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5)

  午三、于道谛(分四科) 未一、道胜解

  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碍已,便能速疾以慧通达。

  这是第三科「于道谛」。了相作意已经解释过了,现在是胜解作意。胜解作意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名,第二科显相,第三科辨修。辨修里边有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在尽所有性里边有三科,第一科于苦集谛,第二科是于灭谛,现在是第三科「于道谛」。道谛里边分四科,第一科「道胜解」。

  「彼既了知如是我慢」,这是那位禅师他在于灭谛的时候,他认为他很有修行。他认为他有修行,他就自己反省原来有点问题,甚么问题呢?「彼既了知如是我慢」,他就明白了我这样的想法也就是我慢,我认为我有修行,自己就高起来了。这样的烦恼是障碍,是圣道的障碍,不能够得圣道的。他这样了知已,明白了以后,「便能速疾以慧通达」。他和我们不同的地方,我们烦恼现起,自己不知道是烦恼。这位禅师他知道这是烦恼,他就能速疾,很迅速的以无我智慧通达我慢是无所有的,是毕竟空寂的,就是消灭了我慢的烦恼,这就叫做道胜解。这个道胜解是修无我观名为道胜解。修无我观能够消除我慢的烦恼。这是道胜解。

  未二、如胜解

  弃舍任运随转作意,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

  这个道的胜解说完了,现在第二科如的胜解。这个道谛有四行;道、如、行、出。这个如的胜解是什么意思?「弃舍任运随转作意」,这「任运随转作意」就是这个我慢。本来是修学圣道,修习苦、空、无常、无我的这种观法,但是这个我慢「任运随转」,就是很自然的随顺你这个圣道的修行就参加在里面,同你的圣道的观行共同的活动,所以叫做「随转」。现在是通达我慢是不对的就弃舍。「弃舍任运随转作意」的我慢,不感觉自己有可值得高慢的地方。

  「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这个能观察的智慧有贼在里边活动,就是把他制伏了,把他弃舍了。在所缘境这一方面,「制伏一切外所知境」。在《披寻记》的解释说「外所知境」,这个所缘境离开了心,另外没有所缘境可得,作如是观是名制伏一切外所知境。离开心,离开了我们了知性的心,这个所缘境是不可得的。但是所缘境还是现前的,这现前的所缘境本身是无所有的,不执着所缘境是真实有的叫做「制伏」。若是我们不作如是观的时候,认为真实有一个所缘境,我真实看见毒蛇来了,那么这就是迷惑,这是错误、这是烦恼。现在这一位修行人明白这是错误,所以要制伏,离开了我的分别心,外边的所缘境是没有的。我们心理边可能会这样想,这是唯识上经论上的道理,现在声闻地是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有这样道理吗?你这样讲是不是讲错了,我们可以提出来这个问题。

  但是在《法句经》上说:「法归分别」,「鸟归虚空,鹿游于野,法归分别」。「鸟归虚空」,鸟就是一定在虚空里面。这个鹿、这个糜鹿是在野外跑来跑去的,在山野里面跑。那么世间上的一切法,它根本是在什么地方呢?「归分别」,归去来的「归」就是属于你的分别,你的分别心是一切法的根源。这《法句经》上有这样的话,在《大毗婆沙论》也有这个颂,这个颂最后一句是「真人归灭」。「鸟归虚空,鹿游于野,法归分别,真人归灭」。这「真人归灭」这是什么话呢?就是这个得了圣道的人,他心里面犹如虚空,离一切相,离一切分别的。不像我们这个心,总是分别:他不对,他对不起我;圣人没有这些烦恼,心里面犹如虚空,没有分别,离一切分别。

  若是这样看呢,是「制伏一切外所知境」,按唯识义来解释,也是符合佛意的。你不要说:「这是唯识上说的,阿含经没这个意思!」不可以这样说,不可以这样讲的。「制伏一切外所知境」。制伏自己的虚妄分别,认为在我的分别心以外,有一切法。这是我们的糊涂、愚痴,要调伏他,调伏过来;是我心的分别。说:他对不起我,是我的分别,并没有他对不起我这件事,是我的分别。我认为这样的观法也是很厉害,一下子就把问题解决了,不须要辩论,不须要:「你是对不起我嘛!」不须要辩论。

  前一句「弃舍任运随转作意」,是能观察的智慧是清净的。「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这所观察的境界也是清净的,就是如理的,都是契合真理的。你能作如是观呢,这就是趣入作意,就是能进步到涅槃那里去,能向涅槃那里前进,而不是向生死那边去的,是向涅槃那边去了,这叫做「如」的胜解。这「如的胜解」,就是能观察的智慧不可得,所观察的境界也不可得,是名为「如」。

  未三、行胜解

  随作意行,专精无间观察圣谛;随所生起心谢灭时,无间生心,作意观察。方便流注,无有间断。

  这是第三科「行胜解」,这个行这个字就是向前进,向前进叫做「行」,而这是说修行的事情。「随作意行,专精无间」,就是随顺如理的作意,你随顺这个作意去修行,这个作意是这样子,你要这样随顺他,这样不断地去修行,就是不断地作如是观。「专精无间」这个专精就是专一精纯,就是没有染污。若有染污的分别,加杂在里边,就不叫专精了。「无间」,就是不间断,就是一直地相续地这样作如是观。「观察圣谛」,随作意行,就是观察圣谛,就是观察这不生不灭,我不可得,我所不可得,能缘的不可得,所缘的不可得,就是「观察圣谛」。这是第一义观。

  「随所生起心谢灭时,无间生心作意观察」,这是世俗观。「随所生起」,随着因缘心就会生起,染污的因缘,就染污心生起来;清净的因缘,清净的心就生起来;随着染净的因缘生起染净的心。这心一剎那间生起了,一剎那间又灭了,因为他不能「无有功能自然住故」,他没有能力自然地相续住下去,不能。这叫做「心谢灭时」。「无间生心」,这谢灭了以后呢,没有其他的间隔,一剎那间又生起了,剎那灭、剎那生;剎那生又剎那灭,观察这个心,不是常恒住的,它是剎那生灭的。「作意观察」,你本身要振作起来,你主动地,要作如是观,叫做「作意观察」。观察这个心是无常的,无常的是有生有灭的。「观察圣谛」,那又是不生不灭的,这是两种观察。

  「方便流注无有间断」,这个方便是智慧,以智慧为方便,就像那个水在流似的,在流注似的,相续地一滴一滴地在流注,你作如是观,也要这样子相续。「无有间断」你不要间断,不是说是现在我要告假,我不修观了,不是,没有这个,不间断。那么这就是行的胜解,这个行就是不间断地前进叫做「行」。

  《披寻记》一一○八页:

  弃舍任运随转作意等者:粗品我慢能生作意不复现行,是名弃舍任运随转作意。以心缘心生总厌离,通达三摩地所行影相唯是其识。不由境界心作意生,是名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随胜解作意行专精无间观察圣谛。当知此即顺决择分加行位摄。显扬论说:从十六行智,后能复转修习,先缘自心总厌心智生。此说名暖。乃至广说,(显扬论十六卷二十二页)义应了知。

  「弃舍任运随转作意等者:粗品我慢能生作意不复现行,是名弃舍任运随转作意」,这个我慢是很粗显的一种烦恼,但这我慢也是……你有这样的烦恼,烦恼一现行了就是作意。你有这烦恼的种子,能生作意,能生起来这个我慢的作意。「不复现行」,现在不再有我慢的活动了。这个「能生作意」,就是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我们若有什么优点,这个优点就生起我慢心,「能生作意」。现在这位禅师他有修行的时候,他用功修行的时候,因为修行生起我慢,这叫「能生作意」。现在因为有智慧,反省自己是错误了,所以「不复现起」,这个我慢的烦恼被制伏了,所以「不复现行」。「是名弃舍任运随转作意」。

  「以心缘心生总厌离」,这「以心缘心」,这个我慢是一种心法,它不是色法,色法是无知的,它不会有我慢,所以我慢是心理上的一种烦恼。现在用这个心来观察我们的心,自己观察自己的心,这能观察的是智慧,所观察的心就是烦恼了。「生总厌离」,就生起来厌离,就是感觉错误了,我认为我很有修行,这是一个错误,就是生厌离心。「总」就是包括了所有的烦恼,不但是我慢,还有其他的烦恼也包括在内,心里面都不欢喜,不欢喜有这个烦恼。

  「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识」,这个「以心缘心生总厌离」是前面这一段。为什么弃舍任运随转作意呢?就是觉悟错误,感觉自己有错误了,马上地就把它改正过来,这原因就是因为厌离了,才做这种改正的这种观法。下面这一句呢,就解释「制伏一切外所知境」。

  「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这位禅师最低限度有未到地定的这个定的功夫,不是一般的虚妄分别,在定里边,内心里面所行的影像,就是所缘境。这个影像,前面曾经解释过,就是「于所知事同分影像」,譬如修不净观,外边有一个不净的骨锁,然后在心里面现出来呢,是骨锁的影像,它不就是骨锁,所以是影像。所以我们内心里面修无我观,就根据佛陀的法语,佛陀开示我们,如是如是,是无我义,我们根据这个佛陀的法语,在心里面现出来「无我」的相,那也是影像。所以叫做「所行影像」。这个影像「唯是其识」,它只是内心的分别,离开你的分别心,这个影像是不可得的,它没有自性的,它没有独立的体性,是依靠你内心的分别才能显现的。所以你要这样通达,通达三摩地,你内心这个所缘境,是你内心的分别,你要这样通达。「不由境界心作意生」,不是由于心外面的境界引发你内心的分别,不是的。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境界,你的心又依靠它生起分别的。所以「不由境界心作意生」,「是名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这是这样意思。

  「不由境界心作意生」,这一句话很有意思。不是心外的境界引起你内心的分别,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你还因它而起分别,是这样意思。你若这样通达了,你就是能够制伏了,「是名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这样子呢,这个所缘境就没有独立的体性了,你的分别心也就不存在了,你就入于无能、无所、无分别的境界了,就向那里趣入。真实得到这个境界,全分地相应了,当然是阿罗汉。现在还没得初果,在初果之前,只是向前趣,向前进而已,还没到地方,可是,是向前进了,就是和凡夫的境界起了变化,但是还不是圣人,就是凡圣之间的时候,由凡而圣,向前进了,这是叫做「趣入作意」。

  「随胜解作意行,专精无间观察圣谛。当知此即顺决择分加行位摄」,后边这一句:随作意行专精无间观察圣谛,这是下面这一段。「随胜解作意行专精无间」,这一位修行人,他随顺佛陀所开示的胜解作意,你随顺佛所开示的这个修行方法,你作如是学,这样学习。「随胜解作意行」,随顺这样修行,就是这样修止观。「专精无间观察圣谛」,能这样用功不懈怠;「当知此即顺抉择分加行位摄」。这个「抉择分」,就是入于见道的时候,叫做抉择分。「顺抉择分」呢,就是见道之前用功的时候呢,是顺于抉择分的,就是随顺,也就是趣向,趣向见道的这个位次。这个位次呢?叫做加行位,就是努力修行的这个阶段,属于这个阶段。在资粮位的时候,在加行位之前叫做资粮位,资粮位就是准备的阶段,准备用功修行的时候。这个准备的阶段,有的时候也不能说不精进,但是有的时候也懈怠。现在准备好了,开始修行的时候是努力修行的,是不懈怠的,所以叫做加行位,而加行位,就是顺抉择分。

  「显扬论说:从十六行智后,能复转修习,先缘自心总厌心智生,此说名暖,乃至广说」,《显扬圣教论》上说是:声闻乘的禅师,他从了相作意的时候,就学习四谛,每一谛里边有四行,四四十六,十六种观行,这十六种观行都是智慧。你作如是观以后,「能复转修习,先缘自心总厌心智生」。作十六种观行的用功,又继续地修习,继续这样修习。「先缘自心」,先观察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就是不清净,所以就是「总厌心智生」,就是全面的厌恶惑业苦,对它不欢喜,而这也就是智慧,就现起了。「此说名暖」,加行位有四个位次,暖、顶、忍、世第一,这里就是初开始这个暖这个位次,乃至到下边有说顶,说忍,说世第一,「乃至广说。(显扬论十六卷二十二页)义应了知」。

  未四、出胜解

  彼既如是以心缘心,专精无替,便能令彼随入作意障碍现观粗品我慢,无容得生。

  这是第四科是「出胜解」,道、如、行这三个说完了,现在说第四个出。这个出字什么意思呢?「彼既如是」,那位禅师他能这样子用心来观察自己的心。「专精无替」,「专精」就是没有污染,他这样观察而不停止。这个「替」,替者废也,就是不停止的意思。「便能令彼随入作意」,专精无替就是不间断地这样修止观的结果。「便能令彼我慢随入作意障碍」你的「现观」,障碍你见道时的无分别智的这个我慢。这个我慢是什么呢,就是粗品,就是很粗动的。如果我们智慧迟钝的人,我们没有修行的人,虽然很粗显,但是还没有看见,不觉知我自己有我慢。现在这位修行人,他知道了这个「粗品」的「我慢」。「无容得生」,不容许它再出现了,能消灭这个我慢。这就叫做出,就是从烦恼里边解脱出来,这叫做出。

  《披寻记》一一○九页:

  彼既如是以心缘心者,谓以后后能取观前前能取法,是名以心缘心。修所成地说:依无间灭心,由新所起作意,以无常等行如实思惟。(陵本二十卷十九页)其义应知。

  「彼既如是以心缘心者,谓以后后能取观前前能取法」,「谓以后后」,后一剎那、后一剎那心,去取,「取」就是观,观察前面一剎那,前一剎那,前一剎那的那个能取法,就是能观察的那个智慧,「是名以心缘心」。「修所成地说:依无间灭心,由新所起作意,以无常等行如实思惟」,这就是这样意思。无间灭的心,就是一剎那间灭了,一剎那间又生了,前一剎那,后一剎那之间没有其他法来加在里边,这叫作无间。无间灭的一心,就是前一剎那心。「由新所起作意」,就是后一剎那是新起的作意,就是以无常等行,如实思惟,思惟现前明了性的心是剎那剎那灭,这样作如实观,修无常观。「其义应知」,修无常观就能灭除去我慢。你若执着有我,我是常恒住、不变异的,现在观察这一念心是剎那生、剎那灭,就没有我可得,没有我可得,也就没有我慢可得了,就把这个我慢消灭了。

  巳二、如所有性摄(分二科) 午一、悟四圣谛(分二科) 未一、别辨悟入(分四科) 申一、苦谛(分二科)        酉一、释(分四科)       戌一、无常性

  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观心相续,展转别异,新新而生或增或减,暂时而有,率尔现前,前后变易是无常性。

  前边第一科是尽所有性,尽所有性的观察,这一段说完了。现在第二段是「如所有性摄」,分二科,第一科是「悟四圣谛」。又分二科,第一科「别辨悟入」。分四科,第一科是解释这个「苦谛」。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无常性」,用无常性来观察苦谛。

  「如是勤修瑜伽行者」,像前面这一段,「如是」,精进修止观的这位禅师。「观心相续」,他在三摩地里面,观察自己这一念心,剎那剎那的相续不断。「展转别异」,这一念心是剎那相续的,就是前一剎那,后一剎那,后一剎那不是相同的,都是各别而不相同的。「新新而生」,前一剎那是新的,后一剎那也是新的。并不是前一剎那它不灭,它延续下来,那就变成旧的了,剎那剎那的新生,「新新而生」。「或增或减」,或者是清净心增长了,染污心、执着心减少了,或者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我们这个染污心老是增长,清净心就是有的时候,有一点,又没有了,就是心里上的变化。「暂时而有,率尔现前」,这个心是剎那间现前的,它是暂时有的。「率尔现前」,忽然间出现的。「前后变易」,前和后是有变化的,所以是无常性,不是常恒住的体性,不是常恒住的心,是有变易的。那么这是以无常观这苦谛。这一念心是果报的主人,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身体,这是个果报,这个果报是苦谛,这个苦谛里边,主要的是那一个东西?就是心。心是你的果报的主要的一个部分,而它就是苦谛。现在用无常来观这个苦谛,这个苦谛是剎那剎那变异的,不真实的。这是用无常来观。下面第二科是「苦性」。

  戌二、苦性

  观心相续,入取蕴摄,是为苦性。

  观察这一念心,虽然剎那剎那的变异。但是它是相续不断的,而这个相续不断的明了性,是什么东西呢?它就是取蕴;由烦恼而生起的果报,它是果报主,叫做取蕴。这个「取」是烦恼,「蕴」就是果报。果报是由取而生。所以叫做「取蕴」。你能够观察这一念心剎那的生灭,你就是契入到苦蕴的境界了,属于这个境界,是为苦性。这个剎那生灭的了别性,就是苦的体性。苦是一种感觉,感觉到苦,感觉到乐,这感觉到乐也是苦,感觉到苦也是苦,这就叫苦性。如果没有感觉,那当然就是没有苦性了,也没有乐性了。

  戌三、空性

  观心相续,离第二法,是为空性。

  这是第三科。观察这一剎心剎那生灭相续,另外没有别的东西可得,「离第二法」。我们原来的时候,我们没有听闻佛法,修学圣道的时候,我们还是有第二法的,就是有我,这个明了性的心,它就是我,是我的本体,这就是第二法。现在佛法教徒是非常认真的,说那只是了别性的东西嘛!这里边没有常恒住,不生不灭的我可得。所以离第二法,这就叫做空性。这个了别性的心里面没有我,所以叫做「空」,是这样意思。

  戌四、无我性

  观心相续,从众缘生,不得自在,是无我性。

  这第四科是「无我性」。观察这相续不断的这一念心,它是怎么有的呢?它是从众多因缘合和而现起的。众多因缘生,就是最初的时候,这个果的开始,由父母的帮助,加上你自己的业力,就是因缘合和就现起了。现起以后,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了色、声、香、味、触、法,内有所依的六根,外有所依的六境,加上作意的心所,加上众多的因缘,那么这一念心就生起了。说一直的有因缘,心就一直的在现起。「不得自在」,它本身不能离开了所依的六根,所缘的六境,它单独存在。我不受你的影响,我可以自由活动,没有这回事情。若是那样子呢,那就是我了,现在不是,不是那么回事,现在是「从众缘生」,「不得自在」,譬如说这个眼根坏了,你的眼识就不能存在了;耳根坏了,耳识也不能存在;你的意根若是不对,你的意识也有问题,所以眼识、耳识乃至意识,都不能够独自存在的,所以它本身它不是我。

  前面说是,离第二法是为空性,另外有一个我,识不是我,另外有一个我在识这里住。识是第一法,我是第二法,识里头没有我,这叫做空。现在这里边说这个无我呢,心就是我。现在从众缘生,心是不自在的。原来这个有我论者,所执着的我是自在的,不是由因缘有的,它是独自存在的,而且是常住不变的。现在你认为心就是这样子,心不符合我的定义。所以心是众缘生,不得自在,和不从众缘生,得自在的我,不符合。所以这个心它是无我的。所以「观心相续从众缘生,不得自在,是无我性」。这无我和空这样解释,它们是有这点差别的。

  酉二、结

  如是名为悟入苦谛。

  你能作如是观呢,你就悟入了苦集灭道的这个苦谛的真理。我不可得,那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心的无住,没有依止处了。

  《披寻记》一一○九页:

  观心相续离第二法者:观心相续唯是诸行,无别常恒坚住主宰我有情等,是名离第二法。

  是这样意思。

  申二、集谛

  次复观察此心相续,以爱为因,以爱为集;以爱为起,以爱为缘。如是名为悟入集谛。

  前边观无常、苦、空、无我,这是观苦谛的事情。下边第二科是集谛。集谛怎么样观法呢?「次复观察此心相续,以爱为因」,这位修行人,这位禅师在三摩地里面,作如实观察:这一念心的相续,为什么它能相续呢?以爱为因。因为爱,心才能相续下去,若没有爱,那心就不能相续了。当然这个爱是很微细的、很微细的一种爱。这是我爱、我见、我痴、我慢,「我痴」就是无明,「我见」就是执着有我,「我爱」就是爱着这个我,还一个「我慢」,这一共是四个。而这四个烦恼非常的微细,非常的微细,而这里面说是「此心相续以爱为因」,就是那个很微细的那个爱。

  「以爱为集」,这个爱着自己的爱,它逐渐地广大了,它的力量广大了,比那个微细的爱更粗显了,力量增长了,这叫做集。

  「以爱为起」,这个力量增长以后,继续增长的时候,它能使令你这个生命体现出来。最初以爱为因,以爱为集的时候,它还不能现起生命,虽然是生命现起的因缘,但是生命还没现起,这个爱继续的增长广大呢,它的力量能使令你的生命现起了,这个时候叫做起。

  「以爱为缘」,以爱为起在十二因缘里面就是那个「生」,生缘老死那个「生」。以「爱」为缘呢?就是「生」了以后就有「老病死」,「老病死」也是以「爱」为助缘的,而后才有「老病死」,这是以「爱」为缘。「如是名为悟入集谛」,你这样观察呢,你就觉悟了什么叫作集谛了。这是观察这个集谛。

  申三、灭谛

  次复观察此心相续所有择灭,是永灭性,是永静性,是永妙性,是永离性。如是名为悟入灭谛。

  第三是「灭谛」。「次复观察此心相续所有择灭,是永灭性」,这一念心的相续,是由爱的力量,它才相续下去。前一生命心的相续,剎那间灭了,后一剎那第二个生命又现起,又相续了。这个生命也是生老死,也是要结束,结束了又有生命现起,这样子相续下去。现在来到佛教里边来,修学圣道的时候,你修这个择灭的观慧,观察。这个「择」就是拣择,就是观察的意思。观察众法是因缘生的,是无我、无我所的,你的贪瞋痴就灭了。贪瞋痴灭了呢,这个烦恼灭了,烦恼灭则业灭,业灭则苦灭,这色受想行识就不生了,所以叫做择灭。而这个灭是永久的、是寂灭的而不是暂时的,因为他把种子消灭了,所以它就是永灭,而不再现起苦谛,苦谛永久也不会再现前了,所以是永灭性。

  「是永静性」,前面这个灭,是灭除烦恼。这个静呢,是灭除苦谛。就是先灭集谛,而后灭除苦谛。苦谛的存在,使令我们的生命老是乱动,老是苦恼,所以叫做不寂静,现在因为烦恼灭了,这个苦不能再现起了,苦也灭了,苦灭了以后就不动乱了,所以叫做静,寂静,永久的寂静了。「是永妙性,是永离性」,这个集谛的灭,苦谛的寂静,苦集灭静了以后,这个境界是非常好的,是永妙……妙者,好也,这是非常良好的事情,是大安乐的境界。「是永离性」,而这是永久的解脱了苦集的境界,所以叫作永离性。这样说灭、静、妙、离这是观察这个灭谛。这个用字面上这样讲,是这样讲的,但是你若要作如是观的时候呢,这个灭静是由有为而入于无为的境界了;由有生灭而入于不生灭的境界去了;由有所得而入于无所得的境界了;那就是超越了世间上的一切的有为法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意思了。所以这叫作永灭性、永静性、永妙性、永离性。「如是名为悟入灭谛」,这个我们的思想在世俗谛上活动,我们就会感觉到各式各样的事情,各式各样的变化。若是到永灭寂静的境界,在那个地方,没有这么多的世俗谛的这些污染,这些污秽的事情都没有,所以心里在那个地方寂静住的时候,是没有这些虚妄分别的,「如是名为悟入灭谛」。

  申四、道谛

  次复观察此心相续,究竟对治趣灭之道,是真道性,是真如性,是真行性,是真出性。如是名为悟入道谛。

  这苦谛、集谛、灭谛都观察完了,现在是说到第四「道谛」,悟入道谛。「次复观察此心相续,究竟对治趣灭之道」,前面观察灭谛是灭静妙离,是作如是观,但事实上,你还没到无余涅槃那里去,所以还要继续的修观,观察这个道谛。观察「道谛」怎么观呢?「观察此心相续,究竟对治趣灭之道」,观察这个心的相续,就是苦的相续。苦的相续,怎么样才能够把它消灭了呢?「究竟对治趣灭之道」,就是四念处了,这是究竟圆满能对治苦谛,趣向于无为之道,就是修这个四念处。「是真道性」,这样子,它是真实地圣道的体性,这不是虚妄分别,它有这种作用的。「是真道性」。这是赞叹这个道谛,你修四念处,修八正道,它是真实能通到涅槃那里去的。「是真如性」,这个你作如是观的时候,它是真实地,像前边能够弃舍任运随转的那种我见,能达到制伏一切所缘境的境界,能契入无能、无所的这无分别境界,这叫做真如性。「是真行性」,你长时期作如是观呢,就能令你转凡成圣,向于涅槃,这「是真行性」。「是真出性」,是真实是从烦恼里面解脱出来,从这生死苦里面解脱出来,「是真出性」。「如是名为,悟入道谛」。

  未二、总显胜德(分三科) 申一、能生正智

  如是先来未善观察,今善作意方便观察,以微妙慧,于四圣谛能正悟入。

  这是第二科「总显胜德」。这个悟入四圣谛,分二科,第一科别辨悟入,这是前面别辨悟入这一科说完了,现在下面第二科「总显胜德」。分三科,第一科「能生正智」。

  「如是先来未善观察」,前面说到别辨悟入四圣谛这件事就可以知道。「先来未善观察」,从无始劫以来,我都没有能这样子作如是观,我没有能去观察四谛。「今善作意」,今天来到佛、法、僧这里来,我能够学习佛法,能够作如是观,「今善作意方便观察」。「以微妙慧,于四圣谛能正悟入」,以佛陀开示的十六种智慧。「于四圣谛,能正悟入」,我随佛,依教奉行,佛陀这样开示我,我就这样子学习,用这样的智慧来观察这个四圣谛,我才能悟入四圣谛。

  即于此慧,亲近修习,多修习故。

  即于此十六种智慧,亲近、修习、又能多修习,这是三句话。

  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正智得生。

  能缘也是无分别境,所缘的也是无分别境界,所以能缘和所缘是无差别的。这平等,平等,能缘同于所缘是平等,所缘同于能缘也是平等,而这个平等,究竟是说的什么?就是说你的智慧,你这个平等的智慧现前了。那么就是,你作如是观呢,能令你成就这样的智慧,「能生正智」。

  《披寻记》一一○九页:

  今善作意方便观察等者:谓由胜解作意起四加行观察圣谛,是即加行无漏智摄。名微妙慧。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识故名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正智。

  「今善作意方便观察等者:谓由胜解作意起四加行观察圣谛」,这里的意思就是还是指胜解作意。谓由起四加行,就是起这个暖、顶、忍、世第一加行,「观察圣谛,是即加行无漏智摄」。这个「行」这个字,我是常念,多数念个「ㄒㄧㄥˊ 」,这个行是在因地时候说的。行「ㄏㄥˋ」是在果上说的。行,是你修行有了成就了,叫「ㄏㄥˋ」。在修行的时候叫行「ㄒㄧㄥˊ」。「ㄒㄧㄥˊ」和「ㄏㄥˋ」我是这样分别,但是这义就是你没有成就的时候,你想要成就,你想这样努力地去用功,这叫做行「ㄒㄧㄥˊ」。等到行「ㄒㄧㄥˊ」有了成就了,叫行「ㄏㄥˋ」。我不是文学家,我不知道这个字…但是就是这样解释,用因果二个字来解释这个字的读音不同。若完全念行「ㄏㄥˋ」,那就是在果上说;完全在读行「ㄒㄧㄥˊ」,是在因上说了。当然我不是文学家,而文学家呢,很执着这件事,这个地方应该念行「ㄏㄥˋ」,你念行「ㄒㄧㄥˊ」这个音,你没有读过书的…有很多的问题。

  「起四加行观察圣谛,是即加行无漏智摄。」这加行位还是凡位,还没有得圣道,但是它能得圣道,所以也给它个好名字叫做无漏智,「无漏智摄」。「名微妙慧」,以微妙慧。不过《披寻记》这个意思呢,是正在用功的时候的智慧叫微妙慧。如果说是前面的微妙慧是佛陀开示的十六种智慧叫做微妙慧,那应该没有这个问题了,名「以微妙慧」。「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识,故名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正智」。这个《披寻记》作者是这样解释。这个能缘所缘的平等,这么解释当然也好。

  申二、能断我慢

  由此生故;能断障碍爱乐涅槃,所有粗品现行我慢。

  这是第二科「能断我慢」。前面是能生正智,这边第二科能断我慢。「由此生故」,由正智得生的关系,这个正智得生应该是到初果的时候这个正智,无我的智慧出现了。在没有得初果之前,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它也逐渐的增长,逐渐的增长强大起来。强大起来呢,它就能断障碍爱乐涅槃所有粗品现行我慢。能断的是那个正智,断什么呢?是断除障碍你得涅槃的现行我慢。我慢是能障碍你所爱乐的涅槃的,这个我慢的作用呢,是障碍你所爱乐的涅槃。这个「粗品现行」是形容我慢,它是很粗显的事情,自己感觉到自己有修行,这不是很粗显的一种烦恼吗?「粗品现行我慢」,这个正智能断除去我慢,前面开始发出离心修学四念处的时候,初开始也可能我慢还没有……只有种子还没有现行,等到逐渐有了多少成就的时候,这个我慢也就随着出来了。出来时,原来还是很粗显的事情,现在这种粗显的烦恼,怎么样才能灭除去呢?就是无我观的智慧要现前才可以,能缘所缘平等平等的正智,实在就是无我的智慧。「由此生故」,能断除去障碍你所爱乐的涅槃所有的粗显一类的现行我慢,就把这个我慢断掉了。我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我爱」是贪烦恼的根本,「我慢」是瞋烦恼的根本,由于有我的执着,就会引起很多的烦恼,把我、我所,我慢能够断灭了呢,烦恼也就不起了。所以到了阿罗汉的时候,爱烦恼、见烦恼都没有了。现在是说在初果之前的境界。

  申三、能趣涅槃

  又于涅槃,深心愿乐,速能趣入,心无退转,离诸怖畏,摄受增上意乐适悦。

  第三科「能趣涅槃」,你能生正智、能断我慢,就能进入涅槃了。「又于涅槃,深心愿乐」,对于佛菩萨,大阿罗汉所居住的涅槃这个地方,这是离一切相,不生不灭的境界。「深心爱乐」,不是浮浅的,是深刻的喜欢,愿意到涅槃那里去。这就是出离的愿,出离心,就是从世俗谛出来到第一义谛去,你有这样的愿望叫做出离心,这个出离心是个愿。「速能趣入」,因为你有这个愿,你有深刻的、很诚恳的力量,很大的这样的愿,就能领导你自己向前进。「速能趣入」,很迅速的就到涅槃那里去了。若是你没有这个愿呢,那也就……愿能导行,没有愿也就不能修四念处了。不能修四念处,那也不能到涅槃那里去了,那也是不能得圣道了。若「深心愿乐」呢,就是有出离的愿,所以「速能趣入」。

  「心无退转」,这个时候,你出离的愿心不会退下来的,不会退转的。就是你没得圣道的时候,你还是在加行位的时候,在暖位、顶位的时候,在资粮位就不要说了,到了加行位的暖位、顶位,还不能够不退转,若到忍位以上,就是不退转了。他无论什么境界,他这个向道的出离心,不会退下来了。这个愿不退,行也就不退,继续的向前进,继续的修止观,修四念处,「心不退转」。

  「离诸怖畏」,心无退转,终究有一天到涅槃那里,到了这个时候,远离一切怖畏,一切的恐怖就都没有了。所以有恐怖就是因为有我,你有我,你就有恐怖;他现在无我了,他就没有恐怖。当然究竟圆满是要八地菩萨以上,到佛的境界才究竟圆满。

  「摄受增上意乐适悦」,他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得涅槃,但是他能够摄受,他逐渐的增长他的增上的意乐,强大的意愿,就是增上意乐,强大的欢喜心叫「适悦」,对涅槃有强大的意愿,有强大的欢喜心,他就能不退转,他「离诸怖畏」。

  午二、起四善根(分四科) 未一、暖

  如是行者于诸圣谛,下忍所摄,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智生,是名为暖。

  前面是悟入四圣谛。悟入四圣谛分两科,第一科别辨悟入,第二科总显胜德,这两科都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起四善根」,是分四科,第一科是说「暖」。

  「如是行者于诸圣谛,下忍所摄」,说这位修行人由了相作意到胜解作意这样用功修行的时候,他对这个四圣谛修十六种智慧,这样观察。「下忍所摄」,这个时候他的道力可以名之为「下忍」,叫「下忍所摄」。这个「下忍所摄」是什么呢?就是「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智生」,就是能缘也是无分别的,所缘也是无分别的,所以能缘和所缘彼此都是平等的,这样的智慧现前了。「是名为暖」这叫做暖。这个暖是……,这时候把这个「忍」,我们通常说这个位置,暖、顶……,虽然这个时候的善根很殊胜了,但是还没有到不退转,「忍」以后就是不退转了。但是现在这个人呢?把这个忍的这个名字扩大了,暖位、顶位也名为忍,也叫做忍,这个忍就是安忍了。你心安住在这里不动就叫做忍。而这个时候,这个加行位的暖,他就修这了相作意和胜解作意,修十六种观察的智慧,他也能安住在这里不动,这个不动的程度,名之为下,叫做「下忍」,是这样意思。

  未二、顶

  中忍所摄,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智生,是名为顶。

  这是中等的安住不动所含摄的,能缘所缘的智慧,平等平等的智生。这个中等的呢,是名为「顶」,这叫做顶位。就是你在这善根还没有到不退转,在不退,到退转的善根里面,它是最殊胜的了,所以叫做顶。虽然是很殊胜,但是还没有能够不退转,这个「顶」的意思如登山顶,向四方观察都是很分明的,这个意思。就是这位修行人用十六种智慧,观察四圣谛,观察的非常的分明,而不是模糊的,不是,不是这个意思。所以叫做顶。

  未三、谛顺忍

  上忍所摄,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智生,名谛顺忍。

  这时候到了忍的本位。这时候这个忍是叫做谛顺忍,是上品的、是最殊胜的,超过前面的下忍、中忍,属于这一类的。它的能缘所缘也称之为平等平等智生,而这时候是谛顺忍,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它能顺于四谛了,能调伏烦恼了。

  《披寻记》一一一○页:

  是名为暖等者:此中暖、顶、及谛顺忍,世第一法,如前诸根诸力中已释其相。是即名为四种善根。其义应知。(陵本二十九卷十页)

  「是名为暖等者:此中暖、顶、及谛顺忍,世第一法,如前诸根诸力中已释其相」,在解释三十七道品的解释五根五力中,已经解释这个暖顶忍世第一的相貌,「是即名为四种善根,其义应知」。

  未四、世第一法(分四科) 申一、出住心

  彼既如是断能障碍粗品我慢,及于涅槃摄受增上意乐适悦。便能舍离后后观心所有加行,住无加行无分别心。

  第四科「世第一法」,分四科,第一科是「出住心」。那位禅师既然能这样子断除去能障碍这个粗品我慢,粗品我慢是能障碍的,能断掉它。「及于涅槃摄受,增上意乐适悦」,说这个人修十六种观行的时候,他对于涅槃能够逐渐的增长,叫「摄受」,增长增上的意乐和适悦。「便能舍离后后观心所有加行,住无加行无分别心」,这个意思初开始用功的时候,烦恼重。烦恼重,你非要加强自己的道力来降伏自己的烦恼才可以。你如果道力不够了,烦恼就大起来了,就不能调伏了。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呢,可不同了,到了这忍位的最后,是「便能舍离后后观心所有加行」,他这个时候用功修行的时候,烦恼不动了,这个我慢也不动了,他这个道力呢,也能舍弃后后观心所有的加行,不是须要特别的努力,不须要。「住无加行,无分别心」,他能安住在不须要特别努力,心里面不分别,这个时候就是奢摩他有力量了,奢摩他的力量大了。

  这是第二科「辨心相」。前面说是「出住心」,行无分别心叫做住心,这个下面说明这个诸心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似灭非实灭」。

  申二、辨心相(分二科) 酉一、似灭非实灭

  彼于尔时,其心似灭,而非实灭。似无所缘,而非无缘

  「彼于尔时,其心似灭」,那位修行人在那个时候,他的内心就像灭了似的,什么叫做灭呢?就是那个无分别的智慧,非常的微细,那么叫做「灭」,好像没有心似的。「而非实灭」,但是现在这人的修行,这位禅师的内心还没到无分别智的境界,所以他不是……「似灭」,好像那个无分别智的灭的境界,但是也不是,不是真实的无分别智。

  「似无所缘,而非无缘」,这个无分别智,他心里面没有影像,所以没有所缘境,现在这个世第一的时候这个住心,也类似那个无分别智的无所缘,但「而非无缘」,实在来说不是无缘,他心里面还有多少影像的。譬如观一切法空,空就是影像,就作如是分别,空就是影像。所以微细的来说,你分别一切法空也是不对的。但初开始用功修行,你不分别空就很难断烦恼,很难调伏烦恼的,所以还是要分别我不可得,分别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的时候,就没有贪瞋痴的活动的地方了,所以作如是观就可以灭烦恼,可以调伏烦恼。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似无所缘」,他的心类似无分别智,心里面没有影像。「而非无缘」,但是不是真实的无分别智,没有影像的境界,还是有影像的。

  酉二、似远离非远离

  又于尔时,其心寂静;虽似远离,而非远离。

  第二科「似远离而非远离」。「又于尔时」,又这个在世第一的时候,他的心是很寂静。「虽似远离,而非远离」,无分别智远离一切相,远离一切烦恼,而这个世第一的时候这个心的寂静,也类似无分别智的远离,但是又不是远离,因为他不是无分别智,没到那么高。「似无所缘,而非无缘」。「又于尔时,其心寂静;虽似远离,而非远离」,还不是远离,「远离」有两个意思,远离一切相,远离一切惑,远离一切烦恼,这是无分别智境界。现在这位世第一,类似那样,但是又不是那样。第三科「非美睡眠覆盖」,分二科,第一科「显正」。

  酉三、非美睡眠覆盖(分二科) 戌一、显正

  又于尔时,非美睡眠之所覆盖。唯有分明,无高无下,奢摩他行。

  「又于尔时」,又在世第一那个时候。「非美睡眠覆盖」,这个美睡眠,不是像我们这个睡觉,不是这样意思,他是也可以用睡眠来形容这件事,但是是美好的睡眠,就是心里面无分别境界。我们睡眠的时候如果不做梦的话,心里面没有明了性,但是也没有妄想。我们睡觉不做梦的时候,心里面什么也没有,没有妄想,但是没有明了性。但是这个修止观的人、修奢摩他的人,他心里面也没有一切相,没有一切的分别,杂乱妄想统统没有,没有一切分别,但是有明了性,所以和我们一般的睡眠不同。现在说「美睡眠之所覆盖」,就是更高一级的睡眠,那个境界,就是我们有的时候…在轻微的睡眠,也是睡着了,睡着了,但是别人说话还能听到,虽然能听到但是没有分别,也有这样的睡眠。别人说话你听不到了,那你是重的睡眠。现在这里说的美睡眠是更高一级的睡眠。现在说是这个「非美睡眠之所覆盖」,这个世第一他的心里面无分别境界,那又超越美睡眠的覆盖。不是这种境界。「唯有分明,无高无下,奢摩他行」,这个时候他心里面不修毗婆奢那观,他是心里面还是有明了性的分明,可是又没有分别,这样的奢摩他行。这是「显正」。

  《披寻记》一一一○页:

  唯有分明无高无下奢摩他行者:此显无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如其所应名无高下。三摩呬多地说:由不思惟一切相故,于彼诸相不厌不坏,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于无相界正思惟故,于彼无相不坚执着,故名不昂。(陵本十二卷九页)于彼所缘其相明净,究竟显现,故名分明。

  「唯有分明无高无下奢摩他行者:此显无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如其所应名无高下」,这个是用无相心三摩地来显示世第一的境界。「此显无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就是前面文解释过这个不低不昂,「如其所应名无高下」。「三摩呬多地说:由不思惟一切相故,于彼诸相不厌不坏」,这个修无相心三摩地的人,他心里面不思惟一切相。不思惟一切相的时候,但是内心「于彼诸相不厌不坏」,这个厌坏就是分别,他不厌不坏,所以不分别,就是不分别一切相。

  「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不名低」,他不努力地警觉其心,去思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故名不低」。「于无相界正思惟故,于彼无相不坚执着」,虽然思惟无相,但是可不执着、不坚执着这个无相,「故名」叫做「不昂」。不低不昂,这么解释。(陵本十二卷九页)

  「于彼所缘其相明净,究竟显现,故名分明」,这是唯有分明,无高无下奢摩他行,解释这个分明。「于彼所缘」,那个世第一那个人,于彼所缘境。「其相明净」,一点儿不昏昧,究竟显现,「故名」叫做「分明」。

  戌二、简非

  复有一类暗昧愚痴,于美睡眠之所覆盖,其心似灭非实灭中,起增上慢,谓为现观。此不如是。

  这是第二科「简非」。「复有一类」,有一类人。「暗昧愚痴」,那个人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光明。「于美睡眠之所覆盖」,就是超越一般的睡眠,那个睡眠的境界,心里面没有一切杂念,但是还有明了性。这个时候,其心好像是灭除一切分别,但是还不是真实灭除一切分别,就是他不是真实是无分别智。「起增上慢」,他就认为他是得圣道了,他成就无分别智了。这是一类愚痴的人,会有这样的错觉。「谓为现观」,这个美睡眠的覆盖其心,美睡眠覆盖其心的相貌,就是心里面不分别一切法,而有明了性;有明了性而又不分别一切法;这个时候这个境界呢,就认为是成就无分别智慧了。「谓为现观」,现观就是无分别智慧。「此不如是」,那个人糊涂!他这样子认为,实在不是无分别智,不是现观。这是简非,下边显分位。

  申三、显分位

  既得如是趣现观心,不久当入正性离生。即于如是寂静心位,最后一念无分别心。从此无间,于前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此即名为世第一法。

  「既得如是趣现观心,不久当入正性离生」,说那位禅师,修止观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他成就了,这个「得」就是成就,成就了这样的「趣现观心」,就是向前进,他再进一步就是无分别智,他达到这个程度了。「不久当入正性离生」,不会很久,这就是一剎那嘛!他就会入到那个正性,就是法性,法性是离一切生住灭相的,就是无为的境界,就是契入无为的境界了。「即于如是寂静心位,最后一念无分别心」,他现在似灭而非实灭的这个境界,就是他的寂静心位,最后一念的无分别心。就是在凡位,最后一念的无分别心。「从此无间,于前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此即名为世第一法」,从这个无分别心,「无间」不间隔,「于前所观诸圣谛理」,前边是四圣谛,四四十六种观慧,智慧观察。而现在呢?「起内作意」,他不生起那么多的观慧,他不!就是只一个无我观、或者一个空观,叫「内作意」。这个时候的止观,叫做世第一法。

  《披寻记》一一一一页:

  从此无间等者:谓此最后一念无分别心,与出世无漏圣法为等无间缘,由无漏法各别内证非从他缘,是故说言,起内作意。即此最后一念无分别心,说明世第一法。

  「从此无间等者:谓此最后一念无分别心,与出世无漏圣法为等无间缘」,这最后一念无分别心,就是给一剎那后,初果的须陀洹的出世间无漏圣法,作等无间缘。他这一念心一剎那间灭了,后一剎那就是初果了,这是等无间缘。

  「由无漏法各别内证非从他缘,是故说言,起内作意」,「由无漏法」,就是没有烦恼的那个清净的、无为的境界。「各别内证」,每一人他自己到世第一那个时候,他内里边证悟的境界。「非从他缘」,不是从别人开示你,不是的。不是由别的人开示而成就的,是你自己现起无分别智慧,才能证悟的。「是故说言,起内作意」,若是起内心里边的无分别的智慧,就是能缘所缘平等智、正智生起了。这个非从他缘,这句话是形容修禅的这个人,到证道的时候,那一念清净的智慧。「非从他缘」,那一念智慧是你要用功,你长时期修止观成就的。我们初开始用功修行,你要依赖经律论的文句,依赖佛菩萨的法语,你才能成就,这是要依赖他缘。但是你最后得悟圣道的那个清净智慧,是自己努力的。努力的就是由佛菩萨的法语,你能够作意,法随法行,如理作意,这样才成就。所以这个地方就说一个,「非从他缘」,你非要自己努力才行的。「是故说言,起内作意」。「即此最后一念无分别心,说明世第一法」,是这样意思。

  申四、释得名

  从此以后,出世心生,非世间心,此是世间诸行,最后界畔边际,是故名为世第一法。

  这是第四科「释得名」;得名,世第一这个名字,怎么意思?

  「从此已后」,从这一念心以后。一剎那间呢,「出世心生」,就是超越世间的那个清净的智慧心现起了。「非世间心」,这一念心呢,不是世间的有漏的境界。「此是世间诸行,最后界畔边际」,这个世第一这一念心呢,是世间一切有为法最后的边际,就是到此为止了。「是故名为世第一法」。

  寅二、通达(分二科) 卯一、明现观(分四科) 辰一、出智体

  从此无间,于前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作意无间,随前次第所观诸谛,若是现见,若非现见;诸圣谛中,如其次第,有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

  这是第二科「通达」。前面是辨四谛境,分二科,第一科是观察,观察里面有了相作意,有胜解作意。这两科都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是「通达」,分二科,第一科是「明现观」。分四科,第一科「出智体」。

  「从此无间」,就是从这个世第一,它的这个能缘所缘平等智。「从此无间,于前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就是在四加行的时候,所观的四圣谛理,所现起的内作意,成就的智慧。「作意无间,随前次第所观诸谛」,他继续不间断地修止观。「随前次第所观诸谛」,还是苦集灭道四谛,最后就是观苦谛。道谛减去了,灭谛也减去了,集谛也减去了,最后就是留个苦谛。「若是现见,若非现见」,「若是现见」,那就是欲界的苦谛。「若非现见」,就是上二界的苦谛。「若非现见:诸圣谛中、如其次第、有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如其苦集灭道的次第,有无分别的决定智慧现前,「无分别」。「决定智」,一点不犹疑了,不犹豫了。现见苦集灭道的智慧现起了。由苦谛,先见苦谛,再集谛、灭谛、道谛,欲界的和无色界的,那就是八忍、八智,就是十六剎那。

  辰二、辨断果(分二科) 巳一、断障

  由此生故,三界所系见道所断附属所依诸烦恼品一切粗重,皆悉永断。

  前面第一科出智体,这个无分别智慧的体相。下面「辨断果」,就是断烦恼,这是一个果。分二科,第一科是「断障」。

  「由此生故」,由这个无分别智现前了的关系。「三界所系见道所断」,属于欲界的,色界、无色界的,这个是见道所断的烦恼,那就是十使:身……萨迦耶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贪、瞋、痴、慢、疑,这都是属于这个见烦恼的,三界所系的、见道所断的烦恼。「附属所依」,这个烦恼是附属在你的色、受、想、行、识里面。「诸烦恼品」,就是这么多十使的烦恼。「一切粗重,皆悉永断」,这个粗重就是指烦恼的种子,这个智慧一现前,这个烦恼的种子完全没有了,所以叫做断障。

  《披寻记》一一一一页:

  若是现见若非现见等者:前说现见诸蕴谛智,即是能生法智种子依处;及不现见蕴比度谛智,即是能生类智种子依处故;是举其因。今显其果,故作是说。当知法智类智总略名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

  「若是现见若非现见等者:前说现见诸蕴谛智,即是能生法智种子依处」,这前面讲过了。「及不现见蕴比度谛智,即是能生类智种子依处故;是举其因」,这是智慧生起的因。「今显其果」,就是「故作是说。」「当知法智类智总略名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这是总说。法智也好,类智也好,总合,合而为一,名为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

  巳二、得果(分三科) 午一、不还(分三科) 未一、标离欲

  此永断故,若先已离欲界贪者。彼于今时既入如是谛现观已,得不还果。

  这是第二科「得果」,分三科,第一科是「不还果」。分二科,第一科「标离欲」。

  「此永断故」,这个三界所系的、见道所断的、这一切烦恼永断故。「若先已离欲界贪者」,若是这个修行人,在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之前,他已经远离了欲界的烦恼。「彼于今时,既入如是谛现观已」,他现在经过或长或短的修行。「入如是谛现观已」,就是入无分别智叫做「现观」,无分别智观察苦集灭道四谛,就得不还果了。他不是得初果,也不是得二果,他一下子就得三果了。

  这是第一科标离欲。第二科「释其相」,分二科,第一科「例前」。

  未二、释其相(分二科) 申一、例前

  彼与前说离欲者相,当知无异。

  说这个人,这个初果、二果都还没能离欲,三果是离欲了。这个离欲的相貌,「当知无异」,这个前边那个四禅八定说完了,后边也就说到这个离欲的相貌,就是现在是三十四卷,那是三十三卷的后边,也是一样的。

  申二、简别

  然于此中少有差别,谓当受化生,即于彼处当般涅槃,不复还来生此世间。

  「然于此中少有差别」,这是「简别」,第二科。可是这前边那个离欲还有点差别。「谓当受化生」,说这个离欲的这个人,得三果阿那含的这个人,他是「当受化生」,他现在是欲界的人,他若在这里死掉了呢,他要受化生,就是胎卵湿化的化生。「即于彼处当般涅槃」,化生就是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都是化生,他们没有胎生、卵生、湿生,都是化生。这些不还果这个圣人呢,他将来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所以当受化生。「即于彼处当般涅槃」,就在色界天、无色界天,他就得四果阿罗汉了,在那里入涅槃。「不复还来生此世间」,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死了。那这就是不同于只是得四禅八定,没得圣道的人,那个离欲的,就不相同了。

  《披寻记》一一一一页:

  彼与前说离欲者相等者:前说离欲者相,谓身业安住,诸根无动,乃至广说。(陵本三十三卷二十页)今说不还少有差别。彼虽离欲而非究竟,还于欲界生四生中。不还不尔,唯生色无色界,不复还来生此世间。是故说言当受化生,即于彼处当般涅槃,由色无色唯化生故。

  「彼与前说离欲者相等者:前说离欲者相,谓身业安住,诸根无动,乃至广说。(陵本三十三卷二十页)今说不还少有差别」,这个不还果和那个离欲,都是离欲,可是有点不同。「彼虽离欲而非究竟」,因为他没得圣道,不是究竟的离欲,「还于欲界生四生中」,他在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寿命结束了,还是要回到欲界来,受胎卵湿化四生的。「不还不尔」,现在说佛教徒得不还果,也是离欲了,那和前面那个没得圣道的离欲的人不一样,「唯生色无色界,不复还来生此世间」了。「是故说言当受化生,即于彼处当般涅槃,由色无色唯化生故」,这个不复还来欲界受生,因为他没有欲界的烦恼了,所以他不来欲界受生,但是他若有事情,他还是可以来欲界来。他若有慈悲心,来欲界来度化众生,那也是可以来,那不是烦恼令他来的,也不是烦恼的业力令他来的,是他的慈悲心来的,就是由愿而来,乘愿而来。

  通达这一科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明现观,第二科辨作意。明现观里面分四科,第一科出智体,第二科辨断果。辨断果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断障,第二科是得果。得果里面,第一科是得不还果,现在是第二科得一来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