欲乐,建立执着」,本来虽然有执着,执着也不是那么厉害,这一来可是特别厉害了。

  巳三、心倒

  心倒者,谓即于彼所执着中,贪等烦恼

  第三个是「心倒」。「谓即于彼所执着中贪等烦恼」。「心倒」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是在彼所执着的常、乐、我、净里面,也就是在无常、苦、不净、无我中,起常乐我净的妄想分别里面,或者在执着里面。

  「贪等烦恼」,就是引起这是常乐我净的,这个色受想行识是常乐我净的,于是乎贪的烦恼更起,更厉害,瞋的烦恼也厉害,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是很厉害的,这样意思,这叫做心倒。这个心都颠倒了。

  这样说呢?「想倒」,想的颠倒,是普遍都是这样子。这「见倒」,是单独指外道说的,就是有学问的人,这些外道。这个「心倒」,就是一般的凡夫了,或者说在家人,心倒。这加起来是三倒,其实也就是七倒。

  「即于彼所执着中,贪等烦恼」,所以修四念住正好来对治这个常乐我净。对治常乐我净,就没有想倒;没有想倒就没有见倒;没有见倒也就没有心倒,那么就得解脱了,是这么意思。

  卯二、烦恼摄(分三科) 辰一、标列

  当知烦恼略有三种,或有烦恼是倒根本,或有烦恼是颠倒体,或有烦恼是倒等流。

  这是第二科「烦恼摄」,这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标列」,第二科「随释」,第三科「别广」。这底下是第一科「标列」。「当知烦恼略有三种」,前面说七种颠倒,约类别来说,就是有三种,那三种呢?「或有烦恼」,是颠「倒的根本」,或者有的烦恼是颠倒的体相,或者有的烦恼是颠倒的等流。这是「标列」出来,底下解释。第二科是「解释,也是分三科,第一科是「倒根本」。

  辰二、随释(分三科) 巳一、倒根本

  倒根本者,谓无明。

  「倒根本者」,我们对于色受想行识生起常、乐、我,净的颠倒,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生出颠倒呢?「谓无明」,就是我们没有智慧,不认识这个色受想行识的真实相。这个不认识它的真实相的这个就是「无明」,不明白,这是最根本的烦恼。最根本的烦恼,也就是最微细的烦恼,我们自己不觉知,自己不知道这个烦恼。我们日常生活的事情,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时候,虽然还不能够认识最微细的烦恼,但是会知道,由烦恼向前推,是感觉到是非常微细的。平常的举心动念,这个心动念的时候,会知道是非常微细,就会知道这件事。我们若是心里面也没有、不感觉到有什么贪心,有什么愚痴心的时候,我们感觉好像没有什么事,其实那个时候就是无明的境界,就有无明的境界。无明的境界,其中我们感觉…我们是…若是不做什么也不感觉到什么,若做就会知道,感觉一个最严重的、最厉害的这个无明的作用,就是执着什么都是真实的这件事,无论什么都是执着是真实的。佛说一切一切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乃至山河大地,地水火风都是假的,有若无的样子,不是真实的。但是我们的心情,执着都是真实的,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真实的。像那个风一吹,树叶一动,是真的,就执着是真的,小小的那么一飞也是真实的。看见有人瞪你一眼,也是真实的,什么都是真实的,不知道是假的。我们一动念就执着…你看那个怪物,他怎么不一开始就认为是假的呢?不这么分别,认为都是真的。只有什么时候会有一点动摇执着真实的心情呢?我们执着真实的心情被动摇了一下,什么时候呢?是做完梦,醒梦的时候。做特别有意思的梦,印象特别深刻的时候,但是醒了没有,没有这么回事,那么你若在这里想的时候就知道,我在认为是真实的时候,可是一醒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就是那个执着真实的对不对呢?就这个时候会有这么一点,但是很快就忘了,还是认为什么都是真实的。所以这个执着真实这个地方,就是那个无明的一个作用,执着真实。不知道是假的,还是那个无明,不知道。执着真实,这都是这个作用。

  「倒根本者,谓无明」,无明是很厉害的。你执着是真实的,然后心就动,然后这个贪来了,瞋来了,各式各样的烦恼会来了。若知道是假的、是空的、无所有的,心就不动。不动,所有的烦恼都不动了。所以「倒根本者:谓无明」。那么我们若修行的时候,修四念住的时候,一定要观察到这里,要观察身、受、心、法、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假的,都是空的。

  这个看出来这个《金刚经》非要认真的学习,当然《金刚经》是最好。不过《金刚经》还是有问题的,就是你不容易找到最合适的参考书,最好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告诉我们修四念住的时候,就是要破真实,执着真实的心情。你常常作如是观,常常作如是观。慢慢地、慢慢地,思想上就转变,就起变化。一起了变化,烦恼就开始降低了,逐渐、逐渐就不起了,分别烦恼不起了,就得无生法忍了。所以「倒根本者:谓无明」,要从这个地方开始修行,开始修行。非要常常读经,读经把这个佛的法语要记住。

  这个《辩中边论》上有一句话「忘圣言」,这是一个过失。我们修行有什么过失?「忘圣言」,佛的法语忘了,忘了这句话,就不知道怎么修行了,你不要忘了这句话。比如说你学《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不要忘,你常常的走路也好,坐在那里也好,你心里面把这句法语把它现出来,现出来然后思惟。其实这句话谁都能背得住,那几个字谁都能认识,谁也都能背下来,但是问题是什么?你要用念,用四念住的念,要把它现出来,然后常思惟观察才可以。

  这个修行其中还发现一件事,就是佛告诉我们修行这个次第里面,我们发现一件事,发现什么事?告诉我们在心平气和的时候修行,就是也没有人来骂我,也没有人来赞叹我,就是没有人睐我是最好的时候。我心里面什么事也没有,心里面很轻松,没有压力,这时候修这个四念住。这时候把这个心收回来用这个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方法思惟,「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是我空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法空观。其实就是不须要很多,就这件事就够了。思惟是假的、是空的。色受想行识都是假的、都是空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这么做就好了,今天也这样做,明天也这样做。

  你看这《阿含经》,看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不是说我们诵的戒本,不是这个,是《广律》。戒本上有这个《广律》,那上面就说到一些事情。或者是在树下,不是在室内,在树下经行,经行一会坐下来,坐它几个钟头要再经行,干什么?就是做这件事,就思惟我空、法空,也就是来破这个根本无明。这个时候心情没有压力,说是「佛法不离世间觉」,对的,到城市间去修行去,当然你可以,我是不可以,我还是要到山里面寂静的地方比较好。好什么呢?就是没有人睬我,我也不须要去睬别人。别人不睬我,我的心里面就是思惟,破这个根本无明。

  不是说是我心里面很浮动起来了,贪心很大起来了,瞋心很大起来了,不是这个意思,固然那样的烦恼来了也要调伏,但是真实用功不是这个时候。是在寂静处,心里面平和的时候,用奢摩他、用毗钵舍那这样用功。当然这样子,偶然的也可能会有些浮动,但是那不是,那是少数。多数用功的时间是心里平静的时候,破这个根本的执着,多数是这样子。你常常这样做,我们在经论上看,有人结夏安居三个月成功了,得无生法忍了,三个月。说我们不…我们的业障重,我们三年也可以吧!他三个月,我们三年怎么样?三年或还没有成,但是已经有好消息了。

  说是今天有一个什么大法师来了,很多人要去听讲,心里就动了,要去听讲,去听讲也是好,也是对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有点问题。如果你若把这些经论,像《瑜伽师地论》像《金刚经》、《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大般涅槃经》、《华严经》、《法华经》这些经,你能够用功的修行,就够了。什么大法师还能超过这个事情!超过这个经论。思想就稳定下来了,什么境界不动。但是你思想没有稳定,还非动不可,那就好了,那也可以动,去听一听也是对。不去还不行,不去心里不舒服,也是可以去,我就是这样子,我以前也是这样子。但是现在我心里面没有这个事情,说这话什么意思呢?你要用功修行,非要心里不要动。忽然间往那里跑跑,忽然间往这里跑跑,不行,你的心不安下来不行。

  所以这地方是说烦恼,说烦恼就知道用功也就是…从这地方就得到用功的消息,是这么意思。「倒根本者:谓无明」。

  巳二、颠倒体

  颠倒体者,谓萨迦耶见,边执见一分,见取,戒禁取,及贪。

  「颠倒体者,谓萨迦耶见」,这「颠倒体」是什么呢?「谓萨迦耶见」,就是从无明里面发出来的萨迦耶见。前面怎么讲的,什么叫萨迦耶见?(智禅法师你讲什么叫萨迦耶见?「萨迦耶见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等随观执五种取蕴,若分别不分别梁污慧为体。」对,你记住了,看来你是用功了。)

  什么叫做「萨迦耶见」?「颠倒的体就是萨迦耶见」,「亲近不善丈夫,听闻非正法」,在色、受、想、行、识里面随一样去观察思惟,认为是我、我所。那么这里有分别我执,有俱生我执的不同。那么这就是颠倒的体,执着有我,就是不对的,这是萨迦耶见。

  「边执见」,就是断见是一边,常见是一边,而这里说边执见里面本来是有两分,一个是常见,一个断见,现在说其中的一分,一分是什么呢?就是常见,指常见说的。边执见的常,认为是有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

  「见取、戒禁取」,前面这十种烦恼常常读,常常读,熟悉一点就知道每一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及贪」,就是贪着心、贪心,那么这就是颠倒的体。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