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4)

  午九、正知而住(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正知而住?

  在种性地这一科里边,有四大科。第一科是自性,第二科是安立,第三科是诸相,第四科数取趣。现在是第二科里边的安立,就是种性的安立,这里边的事情很多。这个种性的安立里边有两大科,第一科是正辨相,第二科是广众缘。广众缘里边有两大科,第一科是违缘已经讲过了,第二科是顺缘。顺缘里边是有二大科,一个是胜缘,一个是劣缘,这个胜缘也讲过了,现在是讲这个劣缘。劣缘里边一共分十二大科,第一科自圆满,第二科他圆满,这两科讲完了。第三科是善法欲,第四科正出家,第五科戒律仪,第六科根律仪,第七科于食知量,第八科悎寤瑜伽,这都讲完了。现在就是第九科正知而住,这个正知而住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正知而住?」怎么叫做正知而住呢?这个正知而住的意思,对我们出家人来说,应该说对一切的修行人来说倒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个「正知」对「正念」说,这个「正念」就是心里面常常地保持清净,不贪、不瞋、不愚痴,那么就是正念。可是失掉了正念的时候这个颠倒妄想就出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正知,你赶快地你要迅速的觉悟,知道内心不清净了,要不忍受这个不清净的心里活动,赶快地要弃舍这个不清净的心里活动,把它调转过来恢复正念,这个作用叫做「正知而住」,就安住在正念里边。这个正知是一种智慧,由智慧的觉悟把正念恢复过来,安住在正念上,这叫做「正知而住」。这个大意也是这样子。

  这是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正知而住呢?第一科是问,云何正知而住?第二科解释。

  未二、释

  谓彼如是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已,若往若来、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悎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于解劳睡时正知而住。

  「谓彼如是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已」,说是那一个修行人哪,他这样地长期地精勤地用功修行这个悎寤的瑜伽,就是不要睡很多的觉,很多的睡眠,但是也不要睡太少。这样子用功了以后呢?「若往、若来,正知而住」,那么你或者是到别的地方去,或者是到禅堂里去,或者是来到讲堂来,或者是到聚落里边去,你要保持你内心的清净,正知而住。

  「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这个「睹」就是远远的看,这个「瞻」是近观,就是在附近看这附近的地方。若远睹若近瞻、或者是向上看或者是向下看,心里面也要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或者是你这身体有的时候弯屈或者伸、或者这个背、或者是足,你若屈若伸你心里面也要正知而住。

  「持僧伽胝」,「僧伽胝」就是我们出家人搭这个大衣;九条衣、十一条、十三条、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二十一条乃至二十五条衣,这大衣。「及以衣钵」这个衣就是或者是五衣、或者是七衣,加上你拿这个「钵多罗」,这个吃饭的时候这些饮食的这些器,你心里面也要正知而住。「若食、若饮」,你若是吃这个「食」,所有的饮食总名为「食」,那么下边说这个「饮」当然是饮水或者饮汤这样。「若啖」这个「啖」就是吞啖,就是吃饭吃得很快,或者表示这个意思,或者是「尝」、尝尝它的味道,你内心也要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这是你身体的威仪,但是你内心也还是要正知而住。

  「于悎寤」的时候你心里面要正知而住。「若语、若默」也要正知而住,和人谈话的时候、或者是不谈话的时候,你内心也要正知而住。「于解劳睡时,正知而住」,这个「解劳睡」这个「解劳」是「睡」的作用,解除疲劳,这个在那悎寤瑜伽之外,你中夜的时候休息,现在这个解劳睡是其他的时候,或者是由于你这个修禅定或者是什么事情特别疲劳,你这时候可以打一个盹可以休息一下,这个时间是很短促的,这个时候也要「正知而住」。

  未三、结

  如是名为正知而住。

  这是第三科结束了。这表示从早晨……这昼夜二十四小时,时时地要保持内心的清净。说是有的时候不能够……一时失掉了正念,立刻要把它调转过来,这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午十、乐远离(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乐远离?

  这是第十科,前面是第九科。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说怎么叫做「乐远离」?就是欢喜乐远离这怎么讲呢?第二科是解释。

  未二、释

  谓由如是所修善法、无倒修治初业地已;远离一切卧具贪着,住阿练若、树下空室、山谷峰穴,草积迥露,冢间林薮、虚旷平野、边际卧具。

  「谓由如是所修善法,无倒修治初业地已」,就是像前面这样子所修的这些善法,有自圆满、他圆满、善法欲、正出家这一类这就是「无倒修治」,没有错误地来修治你的身口意,而这一部分的修行叫做「初业地」,就是在佛法里边发了出离心、发了无上菩提心开始修行的情况,这是初开始修行要这样子用功叫做「初业地」。像正知而住这个要出家,有善法欲而后出家了,应该先要这样用功修行「初业地已」。

  「远离一切卧具贪着」,这就是这个「远离」,这个「远离」指什么说地呢?就是你的卧具的爱着。说是我这个卧具很不好,你对于这个很不好的卧具你不高兴这也是执着,或者这个卧具很好你爱着它,这也叫做贪着。这个境界,从分别心上去看当然有如意、有不如意都有执着心,现在你都不要执着,好不好都不执着这叫做「远离」。

  「住阿练若」,前面说卧具,这底下说你居住的这个情况、这个环境。你住在寂静处,或者是住在「树下」,这个树下也是寂静处,或者是这个「空室」里边,这个「室」这个房子里面是空的,那个寂静处的这个房子是空房子里面。或者是「山谷」里边,或者「峰穴」,这个高峰那个地方有一个穴你在那儿住。或者是「草积」,这「积」就是集聚,这真是就是所谓茅蓬了,这个茅草这么一个小房子,茅草做成的房子。或者是「迥露」,在很远的地方在那里住,没有房子连草房也没有就是在露地,没有覆盖的在这地方住。或者在「冢间」,这个坟墓的地方。或者是「林薮」,「林薮」就是树林子里边,就是很多的草有很多的树那叫做「薮」。或者是「虚旷」的地方,在「平野」,不是高山也不是低下的地方,很平旷的地方,平野的地方。「边际卧具」你这个卧具是很不好的,达到最边际了是最不好的卧具,你都能够不在意,这样的地方你可以用功修行。

  未三、结

  是名乐远离。

  这叫做「乐远离」,要欢喜远离,不是在聚落里边。

  这是结束了这一段。下面第十一科是清净诸盖,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午十一、清净诸盖(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清净诸盖?

  怎么叫做清净诸盖呢?下边第二科解释。

  未二、释

  谓彼如是住阿练若、或复树下、或空室等;于五种盖净修其心。所谓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及以疑盖。从彼诸盖净修心已;心离诸盖、安住贤善胜三摩地。

  「谓彼如是住阿练若,或复树下」,说是那一个修行人他这样子安住在寂静处,或者是在树下或者是在空室里边住,这是表面上的境界,你内心里面作什么事情呢?「于五种盖净修其心」,就是原来并不是成佛了再出家的嘛!原来都是凡夫,凡夫他就是有种种的障碍,修学圣道的障碍。现在你在这个地方阿练若处住,你要把你内心里面这个障碍要「净修其心」,要用佛的这个戒定慧这个清净的法门来修治你的染污心,叫心清净。

  说前面那个「正知而住」是你自己要求你这样作,但是要有一些方法的;现在这底下先把这个过失说出来。「所谓贪欲」就是贪欲盖,「瞋恚」也是一种障碍,这个「惛沈睡眠」也是一种障碍。还有这「掉举恶作」心里面有些杂乱的妄想,这个「掉举」当然是对于这可意的事情心里面一直的在那里忆念叫做「掉举」,「恶作」就是做了错误的事情后悔了叫做「恶作」,不高兴自己这样做但是已经做了所以后悔。「及以疑盖」就是疑惑,对于佛法也没有信心,对于佛没有信心、对于法、对于僧、对于自己都没有信心这是「疑」。

  这五种都是「障」,修学圣道的障碍,你要用佛法里面的法门来清除这些障碍。「从彼诸盖净修心已,心离诸盖,安住贤善胜三摩地」,你用佛法清除诸盖之后,你就会安住在那个贤善的殊胜的禅定里边,这个时候是很自在很安乐的。

  未三、结

  如是名为清净诸盖。

  这是结束了。

  《披寻记》七七○页:

  安住贤善胜三摩地者:为欲对治欲贪等故,住三摩地思惟青瘀等相,是名安住贤善胜三摩地。三摩呬多地说:何故此相说名贤善?诸烦恼中贪最为胜,于诸贪中欲贪为胜,生诸苦故;此相是彼对治所缘,故名贤善。(陵本十一卷二十二页)。

  「安住贤善胜三摩地者:为欲对治欲贪等故」心里面有这些盖,你要发动你的出离心用佛法来对治它,就像有病要找医师治病似的。不能说心里面有盖无所谓,继续地这样子保留这些盖在心里面,那就不是修行人了。「住三摩地思惟青瘀等相」,安住在三摩地,那么这最低限度应该是欲界定,好一点应该是未到定地,或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住在这里边「思惟青瘀等相」,你若心里面有贪欲你就应该思惟这个不净观;青瘀、脓烂、散坏这些不净的这些法门,用这个来破除内心的这个贪欲盖,乃至这个后边的疑盖。「是名安住贤善胜三摩地」这样意思,因为这个盖是不贤善,破盖的法门,这个奢摩他就是贤善了。

  「三摩呬多地说:何故此相说名贤善?」这个〈三摩呬多地〉我们已经学过了。为什么这里面说这个相貌叫做贤善呢?「诸烦恼中贪最为胜」,烦恼很多、很多的烦恼里边这个贪烦恼是最有力量的,「最为胜」。「于诸贪中欲贪为胜」,贪里面也有很多的贪,但是里面这个欲界里面的人这个欲贪,是在这么多的贪里面是最有力量的,它最能障碍你的修行。「生诸苦故」,有什么不好呢?这个欲贪令你苦恼,令你生出很多很多的苦恼。「此相是彼对治所缘,故名贤善」,就是这个不净观这个相貌「是彼对治」,就是对治那个贪心的所缘境,使令你那个不贤善的境界把它消灭出去,使令内心清净了,所以这个三摩地叫贤善三摩地。

  这是第十一科清净诸盖。下面第十二科是依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征。

  午十二、依三摩地(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依三摩地?

  怎么叫做依三摩地呢?

  这一共是分十二科,现在是最后一科依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未二、释(分四科) 申一、住初静虑

  谓彼如是断五盖已;便能远离心随烦恼,远离诸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安住。

  这第二科解释这个依三摩地,就是你修观要以三摩地为依止处,这个「依止」这句话实在就是住处,你这修观的时候你这个观的智慧的思惟要安住在三摩地里边,就是这样意思。那么这个意思也等于就是定内修观的意思,而不是在定外修观。但是不是定外修观,并不表示定外不修观,不表示这个意思。就是你行住坐卧,你不入定的时候你心里面也应该是正知而住也应该是如理作意,那就是定外修观了。但是你要发生决定性的作用,你想要断烦恼想要起神通,那一定是在禅定里边才能发出来这个作用,那就是定内修观了。

  所以这个南传佛教徒,这个清净道论上说到定外修观,只是说发天眼通那个地方有那么一点,其实这个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就是北传佛教也一样是定外也是修观,南传佛教也决定是定内修观的。因为你若没有禅定的时候你的观没有力量,所以非要在禅定里修观你才能断惑才能证真,才能发出种种的作用地,所以南传北传都有定外、定内修观这件事。但是这里边是说「依三摩地」就是定内修观。

  「谓彼如是断五盖已」,就是那个修行人他修不净观、修慈悲观、修缘起观的这些事,把这五盖停下来了,「便能远离心随烦恼」,你这样修行以后这五盖就消灭了,你就远离「心随烦恼」这件事,你心就不随烦恼去了。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我们的心随着烦恼活动,贪心来了心就随着贪心就活动、瞋心来了心就随着瞋心去活动、这个疑惑心来了、高慢心来了,心就随着去活动。只有这个常常用功的人知道不对,立刻的停下来不随烦恼活动,说是「便能远离心随烦恼」。当然这个境界有浅有深,这个不随烦恼活动有浅有深的不同,这下边就详细解释。

  这个第一科是初静虑。这个解释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住初静虑,现在这里「便能远离心随烦恼」其实这个地方呢,先说初静虑。

  「远离诸欲恶不善法」,你这个时候,你心里边就远离了这一切的欲,就是欲界里的这一些个欲,心里面有不净观的力量这个欲界的欲停下来,不欲了。「恶不善法」,你心里面没有欲以后你表现在你的行动表现在你的语言上也清净了,不会再有这些杀、盗、淫、妄的这些不清净的「恶不善法」,不会随便说谎话骗人的事情都没有了。就是,离欲是内心的清净、远离了恶不善法是身清净、口清净,所以加起来就是三业清净了。但这个三业清净里边这么说还不是太明白,所以下边又加上「有寻有伺,离生喜乐」,这个「寻伺」在这里说是属于清净的寻伺,就是清净的如理作意,也就是不净观。我们有不清净的寻伺,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亲里寻伺、还有不死寻伺、国土寻伺,好多地这些不清净的寻伺。现在说这个人肯放下修这个不净观的出离寻伺、不恚寻伺、不害寻伺,它这个寻伺有了力量了「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就远离了那个五盖,远离了诸欲恶不善法,这个时候有什么现象呢?就生出了喜乐,就有轻安乐、心里面有欢喜心,就有这个事情。

  这样子情形以后「入初静虑」,你就是你这个静坐的禅定的程度就超过了欲界定,进到初静虑、初禅,心里面没有欲的扰乱心里面寂静住,而还能观察欲界的不清净,叫做「虑」。「具足安住」,这初禅也是一大段,你若成就了一少分就是还不具足。就是所有的功德都具足了,安住在这个寂静住的心一境性里边了。那么这里边就是具足了五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具足了五支,就是初禅的功德圆满了,这是初禅。

  申二、第二静虑

  寻伺寂静,于内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第二静虑具足安住。

  这是第二禅、第二静虑。「寻伺寂静」故,这个由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的时候你需要修不清净观,修这不净观的寻伺。现在已经成功了,已经离了欲界欲成功了初禅。现在久了的时候他心里面又不高兴这个寻伺,就是观察不净的这种寻伺,这位禅师不高兴这个寻伺感觉心里面不寂静,被这个寻伺老扰乱他的心使令他心里不寂静,所以现在也把这个寻伺去掉了不寻伺了,那么心就寂静了。

  「于内等净心一趣性」,这时候在这个「内」就是心,在心里面,这个「等」就是舍慈悲喜舍那个「舍」的意思,「舍」那个字;其心舍住,就是把这寻伺寂静了但内心是「舍住」,就是不执着了,就是用寻伺的不净观破这内心的欲的烦恼,这个欲的烦恼去掉了就是不执着这个欲了,但是破欲的这个不净观还在,现在把这个不净观的寻伺也去掉了,所以叫做「舍」,其心舍住,就安住于舍。这个时候其心清净就是远离泥着法故;这个不净观所对治的欲是不清净,用不净观来对治这个欲把这个欲对治了,但是不净观存在的时候这个禅师认为这个不净观也不清净,所以现在把不净观也停下来了心这时候就清净了,「其心舍住」这时候心里面清净了叫「内等净」。

  「心一趣性」,这个时候就安住在一个境界上叫做「心一趣性」。我们欲界的人这个心是六门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门转。但是到了初禅的时候,鼻、舌,鼻根、舌根不动了,只有四门转。二禅以上,只有一门,就是第六意识,只有一门转。而现在是在禅定里面的心里面寂静住,这叫做「心一趣性」,和我们欲界不同,和初禅也不同了,所以叫做「心一趣性」。

  「无寻无伺,定生喜乐」,他这个时候心里面也不寻也不伺了,这个不净观也停下来了。心里面得到初禅的定,这个时候生出来更殊胜的超过初禅的喜乐,更殊胜的喜乐生出来了。这时候「第二静虑具足安住」这是这样意思。

  前边的初禅是「离生喜乐」,就是离开了欲界的欲而后心里面有喜乐。现在第二禅呢,就是弃舍了初禅的寻伺,得到定而后生出来的喜乐所以叫「定生喜乐」,这是第二静虑具足安住。这个文上也很明显的看出来,就是不高兴欲界的欲乐,得到了三昧乐。而三昧乐有初禅的、有二禅、有三禅、有四禅的三昧乐,就是弃舍这个劣的,得到一个殊胜的乐,是这样意思。

  这是第二静虑具足安住。

  申三、第三静虑

  远离喜贪,安住舍念。及以正知,身领受乐。圣所宣说,舍念具足,安乐而住。第三静虑具足安住。

  这底下第三科是第三静虑,就是三禅。这个三禅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呢?「远离喜贪」,因为他成就了二禅的时候他常常的入定,由初禅入到二禅常常的入定,入定久了感觉到禅定里面这个喜,这个欢喜心也不好也使令他自己心里面不寂静,这个喜也是踊跃性也使令他这个心里动乱,但是初开始的时候是爱着这个喜所以叫贪,喜的贪。现在久了呢就不高兴这个喜,就远离对于喜的贪着就呵斥它,呵斥它来动乱禅师内心所以呵斥它,久了这个喜就没有了。

  这时候「安住舍念」;这个时候就是它有二个舍,若是把欲界算上,就是三个舍,就舍掉了欲、弃舍了欲界的欲,弃舍了初禅的寻伺,弃舍了二禅的喜,这是三个舍。如果弃舍欲界的欲不算,那么就是二个舍,这个三禅的时候有二个舍。其实在初禅、二禅的时候也有舍。就是到了末到地定,其实也是有舍,就是「平等正直无功用住」,那就是这个舍。在欲界定的等持里面也有舍,但是那是形容你成就了那个定的相貌,也有那种境界。但是现在要求的高了的时候,以前的舍都不算数,你虽然里边也有那个平等正直无功用住的那个舍的相貌,但是你内心里面有寻伺的时候,就使令你那个舍的相貌不明显,你内心里面有喜,也使令你内心的这个舍的相貌也不明显。所以初禅、二禅都不说有舍,现在第三禅的时候「安住舍念」。它这时候舍的相貌明显出来了,所以叫做「舍」。这个「念」,就是明明了了地显现出来这个寂静的境界,显现出「舍」的境界而没有这个喜了。

  「及以正知」,这个「正知」这里面也有同样的意思,就是你这个第三禅如果没有修成功,就是有的时候这个喜还会出来还会出来的,你要赶快地用你的智慧把这个喜排遣出去,恢复这个「舍」的境界那叫做「正知」。这个时候「身领受乐」,身领受乐实在就是心,因为这时候前五识不动,所以没有这个身识的问题。就是这个心,就是这个第六意识,这时候领受这个超过初禅、二禅的那种乐的境界。「圣所宣说,舍念具足」,这是佛和佛的弟子都是圣人,开示我们这个第三禅「舍」也具足了,「念」也具足了。譬如说这个初禅、二禅是舍不具足,但是有乐,有喜乐。等到四禅以上,但有舍而没有乐。唯独是三禅舍也有、是乐也有,所以这个「舍念具足安乐而住」。这是佛陀,佛这样开示弟子。这样子「第三静虑具足安住」了,具足成就了。

  这是三禅。下面第四静虑是第四禅。

  申四、第四静虑

  究竟断乐,先断于苦、喜忧俱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第四静虑具足安住。

  这是说这个第四禅的事情。第四禅这个,也就是那个第三禅那个修行人他久了的时候,感觉这个乐也不是个好的事情,使令心里面也是乱心里面动乱,就不高兴这个乐就呵斥这个乐。他在禅定里面,禅定里面就是前五识不动了,只是第六意识呵斥这个乐,那么久了乐就不出来了,是「究竟断乐」。「先断于苦」,这个乐的受,乐受没有了,苦受呢?苦受第二禅的时候把苦受也就灭了,这个喜的觉受是在三禅,先三禅把二禅的喜也灭了。这个忧就在这个初禅的时候;有欲的人都有忧,那么没有欲了的时候,但是初禅是没有欲,但是和欲接近的时候这个忧还没有决定除掉。【注明:或许可调成「有欲的人都有忧,和欲接近的时候这个忧还没有决定除掉,但是初禅是没有欲,没有欲了的时候,所以现在这个初禅的时候把忧灭掉了」】所以现在这个初禅的时候把这个忧是灭掉了,二禅的时候把苦灭掉了,三禅的时候把这个喜灭掉了,这个四禅的时候把乐灭掉了,就是没有这些乐苦忧喜「俱没」,完全都隐没不出现了,这时候他的内心也不苦也不乐「舍念清净」,这时候这个舍有很多的舍,舍掉了欲、舍掉了寻伺、舍掉了喜、舍掉了乐,这是不苦不乐。这时候他这个心念没有这么多的动乱来染污他,这时候出入息也没有了,连这个火灾、水灾、风灾也没有了,这是「第四静虑具足安住」。

  未三、结

  如是名为依三摩地。

  前边这么多,你能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你就是得到这个三摩地的止你是圆满了。当然你也可以成就无色界的四空定,也是三摩地,也是止。但是依色界的四禅的三摩地是最殊胜的,它是修学圣道最殊胜的增上缘,所以就说到这里。就是「依三摩地」,你修四念处以色界四禅为依止处,它是一个殊胜的助缘,所以叫做「依三摩地」。

  这个四禅的这件事,在下边三十三卷九页那里有详细的解释。

  卯二、明渐次(分二科) 辰一、举诸缘

  彼由如是渐次修行,后后转胜、转增、转上,修集诸缘、初自圆满、依三摩地以为最后。得如是心清净鲜白,无诸瑕秽,离随烦恼,质直堪能,安住无动。

  这是第二科明渐次。这是顺缘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辨二相,就是辨胜缘和劣缘,这一科完全讲完了。现在解释第二科叫渐次。

  这是第一科举诸缘。「彼由如是渐次修行」,说那个修行人「如是」,像前面说的渐次地修行,就是按照次第,最初自圆满、他圆满、善法欲这样次第地修行。「后后转胜」,越向后来你的助道因缘就越来越殊胜、越来越增长、越来越高尚。最初正知而住、破除五盖已经很好了,但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越来越殊胜,所以叫「转增、转上」。「修集诸缘」,这样子你修集了很多的助道的因缘,什么呢?初是「自圆满」,这前面说自圆满有五样,这是一开始,而后第二科就是他圆满、第三科是善法欲……这样,一直到最后「依三摩地」第十二科,「以为最后」这是最后的这一个助缘。

  「得如是心,清净鲜白」,到最后的时候你的内心是很清净的没有这么多的污染,很鲜白也就是很清净。「无诸瑕秽」,没有那些污秽的事情。「离随烦恼,质直堪能」,远离了很多的那些随烦恼、昏沈、掉举这些事情都没有了。「质直堪能」,他这个心特别地直而没有那些弯曲虚妄的事情,「堪能」就是有能力修学圣道了。「安住无动」,安住在寂静不动的境界,就是得到了四禅。你这个初禅、二禅、三禅都还是有动,有寻伺、有喜、有乐都是有动,到四禅的时候,是无动的境界。

  《披寻记》七七一页:

  得如是心清净鲜白等者:第二静虑,舍念清净,超诸灾患,名心清净鲜白。不为三摩地生爱味、慢、见、疑、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是名无诸瑕秽。离随烦恼、远离诳谄、谌任加行,是名质直堪能。一切动乱皆悉远离,是名安住无动。

  「得如是心清净鲜白等者:第四静虑,舍念清净,超诸灾患。」第四静虑,他有那么多的舍,他的心念是清净了,「超诸灾患」,很多的灾患都超越了,没有这个出入息。我们没有得定的人,我们感觉这没有出入息这一定要死掉了,但是常常静坐的人感觉这出入息是打闲岔的事情,到第四静虑的时候没有出入息了,那个地方也没有火灾、也没有水灾、也没有风灾,一切的灾患都没有了,所以叫「名心清净鲜白」。

  「不为三摩地生爱味、慢、见、疑、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这若是非佛教徒得到禅定的时候他有爱味,爱着禅定的滋味,感觉到很快乐,有高慢心,还有见,有种种的邪知邪见,还有疑惑;这外道得到了禅定可能也有会神通,其实在他内心里面有很多的事情疑疑惑惑的,还有疑惑。所以只有佛菩萨会说这句话,说「那个得了禅定,他心里还有疑惑」,若是我们不听见佛说这句话,说那个人有天眼通,你可能「他不得了!这个人」。但是现在佛说了,他心里面有爱、有慢、有见、有疑,还有无明等诸烦恼之所染污,这么回事情。「是名无诸瑕秽」。「清净鲜白无诸瑕秽」怎么讲?就是这样解释。

  「离随烦恼,远离谄诳,堪任加行,是名质直堪能」。这个质直堪能是什么呢?说那个人心里面真实,他不谄不诳不虚伪。「堪任」就是有能力能担当这件事,可以修学圣道,「堪任加行」,他能够他有能力修学圣道,这个「加行」就是努力地修行,努力地修学圣谛的现观,努力地修学四念处,这个人有这个能力了,「是名质直堪能」。

  「一切动乱皆悉远离」,刚才说那么多的动乱的事情他完全都远离了,「是名安住无动」。这到第四禅才有这种能力的。

  这是《披寻记》解释这几句话。

  若复获得依四圣谛,为令遍知、永断、作证、修习他音教授教诫。便有如是堪能势力,发生如理所引作意,及彼为先所有正见

  他已经成就了这样无动的境界,若再能够得到「依四圣谛」,就是依据四圣谛而发出来的教授教诫就是佛法了,前面还是通于世间法。这个时候他就有能力修学圣道了,就是这么一句话。这个「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苦集灭道名为「圣谛」;唯独圣人才知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所以叫圣谛,凡夫不懂、不明白这件事;说凡夫虽然在苦恼里面生活但是凡夫还不知道是苦,凡夫是这么回事。但是圣人才能知道是苦,所以都叫做「圣」、「圣谛」。

  「为令遍知」,这底下就说这个「四圣谛」。佛大悲心、佛的慈悲「为令」我们凡夫「遍知」,遍知道是苦,不但是三恶道是苦人间也是苦天上也是苦,「遍知」都是苦。「永断」,就是烦恼,这苦从什么地方来的?从烦恼来的,烦恼有力量集聚很多的苦给你受、有这种力量。现在「永断」就是永久地消灭这些烦恼。「作证」就是灭谛就是涅槃,你能够成就涅槃的境界叫「作证」。「修习」、修习戒定慧就是道谛,修习戒定慧而证涅槃,就永断了烦恼一切苦。这是四圣谛。「他音教授教诫」,「他」就指佛说,佛依这个四圣谛发出来法语来教授我们,教授我们修学戒定慧而得灭谛,教诫我们知道这是苦这是烦恼你要认识,叫做「教诫」。

  「便有如是堪能势力」,你听闻了佛说的四谛的法门的时候,你这时候「堪能势力」,你这时候就有这种力量「发生如理所引作意」,在你的心里面就生出来如理的「所引作意」,就是合乎佛法的真理这样的观察智慧,就引出来这样的智慧。由佛说的苦集灭道的法音,你听闻了以后,你听闻了这样的四谛的教授教诫,你就有能力发出来「如理」的,如苦集灭道的道理,所引出来的「作意」;「作意」就是观察,这个观察就是四念处了,就是修行了。「及彼为先所有正见」,「及彼」如理作意「为先」而后才有「正见」的建立,你才能生出来正知正见;这正知正见不是自然出来的,你要听闻了四谛然后你还要有如理作意,然后才有这个正见的建立,你才知道什么是佛法的。

  《披寻记》七七一页:

  发生如理所引作意等者:谓不增益非真实有,亦不损减诸真实有,是名如理所引作意。如意地说应知。(陵本一卷十一页)由是能生世间正见,如是正见,加行位起,非无分别,故是世间。

  「发生如理所引作意等者:谓不增益非真实有,亦不损减诸真实有」。「非真实有」,这个我、我所这种执着是不真实是虚妄分别,执着有我、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自己加上去的,根本没有我可得,所以「不增益非真实有」。「亦不损减诸真实有」,这些因果的道理虽然是如幻如化但是有这件事,你不能够不承认这件事,就是「亦不损减诸真实有」。「是名如理所引作意,如意地说应知。」我们已经学过那第二地「意地」,「说应知」。

  「由是能生世间正见」,这是世间的正见。「如是正见,加行位起」,就是你听闻了四谛的法门而能够如理作意,就是加行,这时候得到的正见。「非无分别故是世间」,不是得到圣道以后那无分别的智慧出现了,那也是正见,那是出世间的正见了。现在这里说的正见还是有分别,就是在加行位生起的正见,是这样子。

  由此便能于四圣谛入真现观,圆满解脱。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便能于四圣谛入真现观」,由前面你能够成就了「如理作意」,就是加行位的修行,你继续向前努力继续这样的修行就能够「于四圣谛入真现观」,就于苦集灭道「入于真现观」,就是得圣道了,就不是凡夫了就入了圣位了。圣位那个时候是「真现观」,他真实的观察这是苦、这是集、是灭、是道。在没有入圣道之前学习作如是观的时候,也是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还不是太真实,里面还是有一点还要打折扣的,就是相似的现观。就是得入初果以后,得无生法忍以后那是真实的现观,才能观到诸法的真实相。

  「圆满解脱」,得到真实现观以后,得到无漏的智慧的时候你才能圆满地断除烦恼见到真理而得解脱。「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对那「无余依」,没有剩余的这个身体,(这「依」就是指色受想行识)。说得入圣道得了阿罗汉果了他心里面清净了,但是还有剩余的色受想行识是有漏的,但是他也是入涅槃了,也是涅槃。现在说「无余依」,这个有漏的色受想行识也没有剩余了也完全消灭了,这时候纯是清净的境界而入涅槃了。

  《披寻记》七七二页:

  于四圣谛入真现观等者:谓能知智与所知境,和合无乖现前观察,名真现观;此即见道有学解脱于上修道由数习故,更复证得无学解脱,是名圆满解脱;此即有余依涅槃界。从是以后,身任运灭,住无余依,是名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于四圣谛入真现观等者:谓能知智与所知境,和合无乖现前观察,名真现观」,这个智慧是能知道真理的,能认识真理的。「与所知境」,就是智慧所认识的真理,这两件事和合无乖;这能知道的智和所知道的境界和合起来没有乖违。如果你里边有一点虚妄分别就有乖违了,你这能知智里边有一点虚妄分别,就不能纯净地认识真理。现在不是,现在把所有的虚妄分别的烦恼都已经消除了,所以能知的智慧和所知道的真理是和合的没有乖违。「现前观察」,智慧也现前真理也现前了,这样子这个智慧观察真理名叫做「真现观」。「此即见道有学解脱」,这就是初开始见到圣道的那个初果圣人,初得无生法忍的人,这是「有学」的「解脱」还不是「无学」,他还要继续的学习的。

  「于上修道由数习故」,前面还有一段路还要继续努力地要修学戒定慧的,「由数习故」还要继续数数地精进地去学习。「更复证得无学解脱」,到了阿罗汉果是无学,「无学解脱」成就了,「是名圆满解脱」,这个时候叫圆满解脱,解脱才圆满了。「此即有余依涅槃界」,这时候是阿罗汉,这是有余依的涅槃界。「从是以后身任运灭」,「从是以后」这个寿命到了的时候,这个身自然地色受想行识就灭了。「住无余依,是名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这就是纯净的清净的境界,而一点有漏也没有了。

  辰二、显差别(分三科) 巳一、真实修集

  当知此中,始从正见、圆满解脱、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是名种性真实修集。

  这下面显差别,就是显前面这个「渐次」。这「渐次」里面第一科「举诸缘」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显这一段里面还有些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真实修集。

  「当知此中,始从正见、圆满解脱、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这一大段文「是名种性真实修集」,这是说有涅槃种性的人,他在佛法里面真实地修集圣道的境界是这样子,修集圣道是这样子。

  《披寻记》七七二页:

  是名种性真实修集者:修集无漏智慧资粮,是名种性真实修集。无漏慧有三种:谓加行无漏慧,根本无漏慧,后得无漏慧。加行无漏慧、即世正见。由是此说始从正见,亦名种性真实修集。

  「是名种性真实修集者:修集无漏的智慧的资粮,是名种性真实修集」,这个无漏的智慧的「资粮」就是他的因,「无漏智慧」这是个果,这个果从因来的,你要准备他的因叫做「资粮」,「是名种性真实的修集」。「无漏的慧有三种」不同;一个是「加行的无漏慧」,第二个是「根本的无漏慧」,第三个是「后得无漏慧」。这「加行无漏慧」实在加行是有漏,但是因为你努力地修行能得到无漏慧,所以也给他一个好名字他也叫「无漏慧」。「即世正见」,而这「加行无漏慧」是什么呢?就是由如理作意而成就的正见就叫「加行无漏慧」。「由是此说始从正见,亦名种性真实修集」是这么意思,这个「正见」前面说了,他还是一个有分别的还是有漏的,但是他能得无漏就也称他为「无漏」。

  这前面是「真实修集」。「真实修集」这一段话实在是总说的,下面分二科;修集劣缘,修集胜缘,就是分开说。

  巳二、修集劣缘

  从自圆满、乃至最后依三摩地,当知是名修集劣缘。

  「从自圆满乃至最后依三摩地」一共是十二科,「当知是名修集劣缘」,就是他对于得圣道这件事,他的缘助的力量还是劣弱的,他只能帮助一下。

  巳三、修集胜缘

  若依四谛法教增上所有教授教诫他音、若如正理所引作意,当知是名修集胜缘。

  若是你这个人「依圣谛法教」,就根据佛说的四谛法这个佛的教导,佛这个教导是「增上」、(「增上」就是特别殊胜的意思),佛的殊胜的「教授教诫」这是「他音」,是佛的法音。你根据这个法音「若如理所引的作意」,就是正式的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的时候引出来四念处的作意,「当知是名修集胜缘」,这是你在积集得圣道的殊胜的助缘,这是智慧,智慧能得圣道,所以他的力量大,所以叫「胜缘」。前面禅定是帮助智慧得圣道的,他叫「劣缘」。但是虽然是「劣」还非要具足不可,你一定也要自圆满、他圆满、要有善法欲、你要出家、要有根律仪,就这些事情。

  壬二、结

  如是名为种性安立。

  这结束这一大段文,种性安立这一段文到这里结束了。

  前面这一大段文,由自圆满、他圆满、然后有善法欲、出家、一直到依三摩地,最后才说到如理作意就是修四念处了。这里面说到我们佛教徒想要得圣道的次第是这样子,要有这么多的条件你才能得圣道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