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6)

  寅二、思惟五相(分三科)  卯一、标补特伽罗

  略有三种补特伽罗。由软中上寻思行者,有差别故。

  这是第九科,心清净行苾刍思惟五相,这一大科。第一科是举经言,第二科释彼义。分两科,第一科是心清净行,第二科是思惟五相。思惟五相里分成三科,第一科是标补特伽罗。

  是略有三种补特伽罗,就是修行人有这么三类。为什么有三种不同呢?「由软中上寻思行者,有差别故」就是他修止观的时候,有软中上的三类的不同,所以就分为三种人。这三种人,由他内心修行的时候,这个止观不同。是这样的意思。这是标补特伽罗的差别。第二科摄所思惟相。本来说是摄五相,这个摄所思惟相这上面说了三种,把五种合成三种,也就是这三种又分成五种,所以叫做摄。分成三科,第一科是软品寻思摄,第二科是中品寻思摄,第三科是上品寻思摄。我看这个文,我的想法,和它的相反。我认为第一科是上品,最后是软品。我们各位同学也再想想,他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认为第一科是软品。软品就是他的止观薄弱一点,力量薄一点,不是那么强有力,这样的意思。

  卯二、摄所思惟相(分三科)  辰一、软品寻思摄

  初由正思惟所余相故,令彼寻思不复现行。

  第一种软品寻思的行者,他怎么样的情形呢?他「正思惟所余相故」他在修观的时候,他内心里面要正思惟。正思惟所余的相,所余的法相,这个「所余」怎么讲呢?这《披寻记》上解释得很明白。

  《披寻记》四五五页:

  初由正思惟所余相故等者:此中初言,谓即软寻思行补特伽罗。由于彼相不正思惟故诸寻思,未生令生。今于彼相如理作意,或复思惟阿那波那念以为对治,名正思惟彼所余相,由是寻思不复现行。

  「初由正思惟所余相故等者:此中初言,谓即软寻思行补特伽罗。由于彼相不正思惟故诸寻思,未生令生。」由于那个修行人心里边的相,他的心里边「于彼相不正思惟」,心里边不能无相,就是心里边现出来各式各样的相。这是前面说了,诸恶不善欲等寻思,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亲里寻思,各式各样的寻思,而这些寻思是障碍他内心的清净的。这个寻思是指能寻思说,有能寻思就有所寻思,所寻思就是相。这个相就是以前经过的,以前经验过的事情,我以前在某处住,那里那个天气非常好,也不冷,也不热,我现在来到这里来很冷,就是这样想。这么想就是心里边以前有这个相,这个亲里寻思,欲寻思,恚寻思都是有相。「于彼相不正思惟」,就是由烦恼去活动,而不是苦,空,无常无我,不是四念处,所以是不正思惟。由于你不正思惟,就是不如理作意,「故诸寻思未生令生」,所以是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各式各样的妄想,没有生起的,现在都生起来了。就是不如理作意,所以引起来这些妄想。

  「今于彼相如理作意」现在这个修行人,虽然是在静坐的时候,忽然间现出来种种相,种种相还是自己的念心所现的,你若不念,它就是不现,由念就有相现出来。现出来,但是,可是如理作意,没有那个不如理作意,所以「或复思惟阿那波那念」思惟这个息,思惟这个出入息。「思惟出入息以为对治」对治这个散乱心,是这样子。「或复思惟阿那波那念以为对治,名正思惟」,这上面这么讲,这叫正思惟。「彼所余相,由是寻思不复现行」,彼所余相就是那个,你修数息观,还有其他的,或者修不净观,或者修无我观,或者修无常观,这些就是所余相是这样的意思。「初由正思惟所余相故,令彼寻思不复现行」,就有这种威力,使令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不死寻思,那些妄想不活动了,就有这种境界。这个作者,他说这是软品的寻思。

  辰二、中品寻思摄(分二科)  巳一、标二相

  第二由见寻思深过患,或复不念不思惟故,令彼寻思不复现行。

  这是第二,中品寻思摄。分两科,第一科标二相,第二科随难释,标出来二相。

  第二个「由见寻思深过患故」,这个修行人他内心里面失掉了正念,这如理作意没有现前,这不如理作意出来了。出来了,就有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各式各样的妄想。但是呢,如理作意也出来了,就是「见寻思深过患故」见就是觉悟了,他觉悟了这些染污的寻思,有深深的过患,有大过患,使令我不能成就道业,使令我白出家了一回。其实在社会上,也可以生活的,为什么要放弃了来出家呢?出了家以后就是打妄想,白出家了,没得圣道。没得圣道就是白出家了,所以这样子。或者若严重了,还要到三恶道去,所以觉悟了这个寻思有深过患故,不可以有这种寻思。

  「或复不念不思惟故」,这个「或复」就是「由见寻思深过患故」要这样观察,才能使令自己警觉,才能够提起道念,就把这个寻思停下来了。「或复不念不思惟故」或者是还是要用这个不念的方法,不思惟的方法,使令这些寻思不活动,要这样子。「令彼寻思,不复现行」,这句话是这样念,「由见寻思深过患故,令彼寻思不复现行」这是一个相。「或复不念不思惟故,令彼寻思不复现行」。分成两个情形,两个次第,这是两个相貌。但是《披寻记》似乎它不同,它又有一个解释。

  《披寻记》四五六页:

  第二由见寻思深过患者:此谓中寻思行补特伽罗。此所思惟有其二相:于诸寻思取过患想,见深过患已,彼不复现行,是第一相。或复不念及不思惟,是第二相。

  「第二由见寻思深过患者:此谓中寻思行补特伽罗。此所思惟有其二相,于诸寻思取过患想,见深过患已,彼不复现行」。这「是第一相」。「或复不念及不思惟,是第二相」。也是一样,和我的意思一样,也是这个意思。这个不同的地方,软品寻思,「初由正思惟所余相故,令彼寻思不复现行」,这个人就是这样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第二个中品寻思不是,要「见寻思深过患」才是令彼寻思不复现行,这就是有点不同了。

  巳二、随难释

  云何不念及不思惟?由善于内安心等故。

  前面标二相,这第二科随难释,随其中的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加以解释,明白的就不解释了,这个意思。

  「云何不念及不思惟?」这个「不念」,「不思惟」怎么讲呢?「由善于内安心等故」,由于这个修行人,善者能也,他能够于内安心,这个内就是所缘境,在所缘境上安住其心等故,所以就没有那些寻思了,那些染污的寻思没有了。

  这静坐这件事,心里面有这些妄想,什么妄想呢?就是你以前经过的妄想,你不经验的妄想,我看很少,是你以前经过的妄想。经过的事情现在再重新想,想此想彼,想东想西,这样想,一支香、一个钟头就这样过去了,静坐很久了,一点没有进步。在这个地方看,这个事情是不对的,不应该这样。就是发觉了自己要马上停下来,马上要转移阵地,转移所缘境,不要去再想那件事情,还是修数息观,就是修数息观,或者就是现出这个境界,就在这个境界,这个就是所缘境,观察它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那么也能使令心就不会有烦恼。你若想起来,过去谁对不起我,怎么怎么地,我要找律师,越想越多,还有烦恼,很多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不了了之,现在再想来,还是一样的很多烦恼。因为心里面现出相来,然后加以寻思,然后引起烦恼,结果换到一个不快乐。赶快停下来,修四念处,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段文是这个意思。

  但是这上面说,「由善于内安心等故」,这里边还有其他的意思。

  《披寻记》四五六页:

  由善于内安心等故者:谓由不念作意,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或于不净,或复余处。唯作是念:我心云何得无散乱? 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 无转无动?无所希望?离诸作用?于内适悦?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一卷十一页)由此加行善正除遣,故名为善。令心内住,等住,安住,乃至广说及以等持,由是故说于内安心等言。

  「由善于内安心等故者:谓由不念作意,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这还不是个容易的事情。这个境界出现了,过去经验的事情现在出现了,现在要放弃它,还不是容易的,还要有点功夫的人,不然还是就是随着去了,随着妄想跑了。这上面说,「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这个「系缚其心」就把这个心绑在所缘境上,这就表示很有力量的意思。「由不念作意,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这里所缘境,就是那些妄想的境界,它绑不住你,你能解脱,但这要努力。「或于不净,或复余处」,或者修不净观来厌弃这个境界。「或复余处」,或复是修其它的观,修无我观,修无常观,修空观,这样子。「余处」。

  「唯作是念:我心云何得无散乱」呢?我的心怎么办法叫它不要乱呢?这就是正念现前了。「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无相」就是心里面没有那些杂染的相,就是这样的意思。无相。心里面为什么会有相呢?就是因为有念的关系,你想念了。我心里面为什么会出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了呢?就是因为念的关系。我为什么能够把《金刚经》诵它一遍?就是因为念的关系,忆念。这念字在我们出家人学习佛法上,我认为你们在这屋子里的所有人都是出家人,我的意思是这个意思,就是念的关系,所有的,它是染污的,或者是清净的,都是念的关系。但是现在佛法里面用的念是清净念,所以不念杂染的事情。「我心云何得无散乱」呢?让它无相,心里面没有这些杂染的相。无分别,若没有相,就是没有所分别,没有所分别就没有能分别,无分别。「寂静极寂静」,这个寂静呢,就是没有烦恼。你在杂染上起分别的时候,烦恼就来了,不是贪就是瞋,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来了。所以你若是无相无分别呢,就烦恼不来。烦恼不来,你心里面就寂静。寂静又寂静,寂静又寂静,就变成极寂静,那就要得定了,是这个意思。

  「无转无动?无所希望?」心里面不动,「转」从此到彼去,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又到那里,就是没有个完。从贪心又到了瞋心的地方去了,从瞋心又到疑惑心去了,从色声香味触,一共有十相,色,声,香,味,触这是五欲,也还有贪瞋痴相,还有男相,女相,就是这十相。从此相到彼相,从色到声,从声到香味触,从贪到瞋,从男到女,从女到男,就是这样来来去去的这样分别,那就叫做转,而转就是动,心里面老是浮动,流动,转动。「无转无动」就是不在那上活动。「无所希望」心里面不希望这些事情。那个亲里寻思,国土寻思,就是有希望的意思。心里面挂念着,我这好朋友干什么呢?是睡觉?是看电视呢?就是老是挂念着。国土寻思也是,还有个不死寻思。这个不死寻思是什么呢?我现在何必在这里静坐呢?腰疼,腿疼,我去写文章发表有多好?我有了著作以后,我再静坐。就是各式各样的想法,不死寻思。这都是希望。这就是希望什么?就是名利。希望名利。趁着我还年轻,我再创一番事业,等我老的时候再修行,就是有这些希望。现在说不要有这个希望,「无转无动,无所希望」。

  「离诸作用」,这个作用在下边声闻地里边说得很清楚,就是心里面有了色声香味触,有了贪瞋痴,有了男女这些相的时候,心就起这些……心就被它动起来了,这叫做作用,这个意思。「离诸作用」,就是「我心云何得无散乱?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无转无动,无所希望,离诸作用」呢?自己要求自己。

  「于内适悦」,离开这一切染污的境界,我在这个所缘境能寂静住,心里面快乐。我希望能这样子,我怎么才能这样子呢?这文就是这个意思。「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一卷十一页)由此加行善正除遗,故名为善。」由善于内安心等住,解释这个善字。「由此加行善正除遗」由这样的努力,就能除遣了那些染污的分别,故名为善。

  「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就是那个九心住,「乃至广说及以等持,由是故说于内安心等言」。这样子。这叫做不念及不思惟,这样的意思。

  辰三、上品寻思摄(分二科)  巳一、由渐制伏

  第三补特伽罗,非初即能令彼一切皆不现行,要当方便令寻思行渐渐歇薄,粗既息已,渐当制伏。

  这是第三科,上品的寻思摄。分两科,第一科由渐制伏。

  这第三个补特伽罗是什么样的情形呢?「非初即能令彼一切皆不现行」,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使令那么多的寻思都不现行,不是的。你看《瑜伽师地论》,它不说大话,不说那些叫你一下子就成佛了,不是这个。就是从凡夫这种散乱的境界,从这里开始,开导我们的修行方法。是这样的意思。这和看禅师语录不同,不一样。「非初即能令彼一切皆不现行」,这个是第三品,他说这是上品。「非初即能」,这个修行人并不是一下子就能使令这些染污的分别不活动,不能。「要当方便令寻思行渐渐歇落」一定要这样子,要有一些善巧方便,使令这些染污的寻思行,渐渐地「歇」停下来,渐渐地「薄」渐渐地微少。要这样子,这样子才可以。「粗既息已」这个地方说是粗品的、粗重的,那些虚妄分别、染污分别停下来以后,「渐当制伏」,余下来的那些染污的分别,渐渐地、渐渐地就制伏了,就不起了,心就寂静下来了。

  巳二、由多厌患

  若犹未能于寻思路寻思所缘,深生厌怖;当以厌患俱行之心多思惟力,于彼寻思俱行之心,调练制伏。

  这是第二科由多厌患。若是这样子,用了很多的善巧方便,使令心能够清净,心清净行。假设还是不能,「于寻思路寻思所缘」。「若犹未能于寻思路」,这个寻思路就是所寻思的境界,就是各式各样欲寻思,恚寻思,那么多的寻思都有所缘境,那个境界就是寻思路,就是寻思在那个境界上动,这就叫做路。于寻思路的那个寻思所缘,「深生厌怖」你还没能够深深地生恐怖心,还感觉我打打妄想不要紧。还是这样的话,那怎么办呢?如果我们若是内心的这些虚妄分别,染污的分别,停不下来,自己还没有恐怖心,那可怎么办呢?

  「当以厌患俱行之心多思惟力,于彼寻思俱行之心,调练制伏」那个时候应该这样子,就得要以「厌患俱行之心」就是你的心和厌患在一起活动,就是用厌患心,「患」就是过患,我若继续这样子做,我就是天天……这个烦恼是越来越重,你常常想,你常发……有贪心常常活动,贪心就重起来;常常的发怒,瞋心也渐渐地会重起来;常常疑惑,越疑惑,疑惑越重。其实不用疑惑,随他的意好了,他愿意想我怎么地就随他好了,我只管我自己好好的修学戒定慧,不要去疑惑,不是没有事?什么事没有。你一定去追求,他有疑惑,这样疑惑,我怎么和他去解决问题?看这多麻烦?根本不要想这个事情,不要想,就自己好好用功。

  不过在菩萨戒上说,如果认为他……我若感觉到,反省自己,有对不住人家的事情,那赶快认错,我向他道歉,解释解释就好了,我心就安下来,赶快好好用功。若是自己反省自己,有些对不住人的时候,我不要管他,这是不对的。在菩萨戒上看这是不对的,我不应该这样。所以这里面说,这些烦恼事,你自己要时时,我若这样子,我的烦恼越来越重,会有更大的错误出来,更大的罪过出来,要跑到三恶道了,这可怎么办呢?这可不行。就这样子思惟这个过患,我若这样做,我的过失会怎么怎么地,思惟这个过失。这样子,这个厌离心就来了,谁愿意到三恶道去跑一跑呀?所以我们人还可以在房子里边住,冷的时候可以有暖气,热的时候还可以有冷气,那老鼠在地里面,你看可是苦不苦?我们冷的时候还加点衣服,老鼠穿的,夏天也是那样子,冬天也是那样子,这个畜生的世界苦!这个畜生的世界是恐怖的世界,弱肉强食。小时候还不懂得这个事,大了以后逐渐地……我看那小鸟走了三步,就停下来看看。现在看老鼠也是那个样子。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害怕!就是恐怖!所以思惟到三恶道去可不得了!到畜生世界不得了,到饿鬼道更不得了,到地狱世界更不得了!所以「当以厌患之心」思惟这个烦恼的活动是三恶道的门,所以要赶快生厌离心。修这厌患俱行之心,「多思惟力」多多地这样去思惟,这些烦恼的力量就降下来了,这正念就有力量了。

  我们说是修行人,有的地方我看人家讲开示,烦恼来了,就让它来好了,有了妄想,就让它妄想好了。但是我看弥勒菩萨不是这样的意思,弥勒菩萨说你要修厌患想,取这过患想,要这样子来对付它的。你看弥勒菩萨他开示修行的方法,你去读一读《阿含经》,你读一读《般若经》,读读《大智度论》也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取法乎上,我认为这是对的。还是向佛学习,向弥勒菩萨,向龙树菩萨、无著菩萨、天亲菩萨、向天台智者大师,向这些人学习是对的。

  所以「当以厌患俱行之心多思惟力」不是一次、两次的,常常这样的思惟。「于彼寻思俱行之心,调练制伏」,于彼寻思,彼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友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各式各样的寻思那个心,「调练制伏」就把它调转过来了,渐渐地就制伏住,它就不动了。这样子说,「取过患想」就是厌患心。还要一个,这看出来有几个法义,有两个方式:如果有这样的妄想,现起的时候,起过患想,厌患心,这是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转移所缘境,修不净观、修数息观、修无常观、无我观,这样子,这些方法来对治。不是说一剎那就成佛了,不要说这个话。这个地方说是「当以厌患俱行之心,多思惟力,于彼寻思俱行之心,调练制伏」,制伏了。

  《披寻记》四五六页:

  第三补特伽罗等者:此谓上寻思行补特伽罗。此所思惟,亦有二相: 令渐歇薄,及渐制伏,是第一相;由多厌患,调练制伏,是第二相。如文可悉。

  「第三补特伽罗等者:此谓上寻思行补特伽罗。此所思惟,亦有二相:」也是有两个差别。「令渐歇薄,及渐制伏,是第一相;」第一相是这样。「由多厌患,调练制伏,是第二相」是这样的意思。这样看,第一相没有这么多的啰嗦,他就是正念一提起来,第一个补特伽罗,由正思惟所余相故,令彼寻思不复现行,这是第一个。所以我认为这个是上品,这个人的正观有力量。中品的,就是有一点麻烦了。最后这个更是麻烦,要修过患想,渐渐制伏,这才能解决问题。

  卯三、结成五种相

  如是三种补特伽罗,分为五种。

  第一个就是一种,第二、第三都是分成两相,所以加起来就是五种。这样子,就是心清净行苾刍,于时时间,应正作意思惟五相。就是分这么五个差别。

  子十、陶炼其心(分二科)  丑一、举经问

  复次荡尘经中,佛世尊言:当如陶炼生金之法,陶炼其心。乃至广说。如是等义,云何应知?

  这是第十科,陶炼其心。分成两科,第一科是举经问。

  复次《荡尘经》中,就是荡灭这个尘垢,这个法门。在这个经里面佛世尊说:「当如陶炼生金之法,陶炼其心」,就是我们修行人怎么修行呢?就是令心清净。心里面有这些杂染,有这些不清净的东西,要把它弄清净。怎么办法呢?就像「陶炼生金之法」,这个生金就是没有经过炼的,没有经过陶炼的,没有经过陶冶的,这些原来的,就是从金矿里边,原来的那样的金,叫做生金。这个生金还是不好用,虽然里面有金,但是不好用,还要陶炼,要把它经一番大冶洪炉,把它炼一炼,这样子陶炼。陶炼金,以这样的方法来陶炼自己的心,来清净自己的心,来净化自己的心,要用这样的方法,是这样的意思。

  「乃至广说」,这个经里面的话就没有多引了,就引了这么多。「如是等义,云何应知?」前面是举经,这底下问。《荡尘经》中这一段话里面是有义的,这个义我怎么样才能明白呢?这是问。这底下说。

  丑二、依义答(分二科)  寅一、举陶炼金(分二科)  卯一、标列

  谓陶炼生金,略有三种。一、除垢陶炼,二、摄受陶炼,三、调柔陶炼。

  「谓陶炼生金,略有三种。」这底下一一回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举陶炼金。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第一科是举陶炼金,第二科是喻陶炼心。这陶炼金这里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

  「谓陶炼生金,略有三种。」简略的说,就是有三个次第,来炼这个金。那三个呢?第一个是除垢的陶炼,第二个是摄受的陶炼,第三个是调柔的陶炼,分这么三个次第。这是标,底下第二科解释,解释这三个陶炼。解释中分三科,第一科是除垢陶炼,解释什么叫做除垢陶炼呢?

  卯二、随释(分三科)  辰一、除垢陶炼

  除垢陶炼者:谓从金性中,渐渐除去粗中细垢,乃至唯有净金沙在。

  这个金性就是生金,就是金矿里面拿到的那种金,或者是个黄石头,或者是什么的。「渐渐」用一种方法,渐渐地「除去粗中细垢」除去这个粗垢、中垢、细垢,粗显的垢,中等的垢,最微细的垢,把这三种垢要除去,渐渐地把它练出去。「乃至唯有净金沙在」,这样渐渐地除,就是到最后只有清净的金沙还存在,其他的垢都没有了。这是金沙,沙,一粒一粒的沙,这叫做除垢陶炼,是这样的意思。底下第二科叫摄受陶炼。

  辰二、摄受陶炼

  摄受陶炼者:谓即于彼郑重销煮。

  「谓即于彼」,就是于彼那个金沙「郑重」,郑者重也,重就是重,就是重复的意思,郑重就是频繁的意思,殷勤的意思,一次又一次的,再把它陶炼。这个可以想象这个「煮」似乎是过去时代的办法,现在什么办法我不知道,必是有水,加水煮,这样子。「摄受」这个字怎么讲呢?「摄受」,我没有看见这里怎么解释。或者这样解释,原来是金沙,一粒一粒的沙,现在把它熔合成一个大金块子了,就是此金沙和彼金沙互相摄受在一起,熔合在一起这叫摄受,或者是这样的意思。或者说这个「摄」有个制造的意思,或者是一个调整的意思。这个「受」,就把它调整的,把它陶炼的,就是变成一块很好的金,可以受用了,就是达到一个最高的程度,所以叫做「摄受」,或者这么讲。这是第二,摄受陶炼。底下调柔陶炼,这是第三。

  辰三、调柔陶炼

  调柔陶炼者:谓销煮已,更细炼治瑕隙等秽。

  还要再微细的炼治,开始用火来烧。烧什么呢?来治,就是排遣,就是销除去「瑕」,里面还有瑕疵,还有些斑点、污点,还有「细」里边……多少个金沙合在一起销煮,可能里面还有夹杂着一点污垢,就是那个「细」,隙缝里还有垢秽,再把它炼清净它,是这样的意思。这是解释这个举陶炼金,这一科说完了。底下第二科,喻陶炼心。金这样炼,炼到最后,就成很清净的一个可用的金,这是一个比喻,譬喻什么呢?譬喻这个修行人修练这个心,修心,清净自己的心的时候,也要这样练。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心净行者。又分二科,第一科喻法性。这个喻法性,这个法字,我疑惑是个种字,喻种性,疑惑是这样。

  寅二、喻陶炼心(分二科)  卯一、举心净行者(分二科)   辰一、喻种性

  如金性内所有生金,种性位中心净行者,当知亦尔。谓堪能证般涅槃者。

  「如金性内」,就是那个金矿里面那个金,所有的生金,没有炼过的那个生金。生金里边有很多垢,也有金,这样的生金譬喻什么呢?譬喻这个「种性位中,心净行者,当知亦尔。」这个种性位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众生这个惑业苦这个虚妄分别心里边有无漏的种子,有无漏的种子。这个「种性位中,心净行者」这个心净是什么呢?就是对于佛法有信心,对于佛法僧有信心,对于自己也有信心。我能修行,我能够转凡成圣,对自己也要有信心。对佛法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你有这样的信心了,名为心净行者。「当知亦尔」说这个心净行者,实在他是个原来样的凡夫,但是也就和那个生金的情形一样。究竟是什么样呢?「谓堪能证般涅槃者」,就是这个人,他污染的心里面,有无漏的种子,他有能力,有这个堪能性去能得涅槃。就说那个生金里面还有很多的垢,但是里边的确是有黄金,能炼出黄金来,是这样的意思。就是这样做譬喻。这是第一科,第二科释得名。

  辰二、释得名

  问从何位名心净行者?答:从得净信求出家位。

  就是从开始,这个人他接触了佛法以后,他对于佛法僧有信心,他也相信自己,我也能出家,我也能够转凡成圣,得圣道,我也能。就开始有这样的,「求出家位」,还没有出家,求出家的时候,就名之为心净行者。哎呀!给这么一个好名字给我们,给我们一个好名字,心净行者。写文章的时候,用这个作笔名很好!心净行者。

  卯二、辨三种陶炼(分三科) 辰一、心除垢陶炼(分二科)

  巳一、辨垢秽(分二科)      午一、标

  此于在家及出家位,有粗中细三种垢秽。

  这是第一科,举心净行者。现在底下是第二科,辨三种陶炼。前面生金有三种陶炼,现在这个出家了这个人,也是有三种陶炼。分三科,第一科心除垢陶炼。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垢秽。分二科,先标,先标出来垢秽。

  「此于在家及出家位,有粗中细三种垢秽」。三种陶炼,第一种陶炼,心除垢陶炼。这个垢究竟什么是垢呢?这个垢,在在家和出家的这个阶段,有粗中细三种垢秽,有粗垢秽,有中、细,细是微细。这是标出来。底下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说是在家位。在家位分三科,第一科,标二障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在家位(分三科)  申一、标二障

  其在家者:由二为障,不令出家。

  「其在家者:」说是那些在家的人,「由二为障,不令出家」,由二种障碍,使令他不能出家。他就出家也不可以,不能让他出家,不可以。他也不发心出家,就是出家也不可以。这个是标,标出来二障。底下就是别列释,把这二障列出来,把它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解释这个不善业。

  申二、别列释(分二科)  酉一、不善业

  一不善业。谓常乐安处身语恶行。

  第一个垢,第一个污秽的事情,就是不善业,就是有罪过的事情,有罪过的活动。是什么呢?什么叫做罪过的事情呢?就是这种罪过的事情能令他到三恶道去受苦,所以这个不是个好事情,所以叫不善业。「谓常乐安处身语恶行」,谓那个在家人,那种罪过是什么事情呢,就是常常的欢喜「安处身语恶行」,这个身体做些杀盗淫的事情,这个语,随便说谎话,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不当一回事,说了谎话不当一回事的,做恶事也不当一回事。就是安处在这种罪过的事情里面,不认为有什么问题,开枪也无所谓,就是这种态度。谓常常的欢喜把自己的身语放在罪过的活动里边,在家人是这样子。你叫他受戒,我不受,我不自由,所以「常乐安处身语恶行」,这是一个垢,这是一种很粗重的、很明显的一个罪过,这是一个。

  酉二、邪恶见

  二邪恶见。谓拨无世间真阿罗汉正行正至。

  第二种,就是一种恶见,很坏的,很不合道理,这个「邪」就是不合道理,一种罪过的一种思想。前面是身语,这是说它的意,意业里面有恶见。是什么呢?「谓拨无世间真阿罗汉正行正至」,谓这个人,他批驳,不承认说是这世间上有真实的阿罗汉的圣人的正行正至的事情。「无」,世间上没有真阿罗汉,这表示什么意思?就是没有圣人。这句话就是世间上这个人,若用佛法的态度来看这句话,就表示这个人没有希望了,就是一直在生死流转了,没有希望能得解脱了。若不相信有圣人,那么这个人是没有希望能离苦得乐的,就是一直在生死里流转了,没有希望了,是这么的意思。所以其他的事情,如果你说是,他这个行为思想差一点,但是还相信有圣人,这个人还有离苦得乐的希望。他说有圣人,这就表示世间上有得大解脱,达离一切苦,得大自在的圣人,那么他就可能会有希望心。在经论上说到这些阿罗汉或者说辟支佛,现大神通的时候,那个人一看,我也希望能够这样子,他就是有这种希望,就栽培善根了,你这一念的善心,将来就可以得解脱了。但是世间上人,能有几个人遇见这种殊胜的境界呢?多数不遇见。不遇见,就不相信世间上有圣人。所以「拨无世间真阿罗汉」。

  「真阿罗汉」阿罗汉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呢?「正行,正至」,他决定不做恶事,是个「正行」。不做颠倒的事情,他做的事情都是合于真理的正行。「正至」,「正」就是法性,法性名之为正,能达到法性那里了,就是远离了一切烦恼。能见到真理,才能远离一切烦恼,不见到法性理,是不能够断烦恼的。深入法性才能断除烦恼的种子。这是《显扬圣教论》上有这么一句话。就是阿罗汉他能够见到真理了,他和真理融合成为一体了,他的身口意都清净的,都是善的,所以叫做正行。这个就是圣人。所以是善、是无漏,有大智慧,所以叫做「正行正至」。

  说在家人有这两种垢:一个是身业,一个语业,这两方面的罪过,罪过的事情。第二样的罪过呢,就是内心的思想,不承认有出世间的圣道。这句话,不相信有阿罗汉就是不承认有出世间的圣道。这个人是不可能出家,他出家也没有用,不能出家的。这是把在家的两种垢说出来。

  申三、明障位

  此于已得净信位前,能为障碍。

  这是第三,明障位。第三科。对「于已得净信位前」,就是得到净信之前,在前若有这两种垢,他就能为净信做障碍,使令他不能有净信,不能有净信了。所以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未二、出家位。前面说这个垢,说在家有这两种垢的话呢,那就不能出家了,就障碍。现在这底下说出家的垢,出了家以后有什么垢呢?也说一说。分二科,第一科欲等寻思。

  未二、出家位(分二科)  申一、欲等寻思

  欲等寻思障出家者:令其不能心生喜乐。

  这是第一科,欲等寻思。说出了家以后,远离了世间上的杂染,但是内心里面如果有欲寻思,有恚寻思,有害寻思,有这些妄想的话,「障出家者」也障碍这个出家的人,「令其不能心生喜乐」使令他的心,他不能够发生出来,不能建立初禅的境界。我看这样可能连欲界定也得不到,何况未到地定,何况初禅呢?

  《披寻记》四五七页:

  欲等寻思至心生喜乐者:此中喜乐,谓初静虑地所摄喜乐,离欲恚害寻之所生故。

  「欲等寻思至心生喜乐者:此中喜乐,谓初静虑地所摄喜乐」初静虑的所生喜乐。「离欲恚害寻之所生故。」你一定要离开这一些障碍,然后专心的修不净观,修数息观,然后心里面寂静住,慢慢才能得到初禅,不然的话,这个初禅是得不到,所以是不能心生喜乐。看这个意思,就是初禅的喜乐,才是喜乐。欲界里边凡夫认为所喜乐的,都不是真的喜乐,那都不算数,不算是喜乐的。「欲等寻思障出家者,令其不能心生喜乐」。所以出了家以后,赶快要调伏自己的心,要陶炼,就像金那样炼,叫它清净,要做这件事。

  申二、亲等寻思

  亲等寻思,障喜乐者令其不能恒修善法。

  第一科是欲等寻思。底下第二科,亲等寻思,就是亲里的寻思。出了家以后,还想家,想家里亲戚朋友的事情,想家。老想这个他今天怎么样,明天怎么样,还想念这个事情。这样子,亲里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这些寻思,「障喜乐」也能障碍你得到喜乐,「令其不能恒修善法」,你若有这样的妄想,你就不能够恒修善法,这个心一不清净了,身口也没有作用了。

  《披寻记》四五七页:

  亲等寻思至恒修善法者:此中善法,谓定地摄。掉举恶作能为障故。

  「亲等寻思至恒修善法者:此中善法,谓定地摄。掉举恶作能为障故。」这就是你发心静坐了,发心静坐的时候,你有这个亲属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各式各样的寻思的时候,那就是掉举。掉举,一下子一个钟头,两个钟头过去了,过去完了,自己后悔,哎唉!我这几个钟头白过了。后悔,就是恶作,就是不高兴自己的这种行为,不高兴,但是忽然间过去了,这叫做恶作。或者说有其他的事情,自己有什么身口意不检点,触恼了别人,障碍了别人修行,自己也会一时的失掉了正念,有了过失,自己后悔,这叫恶作,恶作就是后悔的意思。说这样子,「令其不能恒修善法」就是中间使令你这个善法不能不间断的修学,总是有间断,有这种遗憾的事情。这是申二。

  巳二、喻除垢

  由断彼故,恒修善法速得圆满纯净之心。有寻有伺,如净金沙,是名为心除垢陶炼。犹如生金,仍未销煮。

  这是第二科,喻除垢。那个第一科是辨垢秽。这个在家、出家,在家人的垢秽和出家人的垢秽。现在这底下便要除这个垢秽。除垢秽,怎么样除法呢?「由断彼故」,就是说这一定是要出了家。出了家修四念处,修这五停心,修这个四念处就能断除去这些垢秽,像前面说的那个方法。「恒修善法」,要长时期的修四念处。「速得圆满」那就很快的,你的希望就满足了,你的纯净之心就出现了,圆满了纯净的心出现了,就成功了。

  「有寻有伺」,这个时候这个圆满纯净之心是什么呢?现在是「有寻有伺」就是初禅了,到了初禅的这个时候,「如净金沙」就像那个生金,除了垢的时候,就变成一个清净的金沙了,是名为心除垢陶炼,这叫做除垢陶炼。是这样的意思。这样说,要到初禅的境界,才算是除垢了。到了初禅以后就不会再有有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这些事情都没有了。因为得了初禅的时候,是心不颠倒了,没有欲了,没有欲的颠倒了,这时候如净金沙。「是名除垢陶炼,犹如生金仍未销煮」,还不是那么特别好。

  辰二、心摄受陶炼

  若有复能止息寻思,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静虑,是名为心摄受陶炼。由能摄受无寻无伺三摩地故,犹如生金已被销煮。

  这是第二科,心摄受陶炼。若是有一位修行人,他不停留在初禅,他还能够止息寻思,把初禅里面那个寻思的心所停下来,呵斥它的过患,观察它是错误的。这样继续的努力,止而后观,观而后止,就由初禅得到二禅,由二禅进步到三禅,由三禅就进步到四禅,说是「具足安住第四静虑」,就得到第四静虑了。是名为心摄受陶炼,这叫做摄受陶炼。心的摄受陶炼要达到第四静虑的时候。「由能摄受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为什么叫做摄受呢?就是由于这个修行人肯努力,摄受就是成就,成就了无寻无伺的三摩地,高过了有寻有伺的三摩地,就是由初禅到二禅,到了第四禅,第四禅修学圣道是最殊胜的地方。「犹如生金已被销煮」的那么样的清净,美丽了。

  辰三、心调柔陶炼(分二科)  巳一、辨相

  若三摩地不为有行之所拘执,乃至广说;是名为心调柔陶炼。

  这是第三科,心调柔陶炼。分二科,第一科辨相。

  若是这个修行人,他的三摩地不为有行之所拘执,不是励力运转的那种境界,很紧张,很努力才能令心清净,不是那么样,很自然的就能现前,乃至到广说,像前面说的,「是名为心调柔陶炼」。就是很自在的意思。第二科,喻成。

  巳二、喻成

  于神通法,随其所欲能转变故;如彼生金,已细炼治瑕隙等秽。

  这心调柔的陶炼究竟有什么功德呢?这里面说了,「于神通法随其所欲」,得到四禅以后,又能成就神通,对于五种神通,「随其所欲能转变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能随你心里面所欲,所欢喜的,就能转变现前。你要现天眼通,天眼通就现了;要现他心通,他心通就现前;要神足通,神足通就现前了。得到第四禅的时候,发神通是最自在,最强大的了。「如彼生金已细炼治瑕隙等秽」到这个程度了。

  《披寻记》四五七页:

  若三摩地不为有行之所拘执等者:此三摩地,随其所乐安隐而住,已调善故,是故名心调柔陶炼。不为有行之所拘执,不为法性之所拘执,寂静微妙,得安隐道,及能证得心一趣性,如前已释。是名此中广说应知。

  「若三摩地不为有行之所拘执等者:此三摩地,随其所乐安隐而住,已调善故,是故名心调柔陶炼。不为有行之所拘执,不为法性之所拘执」,这前面说过,「寂静微妙,得安隐道,及能证得心一趣性,如前已释。是名此中广说应知。」

  这是第十科的陶炼其心。用这样的方法来陶炼其心。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