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2)

  亥二、八种等至

  复能证得最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最后非想非非想处。

  这是第六大科善友性,善友性里面在广分别里面,具足八因缘才可以名为善友,这个八因缘里面第一科是「安住禁戒」,第二科「具足多闻」,现在是第三科「能有所证」。「能有所证」里面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举所证」。「举所证」里面分三科,第一科「二十种想」解释完了。现在是「八种等至」。

  这个「等至」就是禅定,这个「等」就是定的意思,就是身心平和,也不昏沈,也不掉举。这是由定的力量能达到这个程度,所以叫做「等至」。这里面说「八种等至」,就是色界的四禅,和无色界的四空定,加起来就是八种。

  「复有能证得最初静虑」,就是善友里面各式各样的善友,还有一种他能够证得,色界的四禅里面第一个禅,就是「最初静虑」,还有「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能得到这样的禅定。又能得到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最后的非想非非想处」,这四禅四空定,在前面解释过了,这里不解释了。

  亥三、四无量等

  又能证得慈悲喜舍,或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神境通,或宿住通,或天耳通,或死生通,或心差别通,或阿罗汉。

  「又能证得慈悲喜舍」,这是第三科四无量。这里说四无量,就是在禅定里边,已经成就了色界四禅,或者又成就了无色界的四空定,在这样的禅定里边,修慈悲喜舍四种三昧,是这样子的,也是禅定。

  「或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前边这些禅定是通于凡圣。现在这下面说到「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这是圣人,已经断烦恼见到真理了。这个前边也解释过,但是后边还有解释。

  「或神境通、或宿住通、或天耳通、或死生通、或心差别通、或阿罗汉果」。前边说到初果、二果、三果,这下边说到神通。这个神通,这个有禅定的三果圣人,在禅定里边修神通,就会有具足了神通。这「神境通」,一般说就是神足通。「或宿住通」,就是能知道过去生命的情况,或者若阿罗汉最大的宿命通,就是八万四千劫,过去八万四千劫这么长远里边的生命的情况都能知道。「或天耳通」,能知道圣人,能听到很远处的声音。「或死生通」,死生通就是天眼通,天眼通能知道未来的事情,「宿住通」知道过去的事情。这个「死生通」就是这人死掉了以后,他投生到什么地方去,这天眼通能看见。「或心差别通」就是他心通,你心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不同的心里活动,这他心通的人能知道。

  这是「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通、心差别通」,这是前五通。这个初果、二果没有神通,这个不说。三果圣人,有可能是得到了四禅八定,他在禅定里面有可能发出神通,所以在这个地方讲神通。但是还没有成就「漏尽通」,成就漏尽通的就是阿罗汉了。「或阿罗汉」,或者这位善知识,他得到了阿罗汉果了。

  戌二、显胜能(分二科) 亥一、标

  具八解脱静虑等定,有大堪能,具大势力,能善为他现三神变教授教诫。

  这下边第二科「显胜能」,「显胜能」分二科,第一科是「标」。第一科是「举所证」,现在第二科「显能胜」。

  「具八解脱」,因为这个八解脱,你若成就了色界四禅,成就了无色界的四空定,而又得到了灭尽定,这时候才能够去修这个八解脱,这个八解脱最后一个解脱,就是灭尽定解脱。那么成就了这样的功德的时候,他要进一步的修这个八解脱。这个灭尽定,三果圣人以上才能成就这个定的,这是很高深的定;但是有的阿罗汉还没得灭尽定,有没有禅定有这样的关系。这个三果圣人修这个八解脱,当然进一步就是得阿罗汉果了,进一步能得到十遍处,得八胜处、得十遍处,能得到四无碍辩、无诤三昧,都些都从这里出来的,所以有这样的殊胜功德。

  「具八解脱静虑等至」,「有大堪能,具大势力」,这个阿罗汉、这个圣人,「有大堪能」,他的这个能力非常的强,有很大的势力。这个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叫「堪能」,发出来叫「势力」。「能善为他现三神变教授教诫」,有这样的功德的这位善友,他「能善为他」,能善巧方便的为他的弟子现出来「三种神变」、神通变化,能够「教授教诫」他的弟子。

  亥二、释

  三神变者:一神力神变,二记说神变,三教导神变。

  这底下解释,前面「显胜能」第一科是「标」,现在是解释。

  「三神变」是什么呢?一是「神力神变」,也就是那个神足通。但是只是得到四禅八定修神通、而得神通的神通,和修八解脱进一步有八胜处、十遍处的神足通,那是不一样的,这个是特别高,神通特别广大的。「记说神变」,记说神变就是他心通,你心里想什么事情他也都知道,他能说出来,也是神通变化。第三个是「教导神通」,就是为你说法来教导你,也可以得大神通、得圣道。这是三种神变。

  下面第三科是「结」。

  酉三、结

  如是名为能有所证。

  前面这么多,这「二十种想」一直到这里,这是这位善友「能有所证」。这可见这个善友不是一般的凡夫境界,而且是大阿罗汉、大菩萨境界了。

  《披寻记》八五七页:

  能善为他现三神变教授教诫等者:如下说言由神境神变能现种种神通境界,令他于已生极尊重;由彼于已生尊重故,于属耳听瑜伽作意极生恭敬。由记说神变能寻求他心行差别。由教诫神变如根如行如所悟入为说正法,于所修行能正教诫。故三神变能摄诸相圆满教授。(陵本二十七卷二十二页)此应准释。

  「能善为他现三神变教授教诫等者,如下说言」,下文里边说,由神境神变能现种种的神通境界。「令他于已生极尊重」,现出来种种神通的时候,看见的人生极尊重心,这是不同的。「由彼于已生尊重故,于属耳听瑜伽作意极生恭敬」,会有这种作用。「由记说神变能寻求他心行差别」,记说神变有什么作用呢?「能寻求他」,能寻求对方的心,心里活动的差别。「由教诫神变如根如行」,如他的根性,如他的心行,「如所悟入为说正法」,随他的堪能性能悟入的程度,为他宣扬正法。「于所修行能正教诫」,他所应该修行的法门,能够很恰当的来教诫他。「故三神变能摄诸相圆满教授」,这三种神变,包扩了一切圆满的教授的事情。「此应准释」,前面这一段是二十七卷二十二页说的,但这里的文说的,应该按照那个文来解释。

  申四、为性哀愍(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为性哀愍?

  这个具八种因缘才能够名之为善友,八种因缘解释了三种,现在第四种为「性哀愍」。

  「云何名为为性哀愍」?怎么叫做「为性哀愍」?这个「性」者心也,就是他的心很哀愍,就是很同情你。这是「征」。

  下面是解释。

  酉二、释

  谓于他所常起悲怜,乐与其义乐与其利,乐与其乐乐与猗触,乐与安隐。

  「谓于他所常起悲怜」,「谓于」所教化众生,这位善知识对于这些人起「悲怜」心。怎么叫做「悲怜」呢?「乐与其义」,就想要帮助他,能令他远离种种的苦恼,这叫做「与其义」,就是给他所需要的,他现在需要离苦,那么他就能做到这件事,「乐与其义」。「乐与其利」,他欢喜给他利益,他所缺少的。他缺少什么?当然他缺少戒定慧,教他修学这样的善法。「乐与其乐」,还欢喜给他一些安乐的事情,不要有损恼的事情。「乐与猗触」,就是令他心里面欢喜,这样意思。「乐与安隐」,使令他心里面没有一些烦恼,没有一些的恐怖,心情自在

  酉三、结

  如是名为为性哀愍。

  这是结束这一段。这「为性哀愍」就是这样意思,有这么一个善知识太好了。

  《披寻记》八五七页:

  乐与其义等者:令离诸苦,是名乐与其义,令修善行,是名乐与其利,当知此由以悲俱心。无损恼行,是名乐与其乐,当知此由以慈俱心。令生欢喜,是名乐与猗触,当知此由以喜俱心。令离贪恚,是名乐与安隐,当知此由以舍俱心。菩萨地说:一切无量名为哀愍,成就此故名哀愍者。(陵本四十四卷十页)故作是释。

  「乐与其义等者:令离诸苦,是名乐与其义」,这个乐与其义就是令他离诸苦,这也应该包括医生的在内,他也能够使令你身心里面的痛苦都能够远离,能除遣你身心的痛苦。「令修善行,是名乐与其利」,这「乐与其利」这么讲,这就是你的功德非要你自己创造才可以,就是你自己不创造,他给你一样东西,这很不容易。所以「乐与其利」是你自己要创造,做好事。「当知此由以悲俱心」,前面这两句话,「乐与其义、乐与其利」,这就是善知识的「悲俱心」,悲是心所,心是心王,那个心王和悲相应的时候发出来的作用是这样。

  「无损恼行,是名乐与其乐」,没有损恼行这叫做「乐与其乐」,没有损恼你的事情,能够排遣一切对你有损害的事情,那叫「乐与其乐」。「当知此由以慈俱心」。这句话,就是那个善知识有「慈」,那个「慈」能与乐,是这样意思。「令生欢喜,是名乐与猗触」,令你心里欢喜叫「猗触」。「当知此由以喜俱心」,就是那个善知识,他这个慈悲喜舍三昧,这个「喜」三昧的力量。「令离贪恚,是名乐与安隐」,这个「安隐」是什么呢?你心里面有贪的时候心也不安隐,有愤怒的时候也不安隐。而这个善知识会为你说法,让你远离贪、远离恚,你心里就安隐了。「当知此由以舍俱心」,这是这位善知识的「舍」三昧的力量。

  「菩萨地说:一切无量名为哀愍」,就是一切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是菩萨的哀愍的作用。「成就此故名哀愍者」。

  申五、心无厌倦(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心无厌倦?

  这是善友的八因缘里面第五科,心里没有厌倦。

  怎么叫「心无厌倦」呢?

  酉二、释

  谓善能示现,善能教导,善能赞励,善能庆慰,处于四众宣说正法,不辞劳倦翘勤无惰,起发圆满,为性好乐发勤精进

  「谓善能示现」,这个「善能示现」就是这位善知识,能善巧方便的能开示你佛法的真理,就是「善能示现」。「善能教导,善能赞励」,这个「善能教导」就是能令你安住在佛所制定的戒律仪里面,就是「善能教导」。「善能赞励」,这个「赞励」就是赞叹你、勉励你,说是你这个人有善根,你好好修学不要退下来。就是这位学生,他的菩提心他的出离心向下退,那么这个善友就是赞叹他、鼓励他,使令他不要退,是这样意思。「善能庆慰」,就是这个弟子有了成就,他来祝贺他。

  「处于四众宣说正法,不辞劳倦」,前面这几样,就是这位善知识能这样教导他的弟子。这个这下面第二段,是「处于四众」之中「宣说正法」的时候,「不辞劳倦」,怎么疲劳疲倦,这个菩萨他不推辞这件事,他不怕辛苦。「翘勤无惰」,他还特别的精进不懈怠。「起发圆满」,只要这件事对于他的学生、对于他的弟子有利益,他就能发动能圆满这个计划。

  「为性好乐,发勤精进」,说这个善友的心性,就是精进。这件事一定是栽培的很久了,他有很多的体力,他的果报有很多的功德的力量的支持,所以他这个精进的时候,他这个身体也能支持。若栽培的不够,那就是只是有这么一点心就是了,他的身体不答应这件事的,「为性好乐、发勤精进」。

  酉三、结

  如是名为心无厌倦。

  这心无厌倦是这样子。

  申六、善能堪忍(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善能堪忍?

  这是第六个,这个善知识有八种因缘,现在是第六「善能堪忍」,分三科,第一科「征」。

  云何名为「善能堪忍」呢?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耐他怨害

  谓骂不报骂,瞋不报瞋,打不报打,弄不报弄。堪耐椎杵,于诸逼迫,缚录禁闭,捶打毁辱,迫愶斫截,众苦事中,自推己过,以业异熟为所依趣。终不于他发生愤恚,亦不怀恨随眠不舍。如是虽遭轻陵毁辱,而其本性都无变改,唯常于彼思为义利。

  这下面解释,第一科是「耐他怨害」。这个若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何况是其他的人?

  「谓骂不报骂」,就是若有人骂辱他呢,他不回答,他不报复他;你骂我、我就骂你;这位善知识不这样,你骂他、他不骂你。「瞋不报瞋」,别人对他愤怒,他也不报之以瞋。「打不报打」,别人打他呢,他不打你的。「弄不报弄」,这个「弄」就是戏弄的意思,不尊重他。而这位善知识呢,你戏弄他,他不报之以弄。

  「堪耐椎杵」,这个善知识他这个堪耐性,这个忍耐的心很有力量,你就是「椎杵」、用这样的器来攻击他,他也能忍耐。「于诸逼迫」,对于各式各样的逼迫,苦恼的事情来逼迫他。或者「缚录(ㄌˋㄨ)」,也念缚录(ㄌˋㄩ),系缚他。或者是「禁闭」,把他关在牢狱里头。或是「捶打」他、「毁辱」他。「迫愶」,各种恐怖的事情来威愶他。或者是用刀来「斫截」他。「众苦事中」,各式各样的苦恼的事情里面「自推己过」,这件事他不怨恨对方,把这件事推给自己,这是我自己有罪过的关系。「以业异熟为所依趣」,这是我过去生中造了什么什么罪,所以现在要受到这样的果报,他这样子来说明这件事;而不说是「你为什么打我?你为什么伤害我?」他不这么说。

  「终不于他发生愤恚」,对方怎么样对他的苦恼,他都不会去愤怒,不愤怒。「亦不怀恨随眠不舍」,也不会心里面恨,他一直地恨他,恨他几百年了也还不弃舍、「随眠」,他不这样。「如是虽遭轻陵毁辱」,像前面所说的这个,这位善知识虽然遇见了这么多的「轻陵」,就是轻慢他、瞧不起他、毁辱他。「而其本性都无变改」,而他原来的那种和平的那样的心性,还是不变动,你怎么样毁辱他,他心里还是清净的,清净庄严的。「唯常于彼思为义利」,他不但是不恨对方,还时常的想一想,怎么办法用佛法来利益他。「义利」,所谓布施者,必获其义利,就是这个字,「义利」。这个「义利」就是清净的功德,清净的功德,说现在和未来都令你得到佛法的安乐,这是他常这样的思惟,这还是慈悲心。

  前面这一科是耐怨害忍,这忍波罗蜜,就是「耐他怨害」,别人怨害他,他能忍耐。下面第二科「安受众苦」。

  戌二、安受众苦

  又能堪忍寒热饥渴蚊廱风日蛇蝎恶触,他所干犯碜毒语言,身内所生猛利坚劲辛楚切心夺命苦受,为性堪忍能有容纳。

  「又能堪忍寒热饥渴蚊廱风日蛇蝎恶触,他所干犯碜毒语言」,这位善友,你这位好朋友还能够「堪忍」,能够忍耐忍受这个大「寒」大「热」,这个「饥渴」的事情,他都能忍的住他不在乎。「蚊虻」,这个蚊虫,「虻」也是类似那个蚊子,会飞的咬人的一种虫子。或者大「风」,或者大太阳这些事情。这个「蛇蝎」这些东西,「恶触」,去伤害他的时候。或者「他所干犯」,前面说是「蛇蝎」这是畜生,说「他所干犯」这指人说了,这个人来触犯他,「碜毒语言」就是特别毒,特别毒辣的这种语言。

  「身内所生」,在他的身体里面生出来「猛利」的、「坚劲」的、特别苦恼的,「切心夺命苦受」,「切心」就是用刀来割其心这样子的苦恼,或「夺其命」的这样的苦恼。「为性堪忍」,他都能忍受。当然这是因为有无我观,有人无我、法无我,他心能离相,所以你这样子他能忍受你,没有这个功夫这件事很难。「能有容纳」,「为性堪忍能有容纳」,什么事情他都能够受得了。

  酉三、结

  如是名为善能堪忍。

  申七、无有怖畏(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无有怖畏?

  这是第七科,就是第七样功德,没有怖畏。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名为无有怖畏」呢?

  酉二、释

  谓处大众说正法时,心无怯劣,声无战掉,辩无误失。终不由彼怯惧因缘,为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不毛竖。

  「谓处大众说至正法时」,说这个善友在大众说正法的时候。「心无怯劣」,他心里面没有恐怖。「声无战掉」,他发出来的声音很正常,不会有不正常的掉动。「辩无误失」,他的辩才不会有误失的,都能保持正常。「终不由彼怯惧因缘,为诸怖畏之所逼切」,他始终不会,不由于彼怯惧的关系,为诸怖畏之所逼迫,不会有这件事情。「腋不流汗」,他的腋下不会流汗,「身毛」也不会「竖」,这就是不恐怖的意思。

  酉三、结

  如是名为无有怖畏。

  申八、语具圆满(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语具圆满?

  这是第八科,就是第八样的功德,分三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语具圆满」呢?这个语言文字,是表达、表示真理的一个工具、一个媒介,所以称之为「具」。

  酉二、释

  谓彼成就最上首语,极美妙语,甚显了语,易悟解语,乐欲闻语,无违逆语,无所依语,无边际语。

  「谓彼成就最上首语」,这位善知识,他成就了那个最殊胜的语言,他有这个能力。「极美妙」的「语」言,「甚显了」的「语」言,「易悟解」的「语」言,「乐欲闻」的「语」言,「无违逆」的「语」言,「无所依语」,「无边际语」。

  酉三、结

  如是名为语具圆满,言词巧妙。

  《披寻记》八五八页:

  谓彼成就最上首语等者:摄异门分说:先首语者,趣涅槃宫为先首故。美妙语者,其声清美如羯罗频伽音故。显了语者,谓词句文皆善巧故。易解语者,巧辩说故。乐闻语者,引法义故。无依语者,不依希望他信已故。不违逆语者,如量说故。无边语者,广大善巧故。(陵本八十一卷三页)此中次第少分有别随文可知,然义无异,应依彼释。

  「谓彼成就最上首语等者」,〈摄异门分〉的解释:「先首语者」,〈摄异门分〉是说「先首语」,这是说「最上首语」。「趣涅槃宫为先首故」,他说的语言,里面的这个中心的思想,就是劝你到涅槃那里去,这样的语言就是「先首语」,就是「最上首语」。说是这个语言是很好,但是劝你贪瞋痴也劝你放逸,那个不叫做「上首语」,现在他这个语言里面所指示的,是劝一切众生得大涅槃,所以叫做「先首语」。

  「美妙语者,其声清美」,这位善知识发出来的声音,清净美好。「如羯罗频伽音故」,就是伽陵频伽鸟的音声,所以这个声音美妙。「显了语者」怎么讲呢?是「谓词句文皆善巧故」,他用的那个字句也是非常好,所以叫「显了语」。「易解语者,巧辩说故」,他善巧辩说所以你容易明白。「乐闻语者」,乐闻语是什么意思呢?是「引法义故」,就是他说出这个语言能引出来你种种的功德,所以人家欢喜听。

  「无依语者」,这句话怎么讲呢?「不依希望他信已故」,他为人说法没有这种私心,并不希望说是「你因为听我的话,对我有信心」,他没有这个想法,所以叫做不依语。「不违逆语者,如量说故」,就是如其量说法,这个意思这个法说的不多也不少、「如量」,这也不容易;你说的好、说的太多了人家也厌烦,所以这「如量」也还是须要的。「无边语者,广大善巧故」,那里面有广大善巧的智慧,所以叫做「无边际语」。是陵本八十一卷三页这样解释的。

  「此中次第少分有别」,在〈摄异门分〉的解释和这里的次第有一点差别,「少分有别,随文可知,然义无异应依彼释」,道理是无差别的。

  午二、能作五事(分二科) 未一、标

  成就如是八种因缘,善能谏举,善作忆念,善能教授,善能教诫,善说正法。

  这个「能作五事」这是第二科。第一科是「由八因缘」,现在第二科「能作五事」,分二科,第一科「标」。

  就是这位善知识他具足了这样八种的功德,具足这八种功德有什么好处呢?「善能谏举」一样功德,有这样能力。「善作忆念,善能教授,善能教诫,善说正法」,有这种五种功德。

  《披寻记》八五九页:

  言词巧妙者:此如下说宣说相应、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名句文身、所有言论应知。

  「言词巧妙」,前面那一段最后一句。「此如下说」,就是下边这一段文说到「宣说相应、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名句文身,所有言论应知」,那叫做「言词巧妙」,这就下面的文就解释了。

  未二、释(分五科) 申一、善能谏举(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善能谏举?

  前面第一科是「标」,下面就解释,解释这分五科,第一科解释这「善能谏举」这句话。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解「释」。

  怎么叫做「善能谏举」呢?

  酉二、释

  谓若有余于增上戒毁犯尸罗,于增上轨毁犯轨则,由见闻疑能正谏举,真实不以虚妄,应时不以非时,饶益不以衰损,柔葌不以粗犷,善友不以憎嫉。

  这个「谏举」这个「谏」这个字,就是你就要发动做恶事了;他能够「谏」,能劝你停下来不要做恶,叫做「谏」。这个「举」就是你已经做了错误的事情,他要举发这件事劝你忏悔,就是「举」,这件事不是容易。

  「云何名为善能谏举?」「谓若有余,于增上戒」,就是另外有这么一个人,他对于这个「增上戒」,这个戒有殊胜的力量帮助你得禅定,所以叫做「增上戒」。「毁犯尸罗」,说这个人把这个「增上戒」破坏了。「于增上轨毁犯轨则」,这「轨则」和那戒不同,前面也讲过,有其他的一些事情;他也毁犯了,也毁犯了这个增上的轨则。「由见闻疑能正谏举」,而这位善友,「由」于「见闻疑」,就是看见你也犯戒了,或者听别人说你犯戒了、你犯了轨则了,或者是你现出来一种形相,他疑惑你犯了戒、犯了轨则。那么有了「见闻疑」之后,这位善知识「能正谏举」,他能够很正确的谏举你。

  「真实、不以虚妄」,他怎么样谏举法呢?这底下说「真实、不以虚妄」,你真实是不对了,他不会冤枉你的,「虚妄」就是冤枉你了,他不会冤枉你的,「真实」。「应时,不以非时」,就是要找一个适当的时候来谏举你,而不会在不适当的时候,譬如说不在大众里谏举你令你没有面子,也不会的。「饶益,不以衰损」,他谏举你的内心的目的是想要利益你,不是来伤害你,这个动机是「饶益」的。「柔软,不以粗犷」,说出来的语言非常的柔软、柔和,而不是粗暴的语言,不是。「善友,不以憎嫉」,他来谏举的时候,这个态度非常的良好,而没有憎恨的这种态度。

  酉三、结

  如是名为善能谏举。

  《披寻记》八五九页:

  真实不以虚妄等者:有寻有伺地说:于邪举罪时,有五种邪举罪者:言不应时故,名非时语者。言不实故,名非实语者。言引无义故,名非义语者。言粗犷故,名非法语者。言挟瞋恚故,名非静语者。(陵本八卷十三页)与彼相违,是故名为善能谏举。彼引无义,即此衰损,余如文知。

  「真实不以虚妄等者」,〈有寻有伺地〉就说过这件事了,「于邪举罪」的时候,「有五种邪举罪者」:「言不应时故」,说的不是时候,「名非时语者」。「言不实故,名非实语者」,你说的不真实,冤枉人家了,不是真实。「言引无义故,名非义语者」,你说出来的话不会引发功德,不会令人灭恶生善,这是非义语。「言粗犷故,名非法语者」。「言挟瞋恚故,名非静语者」,你这说这话里面,还是带有瞋恚的气氛,那就不是寂静语。这在八卷十三页,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与彼相违,是故名为善能谏举。彼引无义,即此衰损,余如文知」。

  申二、善作忆念(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善作忆念?

  这第一科是「善能谏举」,这是解释完了。下面第二科「善作忆念」。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标

  谓令忆念先所犯罪,或法、或义。

  这个「忆念」,先是「征」。这下面第二科解释,先是「标」。

  「谓令忆念」,这件事忘了,他能够善巧叫你忆念,回想起来。忆念什么事情呢?就是过去犯的罪,犯了戒,或者是属于法义这一方面你忘掉了,他能够令你忆念。这是标。

  下面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令忆所犯」,分三科,第一科「征」。

  戌二、辨(分三科) 亥一、令忆所犯(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名为令其忆念先所犯罪?

  他怎么样帮助他忆念起来以前犯了罪了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

  天二、释

  谓若有余先起毁犯,而不能忆;善作方便令彼忆念。告言:长老!曾于某处某事某时,毁犯如是如是色类。

  「谓若有余先起毁犯,而不能忆」,说有这么一个人,他以前有所毁犯,但是事情过去多久了,现在不能回想,想不起来。「善作方便令彼忆念」,这位善知识,他能善巧的,凭借一件事令你忆念,用这个因缘帮助你忆念。怎么叫做善作方便令彼忆念呢?「告言:长老!曾于某处某事某时,毁犯如是如是色类」,这样就叫做善作方便。说是你曾经在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什么时间,你毁犯了「如是如是色类」。譬如说你是一个出家人,舍俗形好剃除须发,你是这么一个形相,你在那个时间,做错了什么什么事这样子。这位善知识这样子一提起来呢,你就容易想起来了。

  天三、结

  如是名为令其忆念先所犯罪。

  这是一样。

  亥二、令忆念法(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名为令忆念法?

  这个是怎么叫做「令忆念法」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

  天二、释

  谓若有余,于先所闻所受正法,独处思念;所谓契经,应颂,记别,广说如前。彼若不忆令其忆念,或复称述授与令忆,或兴请问诘难令忆。

  说另外有这么一个人,「于先所闻」,过去的时候,听闻某一位善知识讲解经论。「所受」;这个「所闻」的时候或者是在大众之中闻,这个「所受」有可能是一比一,一对一这样子,你秉受他的教授开示。这个「所闻」也好、「所受」也好,是什么呢?就是「正法」,所闻的正法、所受的正法。「独处思念」,你「所闻所受正法」之后,你单独一个人在一个寂静处,在思惟忆念,思惟观察,专精思惟。这个「正法」究竟是什么呢?「所谓契经,应讼,记别,广说如前」,前面说过,就是十二分教。

  「彼若不忆令其忆念」,「彼若不忆」,以前是听过也受持过,也思惟忆念过。但是现在是不忆念了,「令其忆念」,这位善知识能帮助他,令他忆念起来。怎么帮助法呢?「或复称述授与」,或者是这位善知识就把那一段经文念出来,叫做「称述」,说出来,这样子叫作「授与」,念出来授与他,那当然这个时候他也就会回想起来,我以前是学习过的,「授与」,「令忆」叫他回想。「或兴请问」,前面是自己把那段文念出来,授与令忆,或者不是念出来,是请问,就提出那段文的义请问他,那他就有可能,这件事也就容易想起来。「诘难念忆」,或者是「诘难」。这个「请问」那个态度是很令你满意的,「诘难」就是呵斥你了,来难问你,这个态度,这也是令你忆念的一个方便,这样的「令忆」。

  天三、结

  如是名为令忆念法。

  亥三、令忆念义(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名为令忆念义?

  这是第三科,分三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令忆念义」。这个「法」是能诠显的文句,「义」是所诠显的道理。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于所闻受

  谓若有余,于先所闻所受正义,有所忘失;为作忆念宣说开示,令新令显。

  「谓若有余,于先所闻所受正义,有所忘失」,他忘掉了。这个文还是记住了,但是文里面的「义」不知道了,不知道怎么解释。「为作忆念」,那么这位善知识也帮助他忆念。「宣说开示,令新令显」,那就把那段文的意思宣说出来开示你。「令新令显」,这「宣说开示」前面讲过几遍了。「令新令显」,令那一段的文义更为明净;我以前我学习的时候,「诸法无我」是这样解释,等再听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还是那句话,还是那个义,但是在心里面所领解的,和以前不同,就是更深刻了,那叫做「新」。其实是以前学习过的,所以我们本身……,我感觉有些人常有这种情形,「哦!我学过了」,那个意思就是你再不要同我讲这个了,我学过了。其实这个就是心粗了,其实这个所学的虽然都是那样的文句,那样的义理,但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惟,那可是领解就不同,领解就是不一样的,所以「令新」。「令显」就是更分明的显示出来,就是善知识对他有这样的帮助。

  地二、于所作说

  又若有善能引义利,能引梵行,久时所作久时所说,彼若忘失亦令忆念。

  这第二科「于所作说」。

  「又若有善」,又这位,他这位弟子以前曾经或者修止观,或者是修什么法门,那里面有一种「善」,「能引义利」,在此后的岁月里面能够进一步的得到功德,譬如说你以前曾经做这功德但是现在已经忘掉了,但是以后假设把这个法门再修学的话就有成就,就是这个意思,「又若有善能引义利」。「能引梵行」,能引这个八正道,戒定慧更殊胜的境界,有这种功德。「久时所作久时所说,彼若忘失」,但是过去很久的时候所作的事情,过去很久了,也曾经说过的、也演说过的,「彼若忘失」,「彼」现在忘掉了,「亦令忆念」,这位善知识知道这件事,令他忆念,他现在能够再重新的学习,再重新的去修行,就有成就了。

  天三、结

  如是名为善作忆念。

  申三、善能教授(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善能教授?

  这是第三段「善能教授」,第一科「征」,第二科解释。

  怎么叫做「善能教授」呢?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标

  谓于远离寂静瑜伽作意止观,时时随顺教授而转,时时宣说与彼相应无倒言论。

  「谓于远离寂静」,这个「远离」,远离这些尘劳的事情你心里面就寂静,这个是什么呢?就是「瑜伽作意止观」,「瑜伽」其实就是禅,这个在禅定里面作意止、作意观,你发动你的内心去修止观去,这个止观有「远离」、「寂静」的作用;这「远离」、「寂静」是赞叹这个「瑜伽作意止观」。

  「时时随顺教授而转」,你这个好朋友,时时地「随顺教授」,随顺佛所开示的,也随顺你本身的程度来教授你,这样子相续,这个「转」也是生起的意思,来发动你学习「远离寂静瑜伽作意止观」。「时时」的「宣说与彼相应无倒」的「言论」,时时宣说与彼止观「相应」,没有错误的言论。这是标。

  下面就列出来。

  戌二、列

  所谓能趣心离障盖,甚可爱乐尸罗言论,等持言论,圣慧言论,解脱言论,解脱智见言论,少欲言论,喜足言论,永断言论,离欲言论,寂灭言论,损减言论,无杂言论,随顺缘性缘起言论。

  这是列出来。「所谓能趣心离障盖」,这个这个「障盖」,我们修行没成功的人,心就在「障」里边在「盖」里边活动,在这些烦恼障、业障、报障,在这里边,这个心被这个障所困扰,在这个贪欲、瞋恚,这五盖里面活动。这位菩萨若教导你的时候,「能趣」这个「趣」就是向前进,能使令你向前进,向前进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心能离开「障」能离开「盖」,能从这个「障盖」里面解脱出来就是进步了。

  这是「甚可爱乐」的「尸罗言论,等持言论,圣慧言论」,这是什么言论呢?就是戒律、怎么样能够持戒清净,「尸罗言论」。「等持言论」就是修禅定的言论。「圣慧言论」就是解脱,得解脱的圣慧。要有尸罗和定,而后由圣慧得解释,就是苦集灭道四谛的智慧言论,这样子就是戒定慧的言论。「解脱言论」,因为修学这个戒定慧而后能得解脱,解脱了这爱烦恼,解脱了见烦恼的这个言论。「解脱智见言论」,智见言论,解脱了烦恼以后,你知道你得解脱了,就「解脱智见言论」。这就是五分法身。

  「少欲言论」,还有「喜足」的「言论」,这也是「能趣心离障盖甚可爱乐」的言论。「永断」的「言论」,和「离欲」的「言论」,和「寂灭」的「言论」,「损减」的「言论」,「无杂」的「言论」,「随顺缘性缘起」的「言论」。这都是「能趣心离障盖,甚可爱乐」的言论,这是列出来。

  酉三、结

  如是名为善能教授。

  《披寻记》八六○页:

  所谓能趣心离障盖甚可爱乐尸罗言论等者:此中略说三种言教:一、圣正言教,二、厌离言教,三、令心离盖趣爱言教。谓尸罗言论,乃至解脱智见言论,是即圣正言教;谓于是中宣说诸圣成就,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如是解脱、如是解脱知见故。少欲言论、喜足言论,是即厌离言教;谓于是中宣说少欲喜足故。永断言论,乃至随顺缘性缘起言论,是即令心离盖趣爱言教。当知此教复有三门:一者、一切烦恼盖离盖趣爱言教,即此所说永断言论,离欲言论,寂灭言论,依为证得断离灭界而宣说故。二者,五盖离盖趣爱言教,是即损减言论,无杂言论。三者、无明盖离盖趣爱言教,是即随顺缘性缘起言论。如是诸义,依摄事分释应知。(陵本八十九卷四页)

  「所谓能趣心离障盖甚可爱乐尸罗言论等者,此中略说三种言教」,这里列出这么多的言论现在加以分类,分类就分成三种。第一个是「圣正言教」,第二种是「厌离」的「言教」,第三种是「令心离盖趣爱言教」,就是分这么三种。「谓尸罗言论,乃至解脱智见言论」,这五种言论「是即圣正言教」,这是属于「圣正言教」。怎么叫做「圣正言教」呢?「谓于是中宣说诸圣成就,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如是解脱、如是解脱知见故」,这个圣人,圣者他就是学习这样的言论,修学这样的戒定慧而后得圣道的,这叫做「圣正言论」。「少欲言论、喜足言论是即厌离言教」,少欲知足就使令心里厌离,厌离的意思,你若是受着就不能少欲知足了。「谓于是中宣说少欲喜足故」,所以是「厌离言论」。

  「永断言论,乃至随顺缘性缘起的言论,是即令心离盖趣爱言教」,这个「离盖趣爱」;这个「离盖」、「离趣爱」,这个「离盖」就是五种盖,这个离字贯下来,「离趣爱」也就是这些一切的烦恼,这个言论,这样的言教。「当知此教复有三门」,是三部分。

  「一者,一切烦恼盖离盖趣爱言教」这是一种,「即此所说」的「永断」的「言论」、「离欲」的「言论」。「永断的言论」,我们前面学过那个三三昧,三三昧上说,如果你只是修无常观、你修苦观、修不净观,你没有修无我观,你还是不得清净的,你还是不得清净;你修无相观、修空观,修无相观、你若没修无我观,你还是不得清净,那就是不能永断一切烦恼。所以这个地方,这个「永断言论」,实在是修四念处,主要是修无我观的意思,才能够永断一切烦恼,这样的言论。「即此所说永断言论」、「离欲」的「言论」,这个「离欲」、或者是修不净观是离欲的言论,「寂灭」的「言论」,寂灭的言论也还就是四念处,四念处能寂灭一切烦恼。「依为证得断离灭界而宣说故」,这些永断言论、离欲言论、寂灭言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依证得断离灭界」,这个「断」就是断除去贪瞋痴的烦恼,那么这就是断除去贪瞋痴烦恼远离三恶道的因缘了,这是「断」。这个「离」就是你能进一步不受一切法,就能够解脱了人天的生死的因缘。「灭界」呢,这两件事圆满了的时候就得阿罗汉道了,就是得了涅槃了。「而宣说故」,这样说这个永断言论、离欲言论、寂灭言论就是这样意思。

  「二者,五盖离盖趣爱言教,是即损减言论」,这是「损减言论」,是「无杂言论」,就是这样。「三者,无明盖离盖趣爱言教,是即随顺缘性缘起言论」,你通达十二缘起的话,你就是有这样的意思了,有这样的作用了。

  「如是诸义,依〈摄事分〉释应知」,在(陵本八十九卷四页)那里有解释。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