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6)

  盈八、好随心转(分二科)

  昃一、列种类

  又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

  饶益有情戒一共分十一科,现在是第八科『好随心转』。「好」这个字,这件事是有功德的,没有罪过,就叫做「好」。如果有功德的事情,菩萨就随顺众生的心情去做这件事;如果有罪过,要求菩萨帮忙,菩萨就不随心转了。分两科,第一科『列种类』。

  「又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菩萨有大悲心,随顺世间上的人,各式各样的事物,各式各样的言说,菩萨都是慈悲随顺的。什么事情,什么言说呢?这下面列出来「呼召去来,谈论庆慰」。这个「呼召」就是众生有事情了,他要请求你来帮他忙,请求你到什么地方去,请求你来到什么地方,帮他做这件事。「谈论庆慰」到一起有话说,说话有两类:一类的事情就是如意的事情,高兴的事情,就是要加以庆祝。不高兴的事情,不吉祥的事情,要加以安慰,说这两类的话。「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随时又有些事情到什么什么地方去,就是他请你吃饭这些事情。这是列出来种类,下面第二科『举要言』。

  昃二、举要言

  以要言之,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于所余事心皆随转。

  「以要言之」简要地说,「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于所余事心皆随转」是呼召去来也好,谈论庆慰也好,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也好,这些事情,这些言论,若能「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能引发罪过的、没有功德。「违意」人又不欢喜,违背人的意愿。这两类:「违意」和「能引无义」,远离这两类的事情,没有这两类的过失。这两类过失的时候,菩萨不随心转,不随你的意愿去活动。若是远离了这个事情,就是有功德的事情,也是你所欢喜的,这就是「所余事」,剩余的事情,「心皆随转」,那么菩萨的慈悲心就随顺你的要求这样去做这件事的。这就是不管你什么事情,若符合这个条件呢,菩萨就随心转。

  看这个《披寻记》:

  「随顺世间事务言说等者:谓有三种世事」,世间有三种事情。「一语言谈论更相庆慰事」,你来庆祝我,我来庆祝你,这是更相庆慰事,那么这是谈论的事情。「二嫁娶宾主更相饮啖事」,第二种事情是「嫁娶宾主更相饮啖事」,就是世间上的结婚的事情,有主人,有宾客,那么互相要请吃饭的这些事情,这是一件事。「三于起作种种事中更相营助事」,第三件事「于起作种种事中更相营助事」,就是发动做一种事情,各式各样的事情,要互相帮助,我帮助你,你帮助我,这些事情。这世间上就是有这三种事,「如意地说。(陵本二卷十七页)」,第一地是〈五识身相应地〉,第二地是〈意地〉,在陵本二卷十七页,说到前面这三种事。「今于此中随其所应分别配属」,这是前面『意地』说的事,这一段文「今于此中随其所应分别配属」随其合适的来配属这三种事,怎么配法呢?

  「呼召去来,谓更相营助事」,「呼召去来」这句话,就是互相帮忙做事情,属于这一类的。「谈论庆慰,谓更相庆慰事」,「谈论庆慰」这是什么呢?「谓更相庆慰」的事情。「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谓嫁娶宾主更相饮啖事」,「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这是指什么说的呢?「谓嫁娶宾主更相饮啖事」,就这样配。「遇有嫁娶,故说随时」,这个时候遇见某甲、某乙有嫁娶的事情,「故说随时」,随种种因缘的时节有这种事情。「如是等事,皆随世间有情心转;故名随顺」,怎么叫做随顺呢?就是前面说的这三种事,菩萨都是随顺世间人的心愿去做这种事,所以叫做「随顺」。「然于是事应正思量」,菩萨是有大悲心,是愿意满众生愿的,但是菩萨的大悲心里面还有大智慧的,所以他这个智慧应该发生作用。怎么发生作用呢?就是对于众生所要求的事情,「应正思量」菩萨应该正确地去观察。

  「若于有情能引无义」,假设这一件事对众生有罪过。「或违彼意非所欲乐」,或者这件事违背那个众生的意愿的。这句话怎么讲呢?譬如说,这个众生有病了,就要求菩萨,菩萨慈悲啊,叫我病好。众生的意愿是要求他的病好,那么菩萨若是随顺他的意愿,叫你的病好了,这样做应该是随顺众生的意愿,结果还不是。什么呢?说这个病好这件事有几种类:这个有的病是什么病呢?就是有重大的罪过,应该受重大的罪报,这样的病。这样,这个病也不是容易好的,因为这多数是定业,定业不容易好,那么这是一种病。第二种病呢?这个众生做了很多的功德;做了很多的功德,他现在有病了,他这个病是什么病呢?就是也是他有重大的罪过,应该受恶报,但是因为有很多功德的力量,就起了变化,就是他本来应该没有病,他将来他有大的罪过,将来受恶报是到三恶道受苦,应该他现在不会得病的,但是因为有大的功德,就使令三恶道的罪业起了变化,就现在要受点苦,现在受点苦,那么将来的三恶道的罪过就息灭了。如果你要求菩萨说把你的病不要受这个病苦,不要受病苦,那将来你要到三恶道受苦啊。菩萨若随顺你的意思,不要受苦,那就是不随你的意思了,因为你也不愿意到三恶道受苦嘛。所以这个地方,随顺你现在的意思,反倒成为不随顺你的意思了,但是这个不是肉眼所能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的众生所求的事情,众生自己不知道,若是满你愿的时候,反倒是不能满你愿,众生自己都不知道;只有菩萨他看得远,他能知道这件事。所以这个不随心的事情,菩萨也不做。

  「若于有情能引无义,或违彼意非所欲乐」,不是他所欢喜的事情。「此应远离不起身语现行」,这样情形呢,菩萨就远离了,不去管这件事,就不起身语现行,菩萨也不采取行动,也不表示意见,就是默然,什么话也不说,「是名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这句话就是这么讲。

  「若非能引无义及违彼意」,若是做了这件事,不会引发罪过,也不是违背他的意愿的,「此应随转」这件事菩萨是应该随顺他的意思,满他愿的。「随顺他心起现行故」,随顺众生的意愿,菩萨就采取行动了,「是名于所余事心皆随转」。

  盈九、显实功德

  又诸菩萨若隐、若露显示所有真实功德,令诸有情欢喜进学。

  这是第九科『显实功德』。「又诸菩萨若隐若露」,这个诸菩萨「若隐若露」,这个露就是在大众之中,叫做「露」。「隐」就是不是在大众里边,就是私下里,彼此面对面。这两种情况中,菩萨都是显示所有真实功德。这里说「显示」,就是也有个赞叹的意味,就是你这个补特伽罗,这位众生,曾经努力地在佛法里边成就了信戒闻舍慧,成就了六波罗蜜的功德,成就了各式各样的功德,那么菩萨或者是在私下里,或者是在大众里面,就把你的功德显示出来,就是赞叹的意思,赞叹你有什么什么功德,但是这是你真实有这些功德,菩萨是要赞叹的。「令诸有情欢喜进学」这些诸有情听到了菩萨的显示,听到菩萨的开示,内心里欢喜,就是不停留在这里,就是精进地学习,努力地去栽培善根,这也是饶益有情戒。

  看这个《披寻记》:

  「若隐若露至欢喜进学者:具足信等随一功德,是名真实功德」,什么叫做真实功德呢?就是信戒闻舍慧,或者信进念定慧也好。「随一功德」这种种功德中,随顺你,或者你具足了很多种功德,或者乃至于只具足一种功德,「是名真实功德」这就是真实的功德。「菩萨于此为令有情生欢喜心,转更胜进」,因为生了欢喜心,就会继续精进用功栽培功德,所以「转更胜进修学」。

  「是故对彼现前或不现前」,所以菩萨对彼众生现前,在大众的面前;或者不现前。或者,这个「现前」是当你的面;「不现前」是不当你的面。

  「如实显发,无所隐覆」就按真实的情况来说,说某某人有什么什么功德。「无所隐覆」你有功德,不把它覆藏起来,会赞叹你,「是名若隐若露显示所有真实功德」。

  盈十、调伏有过

  又诸菩萨于有过者,内怀亲昵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调伏诃责治罚驱摈;为欲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

  这是第十科『调伏有过』,前面说这个众生有功德,菩萨就加以赞叹;若有过失的众生怎么办呢?就是这个『调伏有过』。

  「又诸菩萨于有过者」对于有过失的众生,「内怀亲昵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菩萨对这个有过失的众生,菩萨内心里面也还是亲近这个众生的。对这个有过失的众生,菩萨还是很亲爱他的,还是利益他,令他得到安乐的,而且这种意愿非常有力量,叫「增上意乐」,就是有强大的意愿。

  这个「利益安乐」,这个有过失的众生,菩萨对他的利益安乐的意愿是非常强大的,力量很强大的,愿意和他亲近,不弃舍他的,这是他内心里面的想法。表现于外边的相貌呢,「调伏诃责治罚驱摈」,在外边看是这样的,这叫调伏他。「调伏」这句话,是我们佛教徒常常用的这句话。「调」这个字,是转变的意思,调一调。就是你有过失了,菩萨就要转变你,希望你能够消灭、制伏你的烦恼,使令你身口意清净,有功德庄严,这就叫做调伏。怎么样调伏呢?「诃责」,诃责你,你这样做不对,就是语言上诃责。「治罚」,就是要处罚你,不只是口头上诃斥你,另外要罚你的。那怎么罚呢?这上面没有说。「驱摈」,若严重了,可能要驱逐你,就不睬你了,这叫驱摈。

  菩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欲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这也就是前面的「内怀亲昵利益安乐增上意乐」的意思。「为欲」就是为了希望他能够「出不善处」,从罪过的地方解脱出来,「安置善处」,安排他在有功德的地方,这目的是这样子,并没有恶意,还是善意的。

  看这个《披寻记》:

  「于有过者至安置善处者:谓诸有情若有过失及或违犯,」就是犯了这个戒,「名有过者」,就是有过失的意思。「此有上中下品差别」,这里边有下品、有中品、有上品的差别。这个「过失」有这样的差别的。

  「菩萨于此内怀亲爱无损恼心」,没有损害他的心,「以调伏法令彼调伏」,使令他远离过失,栽培善根。

  「此调伏法复有三种」不同:「一者诃责,谓由语业加行故」,就是在语言上有所行动,指责你的错误。道宣律师的律疏上解释这句话,是在大众里面宣布你的罪状来诃斥你,那么这就叫做诃责,是这样讲,谓由语业加行故。

  「二者治罚」,这个治罚是什么意思呢?「谓由身业加行故」,在身业上有些行动,这个怎么样行动呢?这也没有详细说出来。说是要打你,打你又犯波逸提罪,反正就是身业上有些行动,或者是这么办法的,这个是身业加行。

  「三者驱摈,谓现弃舍不摄受故」,这个「驱摈」是什么呢?把你驱逐了,从这个团体里面驱逐你,把你赶出去了。这是什么呢?「谓现弃舍」,表现出来弃舍你了。「不摄受故」,不教导你了,这样意思,这是最严重的,那么这就是下中上品。

  「如是三种,亦有软中上三品差别」,这三种就是软中上品的差别。诃责就是软品,治罚就是中品,驱摈就是上品,处罚的很严重了。或者说,诃责里面有下中上品;治罚里面、驱摈里面,也都有下中上品,或者这么讲。「随其所有过失违犯,如应诃责治罚驱摈」,随其所应,有这样不同的处罚。

  「为欲令彼有情出离苦因种诸善根,是名出不善处安置善处」,「为欲令彼有情出离苦因种诸善根」从这苦恼的因缘里边解脱出来,那就是从罪过里边解脱出来,就是这里边就是自己的身口意,能够忏悔罪过,使令身口意清净,那就是出离苦因了。「种诸善根」然后努力地栽培善根,「是名出不善处安置善处」。这是调伏有过的有情,这是饶益有情戒。下面第十一科『示现神通』。

  盈十一、示现神通

  又诸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诸趣等相,令诸有情厌离不善;方便引令入佛圣教,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又诸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诸趣等相」,这是说菩萨有各式各样的菩萨,有的菩萨有神通、有的菩萨没有神通。有神通的菩萨也可能是圣位的菩萨,也可能是凡位的菩萨。至于用神通教化众生,也要有适当的因缘;没有因缘有神通他也不现神通的。现在这里说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这个方便就是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呢?「示现那落迦等」就是用神通能够变现出来……那落迦就是地狱;「等」就是示现饿鬼畜生这个「诸趣」等相,这些恶趣受苦的相貌,就是菩萨用神通示现出来这种境界。「令诸有情厌离不善」现出来这种境界有什么好处呢?使令有情知道作恶会有恶报,会到三恶道去受苦。一看到受苦的境界,众生就是厌离不善法的事情,就不愿意作恶事了,所以厌离不善。「方便引令入佛圣教」就是用神通的这种活动、这种行为,引导众生来到佛法里边。来到佛法里边是什么?就是对佛法有信心,有信心就是来到佛教里边来了。如果他来参加佛教的活动但是没有信心,那是没有来到佛教的。「欢喜信乐」对于佛法生欢喜心,那也就是有了信心。「生希有心」就是对于佛法会赞叹佛法的功德世间上是少有的,「勤修正行」他能够有时间,没有信心的时候是没有时间的,有信心的时候就有时间了,他就在佛法里边用功了,栽培善根,勤修正行。

  看这个《披寻记》:

  「以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至勤修正行者」这一段文说的是什么话呢?:「由神境智,于诸变化种种神境,领受示现」,「由神境智」这个菩萨的神通他一定是要有禅定的功夫,有这个色界四禅;你若有神通的话,就是得到色界四禅的时候,在色界四禅里面修神通才能够成就神通。这欲界定、未到地定不能有神通,无色界的四空定也不能有神通,只有色界四禅才能现出神通来。这个神通的变现怎么会变现呢?要有神通智,用智慧来现这个神通的。若是凡夫……若是凡位的菩萨或者不是佛教徒他有了神通的时候,他也可能用智慧来现神通,也可能用贪心来现神通,也可能用瞋心来现神通,那就不是菩萨了。菩萨是用智慧来现神通,智慧里他是有慈悲心来现神通,慈悲心里面有智慧,所以叫作神通智。

  「于诸变化种种神境」变化这种事情呢,原来这是一个黄土,但是把它变成黄金了,这是变。原来什么也没有,化现出来一个东西,那么叫作化,那叫变化。当然这里边有很多很多的事情,也可以变出来水火……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现出来种种的光明、现出来种种的身相,现出各式各样的事情。所以叫变化种种的神通。这个神通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你不能思惟上来的,你想不上来的,所以叫神通。「领受示现」就是用这神通境界现出神通来,这个神通的境界是菩萨自己领受的,现出这个境界菩萨自己领受这个境界的。在众生这方面能看见了的时候,那就叫作示现,能出现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叫作示现。「所有(作)自在」作出来种种的神通变化,在菩萨那方面是无障碍的境界,所以叫自在。若有障碍就不自在了,「是名神通」这神通就是这样的意思。

  「此为方便能办二事」这是一种行动!菩萨有大悲心和大智慧显现出来一种行动,这个行动能办两种事情:「一由恐怖」就是办这个恐怖的事情。「为乐恶者示现诸那落迦」这个欢喜作恶事的人,菩萨若教他说你作恶不好,将来会下地狱到三恶道受苦,这个众生他不相信这件事,那么菩萨就现出来诸那落迦,就是地狱,「及余恶趣」及饿鬼道、畜生世界这苦恼的果报,「苦果异熟」,现出来这个境界,作恶的人受苦。「为无信者示现执金刚神药叉等相」:「为无信者」对于佛法没有信心的人,不相信有善恶果报、不相信有圣人这些事情,不相信佛法的人;「示现执金刚神」那么没有信心的人,当然菩萨为他演说佛法他不相信,菩萨就现出来,拿着金刚的神,现出一个神,「药叉」这药叉鬼的相貌。这金刚神和这药叉相就向这个不相信佛法……菩萨教化他他不相信,菩萨就现出来金刚神和药叉鬼来扰乱这个众生,扰乱他、恐怖他。「由是因缘随其所应令彼有情厌离恶行舍慢生信」:「由是因缘」由于现出神通的恐怖因缘,「随其所应」随那一类众生所适合的,现出种种神通,「令彼有情」就是命令那个众生,「厌离恶行」乐恶法的人就不敢作恶了,就厌离恶行。不相信佛法的人他有高慢心,那么就舍慢生信,他看见了金刚神,看见了药叉鬼的时候,他高慢心没有了,就「舍慢生信」,那么对于佛法就有了信心,「即此总名厌离不善」这些合起来叫作厌离不善,就是「那落迦等诸趣等相,令诸有情厌离不善」,是这样意思。

  「二由引摄」第一件事是恐怖,现在第二件事是引摄。引摄是什么意思呢?「为令所化入佛圣教」就是使令所教化的众生,他能相信佛法,这个佛法,用这个意思把他引导;这里面这个引摄就是引导,引导到佛教里边来的意思,「为令所化入佛圣教」。「示现种种神通变化,由是因缘令彼所化,欢喜踊跃、信受乐欲、生希有心、猛利爱重,精勤修习」他欢喜佛法的程度达到了猛利的程度,特别地爱乐佛法、尊重佛法,精进地修习「法随法行」。那么法随法行就是我们前面学过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法是指涅槃说的,第二个随法是八正道。八正道不是涅槃,但能随顺涅槃,它就能使令你到涅槃那里去,就是使令你修学圣道叫法随法行,这是第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呢,就是第一个法就是佛法,语言文字的佛法,随法就是戒,戒定慧的戒,随顺圣教安住净戒,那么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名勤修正行。」

  洪二、明戒安住(分二科)

  荒一、总征

  云何菩萨住律仪戒,住摄善法戒,住饶益有情戒?善护律仪戒,善修摄善法戒,善行一切种饶益有情戒?

  这是第二科『明戒安住』;前面第一科『明戒安立』,就是什么叫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三种戒前面已经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明戒安住』,就是我们受了戒法,应该安住在戒上面,不能弃舍。分两科,第一科『总征』。「云何菩萨住律仪戒,住摄善法戒,住饶益有情戒?」怎样叫作菩萨安住在律仪戒里边,安住在摄善法戒,安住在饶益有情戒呢?就是三聚净戒。「善护律仪戒,善修摄善法戒,善行一切种饶益有情戒?」怎么叫作善巧方便地保护这律仪戒不违犯,善巧方便地修习摄善法戒,善巧方便地修行一切饶益有情戒呢?这是问。

  下边《披寻记》的解释:

  「云何菩萨住律仪戒至善行一切种饶益有情戒者」:这是牒这段文,下边解释。「由不舍义是名为住」这个住律仪戒,住摄善法戒,住饶益有情戒,这个住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住就是不舍的意思,不弃舍,就是你心能够住在戒里面,和这戒不远离,不远离戒法是名为住。「云何不舍?」怎么叫作不舍呢?「由二因缘」,由二因缘叫作不舍,有两个理由。

  「一者不舍无上菩提大愿」最初你秉受菩萨戒的时候,你是发无上菩提大愿的;这个是应该在受戒之前,应该学习这个无上菩提愿,常常静坐加以熏习、加以学习,常这样地作念来发这个无上菩提大愿,当然是内心的诚恳,由诚恳的内心不断地学习,真实地在内心里面建立了无上菩提愿,那叫做无上菩提愿。说是我不舍三聚净戒,怎样叫作不舍三聚净戒呢?就是你不舍无上菩提大愿。

  「二者无上品缠现行他胜处法」第二个不舍菩萨的三聚净戒,就是你没有上品烦恼——「现行他胜处法」没有犯根本戒,那这样子呢,这个菩萨戒也就没有舍。若是你有上品的烦恼,你犯了菩萨戒,就没有菩萨戒了,这个戒体就没有了,你菩萨的身份就没有了。上品缠这件事也是戒品的后面有说,那上面说有四句话:「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身心爱乐,见是功德。」有这四句话。数数现行,就是你犯戒这件事,数数地去犯戒。数数地犯戒应该怎么解释呢?宗喀巴大师的解释是说你犯了这条戒,犯了这根本戒,将来遇见因缘的时候你还想要犯,那就叫作数数现行;都无惭愧,心里面没有惭愧心、没有羞耻心;身心爱乐,见是功德,对于犯戒这种罪过的事情很欢喜,身心爱乐,感觉到很有功德,你具足了这四句话你就是上品缠。

  「无上品现行他胜处法」第二无上品缠,没有这上品的烦恼现行,他胜处法,「由是因缘令所受戒无有退失」由这两种因缘所以你所受的戒没能退失,「故名为住」,你的菩提心一直的存在,你又没有上品烦恼犯戒,你就是安住戒,三聚净戒了。「护谓防护」,善护律仪戒这个护字怎么讲呢?这个护是防护,就是保护的意思。「于律仪戒此为增上」这个护这个字在律仪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受了律仪戒,受了杀盗淫妄的律仪戒,你常能保护清净不犯,所以这个护字很重要。「由能于此精勤守护,方能精勤守护余二故」由于你能够于此律仪戒精勤地守护不犯,方能够精勤地守护其余的两种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所以这律仪戒的守护很重要。「修谓修习」,这第二句话善修摄善法戒。这个修字怎么讲呢?叫做修习,就是你数数地去作善法,不能作一次就完了;各式各样的善法你都需要作,那么就叫作修习。「于摄善法戒此说为增上」在摄善法戒这一条的菩萨戒里面,这三聚净戒这一聚的摄善法戒里边,修习这句话很重要。「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你常常地修习摄善法戒,它有功能摄受无上菩提果、随与无上菩提果的,所以说修习很重要。

  「行谓现行」第三句就是善行一切饶益有情戒,行是现行。怎么叫作现行呢?「于饶益有情戒此说为增上」就是你不能口头上说,我大慈悲利益众生,这样子不够的,你要显现出来行动,于饶益有情戒此为宗要。「现行身语意业」在你的身语意里边显现出来这种慈悲的活动。「能为四种摄事诸方便故」你能够作出来四种方便,就是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饶益众生。「依此道理故别别说」前面有善护、善修、善行对于三聚净戒来说,是有这样不同的道理,所以就各各地别说。前边是『总征』,下边是第二科『别显』,各别的显示出来。分三科:第一科『住律仪戒』;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十科,第一科是『不恋过去诸欲』。

  荒二、别显(分三科)

  日一、住律仪戒(分二科)

  月一、别辨相(分十科)

  盈一、不恋过去诸欲

  谓诸菩萨住别解脱律仪戒时,舍转轮王而出家已,不顾王位,如弃草秽。如有贫庶为活命故,弃下劣欲而出家已,不顾劣欲,不如菩萨清净意乐,舍轮王位而出家已,不顾一切人中最胜转轮王位。

  「谓诸菩萨住别解脱律仪戒时」这些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安住在别解脱律仪戒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呢?「舍转轮王而出家已,不顾王位如弃草秽」这个人是谁呢?他是转轮王,转轮王这个时候出家了作比丘了,作菩萨比丘了,他弃舍了转轮王这个宝位,出家作菩萨比丘。「不顾王位」他出家以后,再也不顾恋以前转轮圣王的那个位置,那种富贵的境界,他一点也不爱惜就丢掉了、不要了。「如弃草秽」,譬如就像丢掉一根草似的,或者是弃舍这垃圾似的,就丢掉了不要了、放下了。

  看这个《披寻记》:

  「转轮王者」此有四种转轮王;「或王一洲」四大部洲王一洲,就是南赡部洲,「或二三四」或者是两洲、三洲、四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四大部洲。「于彼生时随其所应有铁轮宝或铜或银或金轮宝自然出现」:「于彼生时」就是那个金轮王他初开始来到这个世间的时候,「随其所应」随他的福德所适合的,「有铁轮宝」出现,那就是铁轮王,王一洲;「或铜」轮出现,那是王两个洲;「或银」轮出现、「或金轮」出现,「金轮宝自然出现」,自然的就出现这种宝,那就是铁轮王、铜轮王、银轮王、金轮王。如意地说(陵本二卷十八页)。

  如有贫庶为活命故,弃下劣欲而出家已不顾劣欲,不如菩萨清净意乐,舍轮王位而出家已,不顾一切人中最胜转轮王位。

  「如有贫庶,为活命故,弃下劣欲而出家已不顾劣欲」,这又说一个比如,举一个例子。像那个贫穷的人,一般的庶民,贫穷的庶民,「为活命故」他在这社会上生活困难了,他为了使生命能活下去,他就「弃下劣欲」把自己那个下劣的五欲丢掉了,就出家作比丘了。出家作比丘以后受人家的供养,这个时候「不顾劣欲」就不回想以前在家的时候那种下劣的境界,都不爱了、不要了,那样子。这里说转轮圣王出家和这件事相比也是这样意思,「不如菩萨清净意乐,舍轮王位而出家已,不顾一切人中最胜转轮王位」这个是说这贫穷人弃舍了下劣欲而出家以后,他不再回想以前那个弃舍的欲,还想念那个欲有怎么好,他不想念了。而这件事还不如那个菩萨,发菩提心的转轮王他那个清净的意乐,他那一念的清净心。他一念清净心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出家呢?他就是为了想要得圣道。要得圣道,他就弃舍了转轮王位而出家已,出家以后,「不顾一切人中最胜转轮王位」他不再想……哎呀!后悔了!出家这样清淡,不如作转轮王好,他不会这样的。不会顾恋回想以前的人中作转轮王的那种事情,不回想了。

  看这个《披寻记》:

  「清净意乐者:此中不说已证净胜意乐地名清净意乐」这里边说是转轮那个清净意乐出家,那个不是说已经证得净胜意乐地,那就是初欢喜地乃至到第十地都叫作净胜意乐地,现在这里的清净意乐不是指那个说的。「为求证此,故作是说」那转轮王这个清净意乐是什么意乐呢?就是为了证得十地的清净意乐,他有这样的意愿,就叫作清净意乐,这叫做不如菩萨清净意乐,这只是发一个愿,想要得到十地菩萨的境界,只是发这个愿而已还没有证,只是有愿。「为求证此,故作是说」证此清净意乐故,作如是说。「云何知然?」怎么知道是这么回事情呢?「由前能喻说为活命」由前面说那个贫穷的人为了活命而出家,「由前能喻说为活命」,为了活命而出家,「今此所喻有所为义」前面那个穷人为了活命而出家作比丘,那么转轮王他是为了什么而出家作比丘呢?为了清净意乐,就是为证得十地的清净意乐,这个意思,他现在只是发愿还没证得。「当知亦尔」也就是发一个愿,就是发一个愿的意思。「若不尔者」如果不是这么讲,「有道理相违过」这个道理就不对了,就有相违,自相矛盾的过失。什么叫作道理相违过呢?「非证净胜意乐地已,方舍轮王位而出家故」不是说他已经得到十地菩萨的境界了,然后才弃舍转轮王位,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他还没得到清净意乐,为求清净意乐才出家,所以这样就没有矛盾了。这是第一科不恋过去的诸欲。下面笫二科不希未来诸欲。

  盈二、不希求未来诸欲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于未来世天魔王宫所有妙欲,不生喜乐。

  「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又诸菩萨安住在律仪戒里边,就是出家的戒,他应该不是在家居士,一定是出家的比丘。「于未来世天魔王宫所有妙欲,不生喜乐」菩萨住律仪戒修学圣道的时候,他已经放弃的欲他不要了,那么对未来的「天魔王宫」,天魔,人中的鬼神也是魔,也是向修行人捣乱的,现在是说天上的魔,就是他自在天里面的魔,所以那也算是魔王的宫殿,他所有的妙欲也是很了不起的。而这个修行的转轮王出家了以后,「不生喜乐」对魔王宫殿的所有妙欲不生欢喜心的。

  看这个《披寻记》:

  「天魔王宫所有妙欲者:谓如帝释天宫五欲众妙甚可爱乐」这是举出个譬喻,像这个帝释天就是忉利天。忉利天宫那里边的五欲乐是「众妙」,特别很多很多妙好的事情,「甚可爱乐」。「唯发喜乐」那种欲的境界只令你生喜乐而没有苦的,不像人间欲的事情令你苦恼,唯发喜乐。「彼诸天众恒为是乐牵引其意」这个忉利天众、三十三天诸天众,「恒为是乐」恒为诸天的那种五欲乐「牵引其意」,那个心就被它拉去了。「以度其时」就把他那个光阴,他那个时间就这样度过去了,就是享受乐,「是名天宫所有妙欲,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四卷十七页)」那里有说这些事情。「复有魔罗天宫」这个魔罗就是魔,我们欢喜简略,就把那个罗的音给略去了,只说个魔。这个魔王的天宫,「即他化自在天摄」就是属于欲界天的最高一层天,属于那层天的事。「然处所高胜,受用由他所化」然而这个魔王居住的处所比天的处所高胜,更殊胜一点。「受用由他所化诸欲尘故」他所受用的五欲不是他自己变化的,是由其他的天人所变化,他受用这样的欲尘。「富贵自在」有大富大贵的境界,很自在的,「是名魔宫所有妙欲。此于勤修胜善品者,求欲超越蕴、烦恼、死三种魔时」说是他化自在天里面的魔王,「此于勤修胜善品者」他对于人间的比丘、比丘尼勤修胜善品的时候,「勤修胜善品者,求欲超越蕴魔、烦恼魔、死魔」我们在人间的比丘比丘尼求欲超越,修学戒定慧想要超越蕴魔、超越烦恼魔、超越死魔,超越这三种魔的时候,「得大自在」魔王对这些人有自在力,「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事业」天上的魔王他给我们人间的修行人作障碍,他怎么障碍法呢?他发起种种的杂乱的事情来扰乱比丘和比丘尼,「故名为魔」,是这样意思。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