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3)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力种性品第八

  初持瑜伽处.力种性品第八

  这一品说这个「力种性」。「力」,就是佛的十力智,处非处智力、业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那个十力。「种性」,就是因的意思。这「十力」也就是佛的一切种智,一切种智的因。

  这里是「如是学」,就是所学的法。能够这样学呢?能栽培一切种智的因,使令这个种性得增长,所以叫做〈力种姓品〉。

  寅二、如是学(分二科) 卯一、结前生后

  已说菩萨所应学处。如是应学,我今当说。

  「已说菩萨所应学处」,这是这一科叫做「如是学」,这前面「别显持义」,那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种性持」,就是〈种姓品〉。第二科,「发心持」,就是〈发心品〉。「觉分持」,第三科是「觉分持」,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摄举纲要」。「摄举纲要」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广」。「别广」里面分三科,第一科就是「所学处」。「所学处」就是从〈自他利品〉开始,〈自他利品〉、〈真实义品〉、〈威力品〉、〈成熟品〉、〈菩提品〉,这一共是五品,是「所学处」。

  「已说菩萨所应学处」,所应该学习的境界。这最后的〈菩提品〉,就是无上菩提,行菩萨道所成就的果。从〈自他利品〉到〈真实义品〉、〈威力品〉、〈成熟品〉都是因;〈菩提品〉就是果了。这个「所应学处」,已经宣说过了,「如是应学,我今当说」,下面的文呢?这些法是应该学习的,我现在要说了。

  这下面说的法呢?我们读起来,是以我们的这个程度,感觉到亲切了一点;说〈真实义品〉那就好像是远了一点。这是「结前生后」。下面是第二科「略广分别」。

  卯二、略广分别(分二科) 辰一、略(分二科) 巳一、总标(分二科)

  午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胜解多求法,说法修行法,正教授教诫,方便摄三业。

  「略广分别」分两科,第一科是「略」,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有颂,有长行。「嗢柁南曰」,这先说颂。「嗢柁南曰:胜解多求法,说法修行法,正教授教诫,方便摄三业」,这是颂的标,下面是「长行」,是解释颂。

  午二、长行

  若诸菩萨欲于菩萨所应学处,精勤修学,最初定应具多胜解,应求正法,应说正法,应正修行法随法行,应正教授,应正教诫,应住无倒教授教诫,方便所摄的身语意业。

  「若诸菩萨欲于菩萨所应学处,精勤修学」,若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想要对于菩萨所应学的境界,「精勤」的「修学」的话呢?「最初定应具多胜解」,这个颂的第一句「胜解多」,现在把这个「多」字放在前面的「多胜解」,一开始发菩提心的时候,「定应」,决定应该具足多种的胜解,这件事先应该学习,其次呢?

  「应求正法,应说正法,应正修行法随法行,应正教授,应正教诫,应住无倒教授教诫,方便所摄的身语意业」,这是一共七科,这是「标」,下面「别释」,把所标的,一样、一样加以解释。分七科,第一科「应多胜解」,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巳二、别释(分七科) 午一、应多胜解(分二科) 未一、征

  云何菩萨具多胜解?

  「云何菩萨具多胜解」,怎么叫做菩萨具足的多胜解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依处」,分两科,第一科「标数」。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依处(分二科)酉一、标数

  谓诸菩萨于其八种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

  「谓诸菩萨于其八种胜解」,这上面说胜解有八种,对于这八种胜解的「依处」,这八种是胜解的依处,也是说这八种是所应胜解的地方。

  「具足成就净信为先」,要具足成就这八种胜解,但是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净信为先」,先要对于「八种胜解」要有清净的信心。先要有信心,由信心而后有胜解,这个文的次第是这样。

  什么叫做「胜解」?就是决定。就是你对于这样的佛法的理解,一点也不犹豫了,毫无犹豫,那叫做决定。因为成就了决定的胜解了,所以心情快乐,心情喜乐。和没有得到胜解的时候,心情不一样,因为胜解了的时候,他是可以通往无生法忍、通往第一义谛那里去,就是明明白白这件事,不是还有疑惑,「念佛是谁?」,不是疑惑的,没有疑惑心,没有这件事,所以心情很快乐。所以这个喜乐是决定的相貌。

  在这文上看呢?这个「信」是在「胜解」的前面。因为有信心,所以就发心学习佛法,由学习而得胜解,是这样。但这文的这件事,这个「胜解」也是有深浅,这个「信」也是有深浅的。若先信而后胜解,胜解以后,信也随之深刻了,所以「信」,在胜解之前也有信、胜解之后也有信,这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二六三页:

  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者:此中喜乐,谓即菩萨增上意乐,由诸菩萨净信为先、择法为先,于诸佛法所有胜解,印解决定故。

  「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者」,这句话。「此中喜乐,谓即菩萨增上意乐」,这个本论的、这个《披寻记》的作者是这样解释。他说这里面说那个「喜乐」,就是菩萨的「增上意乐」。「增上意乐」是什么呢?就是初欢喜地,初欢喜地就是欢喜,这里面说这喜乐就是初欢喜地的那个欢喜,那就是圣人了。

  「由诸菩萨净信为先,择法为先,于诸佛法所有胜解,印解决定故」,他说出个理由是这样子。「由诸菩萨净信为先」,就是胜解之前,先对于佛法有净信心,先要这样子。有了净信的时候呢?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择法为先」。这个「择法」,就是七觉支那个择法,那说这个「择」就是无漏的,无漏的智慧了,他能够决择,能够观察诸法实相,能够观察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这是无漏的智慧了。

  「于诸佛法所有胜解」,他有这样的智慧了,所以他去学习佛法,他对于这佛法的理解就达到了这个程度。「印解决定」,什么叫做「印解」呢?就是决定。他这样通达了佛法的道理,他内心里面就肯定了、他不动摇了。这是《披寻记》的作者这么解释这一段文。这一科是「标数」,标出来这胜解有八种数,这「多胜解」,有多少算是多呢?有八种,有这么多。

  酉二、列释(分八科) 戌一、于三宝功德

  一者:于三宝功德胜解依处

  这八种这下面就是「列释」,列出来这八种胜解,加以解释。解释分八科,第一科「于三宝功德」的胜解。「于三宝功德」,就是对佛宝的功德、法宝的功德、僧宝的功德。前面〈菩提品〉应该是对佛宝的功德说了很多,那么对于法宝的功德、对于僧宝的功德,「胜解依处」,在什么地方,有决定的胜解呢?就是在三宝功德这里有胜解。「三宝功德」是胜解的依止处。

  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

  「具足成就」,对于三宝功德的胜解,你是具足地成就了,成就了胜解。这个初果圣人呢?现在这是〈菩萨地〉是大乘,这个初果圣人,他得了成就了初果以后,他对于佛法僧的信心、对于佛法僧戒的信心,是不可破坏,也有这种味道,就是有决定的这个味道。这可见他们得了初果的圣人,他无我观、他一入无我观的时候,他这无分别智与第一义谛相应,达到了这个境界。所以他在作如是观的时候,当然根本智是无分别,可是他有的时候也有分别智,也有清净的、有分别的智慧。所以他就会体会到佛的境界、体会到阿罗汉以上的圣人的境界、体会到诸法寂灭相的境界,就是佛法僧的境界,他超越了凡夫的境界。因为他作如是观的时候,与第一义相应了的时候,佛也是这样子,这些阿罗汉这些圣人是这样子,这个涅槃也是这样子,所以他得到胜解。

  我们不修无我观,你不修止观的人,你看「念佛是谁?」你达不到这里,你没成功的时候,你还是门外汉呀!你不修止观的人,完全就可以…是可以用这个字,是最恰当了,就是门外汉。说什么是佛,你心里面迷迷糊糊的,不知道什么是佛。说阿罗汉他的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就是第一义谛。什么叫做第一义谛?你完全是茫然的,所以这个信心也是不坚固,也不够深刻。你的信心也不够,就是也是在浮动,心里面在浮动的动乱的境界,所以不可以说这是得不坏信,不可以有这种境界的,不可以这么讲的。

  现在这上面劝我们佛教徒,当然这里面是大乘,是「于三宝功德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这个「胜解」这句话呢?当然是说是智慧,有强有力、有力量的、有很深刻的理解,这个是一种智慧的相貌。但是也就是信,也就是信。说是我们如果对于佛法一点也不理解,你说你相信佛法?这事合道理、不合道理?你对于佛法有信心吗?有这个道理吗?所以这个信,一定是有胜解的内容的,才可以说信。

  所以这上面说「净信为先」,先要有净信,有多少净信,他才有兴趣去学习佛法,由学习而得胜解。得了胜解以后,这个信心才坚定下来。所以这个信和胜解是一回事。这个「净信为先,决定喜乐」,是这么一个境界。

  谓于佛法僧真实功德,具多胜解。

  这个这句话是解释前面这句话,「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佛法」,就是你对于佛法僧,这里面说佛是大圣人,法就是涅槃。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白纸黑字的经律论也是法,实在来说,这是佛法,是方便的佛法。这是真实的说就是圣人所成就的涅槃,才是法宝。圣人所证悟的大般涅槃是法宝;我们所学习的这个白纸黑字的这些经论的佛法,这是个方便,这是个方便的境界。

  这些个白纸黑字的这个佛法,你用个火柴一点着了,就可以烧坏的,这是无常的!这是无常的境界。这个法宝还是无常的吗?说佛菩萨所证悟的大般涅槃是常住不坏的,不可破坏的;这是个方便的境界。但是这个方便的法宝,还是很重要。我们若是没有这样白纸黑字的法宝,我们从什么地方去学习佛法?你不可以说,不立文字的。不立文字是圣人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凡夫你说没有文字可以吗?没有文字我们能学习佛法呀!

  这里面说这个「僧」呢?就是已经得入圣道的僧,不是凡夫境界,不是凡夫。凡夫这是…实在是很可怜的境界。说这个「僧」,就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舍利弗尊者,目健连尊者,大阿罗汉这些大菩萨,这是僧宝。

  这个「于佛法僧真实功德」,是到了无为的境界了,到了无为的境界。这个《维摩经》这个〈入不二法门品〉,「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这就是真实功德,这是无为的境界。

  「具多胜解」这个若按照《披寻记》作者的解释,这个「多」,什么叫做「多」?就是能深入到第一义谛,叫做「多」。我们从文字上这样去理解,那是很肤浅的境界,不能说是「多」。「具多胜解」,这是第一种,这是八种胜解的第一种。下面第二种「于威力」。

  戌二、于威力

  二者、于佛菩萨威力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如前所说威力,具多胜解。

  就是对于佛菩萨的威力,这前面那〈威力品〉已经讲过了。对于这个你有胜解,这个佛菩萨的威力是胜解的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

  「谓于如前所说威力,具多胜解」,这是这句话是解释前面这句话,对于像前面〈威力品〉所说的,这个有圣威力,有法威力,有俱生的威力,「具多胜解」。

  《披寻记》一二六四页:

  谓于如前所说威力具多胜解者:如前〈威力品〉说:诸佛菩萨威力当知略有三种:谓圣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一一广释应知。(陵本三十七卷一页)

  「谓于如前所说威力具多胜解者:如前〈威力品〉说:诸佛菩萨威力当知略有三种:谓圣威力、法威力」,和这个「俱生威力」。「一一广释应知。(陵本三十七卷一页)」。

  戌三、于真实义

  三者、于真实义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如前所说真实义,具多胜解。

  这是第三个胜解,「于真实义」胜解,就是〈真实义品〉所说的那个四种真实义要有胜解,那个真实义是胜解的依处,「具足成就」是「净信为先,决定喜乐」。

  「谓于如前所说真实义,具多胜解」,就是要时时的要深入的思惟,不思惟不行。不思惟,你很难能够悟入。这个我们如果不思惟,只是小小的有一点闻慧。这三种智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闻慧还不具足,小小有一点闻慧。那么如果静坐地话呢?你不专精思惟,你这个闻慧也不成熟,那么静坐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修止观,就是修止,也可能会,可能有点止;观,就观不来了。所以这个闻慧这个地方,一定进一步地要有思惟,专精思惟,一定要是这样子做才可以。这样子呢?你慢慢的就达到胜解的程度,你才能够有进步,你才有可能会免掉了「门外汉」这三个字,不然的话,你拿不掉这三个字的。

  《披寻记》一二六四页:

  谓于如前所说真实义具多胜解者:谓于法无我、补特伽罗无我,甚深胜义,诸法真如起胜解故,如前〈真实义品〉广说应知。(陵本三十六卷八页)

  「谓于如前所说真实义具多胜解者:谓于法无我、补特伽罗无我,甚深胜义,诸法真如起胜解故」,这个真实义实在这里面就这几种,就是「法无我」和「补特伽罗无我」。这个「甚深」的「胜义」,这个「无我」就是「甚深胜义」,「诸法」的「真如」,就是「甚深胜义」。「起胜解故」,你在这里常常思惟,就能建立胜解。「如前〈真实义品〉」里面「广说应知」。

  戌四、于因

  四者、于因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种种如应所摄,无颠倒因,具多胜解。

  这是第四个,第四个应该胜解的,就是这个「因胜解」,这个因是胜解的依处,具足的成就,要是「净信为先」而成就了「决定喜乐」。「谓于种种如应所摄,无颠倒因,具多胜解」,这个「因胜解」,这段文就是说我们学习了佛法的人,对于各式各样的如其所应,所成就的「无巅倒因」,就是没有邪知邪见的错误,符合佛法的真理的这些因缘,你对于这个要具足「具多胜解」才可以。

  《披寻记》一二六四页:

  种种如应所摄,无颠倒因者:无颠倒因有十差别,云何为十?谓随说因、观待因、牵引因、摄受因、生起因、引发因、定别因、同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如是十因。或杂染摄,或清净摄,或无记摄,由是说言,如应所摄,义如下说。

  「种种如应所摄,无颠倒因者:无颠倒因有十差别」,就是有十种因,十种不同的因,是名叫做「种种」,这个论文上是有「种种」这两个字,就是十种差别的因。「云何为十?」什么叫做十呢?「谓随说因、观待因、牵引因、摄受因、生起因、引发因、定别因、同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如是十因。」

  「或杂染摄」,或者属于流转生死的境界。「或清净摄」,出世间的圣道。「或无记摄」,也不是杂染,也不是清净,这一类的。「由是说言,如应所摄,义如下说」,离这儿不远有解释。

  戌五、于果

  五者、于果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种种如应所摄的无颠倒果,若具多胜解,

  「五者、于果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前面说「因胜解」,现在这是「果胜解」。什么叫做「果胜解」?「谓于种种如应所摄的无颠倒果,若具多胜解」,这样子。

  《披寻记》一二六四页:

  种种如应所摄的无颠倒果者:无颠倒果,有五差别,是名种种。云何为五?谓异熟果、等流果、离系果、士用果、增上果,义如下释。如是五种,遍摄染净无记诸果,由是说言如应所摄。

  「种种如应所摄无颠倒果者:无颠倒果,有五差别」,有五种不同,「是名」叫做「种种」。「云何为五?」那五种呢?「谓异熟果、等流果、离系果、士用果、增上果,义如下释」,下面有解释。「如是五种,遍摄染净无记诸果,由是说言如应所摄」。

  戌六、于应得义

  六者、于应得义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喜乐,谓于无上正等菩提所应得义。我有堪任定当能得,具多胜解。

  「六者、于应得义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这是第六个「于应得义」要得胜解。于应得的义,就是无上菩提,在这里这是胜解的依处,要「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无上正等菩提,所应得义」,无上菩提是我们应该成就的。

  「我有堪任定当能得,具多胜解」,每一位佛教徒,自己要有这个信心,相信自己有堪任,有这个能力。我有这个能力,「定当能得」,决定能得无上菩提,要自己要有这样的信心,那么「具多」的「胜解」。

  戌七、于得方便

  七者、于得方便,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一切菩萨学道,能得方便。由此方便,得应得义,具多胜解。

  「七者、于得方便,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这是第七个「于得方便」。「于得方便」,就是得无上菩提的方便,这也是胜解的依处,要具足成就胜解,而是以「净信为先」,才能得到「决定喜乐」的胜解。下面解释。

  「谓于一切菩萨学道,能得方便」,什么叫做「于得方便」,得方便呢?「谓于一切菩萨学道」,学这个菩萨道就是能得无上菩提的方便。「由此方便,得应得义」,由于你努力的修学这个方便,你就成就了所应成就的无上菩提,你对于这个要具多胜解。

  戌八、于善说

  八者、于善言、善语、善说,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谓于契经应颂记别等法,具多胜解。

  「八者、于善言、善语、善说,胜解依处」,这是第八种「于善说」。这「于善言、善语、善说,胜解依处」,这个一共「善言、善语、善说」,这是三个善,就是指十二分教说的、就是指经律论说的。但是他说出来三个呢,他还是有一点不同的意思的。

  「胜解依处」,就是佛为我们说的这个十二分教,这是胜解的依处,要具足成就胜解,而是以「净信为先」的「决定喜乐」。

  「谓于契经应颂记别等法」,就是十二分教,「具多胜解」。

  《披寻记》一二六五页:

  善言、善语、善说者:〈思所成地〉中说:言善语者,所谓善说、善言、善论。当知善说有三种相:所谓悦意、无染、唯善,乃至广说。(陵本十九卷一页)今于此中,差别三说,准彼应当知,体义是一。

  「善言、善语、善说者:〈思所成地〉中说:言善语者,所谓善说、善言、善论。当知善说有三种相:所谓悦意、无染、唯善」,分这么三句话来解释。

  这个「所谓悦意」呢?就是第一这个「善言」,你说出来这样的好的语言,令人欢喜。这个令人欢喜这句话呢?就是看人的程度。这个程度,你这样程度的人能欢喜,那样的程度也能欢喜,那样程度也能欢喜,那完全也不一样的,也不是一样的。就是你说出来的没有过失,是符合佛法的真理的,没有过失,那就叫做「善言」。所以这叫做「所谓悦意」,因为你没有过失,听到的人能得到利益,所以就是欢喜。

  「无染」,就是你说的话呢?你用的语句、言句,用的这个名言,也是没有污染,也是非常庄严的。

  「唯善」,能令人破除去一切的愚痴无明得到智慧。

  就是分这三个意思,所以就是用这三个,一个是「善言」,一个是「善语」,一个是「善说」。

  「乃至广说。(陵本十九卷一页)今于此中,差别三说,准彼应当知,体义是一」,这三句话,字是不完全相同,但是他里面的含义是无差别的。

  申二、因缘

  于此八种胜解依处,应知菩萨,由二因缘,具多胜解。一者、多修胜解故。二者、积集猛利忍故。

  「于此八种胜解依处,应知菩萨,由二因缘,具多胜解」,这是说到「因缘」。这个八种胜解的依处,胜解的依处有八。应知菩萨有二种因缘才能成就多胜解的,那二种因缘?

  「一者、多修胜解故」,你要时时的拿出来时间,我不告假,我就深入的学习,你要拿出来很多的时间、精神,来做这件事,你才能成就这个胜解。

  「二者、积集猛利忍故」,你要自己多静坐,成就这个忍力,是猛利的忍、有力量的一个忍,这表示什么意思呢?你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有很多障碍的因缘,有很多障碍的因缘。障碍,不能障碍!那就是表示你有忍力。如果是有一点不对劲,我不学了、我走了,那么你就你这个胜解不能成就,是这么意思。你要忍,不介意这件事,那些事情不能障碍你学习胜解这件事,那就是表示你有一个有力量的忍的关系。要有这两个因缘,你才能成就这个多胜解,不然不能成就。

  这是第一科「应多胜解」,这一科说完了。下面第二科「应求正法」。「应求正法」分三科,第一科是「总征三求」

  午二、应求正法(分三科) 未一、总征三求

  彼诸菩萨求正法时,当何所求?云何而求?何义故求?

  「彼诸菩萨求正法时,当何所求?云何而求?何义故求?」这是「总征三求」。那么多的菩萨,他在佛教里面要寻求正法,寻求正法的时候,「当何所求?云何而求?何义故求?」这三个求,就是总问,「总征三求」,这是「征」。下面「别释」三求,解释这三种求,分三科,第一科是先解释「何所求?」,分两科,第一科是「当求一切」,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未二、别释(分三科) 申一、何所求(分二科) 酉一、当求一切(分二科)

  戌一、标

  谓诸菩萨以要言之,当求一切菩萨藏法,声闻藏法,一切外论,一切世间工业处论。

  「谓诸菩萨以要言之,当求一切菩萨藏法,声闻藏法」,这下面回答这个「何所求?」「当何所求?」。

  「以要言之」,简要的来说的话,菩萨应该去求这「一切菩萨藏法」,一切大乘佛法都是所应该求的、所应该求得的。「声闻藏法」,发出离心的学习的佛法,也是应该去寻求的,这两种佛法都要求。一个大乘佛法,小乘佛法都应该学习。

  「一切外论,一切世间,工业处论」,这上面说不但是佛法,前面这个大、小乘佛法都是佛法,下面这不是佛法。「一切外论」,佛法以外、外道所讲的也应该去学习。「一切世间」的「工业处论」,就是社会上的这些知识,也应该要学习,因为你要去度化众生,这些事情都要应该懂,也应该学习。

  这是「当求一切」,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菩萨声闻藏」。

  戌二、释(分三科) 亥一、菩萨声闻藏

  当知于彼十二分教方广一分,唯菩萨藏,所余诸分,有声闻藏。

  这是第一科「菩萨声闻藏」。「当知于彼十二分教」,这个菩萨求佛法的时候,就是在佛法里面那个十二分教,通常说十二部经。

  「十二分教」里面有一分叫做「方广」,就是非常的广博,义理也特别的深奥。这一部份是大乘的佛法,是菩萨发无上菩提心所学习的佛法。「所余诸分」,那十二分去了「方广」一分,剩了十一分,那十一分「有声闻藏」,那是小乘佛法。这是说的「菩萨声闻藏」。这是第一科,第二科「说一切外论」。

  亥二、一切外论

  一切外论,略有三种。一者、因论,二者、声论,三者、医方论。

  「一切外论,略有三种」,佛法以外的这些书,简要的说只有三种不同。「一者、因论,二者、声论,三者、医方论」,就是这三种,这三种也应该学习,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一切世间工业处论」。

  亥三、一切世间工业处论

  一切世间工业处论,非一众多种种品类。谓金师、铁师、末尼师等,工业智处。

  「一切世间工业处论,非一众多种种品类」,一切世间上,这个「工业处论」,就是一些有智慧的人,所做的这些事情。「非一」,不是一种,很多种种品类的,有什么呢?「谓金师、铁师、末尼师等,工业智处」,就是以金为师的这些工程师,还有这个铁师,还有末尼师等,这些工业之处也应该要学习。

  《披寻记》一二六五页:

  一切外论略有三种等者:此中因论,谓诸外道虚妄推度诸法体相。声论,谓婆罗门者恶咒术,唯以音声为究竟故。医方论,谓即外医治论」《显扬论》说:诸论有四,今此三种,彼即后三,如应当知。

  「一切外论略有三种等者:此中因论,谓诸外道虚妄推度诸法体相」,就是《因明论》。这个人「谓诸外道」,佛法以外的这些邪知邪见的人,他门虚妄推度的诸法体相。这个不但是一般的凡夫外道,就是得了禅定、有神通的外道,都算放在内,都有邪知邪见。所以这个,外道有了禅定,我们看前面那个〈有寻有伺地〉那个三地里面,这个外道的不如理作意里面,就是有外道成就了色界四禅,或者是无色界的四空定,他有邪知邪见,他与佛法不相应。

  那么这可以看出来我们佛教徒,如果你只修奢摩他,而不修毗钵舍那,你怎么能知道你不是外道呢?这还是个问题的,还是个问题的。所以我时常说到好像我对于我们的禅宗有意见,我的确是顾虑这件事。你不学习经论的话,你只是看「念佛是谁?」你说你开悟了,真的吗?说有人,有个禅师开悟给他证明,那个禅师开悟没有?你能相信吗?你相信他开悟了吗?所以这个地方,这的确是有问题。这是「此中因论,谓诸外道虚妄推度诸法体相」。

  「声论」,声论是什么呢?「谓婆罗门者恶咒术,唯以音声为究竟故」,有些「恶咒术」,你像这些黑教这些事情,唯以咒术为究竟故。

  「医方论,谓即外医治论」,就是医生治病的这些事情,「《显扬论》说诸论有四,今此三种。彼即后三,如应当知」。

  酉二、出明处摄(分二科) 戌一、略辨五明(分三科) 亥一、标类

  如是一切明处所摄、有五明处。一、内明处,二、因明处,三、声明处,四、医方明处,五、工业明处。菩萨于此五种明处,若正勤求,则名勤求一切明处。

  「如是一切明处所摄、有五明处。一、内明处,二、因明处,三、声明处,四、医方明处,五、工业明处」,这是第二科「出明处摄」,这个明处所该摄的,这个「明」就是智慧,智慧处所该摄的。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辨五明」,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类」。

  「如是一切明处所摄」,有多少呢?「有五」个「明处」。第「一」个是「内明处」,第「二」个是「因明处」,第「三」是「声明处」,第「四」是「医方明处」,第「五」是「工业明处」,就这五明处。

  「菩萨于此五种明处,若正勤求,则名勤求一切明处」,这个菩萨对这五种明处,若能够精进地去学习,「则名勤求一切明处」了。这是第一科「标类」,下面第二科是「征相」。

  亥二、征相

  诸佛语言,名内明论,此几相转?如是乃至一切世间工巧业处,名工业明论,此几相转?

  「诸佛语言,名内明论,此几相转?」这个「内明」是指什么说的呢?是指佛法说的,这是诸佛的法语,叫做「内明论」。这个「内明论」里面有多少相貌呢?表现出来,有「几相转?」。「如是乃至一切世间」的「工巧业处,名工业明论,此几相转?」这个「工业明论」,它们表现出来,有几个相貌表现出来呢?这是「征相」,就是问它们的相貌。下面第三科「别释」,分五科,第一科先说「内明论」。

  亥三、别释(分五科) 天一、内明论

  谓内明论。略二相转。一者、显示正因果相。二者、显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

  「内明论,略二转相」,简要的说,有两个相貌,显现出来。「一者、显示正因果相」,第一个就是显示合乎佛法的道理,如是因、如是果的相貌,这是一种。

  「二者、显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佛法里面告诉我们,你若作了就不失掉。你作善也好、作恶也好,你若作,就要有这么一件事的。作恶就会有恶报,作善就会有善报,它不会失掉的。「未作不得相」,说我没有作,没有作,就没有这件事,就没有事,这样子。

  就是一个「显示正因果相」、「显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这「内明论」,有这两个相貌。

  天二、因明论

  因明论,亦二相转。一者、显示摧伏他论胜利相,二者、显示免脱他论胜利相。

  「因明论,亦二相」,也有二种相。「一者、显示摧伏他论胜利相」,第一个就表示出来,你降伏了那个邪知邪见那个论,你本身胜利了。

  「二者、显示免脱他论胜利相」,第二个显示你自己能够消除去「他论胜利相」,就是你没有过失,那么,对方没有办法战胜你。

  《披寻记》一二六六页:

  因明论,亦二相转者:此中初相,谓即能破他宗。次相,谓即能成自宗应知。

  「因明论,亦二相转者:此中初相,谓即能破他宗」,能破对方的宗旨。

  「次相,谓即能成自宗应知」,你能成立自家没有过失的宗旨,就是这个意思。

  天三、声明论

  声明论,亦二相转。一者、显示安立界相,能成立相。二者、显示语工胜利相。

  「声明论,亦二相转」,这是第三科「声明论」,声明论也有二种相貌现起来。「一者、显示安立界相,能成立相」,这个声明论主要是什么?实在就是文学,我能写文章这个事情。「显示安立界相」,就是根据各式各样的差别的界限,就是立出来种种的言论,立出来种种的言论。

  这个我们在前面(第五卷)上讲过,在这个好像是《大唐三藏法师传》上面,还有《大唐西域记》上有提到这个事情,就是这个声明论在印度,最初是梵天王造这个声明论,有一百万偈;后来说释提桓因把它简略成十万颂、十万个颂、十万个偈;后来又有仙人,把它减少为八百颂;后来又有仙人把它减略为三百颂。就是后来越来越少了。这个这三百颂的意思,就是「安立界相」。就是「界」者,就是分际,就是世间上这一切事情,每一样事有每一样事的界限,那么成为三百颂的这一本书,那么就成立了这个声明论它的内容。

  「二者、显示语工胜利相」,第二样就是显示出来他用这个名言,用名、句、文,名、句、文就是你说话里面有名句、名句的字,这是一个善巧于这方面的胜利相。那么这就是声明论。

  《披寻记》一二六六页:

  声明论,亦二相转等者:此中安立界相,谓即根栽施设建立。语工胜利,谓即名句文身,及五德相应声,如〈声闻地〉说应知。(陵本十五卷二十一页)

  「声明论,亦二相转等者:此中安立界相,谓即根栽施设建立」,「根栽」,就是这个根、这个树,这个把它栽在地下就成了根,慢慢就长成了一个树,这就是表示这个仙人,他把这个梵天王、或者释提桓因、古仙人所写的这个书略为三百颂,这个三百颂,你从这里学习呢?慢慢的你就懂得声明论了,这样意思。「即根栽施设建立」,把这个声明就建立起来。

  「语工胜利」,这个语工胜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谓即名句文身,及五德相应声,如〈声闻地〉说应知。(陵本十五卷二十一页)」

  天四、医方明论

  医方明论,四种相转,一者、显示病体善巧相,二者、显示病因善巧相,三者、显示断已生病善巧相,四者、显示已断之病,当不更生善巧相

  「医方明论,四种相转」,这是第四「医方明论」。医方明论,有四个相貌显示出来。

  「一者、显示病体善巧相」,第一个就是能显示出来这个病的体相,他有这样的智慧,能把病的相貌,说的清清楚楚的。

  「二者、显示病因善巧相」,第二个,就是告诉我们,这个病,这样的病是什么因缘有的,他有这样的智慧、有这样善巧智慧相。

  「三者、显示断已生病善巧相」,第三个,就表示出来用什么药能够灭除去已经现出来的这个病,他有这样的智慧相。

  「四者、显示已断之病,当不更生善巧相」,显示已经治好了的病,以后不再生起,这又是一种智慧相。

  天五、一切世间工业明论

  一切世间工业明论,显示各别工巧业处,所作成办种种异相。

  「一切世间工业明论,显示各别工巧业处,所作成办种种异相」,这是第五「一切世间工业明论」。一切世间的工业明论显示出来的各别的,各式各样的,工巧的业处,用这个金银铜铁的东西能制造什么?能造房子乃至能种田,都是工业明处,所作成办的种种不同的相貌,这都是智慧。

  戌二、广显内明(分二科) 亥一、显示正因果相(分二科) 天一、总征

  云何内明论显示正因果相?

  「云何内明论显示正因果相?」这是第二科「广显内明」。前面是「略辨五明」,现在是「广显内明」。分二科,第一科「显示正因果相」,分二科,第一科是「总征」。

  「云何内明论显示」这个「正因果相」呢?这是问,下面就解释。「别显」分三科,第一科是「因相」。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天二、别显(分三科) 地一、因相(分二科) 玄一、标

  谓有十种因,当知建立无颠倒因;摄一切因,或为杂染,或为清净,或为世间彼彼稼穑等,无记法转。

  「谓有十种因」,这个因,有正因、有正果,因有十种不同。「当知建立无颠倒因」,这十种因都是合乎佛法,而没有错误的。「摄一切因」,能包括了一切法的因,都包括在内了。什么一切呢?

  谓「或为杂染、或为清净、或为世间」。「或为杂染」,就是世间的因果,「或为清净」,就是出世间的因果。有出世间的因;有世间的因,这个不同。

  「或为世间彼彼稼穑等,无记法转」,或者是属于世间的,世间的各式各样的稼穑,在农田里种的各式各样的农作物,这个是属于无记法的,也不能说是清净、也不能说它是染污;这个属于清净法的因。

  这前面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说这个「十因建立」,分两科,第一科「自性」,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十因建立(分二科) 宇一、自性(分三科)

  宙一、征

  云何十因?

  怎么叫做十因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列」出来。

  宙二、列

  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摄受因,五、生起因,六、引发因,七、定别因,八、同事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因。

  这是列出来十因,下面加以解释,分九科,第一科先说这个「随说因」。

  宙三、释(分九科) 洪一、随说因

  谓一切法,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是名彼诸法随说因。

  这个「随说因」怎么讲呢?谓世间上的一切法,「名为先故想」,先要有名言,有个名句,这是灯,这是房子,这是青黄赤白,这是什么、什么…,先要有这些名,名然后我们内心才能够思想,不然的话,不能思想。

  「想为先故说」,我们内心里面有了名言,心里面会思惟的时候,然后我们才能够说话,才能发表言论的。

  「是名彼诸法随说因」,这就叫做这「名」和「想」是你言论的一个因缘,如果没有名和想,你不能说话,这叫做叫「随说因」。

  洪二、观待因(分二科) 荒一、标名

  观待此故,此为因故,于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观待因。

  这第二因是「观待因」,观待因怎么讲?「观待此故」,就是你在观察,你仔细的观察,就是须要这件事,这个「待」这个字,当个须要讲,就是要凭借它,须要它。「此为因故」,须要它什么?用它作因。「于彼彼事若求若取」,然后你才能够于那样事、那样事,你可以求得来,或者你可以受用。这样说呢,「此名彼观待因」,这件事就是那件法成就的一个因缘,这是说这个「观待因」。这一个「标名」,下面是「举事」,举出一件事来。

  荒二、举事

  如观待手故,手为因故,有执持业。观待足故,足为因故,有往来业。观待节故,节为因故,有屈伸业。观待饥渴故,于诸饮食若求若取。随如是等无量道理,应当了知观待因相。

  「如观待手故,手为因故,有执持业」,比如说是我们看这件事,你要有手、须要有手,「手为因」,然后你才能执持东西。如果没有手,你不能拿东西。所以这个执持,要观待手,以手为凭借,要有一个手,才可以做这件事。

  「观待足故,足为因故,有往来业」,我们须要有足,那你这个足为你做因的时候,那你才能够往,才能来的。如果没有足,这「往、来」就困难了。

  「观待节故,节为因故,有屈伸业」,比如我们这个手臂也好、这个腿也好,这个身体会能屈伸。这个手和臂,这个手臂、或者是腿,它中间有节,有节可以以此为因,所以有屈伸业,可以一屈一伸,你若没有节,这件事做不到了,也不能屈伸了。

  「观待饥渴故」,饥渴为因故。「于诸饮食若求若取」,譬如说我们现在饥、渴了,饥饿或者是渴了,须要饮水。「饥渴为因故」,因为我们饥渴的关系,所以我们对诸多的饮食就有须要了,就是求饮食去,受用这饮食了。所以要以饥渴为观待才可以。

  「随如是等无量道理,应当了知观待因相」,所以前面举出这几个例子,那实在这个例子太多了,是无量无边的道理,你应该知道什么叫做观待因的相貌。

  《披寻记》一二六七页:

  于彼彼事若求若取者:求为追求,未得望得故。取,谓执取,取为受用故。

  「于彼彼事若求若取者:求为追求」的意思。「未得望得故」,原来我没有,我希望有,所以就是求。取呢?「取谓执取,取为受用故」,什么叫执取,在心里面,要说用手去拿,也叫做取,但心里面执着也叫做取。这里面的意思就是「取为受用故」,你若是说我拿过来,那么我就可以接受这件事,可以用,所以「取为受用故」。

  洪三、牵引因

  一切种子,望后自果,名牵引因

  前面解释了「随说因」和「观待因」,这下面第三科说是「牵引因」。

  一切的种子是「望后自果」,这个「望」就是对望,就是对着后面得到的果,他自身的种子得到的果,那么这个种子就叫做「牵引因」。原来没有果,因为有这个种子,就有个果牵来了,叫做「牵引因」。

  「望后自果」,就是不是其他的果,它自己的功能所成就的果,它能牵引它出现,本来它没有,那么怎么有了呢?那它能牵引,所以就有了。

  《披寻记》一二六七页:

  名牵引因者,牵引自果令当生故。

  「名牵引因者,牵引自果令当生故」,令他生出来,所以叫做「牵引因」。

  洪四、摄受因

  除种子外,所余诸缘,名摄受因

  在「种」可以为种子的里面很多事情,但是「除」这种子,把他挑出去不算数,所余的诸多的因缘,叫做「摄受因」,就是能成就这件事。

  《披寻记》一二六七页:

  名摄受因者:摄受彼种令增盛故。

  「名摄受因者:摄受彼种令增盛故」,你摄受那个种子,然后你本身就能够殊胜,不然的话不能的,你要接受,接受那件事对它有帮助,所以「摄受彼种,令增盛故」。

  洪五、生起因

  即诸种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

  这下面第五科说这个「生起因」。「即诸种子」,很多的种子,苹果、橙子、梨…,所有很多的树都是有种子的。「望初自果」,对它初开始,他自己本身得到的果来说,名叫做「生起因」。那个种子对自果来说是「生起因」。那个自果的现起,是由种子的力量,那个自果的才现起。

  洪六、引发因

  即初种子所生起果,望后种子所牵引果,名引发因。

  这「初种子所生起」的果,就是前面那一句话,「望后种子,所牵引果」,是什么呢?后种子。

  比如拿十二因缘来说:譬如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那么这就是后面的种子所牵引的果报。这爱取的因,牵引出来一个生老死的果报,那就是后种子所牵引的果。若「初种子」,初种子那就是「无明缘行」了,「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这一部份。若往后面的爱取有,能引生老病死来说呢?那么它就叫做「引发因」了。前面这「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些都是「引发因」。

  这个初开始「无明缘行」,在内心里面去熏习所得到的这个果,那么这个果对后面的这无明,这「无明缘行」对后面的「生老病死」来说呢?这无明缘行叫做「引发因」。这「引发」是什么意思?就是原来没有这件事,由于无明的力量,使这件事出现了,引发出来。这是「望后种子所牵引果,名引发因」。

  洪七、定别因

  种种异类,各别因缘,名定别因

  这是第七科说这个「定别」,决定是不同的因。比如说是你做这件事,你做这件功德,使令你的眼根特别的庄严。你做这件事呢?使令你意根的智慧特别的高深,就是各别有各别的因。果都是由因而有,但是因与因,各有各的不同,是不一样的。所以「种种异类,各别因缘,名定别因」,决定是不一样的。说这个人做这件事,令他将来得智慧果,但是不是得长寿;说是慈悲心救护众生,能得长寿,那个不是得智慧,各有各的因缘,不一样的,「种种异类,各别因缘,名定别因」。

  洪八、同事因

  若观待因,若牵引因,若摄受因,若生起因,若引发因,若定别因,如是诸因总摄为一,名同事因。

  这是前面第八接着「同事因」。说前面我们读过,「若观待因,若牵引因,若摄受因,若生起因,若引发因,若定别因」,这一共是六因。「如是诸因,总摄为一」,就把他合在一块,成为一个因,叫做「同事因」,为什么叫做同事呢?

  《披寻记》一二六七页:

  名同事因者:同为一果,而有所做故。

  「名同事因者:同为一果,而有所做故」,「同为一果」,目的就是要得到这个果,而做这件事,所以就是叫做「同事因」。

  洪九、相违不相违因(分二科) 荒一、略辨义

  于所生法能障碍因,名相违因。此障碍因,若阙、若离,名不相违因。

  「于所生法能障碍因,名相违因」,这是第九「相违、不相违因」,这一种。本来是十因,一个相违因,第十就是不相违因,现在把这两个因合在一块,就变成九个了。

  若「于所生法能障碍因」,就是所现起的这个果法,「能障碍」,另外有个力量能障碍它不出现。「于所生法能障碍因,名相违因」,这就是相违,和他不顺就是「相违因」。

  「此障碍因,若阙、若离,名不相违因」,说是这个障碍因,你阙少了,或者是你根本你与他不相应,你「若离」,名叫做「不相违因」。

  比如说这个人有三恶道的业力,可以到三恶道受苦,但是他出家受了戒然后修四念处呢?就把堕落三恶道的业力消灭了,就不堕落三恶道了。

  所以这个「若阙、若离」,这个障碍的因,若是「阙」少,若是没有这件事,那就是这件事就成不了,「名不相违因」。「若阙、若离,名叫不相违因」。

  第二、荒二是「广相违」,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数」。

  荒二、广相违(分三科) 日一、标数

  当知相违,略有六种。

  「相违,略有六种不同」。

  日二、列释(分六科)   月一、语言相违

  一、语言相违。谓有一类、或诸沙门、或婆罗门,所造诸论前后相违。

  「一、语言相违」,就是语言,就是名句文,是彼此有冲突。「谓有一类、或诸沙门、或婆罗门,所造诸论前后相违」,他们出版新作的书,前后有矛盾,那么就是相违的意思。

  月二、道理相违

  二、道理相违。谓为成立诸所成立,诸所知义,建立比量,不与证成道理相应。

  这是第二个是「道理相违」。「道理相违」是什么呢?「谓为成立,诸所成立,诸所知义」,就是这个学者,他成立他所成立的一个道理,是这个所知道的道理。

  「建立彼量,不与证成道理相应」,建立一个宗、因、喻的比量,就没有一个能证实你这个道理能成立,你这件事就是不成立了,那么这就是道理相违。

  比如说是这个瓶,这花装的瓶,瓶是无常的,这是一个宗旨,是因缘所生故,如声音,说声音是无常的,是因缘所生故,如瓶,那么这样子就是证成道理是相应的了。是「若如虚空」就不对了,那么就是不能证成这个道理。

  月三、生起相违

  三、生起相违,谓所生法,能生缘阙,障生缘会。

  这个「生起相违」,谓所生的法,这个因缘所生的法,能生的因缘阙少了,「障生缘会」,有障碍使令那个能生的因缘不聚会,障碍他因缘的聚会,就是因缘不聚会,所生法就不出现了。

  这个众生若修四念处,修无我观成功了,就不到三恶道去了,这个三恶道是罪业的所生法,但是你修无我观能灭除这个罪,于是乎就不生了,说「能生缘阙,障生缘会」。

  月四、同处相违

  四、同处相违。谓明暗,贪瞋,苦乐等法。

  光明与黑暗,他们不能同在一处。贪心来了就没有瞋心;瞋心来了就没有贪心。苦乐也是相违的,「同处相违」。

  月五、怨敌相违

  五、怨敌相违,谓毒蛇、鼠狼、猫狸、鼬鼠,互为怨敌,恶知识等。

  这是第五个说是「怨敌」,怨家和敌人。怨敌和你是冲突的,这是说什么呢?谓毒蛇和老鼠那么他是不对的,还有狼和猫狸,也是不对,和鼬鼠也是不对的,这也是互相违。「互为怨敌」,有怨恨的敌人,恶知识等,这也是相违的。

  月六、障治相违

  六、障治相违,谓修不净,与诸贪欲,修慈与瞋,修悲与害,修七觉支,八圣道支与三界系一切烦恼

  「六、障智相违」,佛教徒有业障,有罪过,那么修对治呢?这个对治法有力量就把障碍消除了,相违。

  「谓修不净与诸贪欲,修慈与瞋,修悲与害」,这举个例子,说谓修不净观的人呢?「与诸贪欲」,那个他就是相违的。你若修不净观,贪欲心就不起了,「与诸贪欲」。「修慈与瞋」,说是我有瞋恨心,我要修慈悲心来对治,那么慈和瞋也是相违。「修悲与害」,对于这个杀害的这件事,但你修慈悲心呢?与杀害就相冲突,相违碍。

  「修七觉支八圣道支与三界系一切烦恼,于此义中,正意唯取生起相违」,「修七觉支」,说这位比丘出家了,他修这个七觉支,观这无常、无我的道理。「修八圣道支」,或者是修七觉支,修完了,修八圣道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这八圣道支。「与三界系一切烦恼」,对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系缚你在三界里居住的烦恼,「与三界系一切烦恼」。「于此义中,正意唯取生起相违者」,修七觉支、八圣道支,能灭除三界一切烦恼,他不能抵抗他。

  日三、简义

  于此义中,正意唯取生起相违。

  「于此义中,正意唯取生起相违」,这里面一共有六种相违,那么这里六种相违是取那一种呢?「正意唯取生起相违」说的。

  《披寻记》一二六八页:

  于此义中,正意唯取生起相违者:谓于六种相违义中,唯取第三生起相违,名相违因故。

  宇二、相摄(分二科) 宙一、二因摄

  此一切因,二因所摄。一、能生因。二、方便因。当知此中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名能生因。所余诸因名方便因。

  「此一切因,二因所摄」,这是第二科是「相摄」,分两科,第一科「二因摄」。在前面说到十种因。十种因若把他由广而略的话呢?就属于两个因。那两个因呢?第「一」个是「能生因」,第「二」个「方便因」。

  「当知此中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名能生因」,前面十因里面,那个牵引种子就是牵引因和生起因这两个,都属于「能生因」。

  「所余」的「诸因」呢?可以统名为「方便因」,可以这么说。就是方便力量能令所生法现起。这是二种因摄,这第一科。

  宙二、四缘摄(分二科) 洪一、标列

  复有四缘,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

  第二科是四种缘摄,洪一「标列」。

  「复有四种缘,一、因缘」,那这就是种子说,诸法的种子说的。

  「二、等无间缘」,等无间缘就指心法里面前一念,前一念灭了,后一念生起,中间是没有间隔的。

  「三所缘缘」,就是所缘境。所缘境呢?他是能缘心生起的一个力量,生起了还以他为所缘,所以叫做所缘缘。

  「四」是「增上缘」,「增上」,能帮助你现起,他的力量还是很大的。

  《披寻记》一二六八页:

  等无间缘及所缘缘者:如〈意地〉说:等无间缘者,谓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此是彼等无间缘。所缘缘者:谓诸心、心所法境界。

  「等无间缘及所缘缘者:如〈意地〉说」这个第二是〈意地〉。「等无间缘者,谓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此是彼等无间缘」。「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说这一念的识灭了,其余的诸识,决定能够生起。如果他这个识,他不灭,其他的识不能生起。说「诸识决定生起,此是彼等无间缘」,这一念识灭掉了,是诸识现起的因缘,所以叫等无间缘。

  「所缘缘者:谓诸心,心所法境界」,心所法才有所缘;这色法是没有所缘缘的。

  洪二、别配(分二科) 荒一、总配二因

  当知此中,若能生因是名因缘;若方便因,是增上缘,

  这是解释这个前面说的这四缘,这是第二科「别配」,第一科「总配二因」。「当知此中,若能生因是名因缘」,就是由种子生一切法,这是因缘。

  「若方便因,是增上缘」,前面说方便因,那就是增上缘,能帮助这个因现起。

  荒二、别显摄受

  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唯望一切心、心法说。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开导所摄受故。所缘境界所摄受故,方生方转。是故当知等无间缘,及所缘缘,摄受因摄。

  「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唯望一切心心法说」,第二科「别显摄受」。这个等无间缘是什么意思呢?「及所缘缘」是什么意思呢?

  「唯望一切心、心法说」,就是我们这个这前六识这个心所法,心王、心所法在缘一切境界,其实是很忙的事情,这个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唯望一切心、心法说」的。这「望心法说」,色法没有等无间缘,没有所缘缘。

  「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开导所摄受故」,这个心所法前一念他生起了,他就能开导后一念现起,他、所以他是后一念心…后一念是他所摄受的。

  「所缘境界所摄受故」,这个心所法所缘的境界,也就是他所摄受的。他能摄受他只能变成他的所缘境界。

  「方生方转」,正在生起,正在活动,这个时候。「是故当知等无间缘,及所缘缘,摄受因摄」,所以当知道这个等无间缘和所缘缘这两个缘,是「摄受因」说的,是属于这一方面。多数是有一个增上缘的意思。

  黄二、十因随转(分二科) 宇一、总征

  如是十因,云何能令一切世间种种事转?云何能令杂染事转?云何能令清净事转?

  「如是十因,云何能令一切世间种种事转?」说是这十种因,怎么能令世间上的事情能够现起活动呢?

  「云何能令杂染事转?云何能令清净事转?」。「云何能令杂染事转?」这十种因这下面、前面是因随转,这上面是指…分两科,第一科是「总征」。

  「如是十因,云何能令一切世间种种事转?」他有什么力量,能使令世间一切法,能够活动呢?「云何能令杂染事转?」这些染污的事情现起,他有力量帮助他吗?「云何能令清净事转?」这佛教徒修学圣道,这十种因也能帮助他吗?这是问话。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