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3)

  昃二、他所引(分六科)

  辰一、敬尊长

  如是时时于诸尊长,精勤修习合掌起迎问讯礼拜恭敬之业,即于尊长勤修敬事。

  现在的文是解释摄善法戒。摄善法戒里分三科,第一科是引摄。引摄这句话就是自己努力地创造,叫引摄。分三科,第一科是自所引,就是自己靠自己努力成就的善法,这一段已经说过了,就是「谓诸菩萨依戒住戒,于闻、于思、于修止观、于乐独处,精勤修学」,这是自所引。现在第二段是他所引,分六科,第一科是敬尊长。

  「如是时时」,这位受菩萨戒的人,他怎么样学习摄善法戒呢?就是时时地「于诸尊长」,精勤地修习合掌、起迎、问讯、礼拜、恭敬之业,对于尊长有这样恭敬的行为。「即于尊长勤修习敬事」,前面说是合掌、起迎、问讯、礼拜这件事,就是对于尊长勤修恭敬的事,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

  看这个《披寻记》:

  「于诸尊长等者:年德俱尊,是为尊长」,他年纪也很大了,他的品德也很高尚,所以「俱尊」,「是为尊长」。「言合掌者:谓于尊长招延及奉请时」,「招延」就是有所请,请他,叫作招延。「及奉请时」,以及奉请的时候。「奉请」也就是「招延」,就是恭敬地请他到什么地方,这些事情。「言起迎者:谓彼来时」,就是尊长来的时候要起迎。「问讯者:谓问病苦及安乐时」,问他的身体健康的情况。「礼拜者:谓有求请顶礼足」的时候,这是对于尊长恭敬的事情。

  辰二、侍疾病

  于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给。

  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前面对于尊长这是恭敬,下面这个就是悲愍的意思。

  看这个《披寻记》:

  「于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给者:欲拔彼苦,是名悲愍」,就是对于这个有病的人要有这样的动机,就是想要除掉他的苦恼,你有这样的心情那就叫作「悲愍」。「作意视察,名之为瞻」,瞻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作意视察」,就是自己的心里面发动起来去看护他,去看他病的情况,那叫作「瞻」。「为作供事;是名为侍」,为他作这些供给他的事情,那么叫作「侍」。「于此二种无有慢缓」,对于作意视察也好、为作供事也好,这两件事为他服务的时候,心里面没有慢缓。这个「慢」,或者是轻慢,轻视、缓慢;他不是这样子,所以叫作「殷重」。奉施医药,名之为叫做「供给」。那么这是看护病人。下面第三科称妙说。

  辰三、称妙说

  于诸妙说,施以善哉。

  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

  看《披寻记》:

  「于诸妙说施以善哉者:谓于世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或出世间、苦论、集论、灭论、道论、无倒宣说,是名妙说」,先解释这个妙说。「于诸妙说施以善哉者:谓于世间施论」,这个善法分二种:一个是世间的善法,一个是出世间的善法。世间的善法就是「施论」,有同情心能够布施能作这种善事,这样的法语叫「施论」。「戒论」,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作这些恶事,那么叫作戒论。「生天之论」,你这样子做,你不作恶事而能作善事,你能够施、戒。施、戒也可能再来人间,也可能生到天上去,那么这叫生天之论。「或出世间」,前面这个施、戒属于世间,下面是出世间,就是超越了世间的事。是什么论呢?「苦论」,说世间是苦;「集论」,苦的原因就是由集来的;「灭论」,灭除苦集之论;「道论」,就是能从苦集中解脱出来的方法就是道论、戒定慧。「无倒宣说,是名妙说」,你对于世间的善法、出世间的善法宣说的没有错误,那就叫作妙说。「圣所称赞,故名善哉」,你说的很正确,没有错误,是圣人所赞叹的,所以叫作善哉。这是「于诸妙说施以善哉」,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下面第四科赞有德。

  辰四、赞有德

  于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

  就是在佛法里不断地栽培善根,他有了成就的人,这样的人你能够诚心地赞叹他好,那么叫作真诚的赞美。这个「补特伽罗」翻作中国话是数取趣,数数地得果报;得到了果报以后又弃舍了,弃舍以后又得果报,这叫作数取趣。就是众生生死轮回的这种人,叫补特伽罗。

  《披寻记》:

  「于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者:功德有五」,有五种功德。「谓信、戒、闻、舍、慧」,就是这五种。对于佛法有信心,这是一种功德。这个对佛法有信心,这个信的确还是有深浅的不同。比如说我相信坐禅将来会有大的成就,那么我就欢喜坐禅,那么这就是信心。如果你有懈怠,不愿意坐禅,这表示你的信心不足,这是信。主要的意思就是世间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你相信世间的因果,你不敢作恶事;相信出世间的因果,就是精进地修学圣道,就表示你是有信心。这个戒,前面信是内心的事情,戒就是有了行动,就是不敢做恶事,那就是戒。闻,就是学习佛法。当然这个信它应该是有闻,由闻而有信;你学习了佛法,你对于佛法经过长时期的学习在思想里面酝酿,最后肯定了佛法是真理,那么才有信心的。所以信这个地方一定也是具足闻,信这个地方也是具足戒的。这个舍,舍这里边当然是你自己的财富,你肯布施救济苦难的人,这也是舍。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能去掉自己的懈怠、去掉自己的烦恼,也叫作舍。那么这是由闻思而来的善法。这个慧,就是修止观了,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慧就是属于修慧了。前面的文里边应该有思,这个地方就是要修止观。那么加起来这是五种功德,这五种功德这个在家居士,或出家比丘比丘尼,常反省自己我在佛法里边有什么成就,你不妨就用这五条来观察自己,我的信心怎么样?我的戒怎么样?我的闻,就是学习佛法,一个是舍、一个是慧。这五种功德我具足了多少?当然也有深浅的不同。

  「于此随一功德具足者前」,对于此信戒闻舍慧,随那一种功德你具足了。「前」,在这个具足了功德的这一个人的前面。「称实赞扬」,那与事实相合,不是说谎话。他真实有这样的功德,你就这样的赞叹,叫作称实赞扬。「令生欢喜」,使令他生欢喜心,那么这就是一个功德,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这个众生贪瞋痴都是很多的,他能在佛法里边,有小小的信戒闻舍慧就值得赞叹。当然这个凡夫未得圣道,他还有其他的污点,但那个不管。就是有这样的功德你就赞叹,不要贬斥他,要赞叹他,使令他生欢喜心,那么他就会逐渐逐渐地进步了。「心无谄诳」,你赞叹他的时候,是用真诚的心赞叹的,不是有谄曲、说谎话,不要说谎话。「是名真诚赞美」,这是第四科赞有德。下面是第五科乐福业,好乐福业。

  辰五、乐福业

  于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业,以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

  这个福业是谁作的呢?就是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一切的福业」,这个业是因、福是果。就是能得到可爱的果报的行为,这是指因说的。「以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以胜意乐」就是很强大的欢喜心,下边有解释这个胜意乐。「起净信心」,对于那个众生他作了很多的福业,你能够对这件事有清净的信心,这是你内心里面的事情。现在不只是内心里面欢喜,还要「发言随喜」,发表出来言论赞叹这件事,生欢喜心。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这个是随喜。

  看这个《披寻记》:

  「于十方界至发言随喜者:谓于十方无量世界中无量诸有情众略有六十二种差别可得」,佛法说十方世界的虚空是无量无边的,无量无边的虚空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众生的业力所造,所以有世界就是有众生、有众生就是有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初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众生,世界要破坏的时候也没有众生;就是世界在正常的时候,可以有人在那里生存的时候,这个世界是有众生的。十方无量的世界里有无量无边的诸有情众。「有情众略有六十二种差别」,有六十二种差别,这在本论第二卷十八页说到有这六十二种众生的名字,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众生可得,「是名一切有情」。

  「若世出世施戒修三所成福,是名一切福业」,这现在解释什么叫作福业。「若世出世」,就是世间上的施戒修、出世间的施戒修,这个布施是福业,持戒也是福业,修学禅定也是福业。这个没有出离心、没有无上菩提心,只是有一个好心肠而已,那就是世间上的施戒修。若是有了出离心、有了无上菩提心,他所修的施戒修那就是出世间的福业,这就是动机。当然有这样的动机,发表出来这样的行动,也是有所不同。你若是读《阿含经》、你若读《般若经》,那么这两类人所修的施戒修也是不一样。「是名一切福业」,这包括世、出世间的福业。

  「增上意乐,名胜意乐」,这个胜意乐怎么讲呢?就是增上意乐,就是有大力量的心愿、欢喜心。这个「意乐」是内心里面的欢喜心,欢喜心里面也包括多少意思的。现在说胜意乐,就是有力量的欢喜心,下面再详细解释。

  「此从胜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通得此名」,这个佛教徒有凡有圣的差别,在凡夫地的时候叫作胜解行地;到了初欢喜地以后乃至到第十地,那这都是圣人。那么凡夫来到佛法里边来生欢喜心,他就继续不断地学习,也继续不断地修行。所以他在佛法里面的解、在佛法里面的行,都是逐渐逐渐的增长达到有力量,有了力量叫胜解行。乃至到究竟地,就是第十地的菩萨。「通得此名」,这些人完全都会有这样的名字,叫作胜意乐。

  「此复云何?」前面这一行文是简单的解释,这里边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这下面回答这个问题。

  「谓由净信为先,择法为先,于诸佛法所有胜解印解决定,是名菩萨增上意乐」,前面那一行是略说,这底下详细说了。「谓由净信为先」,说是这个胜解行地在凡夫的时候没得圣道,他的大智慧没有成就,他的功德里边是以净信为先,就是对于佛法有清净的信心,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个功德。当然这里面也是包括闻思修的智慧。那么这个时候在佛法里面成就了胜解,这叫作净信为先。

  「择法为先」,就是从得无生法忍以后,那他也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但是这些功德里边以择法为最重要的,那就是般若的智慧,这是无漏的智慧。当然其中也还是闻思修,有殊胜的功德。

  「于诸佛法所有胜解印解决定」,这个凡夫的胜解也好,圣人的胜解也好,他所胜解的是什么呢?就是「于诸佛法」,就是对于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对阿弥陀佛的佛法,乃至当来弥勒佛的佛法、十方三世一切佛的佛法。「所有胜解」,他在内心里面成就了有力量的信解。「印解决定」,印这个字就是相信的意思,比如说这个人盖上了他的图章了。表示这个人可信。这个信到什么程度呢?没有犹豫,就是决定;他的内心里面是肯定而没有犹豫。「是名菩萨增上意乐」,这是菩萨有强大力量的欢喜心。在佛法里边有信、也有慧,有种种功德的,「是名菩萨增上意乐」。

  「由是此说,起净信心,菩萨于彼一切有情一切福业,净信胜解决定能感增上生果,随其所应庆慰随喜设慰意语及庆悦语。或复称扬赞述,是名发言随喜」,这前面把这个胜意乐、增上意乐作这样解释,是名菩萨的增上意乐。

  「由是此说」,由于意乐的内容是这样的道理、这样的情形,所以这里面说「起净信心」、发心随喜,说这个话。这个起净信心,就是有增上意乐的意思。「菩萨于彼一切有情一切福业,净信胜解决定」,就是有清净的信心,他作的一切福业胜解决定。「能感增上生果」,将来能够招感最殊胜的果报,你现在作这样的福业,将来能得到果报,能感增上生果。「随其所应庆慰随喜」,随他所作的福业的程度,你能够庆慰、能够随喜。怎么叫作庆慰随喜呢?就是「设慰意语」,你用语言文字叫作设,用这个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慰」,庆慰,对他庆慰,你说出来对他欢喜的话,说出来令他安慰的话。「及庆悦语」,及令他内心里面喜悦的话。「或复称扬赞述」,或者是除了庆慰随喜之外,你又能够称扬赞叹他,「是名发言随喜」,这是这样意思。这个圣人因为是过来人,那个情形当然是不同;这个有问题就是在凡夫的时候,凡夫嫉妒障碍是很强的,别人作了功德的时候,总是要贬斥他,这时候心里才高兴。现在告诉我们不要这样子,要发言随喜,不要嫉妒障碍。

  辰六、忍违犯

  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

  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这是第六科忍违犯。对于他人、对于众生所作的一切违犯的罪过的事情,或者是来触恼这个菩萨,菩萨「思择安忍」,用智慧去观察,对这件事不动心,要这样子作。

  看这个《披寻记》:

  「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者:于他所作身语意业若打若骂」,对于众生所作的身业的过失、语业、意业的过失,什么过失呢?或者对于菩萨若打,打菩萨、或者是骂菩萨。「若瞋若弄」,或者是愤怒。「弄」,就是轻弄、轻毁菩萨。「若诃」,诃斥菩萨。「乃至能令发愤诸所余事」,乃至能令菩萨发出愤怒,令你愤怒来触恼你,叫你愤怒。「诸所余事」,或者其他种种的这些不合道理的事情。「是名一切违犯」,这叫作违犯。

  「能正思择唯行唯法,此中都无我及有情命者生者」,那么遇见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个受了菩萨戒、学习摄善法戒的菩萨,遇见了这一类的众生来触恼菩萨的时候。「能正思择」,菩萨遇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面能思惟观察。观察什么?「唯行」,就是这些境界都是剎那剎那变化的,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唯行,这个「行」或者说是心行,都是心的分别。众生作这样的虚妄分别,「若打若骂若瞋若弄若诃,乃至能令发愤」,众生在这里虚妄分别,只是内心的虚妄分别叫作行。「唯法」,唯是因缘生法,都是因缘生法。

  「此中都无我及有情」,这里面没有我。这个「有情」,就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分别;只是个有情而已,此中没有一个真实性的我可得。「命者」,众生的生命体就是色受想行识组合起来而不分离。比如说色法与心法分离,这个众生就死掉了。只是这么一个组合的生命者,其中也没有真实的我。「生者」,就是由眼耳鼻舌身意,他可能会作善,可能会作恶,这里没有真实性,说为生者。「是其能骂能瞋能打能弄能诃」,这里面没有真实的我,没有真实的有情,没有真实的命者、生者,是那个能骂的、能瞋的、能打的、能弄的、能诃责的,这样观察我不可得。「或是所骂所瞋所打所弄所诃」,就是没有真实的我是「所骂、所瞋、所打、所弄、所诃」的人。观察所骂的我也不可得,能骂的人也不可得。「是名修习随顺唯法之想」,这就是唯独是因缘生法,如幻如化的法在变动而已,修习随顺唯法之想。

  「如是或复修习宿生亲善想」,前面是修无我观,这个菩萨遇见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修无我观。「如是或复修习宿生亲善想」,或者是再修另外一种法门,就是这些违犯的这些众生,前一生可能是你的兄弟姊妹、好朋友,也可能是父母,所以是作亲善想。「无常想」,这些事情都是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苦想」,众生都在苦里边生存,我怎么可能再去报复令他苦恼呢?「摄受想」,虽然他来骂我、打我、毁辱我、轻视我,但是我应该和他作好朋友,来教化他,这叫摄受想。「由是五想,于诸违犯悉能堪忍」,由前面这个无我想、亲善想、无常想、苦想、摄受想,由这五种观想「于诸违犯悉能堪忍」,对这些违犯菩萨的事情,心里都能受得了、能忍得住,违犯悉能堪忍。「于堪忍时无变异意」,堪忍的时候一直能堪忍,不会忽然间不堪忍了,不会这样子。「无杂染心」,心里不动瞋心,一切贪瞋痴心都不动,故名叫做安忍,这个思择安忍是这样意思。这也是摄善法戒。

  昃三、胜所引 3

  辰一、回向菩提

  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这是第三科胜所引。前面是两科,一个是自所引,一个他所引。现在说是殊胜,胜所引,更殊胜的因缘能够守护这个摄善法戒,分三科,第一科是回向菩提。

  「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这位受了菩萨戒的菩萨,用自己的身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语已作、未作的善根,意已作、未作一切的善根。这个身语意已经造作了一切的善法,还有没造作的一切善法,也就是信戒闻舍慧这些善法。

  「回向无上正等菩提」,用这个善根「回向」无上菩提。这个「回向」我是讲过了,我想现在再讲一下!这个「向」,什么是「向」呢?就是你的目的。譬如说原来我们的目的,我们没有相信佛法的时候,我们的目的就是想要荣华富贵,就是这个。都是想别人利益我,就是这个目的。现在相信了佛法的时候,我们这样的志愿要回转一下,回转就是回向,回转我们的意愿。我们原来的意愿,我们做种种功德的时候,就是希望得人天的福报、世间的荣华富贵。现在呢?世间的荣华富贵都是苦恼的事情,我回转了我以前的意愿,我现在建立了一个新的方向,我要得无上菩提,愿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已作未作的一切善根,我愿意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就是回向。我原来的意思,你们要利益我,是这样的意愿,现在我要利益他人,回己向他、回因向果,还有一个回事向理,无上正等菩提,就是愿得无上菩提。

  这个阿罗汉小乘佛教学者,他所作的功德都是愿得圣道,愿得涅槃;现在大乘佛教的学者,是愿得无上菩提,想要得佛智慧,广度众生齐成佛道。这个意愿是超越了小乘佛教的学者,所以这叫做回向菩提。这是胜所引,就是创造一个殊胜的功德!

  看这个《披寻记》:

  「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至正等菩提者:此中善根谓信等五」,已作未作的善根,是什么善根呢?就是信戒闻舍慧这些善根。因为初开始所成就的善根,应该是浅薄的。由于你不断地学习佛法,你不断地修止观,你的定力、你的信戒闻舍慧也逐渐逐渐地增上,逐渐逐渐地由浅而深、由小而大了,所以也是不同的。所以「此中善根谓信等五及三无漏」,这三无漏就是无漏地戒定慧。

  「于无漏中未知当知根:名为未作」,在无漏的…未知当知根也是无漏。这个在小乘佛法的说一切有部,譬如说这个修学四念处,经由暖、顶、忍、世第一到初果的时候,初果的时候要经过十六剎那,到第十六剎那才得初果。前边十五剎那的时候,还没得初果。所以初果所成就的信戒闻舍慧的善根,还不具足,要到十六剎那的时候才具足。所以这个时候你所成就的那个善根,是属于未知当知根。你还没知道,但是将来会知道,就是要到了十六剎的时候,那个信戒闻舍慧就具足了初果须陀洹的功德了。所以没到十六剎那的时候,前十五剎那都还是不具足,所以叫未知当知根。这个善根,这个信戒闻舍慧,或者是信进念定慧,也有这么说,「名为未作」,就是功德还不具足,所以叫做「未作」。

  「无漏种子未生现行故」,因为这个时候,初果所具足的功德没能圆满地现行,还是属于种子的阶段,所以无漏种子未生现行故。「已知根以来,名为已作」,到十六剎那的时候,这个时候就知道了,这个时候初果的功德具足了,就是见到真谛理了,就是「已知根以来,名为已作」。「彼无漏种已现行故」,那个人所修学的圣道、成就无漏地圣道,现在已经现行了,就是无漏的智慧出现了。在这个第十五心以前,这无漏的智慧还没有完全成就,成就了多少,但是还没有完全成就。所以这上面说「彼无漏种已现行故」,就是第十六心以后。

  「菩萨最初发起正愿,为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既发心已为依为住,以身语意积集诸善;所有未作已作一切善根,皆为趣证无上菩提资粮」,这下面再继续解释。「菩萨最初发起正愿,为证无上正等菩提」,最初发起正愿,初开始的时候不是佛教徒,对于佛教没有信心。但是他接触了,有好朋友的引导来到佛教里面来,继续不断地学习佛法,慢慢他发无上菩提心了。所以菩萨最初发起正愿,就是胜解行地,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他发起正愿。这个什么叫做正愿呢?「为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就是发这个愿!他为求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成就无上菩提做什么呢?「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能为有情做无量无边的义利,使令他们成就世出世间的善法,最后得成三乘圣道。他有这样地愿,那就叫做正愿。这个正愿这个「正」这个字,就是良善的意思、美好的意思,所以叫做正愿。「为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没有成佛以前,虽然也能度化众生,但是有所不足,你的定也不足、智慧也不足,若得无上菩提的时候,这时候才圆满,所以「为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

  「既发心已,为依为住」,这个菩提心为依止、为住处,这个「为依」,发了无上菩提心以后,你做种种功德就是以这个菩提愿做依止。这个「住」是什么意思?是不失掉的意思,安住不动,不失掉的意思。「以身语意积集诸善」,这个以最初发的无上菩提愿,为依为住,然后由自己的身语意三业,积集众多的善法,以身语意积集诸善。「所有未作已作一切善根,皆为趣证无上菩提资粮」,这时候所做的,发了无上菩提心做种种善法,当然有的善法已经做了,有的善法还没有做,所以有的是未做、有的是已做。这一切的善根皆为趣证无上菩提的资粮,都是向前进叫做「趣」。那么向前进,进到那里呢?是证无上菩提,那就是得无上菩提道了。「皆为趣证无上菩提资粮」,资粮就是因,得无上菩提是果;以前所栽培地一切善根是因,所以叫做「资粮」。

  「若能远离贪着诸有贪着资财,心下劣性:是名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这个时候发无上菩提心以后,以身语意积集种种的诸善根,这是修学善法欲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若能远离贪着,远离一切染污地事情,成就清净地功德,远离一切杂染的罪过,是属于这两方面。现在这是说「若能远离贪着」,虽然成就无量功德,也是有因也有果,在因果上都没有染着心,所以叫做远离贪着。「若能远离贪着诸有贪着资财,心下劣性」,什么贪着啊?就是对于世间的「欲有、色有、无色有」诸有,对诸有贪着,贪着「资财」,所贪着里边实在就是欲,欲里边现在说出来是资财,就是财富。「心下劣性」,对于资财有贪着心,那个心是属于下劣的,不值得尊贵,「是名回向无上正等菩提」。「由与初发正愿无有弃背,得名回向故」,由于你能这样子做,你就对这个初开始发的无上菩提正愿没有弃背、没有弃舍,没有背弃这个「无上菩提愿」。「得名回向故」,这叫做「回向」。

  时时发起种种正愿。

  前面是说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这是回向。这下面「时时发起种种正愿」,这位菩萨他时时的要发起各式各样地正愿的。

  看这《披寻记》:

  「时时发起种种正愿者:菩萨正愿,略有五种」,正愿有五种的不同。「一、发心愿」,这个发心呢,就是初开始发无上菩提心。「二、受生愿」,这个受生是什么呢?就是发愿往生可度化众生的地方去,在可以度化众生的地方受生,这叫做「受生愿」。这个如果是到无色界去、到色界去,你能够有可度化的众生,那么当然你往生到那里去。但是这个事情呢,就是人间天上、欲界天,人间这个地方,多数这地方有可度化的众生。若是你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不一定有可化的众生。因为那些众生有邪知邪见,他认为他就是佛了,你不能度化他的。所以有些菩萨,愿意度化众生的时候,多数是在人间、在欲界天,而不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所以若能远离贪着诸有贪着资财,心下劣性:是名回向无上正等菩提。由与初发正愿无有弃背,得名回向。时时发起种种正愿者:菩萨正愿,略有五种。一是发心愿,二是受生愿,就是要到这个地方去受生,才有众生可度。

  「三、所行愿」,就是菩萨生到什么地方去,要时常地要行六波罗蜜普度众生的,所以叫做所行愿。二是受生愿,三是所行愿,四是正愿,五是大愿。这个「正愿」,就是菩萨生到一切地方去的时候,要摄受无量无边的功德,那就叫正愿。前边这个所行愿,就是愿于一切境界修无量无边的殊胜善法,那应该就是六波罗蜜了。而这个摄受无量无边的功德来利益众生,这叫做正愿。「五、大愿」,这个大愿就是从正愿里边发出来,有各式各样地正愿,这叫大愿。这个一共有十种愿,这个大愿一共有十种的。「如菩萨所修正愿中释」,在那里解释。「(陵本四十五卷十六页)」,在那里有解释这个大愿,这个五种愿和这个大愿的差别。「此说菩萨既发心已,于时时中发所余愿:是名发起种种正愿」,那么这也是摄善法戒。

  辰二、供养三宝

  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

  这个发愿这件事,实在还是很重要地。就是你要做…用我们自己容易明白的话来说,就是你不断地要给自己做一个计划。你在这三个月内、或者是你在三年之内、或是在十年之内,你要做一个计划,我要做什么事情。譬如我们看佛在世的比丘,他在结夏安居的三个月内,就得四禅八定了;或者是他在三个月内得初果了。那么你也不妨就发这个愿:我在三个月内,我能够得到四禅八定,你也可以发这个愿。也可以发愿我在三个月内得圣道,我在五年内我要把《瑜伽师地论》把它通达了、贯通了,也可以。我在五年内、或在十年内,我要通达唯识学派这些经论,或者是中观学派的经论,你都可以做一个计划,那都叫做发愿。当然这个愿就是各别地,一样一样地愿。说我现在忽然间失掉了正念,影响了我的止观,那不妨我就发愿,我在一个星期内,我要改变我的过失,那么这也是一个愿。你发了愿的时候,那么你就是在这个时间之内,你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功,所以发愿也有很多好处。如果完全不发愿,要等别人摇铃了我再上课,摇铃了我才去静坐,那你这个人可以名为,可以说是一个懈怠人了。就是你没有这样一个有规律的生活了!现在这是供养三宝。「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还要做这件事,这也是摄善法戒之一。前面是回向菩提,现在是供养三宝。

  看这个《披寻记》:

  「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者:谓由六种增上意乐,于如来所或法僧所,随其所应奉施末尼、真珠、琉璃」,这个六种意乐在《摄大乘论》上有提到,就是广大意乐、长时意乐、欢喜意乐、荷恩意乐、大志意乐、纯善意乐,一共有六种。在《摄大乘论》第二卷第二十五页有详细地解释。「由六种增上意乐,于如来所」,就是在佛的地方、或是在法的地方、或是僧的地方。这个僧的地方,这个法就是佛说的十二分教,把涅槃也应该包括在一起。僧,也就是一切圣僧。小乘佛教就是这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乘佛教就是十地菩萨,这是「僧」;当然这都是指圣僧说的。「随其所应奉施末尼」,那随自己的因缘,你能供养他「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砗磲、玛瑙、琥珀、金银、赤珠、右旋」,就是排列,向右旋的排列,有很多的珍宝。「如是等宝,或复奉施末尼、环钏、宝璩、印等诸庄严具」,或者是这样的供养。「乃至奉施种种宝铃、或散珍奇、或缠宝缕而为供养」,或者是这样供养。「是名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福德,都是由修集来的。这第三科修诸善品。

  辰三、修诸善品

  于诸善品,恒常勇猛精进修习。

  看这个《披寻记》:

  「于诸善品恒常勇猛精进修习者:此中善品:谓定所摄诸品类法」,这个善品指这个禅定所属的这一类善法,叫做「善品」。「此复云何?」这又是什么呢?究竟说是定所摄的善品才算善法,究竟指什么说的呢?「即于护养定资粮处,乃至修作意处所摄诸法差别」,「即于护养」,护就是保护,养是长养。这个所「护养」的是什么呢?「定资粮处」,就是能得定的因缘,就是资粮。这个定资粮处究竟是什么呢?前面在声闻地我们已学习过,就是安住净戒,安住净戒就是要持戒清净。第二呢,就是要修这根律仪,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要远离过失,安住净戒、修根律仪。第三个呢,就是修悎寤瑜伽,这个于食知量是吃饭的问题,悎寤瑜伽要少睡觉,下面有解释。第五个就是正知而住,这都是属于定资粮。得定的因缘,你在这五方面多注意,你就容易得定。乃至修作意的地方所摄诸法的差别,在声闻地中广释其相。在声闻地里面说到是有七种作意,在前边在〈十一卷〉那里边有说到四十种作意,就是三摩呬多那里面说到四十种作意。这些所摄诸法的差别,在声闻地中广释其相 (陵本三十卷五页),这都是属于定地所摄地善法。

  「定地唯善,彼所摄法得善品名」,定地纯是善法,因为没有欲了。我们只是一天看看经,或是念念佛这样子,拜个佛,这个善法是属于散乱的善法。散乱的善法也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容易退!就是我不去拜佛了,我不念佛了,乃至到我不信佛了,这是不坚固的善法。若是得了定,就不容易退下来,得了定以后就不容易退,你成就的善根不容易失掉的。所以定地的善法是超过了散乱的善法,这是定地唯善。因为没有欲的过失!「彼所摄法得善品名」,彼定所属的善法,得善品的名,是属于善这一类。

  「其心勇悍,堪能摄受无量善法」,得了定以后,他那个内心里面特别地勇猛,和没得定完全不同。「堪能摄受无量善法」,他有能力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善法,得了定以后,所以堪能摄受无量善法:是名叫做「精进」。这个精进就是「其心勇悍,堪能摄受无量善法」,这可见若得了定以后容易精进、不懈怠!「长时无间修加行故」,为什么那个时候叫做「精进」呢?因为他长时间地不间断修学圣道。所以我们在没得定的时候,我们身体有病就要告假,你受不了。但是得了定的人,他不受这个障碍,就是有病的时候他不障碍,他照样还是能修,所以「定」是很重要的,「是名精进」。「长时无间修加行故:是名恒常」,这个恒常是这样意思。「心无怯弱无退屈故:是名勇猛」,这个心它不怯弱,它不怕困难,有困难时他不怕。「无退屈故」,虽然有困难他不后退,他还是能冲过去的,排除万难,最后胜利了:「是名勇猛」。

  「修,谓得修,谓于善品获得自在成就故」,这个修啊,这里边说有两种修:一个得修,一个习修。什么叫做得修呢?「谓于善品获得自在」,就是你所作的善品,你成就了以后,自在成就,成就地很自在。不是那么好像又知道、又不知道地,不是那样子!譬如说是得了禅定了,你能随意自在地出定、住定,入、住、出都是自在的,那就叫做「得修」。说是入定比较容易,出定很困难,那就是有问题。这上面说「得修」是这样意思!「习,谓习修,谓于善品皆现修习故」,那么叫做「习修」;就是数数地这样子修,叫做「习修」。这修得非常自在,叫做「得修」。「此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七卷二页)」,在那里面。

  盈二、护持

  于身语意,住不放逸。

  这是第二科,叫做护持。前面是所摄,分三科:一个自所引、一个他所引、胜所引。现在第二科是「护持」。「于身语意住不放逸」,对于身语意…

  看这《披寻记》:

  「于身语意住不放逸者:修习诸善,防护不善」,就是自己的身口意,常做一切善法,防护不善的生起,使令罪过的事情不生起:那叫做「防护」。「于身语意住」,名「不放逸」,这不放逸是这样意思,就是多广修善法,不作恶事,叫做「不放逸」。「此有五支所摄不放逸行」,这个地方,一共分五部份,叫做不放逸。如下面自释,自有解释。「安止其心,故名为住」,这个住不放逸这个「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你的心安住在不放逸这里,就叫做「住」。

  于诸学处,正念正知。

  看这《披寻记》:

  「于诸学处正念正知者:谓所听闻菩萨素呾缆藏及以解释,是诸菩萨学处体性」,谓所听闻的,就是所学习的这个大乘佛法的素呾缆藏,素呾缆就是「经」,翻中国话就是「经藏」。经律论三藏,现在这里说「经藏」。「及以解释」,及以解释「经藏」的这些参考书。「是诸菩萨学处体性」,这些经是菩萨所学的地方,内容就是这个。

  「于此修学所集成念,令无忘失」,你学习佛法所成就的正念,于此修学所集成的正念,「令无忘失」,不要使令你的正念失掉了。这个念就是不失掉的意思,明记不忘叫做「念」。所学所集成的正念不失掉,叫「正念」。「由念任持知无颠倒」,由于你有正念的摄持,一切功德不失掉,所以你就会知道你心里面现在是没有颠倒心的。就是学习了经论,也得到了智慧,由智慧令心不颠倒。你能知无颠倒,那就是「正知」。

  「能令菩萨审谛思惟」,学习经论了,你得到正念正知的时候,你的内心里面就会审谛思惟,能认真地去思惟这个道理。「此是菩萨正所应作」,审谛思惟什么相貌呢?就是「此是菩萨正所应作」,这件事是菩萨所应该做的好事。这个「正」是善良的意思!「此非菩萨正所应作」,这件事不是菩萨所应所作的正事,是错误的、是有过失的,你就会这样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乃至成办正所作业:是名正念正知」,正念正知是这样意思!「正念」是不失掉善法,「正知」是知道内心里面这个时候是颠倒、是不颠倒。如果是颠倒,马上回归到不颠倒的境界,那就叫做「正知」。用「正念正知」来保护自己的功德不失掉:所以叫做「护持」。

  正行防守,密护根门。

  这里把这一段讲完。

  《披寻记》:

  这个「正行防守,密护根门者」,这句话怎么讲呢?「谓于眼根律仪乃至意根律仪能正修行,不堕杂染」,就是我们的眼根遇见色境的时候,耳根遇见声境的时候,乃至意根遇见一切法的时候。「能正修行」,这时候你能够修行善法。「不堕杂染」,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根和六识不堕落到污染的地方去:是名叫做「正行」。「正行」就是「善行」,「正」这个字有善良的意思。

  「若于眼根乃至意根能善防护,不取相好:是名防守」,我们的六根能够防护、保护自己,不取相好,前面有解释。前五识不取「相」,是第六识不取「好」,这个「好」是微细了一点,这个「相」是个大概的情形。我们的这个心取「相好」的时候,就会有贪瞋痴的烦恼出来。现在不取「相好」,心里面就没有污染,那么这就是保护内心的清净:是名防守。

  「当知此中正行,谓于不应策发所识法中。防守,谓于应所策发所识法中」,我们若知道这里面说到「正行」是什么意思呢?「谓于不应策发所识法中」,这个「策发」就是推动的意思、发动的意思,发动自己的心在「所识法中」活动。现在说「谓于不应策发所识法中」,不应该在这个「所识法中」发动自己的心去虚妄分别,你不要发动自己的心去虚妄分别:那叫做「正行」。「防守」是什么意思呢?「谓于应所策发所识法中」,就是你的第六识所认识的一切法,你应该推动你的心去观察思惟「所识法」所认识的境界,应该去发动,那就叫做「防守」;那就是善法了!「由不策发及应策发,皆能令心不起杂染」,使令自己的心不染污。「如是总名密护根门」,这就叫做「密护根门」。保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要污染。这个六根是个「门」,就是从这里能得到很多的消息,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情况,由眼耳鼻舌身意的「门」,我们就知道了外面的事情,就入来很多的事情,很多的消息,所以叫做「门」。「此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三卷三页)」。这里边说到的「摄善法戒」,说得比较详细。我们一般说诸恶莫作是「摄律仪戒」,众善奉行是「摄善法戒」。究竟什么是善法呢?这里面说得很详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