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5)

  寅三十四、心一境性行相差别

  又略有三种心一境性,能令证得如实智见。一、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二、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三、超度意言专注一境,无种种无差别所缘行相。

  「又略有三种心一境性,能令证得如实智见」,本论〈本地分〉一共有十七地,十七地现在的文是〈闻所成地〉,〈闻所成地〉在十七地里面是第十,解释第十地。从这个数目上看,我们已经学习很多了,十七地我们学到第十地,还有七地。这个〈闻所成地〉,在分科上看是第七科,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标释一切」。标释一切分两科,第一科「略标五明」,第二科「广释其相」,广释五明的相貌。

  我们要记住这件事,这〈闻所成地〉,究竟说什么呢?就是说这个「五明」。这个「广释其相」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列」,第三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五科,第一科就是解释「内明处」,解释内明,内明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标」,第三科是「略」,第四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事施设建立相」,第二科「想差别施设建立相」,第三科「摄圣教义相」,第四科「佛教所应知处相」。

  现在的文就是第四科「佛教所应知处相」,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十科,第一科是「一种」,第二科是「二种」,第三科是「三种」,现在就是第三科「三种」。这三种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正显」,第二科是「别广宣说」,别广宣说佛教所应知处相。这一科里面很多,分四十科。我刚才读的文里寅三十四,一共四十科,这是第三十四科。这三十四科这一科是说什么呢?「心一境性行相差别」,说这件事,一共是分四十科,现在是三十四科。第三十四科,这一科说的是「心一境性」的行相差别。

  「又略有三种心一境性,能令证得如实智见」,这个话是约我们初发心用功修行的人说的,这个大修行人,这个大菩萨境界不在内,当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是「略有」,这个略是简略,也可以说是要,是重要的,有三种「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就是定,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这是定的体性,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面,相续的明静不动,那就叫做定。但是现在这里面,说他有三种不同,先不说三种是哪种?先说心一境性的作用。我们修学禅,要坐禅安住在所缘境上不动,目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利益呢?

  「能令证得如实智见」,你要能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得了定的时候,他的作用就是能使令你证得,这个证得或者就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了如实智见。「如实智见」这个「智」是决断的意思,就是决定的意思,没有犹豫叫做智。这个「见」就是分明的意思,就是非常的明了,里边没有模模糊糊不清楚,没有这件事,是非常的分明,叫做「见」。其实见也就是智,智也就是见,但是这两个字并用,就表示非常的明了,而又是决定的、没有犹豫。这样的智见,那当然是圣人,凡夫都是不决定的,什么事情都是‥‥虽然有多少决定,其中总是带有一点犹豫、不决定,因为智慧不够。

  现在说「如实智」,这个如实就是诸法的真实相,诸法的真实相,你若有那样的智慧能够证悟了,那个证悟的智慧和见,就是「如实」,叫做如实;就是和那诸法真实相是同样的,是没有一点虚伪所以叫做「如实」。这个圣人是见到诸法真实相了,所以他有如实的智见,现在我们要是想要得圣道,也要成就这样的智慧才行的。成就这样智慧的条件你要有心一境性,有了成就心一境性了,你就可以成就如实智见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一、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三种「心一境性」哪三种呢?第一种就是「于意言中」,这个「意言」我们前面是讲过了,在《摄大乘论》上也讲过。这个「意」,表示不是前五识,前五识不在内,这是指第六意根,也就是意识说的。「言」,就是说话,前五识不能说话,就是第六意识才会说话。为什么第六意识会说话呢?因为第六意识是有学问的,前五识是没有学问;这个会说话这件事,要有知识,一定要有知识。「意言」,这个言,其中这个知识是什么呢?就是你要能够知道一切法的名,每一法都有名,譬如这灯,这叫光、这叫人、这叫草,这叫做书、这叫做房,很多很多的一切法都有名字,你通达了名字你才会说话。所以「意言」就是名,知道种种名字,前五识不知道一切法的名字,唯独第六意识才有这种能力,这叫做「意言」。

  这样说意言,明白点儿说是什么呢?就是一切法种种的名字,种种的名称,是「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个「种种差别所缘行相」,「种种差别」就是各式各样的,都是我们的意识所缘的行相。我们意识就是分别种种的事情,分别这个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乃至意识,一切法一切法。乃至人间的、天上的、三恶道的,此世界、彼世界、十方世界的,乃至到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种种的差别行相,这个意识无所不缘的,非常的广大的,所以「种种差别所缘」。

  这个「所缘」就是相,所缘就是相、能缘的就是行,所缘的境界它有它的相、体相。这个心在各式各样的境界上活动,就叫做行。这个活动一定要有名,每一个相上都有名,你才能活动;没有名字,心是不能活动的。所以这句话说「于意言中」,就是种种的名字里面,各式各样不同的名字中,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行相,你就在那里面活动。在那里活动,当然是应该在一个境界里面,最初修行的时候,最初修行的时候呢,只是选择其中一个法做所缘境,选择其中的一个法。

  譬如说佛告诉我们以出入息为所缘境,这一法做所缘境,或者是以心为所缘境,或者是其他的色法做所缘境,就是选择一个所缘境,等到成功了以后都可以做所缘境。这就是第一种「心一境性」,这个第一种心一境性,当然是浅薄的,不是很高深的境界,不是的,我们就说到这里,下面再重说。

  「二、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个意言和前面是一样,这个「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无间」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就是意言就是名,这个名是能诠表的,所缘行相是是所诠表的;能诠表的和所诠表的是「无间」,「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就是名和所缘行相是没有间隔的,这是一个意思。其次,另外一个无间是在能缘心上说的,这个心前一念、后一念,念念不间断的,相续的明静而住,也叫做「无间」。现在这里面的意思,「于意善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第一个是浅一点,第二个「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是深一点,不是一样的,下文再说。

  「三、超度意言专注一境,无种种无差别所缘行相」,第二个是「超度意言专注一境」,前面两个也是有深有浅,可是这个第三个是最高深的,是超度意言,就是定的境界,超过了意言的境界,超过了。「专注一境」并不是散漫的,你的心专一的安住在一个境界。那个专注那个「注」,是这个流水,这个房子,下雨的时候从房檐向下滴水,一滴一滴的都是滴在同一个位置上面,叫做「注」。我们的心也是剎那剎那的,剎那剎那的,但是也同样的注意在一个所缘境。所以用注这个字,正好是形容这一念心,形容这一念心,安住在一个境界,这样的意思。当然这是表示心是无常的意思,不是常住的;心是无常的,虽然是无常的,但是他专注一境,而不是散漫的。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无种种无差别」,也没有种种,也没有差别「所缘行相」。

  其实种种就是差别,差别也就是种种。但是也可以说,譬如说以色为所缘境,色也有种种的色,有人间的色,也有天上的色,但是他里面还是有差别。同样是色,但是也是各式各样,说人间的色,人间的色还是有种种差别;天上的色也是有种种差别。所以这个种种是约类说的,这个差别是约类里面又有不同,所以叫差别。「所缘行相」,这个所缘行相,没有种种,没有差别的所缘相,这就是又高过了前两种差别。这是有这么三种的心一境性。看《披寻记》,解释这三种所缘境:

  《披寻记》四九六页:

  又略有三种心一境性等者:当知此依修瑜伽师三种差别,说有三种心一境性:谓初修业瑜伽师、已习行瑜伽师、已度作意瑜伽师,是名三种瑜伽师。初修业瑜伽师:于诸烦恼欲净其心,发起摄受正勤修习了相作意,即此所说初一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已习行瑜伽师:除了相作意,于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习,即此所说第二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已度作意瑜伽师:安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即此所说第三超度意言专注一境无种种无差别所缘行相,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页)

  「又略有三种心一境性等者:当知此依修瑜伽师三种差别」,这里面说三种心一境性,是依据修瑜伽的人,就是修禅的人。修禅的人有三种不同,所以说有三种心一境性。谓哪三种呢?「谓初修业瑜伽师、已习行瑜伽师、已度作意瑜伽师」,有这三种不同;初修业的瑜伽师和已习行的瑜伽师、已度作意,有这三种不同。依这三种不同说三种心一境性,这样子,「是名三种瑜伽师」。

  「初修业瑜伽师,于诸烦恼欲净其心,发起摄受正勤修习了相作意,即此所说初一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是解释第一个「心一境性」。这个「初修业瑜伽师」,初修业瑜伽师也有两种,第一种修禅的人,他并不是要断烦恼,他只是希望心里面能寂静住,那是一种初修业瑜伽师。第二种「初修业瑜伽师」,目的是想要断烦恼,这个和那个不同,和第一种不一样。「于诸烦恼欲净其心」,这个人坐禅的目的,他的意思是「于诸烦恼」,对于心里面有的时候有贪、有瞋,有各式各样的烦恼,他感觉这是不对的,我心里面有烦恼是不对的,那么怎么办呢?要把烦恼消除去,要消灭这些烦恼,使令我的内心清净,不要有烦恼,他的目的是这样子。所以「于诸烦恼欲净其心」,想要清净自己的心,消灭心上的种种烦恼,这是说他的目的。

  「发起摄受正勤修习了相作意」,这底下是开始行动,前面是说他的愿望,他的目的,你为什么要静坐?我目的是要断烦恼,这个意思;使令心清净。这个意思得到禅定的人,如果他只是把心里面能置心一处,能使令心安住一境,但是心里还是有烦恼没断。现在这个人是佛教徒,所以他静坐的目的是想要断烦恼,是他的一个目标,这底下说他开始行动了。

  「发起摄受正勤修习」,于是乎他就开始了「摄受正勤修习了相作意」。「摄受」其实就是成就,想要成就。想要成就「正勤修习」,就是不懈怠的,一次又一次不怕辛苦的,他去修习「了相作意」。这个按照用功的实际的情况,当然先应该使令心不要乱,心里面安住一境、明静而住,成就了奢摩他的人。成就了奢摩他的人,他这个时候想要断烦恼,想要断烦恼的时候就是「修习了相作意」。「了相作意」,假设是修不净观,那么你要把这不净观的情况要学习清楚。学习清楚,明了不净的相貌,然后把它显现在心里面,静坐时你盘上腿,然后心里面正念提起来,这个不净的相貌就显现在心里面,那么这就叫做「了相作意」。

  假设你想要修无我观,想要修无我观要把无我的道理,要学习的,学习清清楚楚的。然后你在静坐的时候,奢摩他出现以后,因为你已经修成奢摩他了,然后这个时候,奢摩他最底限度是未到地定,在这个定里面观察无我的道理,观察无我的道理,那么这叫做「了相作意」。就是先要明了那个所缘境的相貌,或者是无我观、或者是不净观、或者是无常观,各式各样的观。「即此所说初一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就是第一个「心一境性」,是这样的意思。

  「已习行瑜伽师,除了相作意,于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习」,这个「已习行瑜伽师」,这个第二个心一境性「已习行瑜伽师」,这里面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这里解释是除「了相作意」,这个时候了相作意因为已经成功了,所以他就不算在内了。「于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习」,我们前面讲过一共有七种作意,七种作意一开始就是了相作意,然后有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然后有加行究竟作意,那么这是五种作意。对于这五种作意「已善修习」,他已经善巧的修习成功了。「即此所说第二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就是第二个作意,这样说第二个心一境性,就是七种作意里面中间的五种作意。除掉第一个了相作意,最后的加行究竟果作意不在内,就是中间的这五种作意,就是这里第二个心一境性,这样意思。

  「已度作意瑜伽师」,这是第三瑜伽师,「安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这个第三个「已度作意瑜伽师」,他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安住在第七个作意里面,「加行究竟果作意位」,这就叫做第三个作意,这样意思。「即此所说第三超度意言专注一境,无种种无差别所缘行相」,就是这样意思。这样子就把这三个作意的深浅,分别清楚了,清楚了,但是这个《披寻记》上说,(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页),我查那上看,这个第三个「超度意言专注一境,无种种无差别所缘行相」,是指已经得圣道了,已经得初果须陀洹了,已经得无生法忍了这个境界。

  那么第二个作意是指什么呢?是指内凡位的时候,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是属于第二个作意。这个暖、顶、忍、世第一是内凡,那外凡呢?就是第一个作意,「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样说呢,「于意言中种种差别所缘行相」,这个第一个心一境性,就指在外凡位的时候,就是静坐的人内心的境界。第二个「意言无间种种差别所缘行相」,就是内凡位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这心一境性。第三个「超度意言专注一境,无种种无差别所缘行相」,就是入圣道了,小乘佛法就是已经得初果了,大乘就是得无生法忍了。那么这三种所缘境性,三种心一境性是这样子。

  寅三十五、令入圣教摄受差别

  又有三处,能善摄受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引入圣教。一、现己所有最胜神通,二、于他所有染净诸行遮止开许,三、宣说妙法正教正诫。

  「又有三处,能善摄受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引入圣教」。这是第三十五科「令人圣教摄受差别」。

  这是说佛教的菩萨去教化众生,引导众生的方便,怎么样才能够圆满了、满足了你的愿望呢?你才能度化那个人信佛呢?是这个意思。这里面「又有三处」,有三个地方,有三种境界。「能善摄受」,能够善巧方便的摄受,这个「摄受」可以当引导讲讲、引导,引导谁呢?是「于恶邪处妄计尊胜」,这个「邪」就是不合道理,「恶」就是有罪过,这种不合道理。那个思想不合道理,而且有罪过的,这种思想有这种人,于恶邪的那个地方「妄计尊胜」。但是这个人愚痴,认为那个恶邪呢,不恶邪;他是最尊贵,最殊胜的,他是我的,他是大善知识,「于恶邪处妄计尊胜」,这是一个错误。

  「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及处中庸」,这个所教化的众生是处于中庸的境界,就是中间性的;他也不是信佛教,但是也不毁谤佛教,这个是处中庸的。那个「于恶邪处妄计尊胜」,那个就是毁谤佛教的了,是这种人。那么对于这两种人,「摄受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就是引导这两类人,「引入圣教」。引导两种人来到佛法里面来,就是对佛教有信心了,叫做入。说有三种境界,「能善摄受」这两种人引入圣教。

  「一、现己所有最胜神通」,第一个就是显现出来,你自己已经成就了的最殊胜的神通,那就是得了禅定,得了五种神通了。你若现出神通来,对于这两类人很有效,就会引导他来到佛教里面来,他就会有信心了,是这样的意思。这是第一个用神通来接引众生,是会有效。

  「二、于他所有染净诸行,遮止开许」,对于他,就是对于所化导的众生,这所化导的众生「有染净诸行」,有的是有染污的行动,有的有清净,有功德的修行。这两种行为「遮止开许」,那个染污的、罪过的事情,要遮止不许他做这种事情。这个「开许」,就是清净的、有德行的事情,或许他相信佛法,赞叹他修学戒、定、慧,那么就是要开许,就是同意他、赞叹他。那么这是第二个,第一个是现神通,第二个是「于他所有染净诸行,遮止开许」。

  「三、宣说妙法正教正诫」,这是正式的宣扬佛法的道理,宣说微妙的正法。这样的正法宣扬来教化众生,是属于正教,是属于正诫,就是真实对于众生有利益的,而不是虚妄分别。说了老半天,说了几十年,结果对人一点利益也没有,那就不能说是正教,也不能说是正诫了。那么「正诫」或者也可以说是,不可以作恶事;「正教」就是修学善法,那么这是这三种。这三种圣教,对于「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引入圣教」,有这样的作用的。

  《披寻记》四九七页:

  又有三处等者:当知此说三种神变,名为三处。谓神境神变、记说神变、教诫神变,是名三种神变,如次配释应知。依此三种神变,令邪恶众生处中信、令处中众能生净信,由是此说能善摄受,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引入圣教。

  「又有三处等者:当知此说三种神变」,神通变化有三种,「名为三处。谓神境神变」,就是神足通,作种种神通变化这个事情。「记说神变、教诫神变」,这两种神通。看它底下解释,「是名三种神变,如次配释应知」,如前面这个文的次第配释应知。那么第一种就是「神境神变」:一、现已所有最胜神通。「记说神变」:就是于他所有染净诸行,遮止开许这个。「教诫神变,是名三种神变」,就是宣说妙法正教正诫,「如次配释应知」。

  「依此三种神变,令邪恶众生处中信,令处中众能生净信,由是此说能善摄受,于恶邪处妄计尊胜及处中庸所化有情,引入圣教」,就是这样意思。

  寅三十六、建立第一义净差别

  又有三净,为欲断除乐净外道,以外事水暂除外垢,自谓已得第一清净所起邪慢故;建立此三第一义净,不净处生超越因故。

  这是佛法里面又说有三种清净,这三种清净它目的是什么呢?「为欲断除乐净外道」,断除这个欢喜清净,这个外道他的迷惑,所以建立一种清净。什么迷惑呢?「以外事水暂除外垢」,以外面的那个事水,因缘所生的水,能够「暂除外垢」,暂时用水来洗浴这个身体,那是暂时的把身体外面的垢洗掉了而已。那么那个人呢,「自谓已得第一清净所起邪慢故」,他认为这是最殊胜的清净,那么他就生起高慢心,叫做「邪慢」,不合道理的。

  「建立此三第一义净,不净处生超越因故」,这底下说建立三净的目的。「立此三第一义净」,这个第一义净就是最殊胜的清净法,外道是以水洗为清净,佛法说以水洗清净也是清净,但是还不是那么最好;最好的清净是「第一义净」。「第一义净」,应该说是观诸法实相的时候,他令四念处都清净了,建立此第一义净。

  「不净处生超越因故」,这个不净处是什么呢?在人间的就是婆罗门、剎帝利这些人,或者是修学十善法,修学五戒十善法,或者是观察第一义,令心清净,这是「建立此三第一义净」。「不净处生超越因故」,这个不净处生,就是生在不净处。不净处是什么地方呢?就指人间、指欲界说的,欲界都是有欲所以是不清净处生。「超越因故」,就是「建立此三第一义净」能超越不净处,超越这个不净处,所以他更高,所以「超越因故」。这个不净处就指欲界说;还有个解释就指三途八难说的,名之为「不净处生」。

  寅三十七、建立真实牟尼差别(分二科)  卯一、显所为

  又有三种牟尼,为欲断除持牟尼戒诸外道等暂息语言,自谓已得真实寂静所起邪执故;又为显说无倒牟尼故,建立三种真实牟尼。

  「又有三种牟尼,为欲断除持牟尼戒诸外道等暂息语言,自谓已得真实寂静所起邪执故」。「又有三种牟尼」,这「牟尼」,有默然的意思,默然业,或者说是寂静业;或者是默然业,叫做「牟尼」,就是三种寂静的功德。是「为欲断除持牟尼戒诸外道等暂息语言」,佛法里面建立三种牟尼业,这个目的是什么呢?为的就是想要断除去持牟尼戒,就是指止语外道有不说话的,止语的这外道。就是「持牟尼戒诸外道等暂息语言,自谓已得真实寂静」,他只是不说话,那么他就说了「自谓已得」,我们不说话已经得到真实的寂默所起的,「真实寂静所起的邪执」,断除这个邪执,所以建立三种牟尼是这个意思。

  「又为显说无倒牟尼故,建立三种真实牟尼」,说三种牟尼业这种寂静业,又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显示、宣说,「无倒」没有错误的寂静业。「又为显说无倒牟尼故,建立三种真实牟尼」,真实牟尼,建立三种真实的寂静业。

  卯二、出体性

  即是圣所爱戒所摄身语二业,及无漏心。

  「即是圣所爱戒所摄身语二业,及无漏心」,就是这个,这也是三业。「身语二业」,当然这是用佛法的四念处来调伏,使令他烦恼不动了,完全是清净的,这就是身业、语业都是清净的。身业、语业清净,是因为心清净及「无漏心」,没有烦恼漏,这个时候叫无漏心,身语二业也还是三业。这是解释三种牟尼,三种牟尼业这上面就是,「圣所爱戒所摄身语二业」。这个比丘比丘尼戒,多数指身语二业,当然也有意业的作用。

  寅三十八、能断寻思诸法差别

  又有三法,能令处远离者,断除现行不正寻思。谓由他所诽毁、自所诽毁,退失大利增上力故;所起惭愧及与爱敬。

  「又有三法,能令处远离者,断除现行不正寻思」,这里又有三种法,这是第三十八科「能断寻思诸法差别」。

  「又有三法,能令处远离者」,能使令安住在远离处的人,就是阿兰若处,在这里断除现行不正寻思,他住在这个寂静处,那就叫做「处远离者」,居住在远离的寂静处的人。「断除现行不正寻思」,住在寂静处的人,他没得圣道,没得高深的禅定,他心里面也是会有问题。现在用这三法,「能令处远离者,断除现行不正寻思」,你现行的不正寻,就是贪瞋痴的这些思想是不正的。不正,怎么能断除他呢?

  「谓由他所诽毁、自所诽毁,退失大利增上力故;所起惭愧及与爱敬」,三法能令处远离者。在寂静处居住的人,身虽然远离了,心里面还有问题、还有问题,那个「不正寻思」,就是那个人的问题了。那个问题要怎么办法呢?有三种法断除他现在心里面活动的「不正寻思」。哪三种法呢?「谓由他所诽毁、自所诽毁,退失大利增上力故;所起惭愧及与爱敬」,这三种方法。

  「谓由他所诽毁」,一个人他并没有做什么错事?但是别人就是诽谤他、破坏他,这是一种。「自所诽毁」,自所诽毁是什么呢?就自己做了错误的事情了,别人来诽毁你。别人来诽毁你,你不要认为是别人诽毁,是自己诽毁自己,你自己做错了事情,就是自己破坏了自己。别人在说的时候,其实他也没有什么,主要是自己诽毁了,这是一种。「退失大利」,你由他所诽毁也好,自所诽毁也好,那么这位修行人,就退失一个很大的利益,能帮助你退失很大的利益的。「退失大利」,其实就是得圣道,圣道得大利。现在你退失,本来可以得,但是因为你,你有不正寻思,就失掉了这个大利益。

  「所起惭愧及与爱敬」,因为别人一诽谤自己的时候,心里面就感觉到「惭愧」了,感觉到羞愧、羞耻了,这就是「愧」。自己所诽毁,自己做错事情,就是自己破坏自己了,这个时候有这种情形,就会生惭,生出惭的心理,这个惭耻的心理。别人诽毁我呢,生出「愧」的心理;自己诽毁自己有「惭」的心理,就是惭愧的意思。

  「及与爱敬」,这样子及与三宝的「爱敬」,说我若本身有了污点的时候,就是我对三宝有过失了,现在生了惭愧心以后,自己对于佛菩萨有爱敬之心,有爱敬之心。「谓由他所诽毁、自所诽毁,退失大利增上力故」。

  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别人诽毁自己,自己就退了道心;若自己做错了事情,也就道心也就发不起来了,所以「退失大利」。由于「他所诽毁和自所诽毁,退失大利」的关系,这件事有增上力故,能够帮助你修学圣道,使令这惭愧心特别的强大,所以增上力故。「所起惭愧及爱敬」,是因为诽毁所起惭愧;因为失掉了大利,所以于三宝生出爱敬之心来。这是第三十八科「能断寻思诸法差别」。

  寅三十九、最胜无上智果差别(分二科)  卯一、略标列

  又依道及道果,当知有三种最胜无上。谓无常智、苦智、无我智、乐速通等四种行迹;一切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最胜无上。

  「又依道及道果,当知有三种最胜无上」,这是第三十九科「最胜无上智果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列」。「又依道及道果,当知有三种最胜无上」,这两种「道果」,这里是道果,前面那里是道因了,由因而果。这样子修行的人啊!应该注意有三种最殊胜无上的境界。哪三种呢?第一个呢?

  「谓无常智、苦智、无我智、乐速通等四种行迹,一切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最胜无上」。这是上面那个三种最殊胜,最殊胜的、最高尚的,是什么呢?「谓无常智、苦智、无我智」,就是你能够通达我们这一念心,是剎那生灭、是无长久的,这是件很殊胜的事情。当然其他的色法,当然也都是有生灭变化,但是那个呢?执着心不是那么重,执着心最重的还是自己的这一念心,这「无常智」。「苦智」,观察诸受皆苦,诸所有受,不管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或者坏苦、是苦苦、行苦;这三种受都是无常的,一切受都是苦的「苦智」。「无我智」,通达一切法无我的智慧叫做「无我智」。通达诸行无常呢?是「无常智」。通达一切法都是苦,为苦智;通达无我,为无我智。

  「乐速通等四种行迹」,「乐速通等」,这个「乐速通」啊!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已经成就了色界四禅的人。成就禅的人,他得到了四禅以后呢,他就想要断惑证真得圣道,得圣道,那么叫做「乐速通行」。还有一个「苦速通行」,「苦速」没有得禅,没有得禅定的人,他就没有禅轻安乐,所以是苦速。但是他也一样,也一样有这问题,他一定出去要做事情,那么就是没得,没有这个事,「苦速通行」,就是没有得禅定的人,没得禅定的人是这样子。这是有四种,有「四种行迹」。

  「四种行迹」,分四种:一个是顿根的人,一个是利根的人;顿根的人分两种,利根的人分两种。这个「苦速通行、乐速通行」呢?这个苦速通行、苦迟通行,乐速通行、乐迟通行都有迟速;苦也有迟速、乐也有迟速。这个苦就是表示,他没有得到色界四禅,没有轻安乐,那是苦。那么他也一定要得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这个时候,他也可以得圣道,如果利根的人,他也会比较快一点,这是「苦速通行」。钝根的人,就是慢一点,就是「苦迟通行」。这个「乐速通行,乐迟通行」呢?就是得到四禅的人,他由欲界定进一步得未到地定,在进一步得到色界四禅。得到禅他就有乐、有乐,但是他也有迟、速的不同,钝根人还是会慢一点,利根人会快一点。是苦也有迟速,乐也有迟速,所以就是那四种,就是「乐速通等四种行迹」。

  这个「行迹」这句话怎么讲呢?这个「行」,这个「迹」啊!就是在道路上走过去有这个「迹」,有这个脚的脚印,这个泥土的道路就会有这个迹。这表示说这种修行的道路,说过去的佛菩萨已经走过了的,他们这样修行成功了的,已经成功了的这种法门。我们照他们修行,已经修行过成功了的法门,也照这样走过去,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叫做「乐速通等四种行迹」。

  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最胜无上」,这个前面是说智,「无常智、苦智、无我智」这是一种。底下说「乐速通等四种行迹」是说得禅定、没得禅定的不同。这个「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最胜无上」,这是说得果了,已经得果。有这无常的智慧,加上这三种智慧,加上得禅定或者得欲界定、未到地定,得这个色界四禅,加上这个去修行去。然后就得到「一切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就得果了;就是智、行、果这三类。这三类啊!这个「无常智、苦智、无我智」,以「无我智」为最殊胜,因为无常、苦,所以知道是无我,通达无我才能入得圣道,所以「无我智」为最殊胜。

  底下这个是,乐速通等、乐迟通等,苦迟通、苦速通;苦迟速、乐迟速,这四种行迹,这当然是以「乐速通行」为最殊胜。是「一切世间、出世间」,世间的解脱,那当然是得了禅定,就是世间的解脱;出世间的解脱那是佛教徒。那么有几种?有「有学」的解脱、有「无学」的解脱;无学的解脱里面有「时解脱」,有「不动心解脱」,这样的不同。

  有学解脱就是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学解脱,到四果阿罗汉就是无学解脱。这个「时解脱」呢?是钝根人,钝根人得了圣道以后,他所得到的禅定,有可能会退了、有可能会退的。得到的圣道是不退,得的禅定是有可能会退的,那么这就是因为根性钝,所成就的善法不坚固,容昜退。所以在阿罗汉里面,有一些得阿罗汉的人啊!怕退嘛!要自杀,还有这种事情,那么这都是属于「时解脱」,是钝根人。这个「不动心解脱」是利根人,利根人他所成就的功德是都不退转,所以叫「不动」。他心也不动,他成就的功德都不动,这是最殊胜的。

  卯二、明次第

  修观行者先得其智,由此智故为断烦恼次修行迹,修行迹已心得解脱。

  「修现行者」,前面这个第三十九「最胜无上智果差别」中,第一科是「略标别」,就是标出来这三种最胜无上。这底下「明次第」,说这三种最胜无上的次第。

  「修现行者先得其智」,告诉我们学习佛法修行的次第,你先要得到这个无常的智慧、苦的智慧、无我的智慧,你先要得到这个智慧。可是在这经论上看呢?这无常的智慧,虽然说是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但是主要是指要观察自己的心是无常的,心是剎那剎那生灭的,要得到这个无常的智慧。得到苦的智慧,有苦受、有乐受、有不苦不乐受,三种受其实都是苦,要有这种智慧;通达苦的就是智慧,叫做苦智。通达无常的,叫做无常智;通达无我的,叫无我智,你要先成就这三种智慧,也就是先学习佛法,得到这样的智慧。

  「由此智故为断烦恼次修行迹」,这样的「先得其智」,这个「智」还是闻思的智慧。「由此」,由于你成就了这样的智慧以后。「为断烦恼」,为了断除去爱烦恼见烦恼。所以「次修行迹」,其次就要修这四种行迹,其实就是要得禅定,修禅定,在禅定里面修无常观、修苦观、修无我观就是这个意思。「修行迹已心得解脱」,四种行迹修成功了以后,你这爱烦恼、见烦恼断了,就是得解脱了。

  《披寻记》四九八页:

  又依道及道果等者:当知此依智、行、果三,说有三种最胜无上。智、行即道;果即道果故。无常等智能证现观,名智最胜无上。乐速通等四种行迹能尽诸漏,名行最胜无上。一切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名果最胜无上。此中一切世间、出世间,谓四种现法乐住,解脱定障所得果故。有学、无学,谓四沙门果,解脱烦恼所得果故。时解脱、不动心解脱,谓住解脱补特伽罗。时解脱者,谓钝根种姓;不动心解脱者,谓利根种姓。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六页)。

  「又依道及道果等者:当知此依智、行、果三,说有三种最胜无上」。这个智、行、果,这三种最胜无上。这个「智、行即道;果即道果故」。这个道和道果有什么差别呢?这个智和行,这是叫做「道」。「道果」是指什么说呢?就是下面说那个「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这是道果。

  「无常等智能证现观」,你在禅定里面修这无常观、修苦观、修无我观,你就能够成就「能证现观」,能够成就这个现观。现观我们以前也讲过很多次了,就是得无生法忍,小乘得初果,得初果的时候无漏清净,无分别的智慧成就了,叫做「现观」。而这种成就呢?主要的因缘,就是要有无常智、要有苦智、要有无我智才可以成就的,所以「无常等智能证现观」。

  「名智最胜无上」,这就叫做「智最胜无上」;「能证现观」,那个智慧叫做「最胜无上」。「乐速通等四种行迹能尽诸漏,名行最胜无上」,就是这个乐速通等,这四种行迹,它能尽诸漏,也就是在四种行迹里面,修这个无常观、修这个苦观、无我观,你就能尽诸漏,能灭除去一切烦恼。看这个文解释啊!「能证现观」呢,是能见到无为法。这个四种行迹是能尽诸漏,是断惑、断惑证真。前面先说证真、这底下说断惑,其实两件事啊!都是一定、一定要统一起来才可以,「名行最胜无上」;四种行迹这叫做「最胜无上」。

  「一切世间、出世间,有学、无学,时解脱、不动心解脱,名果最胜无上。此中一切世间出、世间,谓四种现法乐住,解脱定障所得果故」。四种现法乐住,就是色界四禅;色界四禅,是四种现法乐住。是「解脱定障」,就是障碍得定的这些障碍,你常常修定的时候,把那些障碍破除了,那么解脱了定障,所得的果故,就是四种现法乐住。「现法乐住」,就是在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成就了四禅的乐,得到这种乐,安住在这个乐里面,那么叫四种现法乐住。

  「有学、无学谓四沙门果」,「有学」是前三果;「无学」是第四果,四沙门果。「解脱烦恼所得果故」,解脱烦恼以后得到的果,就是这四果。「时解脱、不动心解脱,谓住解脱补特伽罗;时解脱者,谓钝根种性」,安住在解脱的补特伽罗,有时解脱、不时解脱的果不同。时解脱是钝根性,钝根种性,是以前栽培得不太好,这智慧栽培的不太好,这个福德的善根栽培的也不太好。这福、慧两种善根都栽培得不那么圆满,所以得圣道的时候,有可能会退「谓钝根种性」。「不动心解脱者,谓利根种性」,那就是前生栽培的好,福德也栽培得好,智慧也栽培得特别好。所以今生成就了以后,就是不容易退。这里面还有一个什么不同呢?年轻人,年轻力壮的时候修学圣道不容易退,你得到了圣道以后,不容易退;年老的时候才得圣道啊!也可能不退,也可能退,是这个身体还是有点分别啊!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六页)。

  寅四十、断常等愚能治差别

  又有三明,当知为显于前、后、中际,断、常二边邪执,现法涅槃愚痴,沙门、婆罗门无明性故,建立三明。

  这地方「又有三明」,这第四十科「断常等愚能治差别」,能对治断常的愚的不同。又有三种明,三种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这个通和明的不同呢?就是智慧特别高。

  譬如说是宿命明,宿命就是知道过去生,过去有很多生里面的情况,那就叫做宿命通。那为什么叫「明」呢?还知道它的原因,为什么过去时候很穷、很贫苦?为什么过去生中智慧很高?他会知道一个原因。「通」,不知道什么原因?只知道那表现出来外面的现象。所以通比较浅,明是特别高深的;有宿命明、有天眼明、有漏尽明。

  这个佛为什么建立这三种明呢?是「当知为显于前、后、中际,断、常二边邪执,现法、涅槃、愚痴」,这个「前际、后际、中际」,前际就是过去;后际就是未来的;中际就是现在的。这个「断、常二边」是什么呢?如果你不知道过去际,过去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也是有生灭变化的,你不知道这件事,你就会有「常见」。你如果不知道「后际」,不知道还有将来的生命,那就起「断见」了。断见其实也是糊涂,常见也是糊涂。这是「中际」,这个中际就是现在来说的。「断、常二边邪执」,如果不明白过去、前际,就是有会有「常见」;不明白后际,就会有「断见」。断见、常见都是「边邪」,都是边,都是不正确的,是一种邪谬的执着。

  「现法涅槃愚痴」,现法涅槃呢?就指现在的生命,我吃饱了就是涅槃,那么这现法的愚痴,他不明白要断除去烦恼,见到无为的真理才是涅槃。他「愚痴」,愚痴对这件事不明白,这样说呢,就是三种无明;过去际、现在际、未来际,你不明白那个道理,就是三种愚痴。三种愚痴是谁呢?是「沙门和婆罗门」,都有这三种无明的心性,性者心也;这无明就是他那一念心,不明白这个道理。「建立三明」,这是佛为了显示「前、后、中际,断、常二边邪执,现法涅槃的愚痴」,所以建立这三种明。告诉你啊!过去是无常的,未来也是不断的,还继续有未来的生命,未来还是不断;不常也不断,而现在并不是涅槃,要断惑真才得涅槃,所以「建立三种明」。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