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1)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四瑜伽处之一

  辛四、广释修相(分二科) 壬一、嗢柁南标(分二科) 癸一、世间

  复次此嗢柁南曰:七作意离欲,及诸定广辩;二定五神通,生差别诸相。

  癸二、出世道

  观察于诸谛,如实而通达;广分别于修,究竟为其后。

  这个〈声闻地〉一共是分四大科,第一科是「离欲资粮」,第二科「品类建立」,第三科是「安立瑜伽」,这三科都讲完了。现在是第四科「广释修相」,再详细的解释修止观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标」,分二科,第一科是「世间道」。

  「七作意」,我们前面也讲过这七种作意,七种作意是能离欲界欲的。「及诸定广辩」:就是广辩诸定,广辩这个四禅和四空定。「二定」:说这个无想定,说这个灭尽定。说「五神通」:得到了禅,得到了色界四禅,还能引发神通,五种神通。「生差别诸相」,这个「生差别」,你若成就了四禅八定的话,你在人间死了,你就会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会这样,就不在这个欲界里生活了,这是有种种的差别。还有「诸相」,升到色界天以上就是离欲了,离开了欲界欲;你的欲界欲若没能够调伏,你不可以离开欲界的。现在是因为他成就了色界定、无色界定,他就往生到上界去了,这时候才有离欲的相貌。这一个颂是世间道。

  「观察于诸谛」这下面是出世道。「观察于诸谛」就是你得到了未到地定,你也可以直接修学圣道,观察苦、集、灭、道。「如实而通达」就是如其真实的通达了苦、集、灭、道的四谛;这个意思就不只是名言相,我们现在学习佛法,就是名字上:这是苦、是集、是灭、是道,在名字上这样子分别。但是修行人他是知道那个义,有名也有义;真实的通达。「广分别于修」,你通达了这个四谛之后,就告诉你怎么样修这个四谛去得圣道,这是「广分别于修」,就是详细地开示修学圣道的情况。「究竟为其后」,最后得了圣道了,这是在最后。

  壬二、长行释(分二科) 癸一、总显(分四科) 子一、标

  已得作意诸瑜伽师,已入如是少分乐断;从此已后唯有二趣更无所余。

  前面这个颂是标,下面是长行加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总显」分四科,第一科「标」,这是标这个「总显」,就是后面这一大科的大义就是这样。

  「已得作意」,已经成就未到地定的这个瑜伽师,那这就是初修业瑜伽师,「已入如是少分乐断」,他已经契入这样色界定的「少分乐断」,他欢喜修学断烦恼的事情。「从此以后唯有二趣」,从得未到地定以后还就是两条路。「更无所余」,除了这两条路之外,没有第三条路的,没有。

  子二、征

  何等为二?

  前面是「标」,这下面第二科是「征」。是那两种呢?是「征」。

  下面第三科「列」。

  子三、列

  一者、世间。二、出世间。

  就这两条路。「世间」呢,你现在得到未到地定,你可以修色界四禅、无四界的四空定;这一条路是属于世间,你还没能够成为圣人。「二、出世间」,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也可以直接修八正道、修四念处,就是出离世间了,就可以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圣道。

  这是「列」,下面第四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修作意」,第一科「多修习」。

  前面我们学习的也不少了,其实怎么叫作修行?就是你心里面在修止观,这就是修行,不是另外的事情。那么止观就是作意;止也是作意,观也是作意,就是这样用功修行的。分两科,第一科是「多修习」。

  子四、释(分二科) 丑一、修作意(分二科) 寅一、多修习

  彼初修业诸瑜伽师,由此作意、或念我当往世间趣;或念我当往出世趣。复多修习如是作意。

  这是第一科「多修习」。这个「初修」禅的「诸瑜伽师」。「由此作意」,由于得到这未到地定的作意。「或念我当往世间趣」,他这个时候这个人内心在干什么呢?或者他在忆念:「我当往世间趣」,我应该修色界的四禅。「或念我当往出世趣」,或者心里想:我应该修学圣道、超越世间。就是他发愿了,但这两个愿只能够发一个。「复多修习如是作意」,这个修行人应该多多的修习这个作意;就是你不要忘了你的愿,你常常愿呢,由愿导行;你若忘掉了愿,就不能修行了,所以要「多修习如是作意」。

  寅二、极多修习

  如如于此极多修习,如是如是所有轻安心一境性,经历彼彼日夜等位,转复增广。

  这第二科是「极多的修习」。「如如于此」,就是这个修行人如是如是,在这个地方极多的修习,他不要忘了他的愿。「如是如是所有轻安心一境性」,「经历彼彼日夜」,经过一天一天的经过,一个月一个月的经过。「等位」,这些阶段。「转复增广」,那你的轻安和心一境性,就更增加、更殊胜了。

  丑二、起加行

  若此作意,坚固相续强盛而转;发起清净所缘胜解,于奢摩他品及毗钵舍那品善取其相。彼于尔时,或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或乐往出世道、发起加行。

  「若此作意,坚固相续强盛而转」,这第二科「起加行」。若是你这位修行人内心的「作意」,这未到地定是个作意。「坚固」地「相续」,你要时时的入定,「相续」,不能因为一件事而耽误了功课。坚固地相续强盛地这样活动,就一直地常常入定,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发起清净所缘胜解」,这个时候在奢摩他里面发起清净所缘的胜解,就是所缘境能令你的烦恼得消除,所以叫做「清净所缘」。「于奢摩他品及毗钵舍那品,善取其相」,这个时候已经成就了未到地定的人,他怎么修行呢?还是一样,要「善取其相」,你修奢摩他、你要善取其相,修毗钵舍那也要善取其相。

  「彼于尔时,或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或乐往出世道发起加行」,就是这个人善取其相,「彼」那个时候,或者他欢喜到世间道,欢喜学习世间道发起努力,或者欢喜往出世间道,发起修行。

  《披寻记》一○六三页:

  发起清净所缘胜解等者:由此所缘,令或清净,是名清净所缘。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此即世间道摄清净所缘。若观苦集灭道四种圣谛,此即出世间道清净所缘。胜解为先善取相已,随其所应发起加行。

  「发起清净所缘胜解等者:由此所缘,令惑清净,是名清净所缘。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下地粗性上地静性」,欲界的五趣杂居地这是最粗恶的地方。「上地」就是色界初禅,他们是寂静微妙的地方。「此即世间道摄清净所缘」,世间道摄的清净所缘。「若观苦集灭道四种圣谛,此即出世间道清净所缘。胜解为先善取相已,随其所应发起加行。」

  癸二、别辨(分二科)     子一、往世间道(分二科)

  丑一、略问答(分二科)   寅一、问

  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非出世道?

  这是第二科「别辨」。前面第一科是「总显」,现在是「别辨」。这个「别辨」分二科,第一科「往世间道」分二科,第一科是「略问答」分二科,第一科「问」。

  「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几种人「即于现法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有多少人「即于现法乐」,这个「现法乐」就是现在的生命体有轻安乐叫「现法乐」。「往世间道」,从未到地定这里开始,往色界世间去,到色界天去。「发起加行」,发起修行。「非出世道」,他不是修出世间的圣道。那么这是问。

  下面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是「补特伽罗」,分二科,第一科「四种」。

  寅二、答(分二科)       卯一、补特伽罗(分二科)

  辰一、四种(分四科)      巳一、标

  答:略有四种补特伽罗。

  简单的说就有四种人。

  巳二、征

  何等为四?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

  巳三、列

  一、一切外道;二、于正法中根性羸劣、先修正行;三、根性虽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

  「一、一切外道」,这些外道如果他要得了未到地定,他们也是「于现法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的。

  「二、于正法中根性赢劣,先修正行」,第二就是佛教徒,在佛教的正法中学习佛法的人;他不是利根人,他是钝根人,他的根性,他的无漏圣道的根性「赢劣」没有力量;没有力量,你教他修学圣道修不来,他修不来,「根性羸劣」。「于正法中根性赢劣,先修正行」,那他就先修世间道的正行。

  「三、根性虽利,善根未熟」,第三个人就是佛教徒,这个佛教徒他是利根人,他的根性利。「善根未熟」,但是栽培的出世间圣道的善根没成熟,就是还有困难,也不行。

  「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这是佛教徒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他欢喜他发愿将来得无上菩提,不是现在,不是这一生。「非于现法」,不是现在的生命就得无上菩提,他不是发这个愿。那么他也是修这个世间道,因为得了四禅以后会有神通容易度化众生,所以他也是修四禅的。

  这个度化众生为什么要现神通呢?现神通使令众生容易有信心,会生欢喜心、生信心;真实令众生得度还是佛法,你要学习佛法才能得度。你看见那个人有神通,看见白看见,你还是不行,你若想得度,自己要修戒定慧才可以的,不然你还是不成功。但是有了神通使令人有信心、有欢喜心,有这件事,所以这个菩萨他也修神通,修这个色界四禅。

  巳四、结

  如是四种补特伽罗,于现法中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

  这是第四科,结束这段文。「如是四种补特伽罗」,就前面列的这四种人。四种人:第一种人是外道,后面三种人是佛教徒,这加起来是四种人「于现法中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他欢喜修禅。

  《披寻记》一○六四页:

  略有四种补特伽罗等者:此中最初一切外道唯乐世间。第二、为显正法异生要以修世间道为前方便,以彼根性羸劣,未能速疾证入正法故。第三、为显善根未已成熟,未能趣入正性离生,故现法中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第四、为显菩萨于现法中不乐修涅槃道,乐住静虑极寂静乐,是故亦说乐往世间发起加行。

  「略有四种补特伽罗等者:此中最初一切外道唯乐世间」,这个外道他不知道佛教涅槃,他不欢喜,他就是欢喜世间的禅,那就是涅槃,「唯乐世间」。「第二、为显正法异生要以修世间道为前方便」,第二种「为显正法」,显示正法中的「异生」,相信佛法的凡夫,「要以修世间道为前方便」,他要修禅,「以彼根性羸劣」,因为他无漏善根的根性很羸劣,没有力量,「未能速疾证入正法故」,他的善根不够,他不能很快的证入法性,不可以。「第三、为显善根未已成熟,未能趣入正性离生」,第三种人也是佛教徒,而且也是利根,是为显善根未已成熟的人,他未能趣入正性离生,善根没成熟也是不行。「故现法中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第四、为显菩萨于现法中不乐修涅槃道,乐住静虑极寂静乐」,欢喜这样子,「是故亦说乐往世间发起加行」,也是这么说。

  辰二、二种(分二科) 巳一、略标

  此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者,复有二种。

  这是第二科「两种」。前面是说「四种」,现在说「两种」。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

  这个欢喜往世间道发起加行的人,「复有两种」,前面说四种,现在说两种。

  巳二、列释

  一者、具缚,谓诸异生。二、不具缚,谓诸有学。

  「一者、具缚」,第一种就是具足烦恼的系缚,就是凡夫和外道,「谓诸异生」。「二、不具缚」,没有烦恼的系缚了。「谓诸有学」,就是初果、二果、三果这种有学、这种人,那么菩萨也包括在内。

  卯二、世间加行(分二科)  辰一、征

  此复云何?

  这是第二科「世间加行」分二科,第一科「征」。这又怎么回事情呢?

  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明离诸欲」。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明离诸欲

  谓先于欲界、观为粗性,于初静虑若定若生、观为静性,发起加行,离欲界欲。如是乃至发起加行离无所有处欲,当知亦尔。

  「谓先于欲界观为粗性,于初静虑若定若生观为静性」,就是这位修行人「先于欲界观为粗性」,他怎样修行去得到去色界天去呢?成就了色界定呢?就是「先于欲界」,这个人现在还是在欲界,他怎样修行呢?「先于欲界观为粗性」,观察欲界是粗劣,是有过失、过患的地方。「于初静虑若定若生」,或者是你现在得到初静虑,叫作「定」,或者是你弃舍了命,生到色界初禅去,叫「生」。「观为静性」,这个修行人,观察初静虑若定若生的人,他们内心里面是寂静的,因为没有欲界的烦恼扰乱他。「于初静虑若定若生、观为静性,发起加行,离欲界欲」,就开始用功修行,远离欲界的欲。

  「如是乃至发起加行离无所有处欲」,这样子离欲界欲,若修学成功了就是得初禅。得初禅以后修二禅,远离初禅的欲。这样子乃至到「如是乃至发起加行离无所有处欲」,就是无色界四空定的第三,你有无所有处的欲,你不能超越它,跑到无色界的四空定,非想非非定你不能去的。「当知亦尔」,乃至发起加行去修行这个离无所有处的欲,「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

  巳二、出引发等

  又依静虑等,能引无想定等、及发五神通等,又即依此若生、若相,皆当广说。

  这是第二科「出引发等」。「又依静虑」,又是这个人以静虑而为依止。「能引无想定」,就是你若得到色界四禅,以四禅为依止修无想定,就成功了,那么就是依静虑为依止,「能引无想定」。又依非想非非想定,假设是佛教徒三果圣人,依这个非想非非想定就能引灭尽定,从这里可以入灭尽定。「及发五神通」,那就是依色界四禅才能发五神通。「又即依此若生、若相,皆当广说」,应该详细说这件事。

  《披寻记》一○六四页:

  又依静虑等至皆当广说者:谓依静虑能引无想定,依非想非非想处能引灭尽定,名依静虑等能引无想定等。又依静虑能发五种神通及诸功德。五神通者:谓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智通、心差别通。诸功德者:谓无诤愿智,四无碍解等诸圣功德。又依静虑及四无色下中上品善修习故,随其所应当生彼彼诸天众同分中。又依静虑等既离欲已,于现法中有离欲相,是名依此若生若相。如是一切,下自文中皆当广说。

  「又依静虑等至皆当广说者:谓依静虑能引无想定,依非想非非想处能引灭尽定」,得灭尽定,你要依非想非非想定才可以。要得无想定,要得色界第四禅才可以。「名依静虑等能引无想定等」。「又依静虑能发五种神通」,就是依色界的四静虑,你可以发出来五种神通。「及诸功德」,还有其他的功德。「五神通者」是什么呢?「谓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智通、心差别通」,这是五种神通。「诸功德者」,什么功德呢?「谓无诤愿智」无诤三昧、愿智三昧。「四无碍解等」,能发出这些功德来,「诸圣功德」。

  「又依静虑及四无色下中上品善修习故,随其所应当生彼彼诸天」,这个初禅也有上中下品,乃至四禅也是有,乃至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也是有这上中下。「善修习故」,你能善巧地修习禅定,「随其所应当生彼彼诸天众同分中」,那么你若得了三禅,你在人间得了三禅,那么你就生到色界三禅去。你在人间得空无边处定,死掉以后升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了。就是「又依静虑及四无色下中上品善修习故,随其所应当生彼彼诸天众同分中」,初禅与初禅众同分,众同分就是你的生命体,你生命体就是色、受、想、行、识。但是,色界初禅当然不同于欲界。「众同分中」,你生到那个世界就和那个人是众同分,「当生彼彼诸天众同分中」。「又依静虑等既离欲已,于现法中有离欲相,是名依此若生若相。如是一切相,自文中皆当广说。」

  丑二、广分别(分六科)  寅一、七作意(分二科)

  卯一、依六事辨(分二科)辰一、举初静虑离欲界欲(分四科)巳一、标

  为离欲界欲勤修观行诸瑜伽师,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

  这是第二科是「广分别」。前面是略说,这是「广分别」分六科,第一科是「七作意」分二科,第一科是「依六事辨」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初静虑离欲界欲」分四科,第一科「标」。

  「为离欲界欲」,就是得到未到地定的人,他心里面还是有欲界的欲,他为了远离欲界的烦恼,「勤修观行的诸瑜伽师」,还要精进地修禅。修什么禅呢?「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你要修这七种作意,成功了你才能够得到离欲界的欲烦恼。

  巳二、征

  何等名为七种作意?

  这是第二科「征」。怎么叫做七种作意呢?第三科就列出来。

  巳三、列

  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这七种作意。这是标,下面是征。

  巳四、释(分二科)        午一、别辨相(分七科)

  未一、了相作意(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名为了相作意?

  这是「征」,第二科是解释。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总标

  谓若作意,能正觉了欲界粗相,初静虑静相。

  「谓若作意,能正觉了欲界粗相」,就是这个修行人他在奢摩他里面观察,他观察的结果就能正确地觉知了欲界的这些粗蔽的形相。「初静虑静相」,色界初静虑对比欲界欲,初静虑是特别美好的地方。

  酉二、别辨(分二科) 戌一、觉了欲界粗相(分四科) 亥一、征起

  云何觉了欲界粗相?

  这是第二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别辨」分二科,第一科「觉了欲界粗相」分四科,第一科是「征起」。

  「云何觉了」,前面说「若作意能正觉了欲界粗相」,怎么样才能觉了欲界的粗相呢?这是问。

  亥二、标列

  谓正寻思欲界六事。何等为六?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

  这下面第二科是「标列」。「谓正寻思」就是你在内心里面去寻思。寻思什么呢?欲界的六种事情。「何等为六?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寻思这六种事。这是「标列」。

  下面第三科是「随释」分六科,第一科解释义,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亥三、随释(分六科) 天一、义(分二科) 地一、征

  云何寻思诸欲粗义?

  怎么样去思惟观察,欲界的欲是特别粗蔽有过患呢?

  地二、释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有多过患,有多损恼,有多疫疠,有多灾害。于诸欲中多过患义、广说乃至多灾害义,是名粗义。

  下面第二科是解释。「谓正寻思」,这位禅师在未到地定里面在寻思、在思惟:「如是诸欲,有多过患」,色声香味触的诸欲有很多的过患。「有多损恼,有多疫疠,有多灾害。于诸欲中多过患义,广说乃至多灾害义,是名粗义」,这个「粗义」就是这么讲。这下面这个「有多过患、有多损恼、有多疫疠、有多灾害」在下面有解释。

  《披寻记》一○六五页:

  如是诸欲有多过患等者:如下自说习近诸欲有五过患,是名有多过患。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故,是名有多损恼。无量疾病所依处故,是名有多疫疠。老病死苦所依处故,是名有多灾害。

  「如是诸欲有多过患等者:如下自说」,下文就解释了。「习近诸欲有五种过患,是名有多过患。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故,是名有多损恼」,这样意思。「无量疾病所依处故,是名有多疫疠。老病死苦所依处故,是名有多灾害,」这是简单解释。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