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9)

  寅十二、为尽贪爱观行差别

  《披寻记》五二七页:

  又有六法至系摄其心者:此说修观行者乐断乐修。由观察作意,随于色境乃至法境,一种可爱净相作意思惟。于思惟时,若复发起随习近心,趣习近心,临习近心,不能住舍,不能厌毁,制伏违逆;便自证知我于今者犹有贪爱,非无贪爱;以于色境,乃至法境,系摄心故。

  「又有六法至系摄其心者:此说修观行」的人,「乐断乐修」,这个修观行的人,他很欢喜烦恼,很欢喜修止观的,是这么一个这个圣道意愿很强的人。

  「由观察作意,随于色境乃至法境」,这个「观察作意」就是我们前面有七种作意讲过,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一个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这个修止观的七种作意。现在这里就用「观察作意」,就是因为你常常修这样的止观,这个贪爱心不动了。不动了,是不是就是灭除去了呢?是要经过观察才知道,所以叫做「观察作意」。怎么样观察呢?「随于色境乃至法境,一种可爱」的「净相作意思惟」,这样子。

  「于思惟」的时候,「若复发起随习近心」,没有修止观的时候,这个心是习近于欲的,成了习惯了,就是欢喜这个欲,同这个欲去亲近。现在经过了修行的时候,不是那么习近于欲了,好像是我没有贪爱心了吧?可是呢,经过检查的时候,又发现自己是「若复发起」,又发动了老毛病,「随习近心」,随顺以前所有的那个习近的心情,以前。

  「趣习近心」,「趣」就是向那里去,向那里去,趣这个习,随顺这个习近心向欲去,向欲那里去,「趣习近心」。

  「临习近心」,这个有一段距离的,因为经过了一个时期,这个心和欲有一点距离。距离,现在一检查的时候,还是向那里去,而且继续向前去,和这个欲相临,就是相近,是「临习近心」。

  「不能住舍」,这一考查自己,心里面不能弃舍这个欲。这个欲的境界现前的时候,心不能弃舍。

  「不能厌毁」,没有这个厌离心,毁斥、呵斥自己,不能、不能这样。「不能厌毁,制伏违逆」,不能制伏自己的欲心,欲心又动起来了,不能制伏;还不能违逆自己的这个欲心。

  「便自证知,我于今者犹有贪爱,非无贪爱,以于色境,乃至法境,系摄心故」,就知道了,就知道怎么回事。所以知道不知道呢?要自己去检查,就知道了,是这么回事。这样说呢,常常用功的修行的人,感觉到眼耳鼻舌身意心里面很平静,忽然间有人毁辱一下呢?也不错。你这样就是检查的机会嘛。我心动、不动呢?就知道了。

  寅十三、诸业可依因缘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六因缘故,应知诸业是实可依,非种家姓是实可依。

  「又六因缘故,应知诸业是实可依」,这是第十三科「诸业可依因缘差别」,这个业是可以依靠,业是可以依靠,但是这里面有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又有六个「因缘故,应知诸业是实可依」,从这六个因缘的情况上看,我们就应该明白了这个业是最靠得住的事情。

  「非家种姓是实可依」,不是这个家的问题。说这个人,他是这个王侯将相的后代,这么一个家,说是他这个种族是贵族,是什么的…,不是这个是可靠,这个是靠不住的。不能因为我的父母、我的祖上有什么特别的、超人的境界,我就有所仗势。这个是不可以仗势的。怎么知道呢?这是「标」,底下解释。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举下劣种姓

  谓下劣种姓补特伽罗,亦生不善,往于恶趣;亦生善业,往于善趣;亦于现法能般涅槃

  「谓下劣种姓补特伽罗」,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举下劣」的「种姓」,就是他的父母都是一般人,也没有做过大官,也没有做过…更没有做过皇帝,一般的人。

  「亦生不善,往于恶趣」,他呢?也是…就是他若创造了一些罪业,不善业,他将来就要到恶趣去受苦了。

  「亦生善业,往于善趣」,虽然是他这个种姓家族是平常人,但是他也一样,也和别人一样,他若能创造有意义的、功德的事情呢?他将来就到人天的善趣去享受福乐。

  「亦于现法能般涅槃」,他虽然是下劣的种姓,但是他若肯修学圣道,修学戒,定慧,修学三十七道品的话,他也可以现在,「现法」,在现在的生命体里面就可以得涅槃,就可以「能般涅槃」,能入涅槃,就可以得涅槃的,就可以成为圣道,可以得阿罗汉果,可以得无生法忍,可以成为大菩萨。

  这是举下劣的种姓是这样子,这底下第二科「例贵胜种姓」。

  辰二、例贵胜种姓

  贵胜种姓,三种亦尔。

  「贵胜种姓,三种亦尔」,也是一样,他若是造了罪,他也是到三恶道去;他若造了褔业,他就是在人天里面受乐;他若肯修学圣道,也一样得无生法忍。

  就是从他现在的思想行为,来决定他的命运,而不是说是他的是父亲做皇帝,他的儿子就决定是怎么好、不好,决定!不是的。靠自己的思想行为来决定的,所以是「诸业可依因缘差别」。

  子七、七种(分二科)  丑一、结前正显

  已说六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七种。

  这是第七科,第七科是以七法组成一个法门,「七种」来介绍佛教的。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正显」。

  前面这一大段文已经宣说了六种佛法的情况,我们应该知道,这以下呢?就是说七种法所组成的佛教。

  这是「结前正显」,底下第二科「别广宣说」,有十一科,第一科是「圆满解脱觉支」的「差别」。

  丑二、别广宣说(分十一科)  寅一、圆满解脱觉支差别

  谓有七法,能于诸谛如实觉了,圆满解脱,谓毗钵舍那品有三,一、择法,二、精进,三、喜;奢摩他品亦有三,一、安,二、三摩地,三、舍;念,通二品。

  「谓有七法,能于诸谛如实觉了,圆满解脱」,这是告诉我们说有七种法,这七种法如果你能肯努力地学习,能有什么好处呢?「能于诸谛如实觉了」,这一切的圣人,佛法中说的圣人,对于这七种法,他能够对于「诸谛」,就是四圣谛;或者说世俗谛和胜义谛。他能够如实的觉悟了,开悟了。若是你肯这样做,你也能「于诸谛如实觉了」,也是能这样子。这个「如实」就是一点错误没有。是「圆满解脱」,「如实觉了」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圆满得解脱了。

  比如说是我是…不是佛教徒,他也能放下了欲,他去深山里面去修学禅定,修禅定我也得解脱了。世间上的事情,他都能放下了,得到了四禅八定了,也解脱了很多的苦,但是那个解脱不圆满。因为他将来还要回来,要回到这个欲的世界来受苦的。所以那个解脱不圆满。若是你从这七种法来学习呢?你能够圆满的得解脱,就是解脱了以后就是永久的解脱了,再也不糊涂了。那么这是「如实觉了」是觉了了真理,就是胜义谛,就是四谛。圆满地解脱了一切苦,一切惑业苦都解脱了。这底下就说明七法是什么呢?

  「谓毗钵舍那品有三」,这底下列出来七法。这七法里面有三法是属于毗钵舍那的,属于观察的智慧,有三种。第一种是「择法」、第二是「精进」、第三是「喜」,这三法是属于毗钵舍那。

  这个「择」就是观察的智慧。这个「法」呢?就在五蕴上观察第一义谛,你不能直接观察,不可以。不能直接去观察第一义谛,不可以的,你要在色受想行识上来观察这个第一义谛。所以你也不可以远离世俗谛,去见第一义谛的,不可以。你离开了世俗谛,不能得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谛则不得涅槃。所以这个「择法」就在你的这个身受心法上去见第一义谛,这叫做「择法」。这个「法」是第一义谛,「择」是智慧。这是一个重要的一个法,「择法」。

  「二、精进」,这样的择法、这样的修止观、修毗钵舍那,你懈怠还是不可以的,你要精进,要长期的努力,要放下万缘,专心的修学止观,这样精进来修学这个毗钵舍那。

  第三是「欢喜」,就是我对于这个工作、我做这件事,心里面很欢喜,很欢喜的。如果是心里不欢喜,那不行。不欢喜,勉强的是短时间去做也可以,长时期是做不来的,所以自己要有欢喜心。这个欢喜心,如果你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就生了欢喜心了,能把这个欢喜心一直的维持下去,就可以了。

  这个事情,我也有一个道理可讲的,就是你在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也可能有…也可能对佛法有一点欢喜心,不过那都是不决定。就是经过了一个时期的学习,知道人生是苦了。这人生是苦这件事很确认,肯定的〝人生是苦〞。人生是苦,不是说是老百姓是苦,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荣华富贵就是苦,知道这件事。世间上的人,那个大智慧人,就是英雄豪杰、豪杰之士,啊!我要〝以天下为己任〞,我要救世民于水火,而得令息,说的…。但是你还是原来的家风,就是遇见一般的这种…我把你们都打倒了,然后我做皇帝,我来救世民于水火。这是没有希望的事情,没有这个事情。你要知道,就算是你最初发那一念心是诚实的,结果你还是没有用,没有用的。因为怎么知道呢?你翻开历史看看,从古至今那个人做好了?那个人成功了?没有一个人做好了,成功的。所以要知道那个荣华富贵那件事,实在是糊涂。聪明人的糊涂,可以这么讲,聪明人的糊涂。

  你要确认这件事是「苦」,然后学习了佛法,从佛法上帮助你认识世间是苦,然后知道佛法是圣道,真实能得解脱。你要能认识到这里,你就生欢喜心了,对,我今天才知道、才找到一条路,你就会生欢喜心。你这欢喜心,哎呀!我这个一点精神也没有浪费,一点时间也没有浪费,我逐渐地就到…,每一天向前进,都和光明相接近,一天、一天接近,不生欢喜心吗?你就会生欢喜了。

  所以这样,「择法」和「精进」和「喜」这三法是「毗钵舍那」。

  「奢摩他品」这是「止」。不可以只是毗钵舍那,还要有奢摩他的止才可以。但是这个奢摩他的品,它有三品、三类,一是「安」,二是「三摩地」,三是「舍」。

  「奢摩他」这个地方令人欢喜,就是「安」,有轻安乐。你常常静坐,成就了未到地定的时候,就开始有轻安乐。没有成就未到地定之前,这个欲界定,你若能相应的时候,它也舒服,身体感觉到轻快、舒服。得到未到地定,开始有轻安乐,得到四禅更不得了。

  第二呢?是「三摩地」,就是得了定了,心一境性,安住一境。当然这个未到地定也可以称之为三摩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四空定,都可以称为三摩地。

  三是「舍」,这个「舍」是什么呢?就是形容你对这种法门成功的那个相貌。这个我们解释过,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功用住性,有这三个意义,那叫做「舍」。

  这三法,这三法是奢摩他,在三法里面修那毗钵舍那。

  「念,通二品」,还有第七个法就是「念」,这个「念」呢?是通于这个毗钵舍那,也通于奢摩他的。就是要把这个法门明明了了的显现在心里面不忘,然后你才能用这个方法去修行嘛,你忘了就不行了。你忘了所缘境,这个奢摩他也不能修了;你忘了这个法门呢?毗钵舍那也不能修了,所以一定要有「念」。

  这七法若是具足了的话,「能于诸谛如实觉了」,还能够圆满的解脱,圆满得解脱。当然这是就是由初果乃至到阿罗汉果,都可以成就了。

  寅二、补特伽罗根果等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由根故,果故、解脱故、建立七种补特伽罗。

  这是第二科「补特伽罗根果等别」,也是不一样,根不同、果也不同、解脱也不同,有这么多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又由根故」,前面说这个就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七觉支。这个是说一个总相,其实里面还是有差别的,什么差别呢?「又根」,根还是不一样;这个「果」也不一样,你得到的果也不一样;你得到的「解脱」也不一样,从这三方面观察它的差别。由这三方面不同的关系,就建立了七种补特伽罗,有七种圣人,可以这么说。七贤七圣,这个有七种人。

  这是「标」,底下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由根建立」。

  卯二、释(分三科)  辰一、由根建立

  于向道中,依钝根、利根故,建立随信、随法行。

  这是第一科「由根建立」,建立这两种人。

  「于向道中」,这个在《大毗婆娑论》上有解释的很详细。这种人实在是已经见谛了。他由世第一一剎那间入于苦法智忍。苦法智忍、苦法智;集法智忍、集法智,就是一剎那间,这个无分别智就出现了,就见到真理了。见到真理了,但是他还继续向前进,就是「向道」,向于道。当然这个道还没有圆满,他继续要向前的,所以叫做「向道」。既然见道了,他就是圣人,就是圣人了。

  这个说一切有部这个说法呢?这个初果向是圣人。初果向是个圣人,你看他的说法是这样说法。他不说这个暖、顶、忍、世第一是初果向,他不那么说。而是说一念相应见到真理了,这时候才是初果向。就是一共是十六剎那,这是指前十五剎那说,第一剎那就是见道了,一剎那、一剎那向前进,那时间很快,这叫做「向道中」,向前进,向前进中。

  这种人呢?「依钝根、利根故,建立随信、随法行」,「依钝根」就是他的根性迟钝一点,他这个信进念定慧这个根都是迟钝,不是那么敏、敏捷。但是其中还是以慧为最重要,就是这个慧迟钝一点,就不是那么样的深刻灵敏。其他的根呢?也不是那么特别的那么好。就是信进念定慧,叫做「根」,而这个根他栽培的不是那么样的圆满,所以迟钝一点,所以叫做「钝根」。

  「利根」呢?就是栽培得好,这个智慧高。信、进、念、定、慧都是好的,都是很好的。

  这样的情形呢?由这样的根的不同,是建立「随信、随法行」,就是安立有随信行的圣人和随法行的圣人,都是初果向,就是向初果去了,这样子。

  这个「随信行」,这个「信」,就是这个钝根的人,这个信心特别多,信心多。欢喜修止这种人,欢喜修止的关系,这根性不是那么利。就是你告诉他,你叫他怎么地,他就怎么地,听你招呼。他的师长说是你去住茅蓬去,就住茅蓬去;你为大众僧做事,他也就为大众僧做事;你去诵这个修多罗,就诵修多罗。他不是说我要想一想,我若愿意做,我就做;不愿意做,我就不做,他不,他就听老师的话,这是「随信行」。

  这个「随法行」不是,他的智慧很高,你叫我做什么,我要想一想。我要做、可以做,我就听你做,不可以做,我不听你的话的,这是「随法行」。

  「随法行」这种人也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也是这样子,但是自己用功的时间特别多,听别人讲解的时间少。这个「随信行」是听老师讲解的时间多,多数是听老师来讲解,这样子来明白佛法的。「随法行」不是,随法行也听,也是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但是比较少。他自己去观察思惟而能悟圣道。就在这个地方有点差别。这个「随信行,随法行」是向初果,两个都是圣人,这是向初果,这是两个人。

  辰二、由果建立。

  于果道中,即此二种,名信胜解(金陵本的正文是解脱)、见到。

  这是第二科「由果建立」,得了初果了,这个「信胜解」和「见到」,也叫信解、也叫见智,这个名字。这两种人就是初果了,这时就是第二、十六剎那圆满了,十六剎那圆满就是初果,已经得初果了。得初果以后当然继续修行嘛,就是向二果去,也是这样的意思。

  这个已经得果了,在「果道中」还继续努力修行的人,在这个地方也有两种差别,是什么呢?就是「名信胜解」。

  「即此二种」这话怎么讲?「即此」前面那个「随信行、随法行」这两种,在「果道中」呢?就换了名字了,叫做「信胜解」、叫做「见到」。

  就是那个随信行的人,他这个时候叫「信胜解」,就是他得初果了,得初果就入圣道了。还是以信为先而得圣道,所以叫做「信胜解」。

  这个「见到」呢?就是那个「随法行」,因见而到,其实也就是因为他的智慧,他自己的智慧而到了初果了。因见而到,由见而到。那个是由信而得胜解,还是和以前的关系是一样的。

  不过这是这么说,但在《大毗婆娑论》也说到也有转变。这个随信行、信胜解这种人,也可以转变成法行人,也可以转变成见到,也能转变的,那情形也不同。

  辰三、由解脱建立

  定障解脱,非烦恼障解脱故,建立身证;烦恼障解脱,非定障解脱故,建立慧解脱;定障、烦恼障俱解脱故,建立俱分解脱。

  「定障解脱,非烦恼障解脱故,建立身证」,这前面有四个人、四位圣人了。这底下第三「辰三、由解脱建立」。

  「定障解脱,非烦恼障解脱故」,这个「烦恼障」,这个爱见的烦恼,障碍我们得解脱。我们解脱这个一切的惑业苦的烦恼,得了圣道能解脱,但是你这个烦恼就障碍你得解脱。这是烦恼障的障碍解脱,另外呢?「定障」,定的障,它也障碍你得解脱,就是令你不能得定,这样子。现在这里是说呢?定的障是解脱了。定的障是什么?那你常常静坐你就知道,反正不是掉举就是昏沈,就这个事障碍你;再不然你懈怠了,我不静坐了,反正这就是这些…都是这些染污法是障碍,障碍你。实在根本的说就是无明,这些无明法就障碍你。「定障」这些障碍解脱了,「非烦恼障解脱故」这烦恼障还在,没得解脱,是这个人。这个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指八解脱,他得到了八解脱。八解脱最后一个解脱是什么?是灭受想定解脱。这也是很高的境界了,那就是三果圣人了。在小乘佛法里面得灭受想定要到三果圣人,要无所有处定的欲灭除了,才可以。那么这个人,他定的障碍解脱了,也就是得了九次第定。得了九次第定这个时候,他还不是阿罗汉,这个烦恼障还有余,所以烦恼障没有完全解脱,定障是解脱了。那么这个人就是三果圣人,名之为叫做「身证」,「建立身证」。

  这个「身证」是怎么说?就是单独指灭受想定说的,指灭受想定。这个灭受想定怎么叫「身证」呢?灭受想定这个心没有了,心灭了,这个第六识灭了。所以灭受想定是无心定,二无心定,无想定、灭尽定没有心,不是心证,而是因为它是身体在证这个灭尽定的,所以叫做「身证」,那么意思,「建立身证」,那么这是三果圣人。

  「烦恼障解脱,非定障解脱故,建立慧解脱」,这个修行人的善根不一样,这个努力的情况也不一样。这个善根不同,就是过去生中栽培的不一样。人说背景就是这句话,过去的情况不一样。虽然大家都是佛教徒,但是努力的结果都不一样。不一样呢?所以现在得圣道的情况也是不同。说烦恼障是解脱了,「非定障解脱故」,他没得九次第定,他没有得八解脱,他没得灭尽定,这个定的障碍还有,他还有障碍,还没得定。「建立慧解脱」,那么这个人也名之为「慧解脱」,就是由「慧」解脱了烦恼障,但是没有解脱定障,那么得阿罗汉果了这个人。烦恼障解脱了,三界的烦恼都解脱了,得了阿罗汉果,但是没得灭尽定。

  这个经上说呢?这个定障是属于所知障,属于所知障里面的,所以这个烦恼障断了,还没得那个定,还没得灭尽定,这样子。

  「定障、烦恼障俱解脱故,建立俱分解脱」,这两个障都解脱了,所以叫做「俱解脱」。

  这个一共是有七种,加起来有七种补特伽罗。这样子呢,就是「根」有两种补特伽罗。「果」也有两种补特伽罗。在那个「解脱」里面呢?定障解脱,烦恼障没有解脱建立身证;烦恼障解脱了,定障还没解脱,叫「慧解脱」;两种障都解脱了,就是变成「俱解脱」。所以那个解脱那个地方有三个圣人。「根故」有两个,「果」有两个,加起来有七个,有七位都得解脱。所以七圣,七种圣人的不同。

  寅三、由三因缘修定行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三因缘七种行故,令修行者心得内定,心正一缘。

  这是第三科「由三因缘修定行」的差「别」,也是不一样。这个前面这个七种,第一个「圆满解脱觉知差别」,这个七觉支还可以这样解释,七觉支这么样解释。这底下这个呢?「三因缘七种行故」,这个就是八正道。这八正道又有不同的解释。

  令修行的人,「心得内定」,你这七种行若是修圆满了的话呢?你心里面就能内定,心正一缘。这个「内定」怎么讲呢?就是「心正一缘」。

  这个「正」是什么呢?「正」就是苦集灭道这个灭谛的这个境界,就是法性的真理。这个法性真理是你心的唯一的一个所缘境,一个安住的境界。安住在法性上,那叫做「内定」。「心得内定,心正一缘」,这个「心」就安住在法性上,离一切相、无分别住,就得了定。这个「定」,八正道里面最后那个定、「正定」,不是世间定,这是出世间定,包括四禅八定在内的。

  这样说呢?就是七种缘,就是八正道的前七个是因,最后「正定」是个果。由前面这个…七种行就是三种因缘,由三种因缘使令修行人最后成功了,得了圣道了,这样的意思。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列三因缘

  谓趣入、安住、摄受因缘。

  这是前面第一是「标」,这底下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列三因缘」。「三种因缘七种行故,令修行者心得内定,心正一缘」,这三种因缘是什么?「谓趣入」的因缘,「安住」的因缘,「摄受」的因缘,这三种,有这三种不同。

  这是列出来三种因缘,列出来。下面第二科是「配七种行」,就是三种因缘和这七种行配合起来,也就是等于是解释怎么叫做「三种因缘」?

  辰二、记七种行(分三科)  巳一、趣入因缘

  若世间正见,了知定有施与等行,及此为依,了知居家迫迮,居家尘染等行,出离所引正思惟,名趣入因缘。

  这解释这个「趣入因缘」。「若世间正见」,这个「正见」,有正确的思想。这句话呢?有世间的正见,有出世间的正见,现在是说世间的正见;出世间的正见那是无漏无分别的智慧,叫做「正见」。现在这里是世间人的正见,就是没有入圣道的人,学习佛法的人,他有世间的正见。世间的正见是什么的呢?

  「了知定有施与等行」,就是他明白世间上是决定是有因果的道理的。「有施与」的这种因果,你若布施就能得大富,这个「施与」。这个「等」就是持戒,你若能够持戒呢?你就能够得到尊贵身,得到人天的这种果报,而不会到三恶道去的。「行」,「等行」,还有施戒修,「修」,你若能放下欲而能修学禅定,你就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了。「了知定有施与等行」,决定是知道这回事,知道这回事情,相信因果的道理,这样子。那这样子嘛就叫世间的正见。知道有现世,也有来生;有生死凡夫,还有圣人。相信善恶果报,那么这就是世间的正见。

  「及此为依,了知居家迫迮」。「及此为依」,前面这是说「正见」,你要具足这个条件,这是正见。「及此为依」,「此为依」,此正见为依止。为依止的时候,又进一步有不同的认识,是什么呢?「了知居家迫迮」,这个意思,前面有施戒修这种认识,然后就进一步会知道「居家迫迮」,我在家里面生活,这个「迫迮」,就是这个空间很狭窄,就是为欲所困,而不是广大无边的自由的境界,「居家迫迮」。

  「居家尘染」,你在家的时候就,就是这个欲使令你污染,不清净,这些事情。这个尘染污的情形和迫迮的这种情况,叫「等行」。其实也就是…或者在社会上要做一点事,要做事情,那也是染污,那也是迫迮。总而言之,在家的时候的情形,就是令人苦恼。

  因为感觉到苦恼的关系,「出离所引正思惟,名趣入」。这个八正道,第一个是正见,第二个就是正思惟。这个正思惟,什么是「正思惟」?就是感觉到「居家迫迮,居家尘染」等,就了了正思惟,我要解脱这个欲。我要解脱这个欲,要「出离」,从这个欲要出来。由出离心就是引出来这个正思惟;也可以说由正思惟就是引出来出离心,就是要出家

  「名趣入因缘」,就是从家来到非家,就是出家了,这样的意思。那么这是叫做「趣入因缘」。这个「趣入」就是进入。也同时是趣入…若在非家这方面是「趣入」;若在家那方面嘛,那就是「出离」。所以这个「趣入」就是出离;出离就是趣入。这是正见、正思惟,这叫做「趣入因缘」。如果说是从那个目的来说,是趣入于圣道,「正定」,趣入于正定的因缘。这是一开始要这样,要有这个出离心。

  巳二、安住因缘

  既趣入已,受持正语、正业、正命,名安住因缘。

  这是第二科「安住因缘」。既然出离了这个烦恼的家,出离了这个污染的家、这个迫迮的家呢?来到非家,来到佛法的地方来以后,「受持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戒。「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戒」。那么这个受持戒,这叫做「安住因缘」。

  这个「正语、正业,正命」这地方呢?安住因缘啊,当然也包括这个乞食在内,饮食,衣食住在内。虽然出了家,也还是身心能得到安住,得到安住。

  巳三、摄受因缘

  于趣入因缘、安住因缘、及后方便作意随行中,所有正精进、正念,名摄受因缘。

  这是说第三个是「摄受因缘」。「于趣入因缘,安住因缘」,说这个人他成就了这个趣入的因缘,也成就了安住的因缘。这样子以后呢?还有「及后方便作意」,这是第三个那个「摄受因缘」。

  这个「方便作意」是什么?就是修止观了。离开了家以后来到非家,能够先是能持戒,由戒的保护来修止观,叫做「方便作意」。修这个毗钵舍那和这个奢摩他,这样子来警觉自己的心,使令心清净。

  「随行中」,你时时的这样修学止观,叫「随行中」。

  「所有正精进,正念,名摄受因缘」,你这个「随行中」修学止观,那就是要精进,就是八正道里面的那个精进和正念。奢摩他也要正念,是毗钵舍那也要正念。奢摩他,毗钵舍那都要精进,这样子你去努力,叫做「摄受因缘」。

  这个「摄受」怎么讲呢?「摄受」若明白一点说就是一点一点的积集,一点一点的积集。我今天也静坐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我明天也静坐,也是这样修止观。常常修呢?你这止观,止的力量也增长,观的力量也增长,那就是一点一点地增长,增长你的圣道,增长你的道力,那叫做「摄受」。也可以是当积聚的意思,一点一点的积聚。由这样子,最后成功了,就得了「正定」了。

  那么把这个八正道用三种因缘七种行故,这样的解释。分成三种因缘,一个是趣入的因缘、一个是安住的因缘、一个是摄受的因缘。这个安住的因缘说是「戒」,那是把这个身安住了,可以这么讲。然后用奢摩他、毗钵舍那的瑜伽行来安住其心,也是安住。但是你继续地努力,就有进步,那就名为「摄受因缘」。加起来,「三种因缘,七种行故,令修行者心得内定,心正一缘」,这样的意思。

  《披寻记》可以读一下。

  《披寻记》五二八页:

  又三因缘七种行故等者:八道支中正定为后,前七道支为三因缘,能证彼定,是故此中建立七种。三因缘者:一、趣入因缘,二、安住因缘,三、摄受因缘。七种行者: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此七种行与得正定为三因缘,如文可知。于摄受因缘中,当知正精进、正念,遍一切位,从其最初胜善法欲出家受戒,乃至修习悎寤瑜伽,皆遍随行故。如是渐次修行,后后转胜、转增、转上,皆为正精进念之所摄受,是故名为摄受因缘。此中方便作意,谓即瑜伽作意,应知。

  「又三因缘七种行故等者:八道支中,正定为后」,最后那个正定是后,正定在后。「前七道支为三因缘,能证彼定」,由这三因缘你就成就了那个正定了。「是故此中建立七种」,七种不同。

  「三因缘者」,一是「趣入因缘」,二是「安住因缘」,三是「摄受因缘」。「七种行者:谓即正见,正思惟」,这是趣入因缘。「正语、正业、正命」是安住因缘。「正精进、正念」呢?那就是「摄受因缘」。

  「此七种行与得正定为三因缘,如文可知。于摄受因缘中,当知正精进、正念,遍一切位」,这个正精进和正念是遍一切位的,那个趣入、安住都有正精进的。

  「从其最初胜善法欲出家受戒,乃至修习悎寤瑜伽,皆遍随行故」,哎呀,这个地方、这里说出来一个「胜善法欲」,这句话说出来了。「从其」,从那个人最初发心有「胜善法欲」,这句话怎么讲?就是最初发心要出家的时候,想要得圣道。圣道是「胜善法」,你想得圣道就是「欲」,叫「胜善法欲」。所以应该说是你为什么要出家呢?应该说为「胜善法欲」,为这件事出家的。我想要得胜善法,想要得圣道,你要有这个欲,就可以出家了。如果说是我感觉到世间是苦,光是有厌离心但是并没有胜善法欲,还有一点不足,还是不足,还是不足的。当然这件事是那样啊,可以逐渐地栽培的,这个胜善法欲会出来。如果一直的栽培,这个胜善法欲还不出来,那他可能会回头,因为没什么意思嘛,所以就有这个问题。最初的时候,他有胜善法欲,所以他才出家。这个是最高明的境界,生欢喜心,所以弃舍了这个烦恼的家。说出了家以后,然后受戒,正语、正业、正命。

  「乃至修习悎寤瑜伽」,不要老是睡觉。「悎寤瑜伽」就是要警觉自己,应该去吃饭,饭都不吃要去睡觉。实在这个事情,我也明白这件事,因为有这种习惯,不睡不行,不舒服。睡的时候就感觉到…感觉到…很多心老是不安。我还有一个感觉,你睡觉越少,越感觉睡觉越好,唉呀!我睡五分钟都好,就是这样子。但是这地方这《瑜伽师地论》里面可是说要悎寤瑜伽,和《遗教经》一样,初夜、后夜不要睡觉,中夜休息,这样子修这个「悎寤瑜伽」。

  「皆遍随行故」,这个精进一直的都有精进的成份在里面,有精进的功德在里面的。

  「如是渐次修行,后后转胜」,出了家以后持戒,持戒的同时修止观。修止观你这样子修行,「后后转胜」,辗转地殊胜过前面。「转增」,这个道力转增,辗转增长。「转上」是殊胜,殊胜起来。

  前面这个胜也是殊胜,增长还是殊胜,上也是殊胜,还是辗转殊胜的意思。或者增是多的意思;上是更殊胜的意思。「后后转胜」,就是有点进步;「转增」是多起来了。或者说是「转增」是奢摩他进步了;「转上」是毗钵舍那也进步了,这么说也可以。

  「皆为正精进念之所摄受」,这是因为你精进、有正念的话,才能有这样的成就。「是故名为摄受因缘」。

  「此中方便作意」是什么意思呢?「谓即瑜伽作意」,就是修止观的意思,「应知」。

  这个八正道和七觉支还可以这样不同的解释的。

  寅四、世所未得圣财乐别(分三科)  卯一、标

  又诸世间乐求财者,为得乐故,虽乐积集一切凡财,而未能得七种圣财所生之乐。

  「又诸世间乐求财者,为得乐故」,这底下第四科「世所未得」的「圣财乐」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诸世间乐ㄌㄜˋ求财者」,「世间乐ㄧㄠˋ求财者」也可以,说世间上的人就是欢喜求这个财富,求这件事。不管做那一行都是想要得到财富,那么得到财富有什么好处呢?就得到安乐了,生活的更美满,所以叫做「得乐故」。

  这个…人多数是忘记了我们得乐是滋养这个身体,得到外边的财,然后来滋养这个身体,得到一些乐,衣食住上得到乐。身乐,心也就随着生欢喜,这只是一种乐。另外这个内心本身应该有功德庄严,也是一种乐,但是世间人就忘记了这件事。这孔孟之道多少还注意了思想上的问题,注意思想的问题。现在的人似乎好像忘记了,只是求财富,然后由财富得到乐;而没有从道德上得到乐。人是应该两种乐,一个财富的乐;一个是道德的乐,应该注意这两种。但是世间人只注意这一种,所以「又诸世间乐求财者,为得乐故」。

  「虽乐积集一切凡财,而未能得七种圣财所生之乐」,这就是这个问题。世间人他们欢喜努力的积集很多很多的世间的财富。这努力的求财富,也不能说不对,因为很多的福报不够的人,因为你的福报大,大家都可以有生活,都有职业,都可以就业了,大家都可以得到财富,也是好!也不能说不对。「而未能得七种圣财所生之乐」,但是这七种圣财的快乐没得到,这是一个缺点,是个遗憾了。

  这是「标」。这底下列出来,七种圣财是什么呢?

  卯二、列

  谓与信俱行清净之乐;生于善趣所起之乐;顾自妙好,不行诸恶,无有追悔所生之乐;顾他诽毁,不行诸恶,无有追悔所生之乐;于法于义正解俱行所生之乐;后世资财,无有匮乏,所生之乐;于胜义谛,如实觉悟,所生之乐。

  「谓与信俱行清净之乐」,这第一个是信财。这个信财呢?这个「信」也是应该是学习了佛法以后,学习佛法以后,你有一个向来没有的,因为学习佛法以后,建立了一个新的方向。建立了一个,啊!还有一个大光明的世界,这个是我的安身立命的地方,我应该到这个地方来,到这个世界来。说这是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不是世间上这个贪瞋痴的污染的地方,所以叫做「清净」。这是一个清净的地方,这个清净是我的一个目标,是我所求的,是我所要的,所以叫做「净」。这个「信」呢?我从学习了佛法以后,我有这样的信心。我相信这件事是真实的、不虚的,我相信。我也相信我能成就,这也叫做「信」。这个「信」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相信有这件事,有贤圣之道,有佛菩萨这个世界。这个清净,出世间这个清净庄严的这个苦集灭道、这个灭道的世界,我相信有这件事;我也相信我也能成就,这样才叫做「信」。这样子「与信俱行清净之乐」,你若有这样的信的时候,你心里立刻就快乐了。

  假设我们若是看看今天的世界,世界上这些英雄啊,不管是做那一行的都有英雄,都有豪杰,豪杰之士。古代的也是一样,也都有英雄豪杰之士。看这些人,用古代的世间的事情来看现在的事情,我看就完全明白了,都是苦恼的事情。顶多你有五十年的活动,假设你没失败,就是五十年吧!你五十年成功了。你三十年,四十年,你打天下,你成功了,你活到一百岁,那么你还有六十年的快乐,顶多就是这样嘛。但是你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合法,有时候非法,所以造成一些不公平的事情,造成了一些纠纷。但是你的威德大,镇压着在那里,等到你的倒楣的时候就出来,就是这样子。所以从由古至今,由古鉴今,就可以知道都是苦恼境界,前途都是黑暗的。

  听闻了佛法,这是大光明的时候,你心里就欢喜,我还有希望。我有希望可以解脱这些苦恼的事情。我不会被这个聪明人设一些圈套,我封你做国务总理,做什么、什么的…,不会是中那个计,那就是设一个陷阱,叫你往里跳。当然没有…这个世间上没有政府还是不行。当然若是像王安石,你真实为人民服务,那也是好事,也是菩萨道。但是多数搞不好,就是问题。你不是圣人,你心里有烦恼,这个事情搞不好的。

  我这解释信与净,这个清净、净信,这句话很难讲,「净信」。我现在就是这样讲,这个净是信的一目标,你这样信,你这个信叫做净信,「净信」的意思。这个「信」当然是由智慧出来了,通达了佛法以后,也就是通达了苦集灭道也好,世间上有什么?世间上就是苦和集,另外没有什么;出世间就是灭道,就是清净庄严的世界。我相信这件事了,我要放弃世间的苦集,要追求出世间的灭道,所以心情快乐,就是这样意思。「与信俱行清净之乐」,你还没有成功就已经有快乐了,这样子。「与信俱行清净之乐」,这个乐和那个信同时存在的,「与信俱行」。

  「生于善趣所起之乐」,这是戒,「七圣财」这第二个是戒的财富。「戒」的财富是什么呢?「生于善趣所起之乐」,我持戒,我不犯戒。杀盗淫妄所有的戒,重戒、轻戒等持,心里就快乐。我将来一定是安乐的,不会到三恶道去,我一定在善趣里面受果报,那么心情就快乐了,所以「生于善趣所起之乐」。

  「顾自妙好,不行诸恶,无有追悔所生之乐」,这是惭愧这个「惭」。「惭」是什么呢?「顾自妙好」,这个「顾」,就是照顾,也就是爱。,欢喜,「顾」也就是欢喜。我欢喜我是能得到妙好的果报,我的生命总是清净自在,没有这些苦恼的事情,我希望我这样子,我欢喜我这样子。那这样子,在佛法的因果的道理来说,就不可以做恶事,「不行诸恶」,不做恶事。我为了我自己的生命安乐自在,我不要去做恶事。那我也就不做恶事,这样子呢?「无有追悔所生之乐」,那就不会再流泪了。你若做了恶事,哎呀!当初佛菩萨告诉我,叫我有惭愧心,不要做恶。但是我做恶了,所以现在得了恶果报,那就后悔了,后悔也来不及。这果报来了就把你困住了,没有办法。

  所以看那下雨,下得很多,老鼠在地洞里头住,等到天不下雨了,老鼠从洞里面出来,走路的时候歪歪扭扭的走,走着走。我一看,我就坐着在那边想,就是以前造的罪得的果报,没有办法解脱,非要那个业结束了,这个果报才停下来,就困,为苦所困,为业异熟果报所困,没有办法解脱。后悔,后悔没有办法,没有用。等到这世的果报结束,来到人间,又忘了,还继续又放逸。你看这个事情苦啊,真是苦啊!

  所以现在这个人有惭愧心,有惭羞之心,「顾自妙好」,就是为了自己不要受这个苦的果报,我要安乐自在的果报,我不要做诸恶事,结果呢?将来不会有后悔的这种事情。不后悔,这是一种快乐,是这个意思。

  「顾他诽毁,不行诸恶,无有追悔所生之乐」,「顾他诽毁」,心里面顾虑我若做错误事情,别人会说我坏话。说我坏话,心里很苦恼啊!那我怕别人诽毁我,我不要做恶事。不要做恶事呢?也就没有人诽毁我了,所以我也没有后悔的这个所生事、这种事情。我若做错误事情,别人说我坏话,名誉不好了,就后悔了,就后悔了。现在我不做错事呢?我没有后悔的这件事,心情快乐,这个意思。

  「于法于义正解俱行所生之乐」,这是闻,多闻,多闻佛法。这个多闻也包括自己阅读,多读、多闻佛法,在佛法里面努力的学习。「于法于义正解俱行所生之乐」,对于这个法,就是各式各样的法门。这个「义」,法门里面的道理,你都能够「正解」,没有颠倒解。正解俱行之乐,你能正解呢?同时就有快乐。如果说我看这个也看不懂,看那个也看不懂,那么你的闻不够。闻的因缘不够,就没有这个快乐。你能多闻呢?你就有这个快乐。我一看佛法听得懂,天天有新闻,心就快乐。这个事我不懂,不懂心里有点不舒服,懂了,心情快乐,这也是可以说是法喜。这个新闻我以前说过,不是说没有听过,不是这个意思。听是听过了,懂得少少的,还有意思不懂。「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苦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这个「无我」我最初听到讲了,似懂不懂的;等到后来再听到,有进一步的理解;再听到又有一步新的解释,这叫做新闻。就是你智慧不断的增长,你就有不同的智慧,又进步、又进步,这就生出快乐来。所以「于法于义正解俱行所生之乐」,这是闻所生乐。

  「后世资财无有匮乏所生之乐」,这是施,布施。我有钱,别人有什么困难,我就随便拿出来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你若能这样做呢?将来、你来生的时候,你的财富无所匮乏,你要用,钱就来了,不缺钱,你看那时候也很快乐。如果你吝啬的时候就不对了,就是没有这个快乐了。

  「于胜义谛如实觉悟所生之乐」,这是「慧」,这是最后的乐。「于胜义谛」,前面闻所生慧,「闻」那还是在文字上的事情;现在是「于胜义谛」,是离言说相了。你能「如实觉悟」就是得圣道了。得圣道这个时候,这是决定胜的境界,那是圣人的境界了。那是最殊胜的涅槃乐了,你成就了。当然这里面更是包括很多事情了。

  那么这是有七种乐,这是列出来。底下加以解释。

  卯三、释

  诸如是等无量无边无罪之乐,乐求积集世间财者,皆所未得。唯得现法资财无匮,所生有罪妄想之乐。

  「诸如是等无量无边无罪之乐」,就是前面列出来这么多的乐,这么多的乐是无量无边的「无罪之乐」,没有过失的乐,特别多,而这种乐你越受用它越多。你看闻也是,信、戒、惭、愧、闻、舍、慧,都是你越受用越多,越学习越多,越修行它越多,财富越多。能从今世带到后世去。世间人所求的财富,你求得很多,你带不到后世去,带不到,一毫钱也带不去。但是这个圣财不是,圣财能带到后世去,而且是越来越多。所以是「无量无边无罪之乐」,没有过失的这种乐。

  「乐求积集世间财者」,这个不同思想的人,他们的欢喜去寻求积集世间的财富,欢喜做那个事。「皆所未得」,这个七圣财他们都没有得到,没有得这个财。

  「唯得现法资财无匮,所生有罪妄想之乐」,他们是得到什么乐呢?就是「得现法」,只是得到现在,现在这个时候身里面有很多的动产、不动产,他的生活可能是从财富这方面得到的乐,他是无所缺乏、「无匮」,不匮乏。但是他求财的时候,多数是有过失,造了很多罪的,造了很多罪啊!而因财会得到其他的事情呢?这些事情又有复杂的问题,又引生出来很多的罪过。因为这些事情又生出来种种的妄想,这妄想又有很多的罪过。就这么多的妄想的罪过里面,有一点资财的乐。而这个资财的乐,又引起了很多的罪过,世间就是这样子。世间的财,啊,费了很多的辛苦,实在呢?是为自己制造了很多的苦恼,还不觉悟!还是不觉悟的!

  这个事情是那样,佛菩萨大慈悲开示我们这样的道理,我们若想你是「信行人」,你就相信,是这样就好。但是你还是可以采取「法行人」的道路,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子?想一想、思惟,静坐的时候可以思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