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11)

  昃二.例悭行等

  如于乐行恶行有情,为欲令断诸恶行故;如是于行悭行有情,为欲令彼断悭行故,于现法中求财宝者,

  这一段是为说正法,分二科,第一科于乐恶行,现在是第二科例悭行等。「如于乐行恶行」,前边说乐行恶行的有情,菩萨为欲令彼断诸恶行故,为说正法。这下边呢,「如是于行悭行有情,为欲令彼断悭行故,于现法中求财宝者」,这个悭行有情于现法中希求财富,他希求财富;菩萨

  为欲令彼正少功力,集多财宝,守护无失;

  这个菩萨怎么样帮助这个众生呢?「为欲令彼」菩萨想要令他「正少功力」,这个「正」这个字当作只是讲,只是用微少的功力就能够集聚多财宝,又能够守护无失,菩萨这样慈悲帮助他。

  于佛圣教怀憎嫉者,为欲令彼得清净信,证清净见,超诸恶趣,尽一切结,越一切苦,应知亦尔。

  这前面说悭行,这下边说到于佛法怀憎嫉心的众生。菩萨为欲令彼对于佛法得清净信,「证清净见」能成就清净的见地,就是大智慧,从佛法中得到智慧。「得清净信」这个信也是从智慧建立的,没有智慧是不能于佛法有信心的,当然这个智慧是属于闻思的智慧,由这样的智慧对于佛法有清净的信心,那么这个信心有多少牢固的力量。但是「证清净见」呢,那就是又进一步地有大智慧了,应该是有修所成慧有禅定的力量,能调伏烦恼了。那么再进一步就是得无生法忍了,那样能断烦恼了,他在佛法中成就的智慧,是更是清净了。「超诸恶趣」若能够得无生法忍,断除分别我执,分别法执,达到这个程度就能超越诸恶趣,超越恶趣的。如果是在忍位,暖顶忍世第一,到了忍位的时候也可以说超诸恶趣,他决定不会失掉正念,超诸恶趣。「尽一切结」就是灭除去了一切的烦恼,那当然是得无生法忍以后;小乘佛法来说,那应该是得初果了。超越恶趣,恶趣是果报,尽一切结是因,无因没有恶因也就没有恶果。「越一切苦」就是超越了三恶道的苦,内心里面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当然也是越一切苦。「应知亦尔」这也是这样意思,菩萨也为他宣说正法,为欲令彼得清净信证清净见,当然要菩萨为他宣说佛法才能够成就的。

  看《披寻记》的文:

  「如于乐行恶行有情至应知亦尔者:令断恶行,谓由戒论」。「令断恶行」,    就是菩萨为他开示戒的波罗密,戒法,戒的议论,戒的论说,戒的论议;他若能够随顺学习戒,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令断恶行」。现在这说「令断悭行,谓由施论」,前面说令断恶行,为他开示戒法,若「令断悭行」呢?「谓由施论」,就开示他布施波罗密,开示布施的道理,那么他就会不悭吝了。

  「令彼正少功力招集守护财宝,谓由开显工巧业处,所作成办种种异相所有言论。」这个他仅是微少的功力就能发财,这件事那么好吗?这个地方什么道理呢?「谓由开显工巧业处」,就是菩萨要开示这个工巧业处。工巧业处前面的文上说,是已经讲过,这个「营农」就是农业,种田的这些事情也能够发财,工商业也是发财,还有书算这些事情,或者营造,造房子造机器这些事情,那上面说到音乐,音乐也算是工巧处,菩萨为开显这工巧业这里面的道理这里面的事情。「所作成办」你根据工巧业你去作这件事能够作成功的话当然就是能发财了。「种种异相所有言论」这工巧业里边很多的境界很多不同的事情,菩萨为他开示这些异相所有的言论,那么就能够完成了他的愿望。

  「令彼得清净信乃至越一切苦」这一段文啊,「谓由宣说超胜四种圣谛相应言论」,这一段文说是「得清净信,证清净见超诸恶趣,尽一切结越一切苦。」这个事情,这是由于菩萨为这个众生宣说超越世间最殊胜的四圣谛的道理,与四圣谛相应的言论,这样子呢就能成功了。「如是一切名善说法」,前面这一段就叫做善说法。

  「于所说法随顺理门,忍可胜解是名得清净信」,现在解释这个清净信,「于所说法」,那个听法的人啊对于菩萨所说的佛法,能够随顺理门,对于所说的道理,他内心里面能够随顺,他不违逆;他内心里面能忍可,他认为这是真理,而且得到很有力量的认识,不是很浮泛的,所以叫做胜解。「是名得清净信」这就叫得清净信。这个清净信,没有疑惑,疑是污浊的,没有疑这个信就叫做清净信。又成就了这样的信,逐渐的会成就更多的功德,所以叫做清净信。

  「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为竖悲泣堕泪」,说那个听法的人,「即由如是增上力故」就由于菩萨说这个增上的佛法,加上他自己对于佛法的真理有胜解的关系,这就叫做增上力。「身毛为竖」,他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悲泣堕泪」他会悲泣会流泪了。「如是等事,是清净相」,这都是清净信的相貌。

  「从是以后,于所说法证谛现观」,说这个人啊,他听闻了菩萨所宣说苦集灭道的道理,他很深深的受到感动,那么从这个以后呢,「于所说法证谛现观」他就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了,所以证谛现观。这个「于所说法证谛现观」,这个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这个闻思修,闻思还是散乱的境界,修就是禅定的境界了,有止也有观。

  有止也有观,我现在又打妄想,「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个妄想来了就非要说不可。这个寂是无分别的境界,心里面寂静。这个寂静这个寂是心说的,不是指地水火风说的,心是了别性,你修行不修行它都是了别性,但是这个了别呢,它不去虚妄分别,它寂静住所以叫做寂;就是止的意思,初开始修行的时候止的方法。这个照这个字,就是明了,对于所缘境明了的显现,所缘境明了的显现在心里面,心对于所缘境很明了。这里边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呢,明了是明了,但是没有分别。譬如说我们的眼识看见光也是明了,但是眼识没有分别。我们这个第六意识动了的时候,这个是光不是黑暗,第六意识就会有名字了,就会分别,这是光这不是黑暗,我们可以读书,在这里可以拜佛,第六意识会分别光的事情。眼识也是见到光,但眼识无分别。眼识无分别,而还是明了是名为照。这样讲照,照也是无分别,寂也是无分别,寂而常照,无分别而还是明了的,所以寂而常照;明了而无分别是照而常寂。寂照是同时的,这样正好说明是止的意思,奢摩他的止,这是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这个照,如果你要解释这个照是有分别的,观察这个所缘境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这样思惟分别,那就和这个寂不同时了,不能同时。我们初开始修学止观的人不可能做到这个程度,有分别无分别是同时的,做不到这个,你做不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句话呢,你自己想一想怎么样去解释。初开始用功修行的人,这个止和观不能同时,到了什么时候可以同时呢?这个如果有人问,你怎么知道你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你怎么知道你得初禅了,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有一次有一个居土问我,说怎么分别这件事,我说从《俱舍论》上看出来,你若得到初禅的时候,就超越欲界,这个时候你的前五识不动了,第六意识在那里活动,这时候就是得了初禅。那怎么知道前五识不动呢?我若一静坐我眼睛一闭,眼识就不动嘛,耳识你没有办法观察,你很难把耳识关住,有声音的时候我听不见,除非你耳根坏了,不然的话你会听见。你耳根是正常的,但是静坐的时候耳识就不动,有声音听不见。若是你静坐的时候达到这个程度,就是谁说什么声音说什么理由出了什么声音没听到,你心里面寂静住。不过这里还有分别,比如说是我没有得禅定,人家念「所作皆办」的时候声音很高我怎么没听到,那什么意思?就是孔夫子说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孔夫子也是对于心里上的活动也注意过,但是不能和佛法相比,那这不表示你得禅定。要奢摩他的时候,我们若是心里面专注的思惟色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专注的思惟,但是你并没得定啊,那也可以听见声音,从这里发现这件事,那不表示你得初禅。你没有去思惟,不是修毗婆舍那观,你修奢摩他的止的时候,心里面只是在那裹明静而住,这个时候你听不见声音,就是表示你得初禅了。得到初禅,当然二禅三禅四禅都是这样子,前五识是不动,第六识还是动的;乃至到你得非非想定那么高的禅定还是第六识的境界。

  现在我还没有忘,我要说什么事情呢?就是「止观双运」这件事,什么叫止观双运?你得到了禅定,你修止的时候,然后也修观,在这个地方呢,我修观的时候,止还没失掉。我们现在用心的修奢摩他的止,都是欲界定,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这统统都是欲界定;在欲界定的时候,就是你心要止只是止,你若一观,止就没有了,这个欲界定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读《分别瑜伽品》,我有心有机会把《分别瑜伽品》再学习一遍,这话一说就麻烦,这样子不是止观双运。你在欲界定里面,你一观心里面就是散乱的,你若是止如果是合适了的话,那就是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心里面是感觉寂静住了。但是你若一修观呢,就没有了,所以止和观不同时的,不能同时。但是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情形和欲界定不同,不一样。这个我们读《分别瑜伽品》就是弥勒菩萨请问的,佛回答弥勒菩萨的问题,他说奢摩他什么时候才算成就了奢摩他呢?佛回答从未到地定开始到非非想这都是算奢摩他的止,都算止成就了。止成就,本来一般说由初禅到非非想定这八个,八个地方而非非想定不算数,只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这三个再加上色界四禅的七个叫做七依止。可以这个做依止而修毗婆舍那观,可以得圣道,非非想定不算数,它不行,它不及格。那么在初禅前边的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不在七依止之内,若算未到地定就是八个了。

  但是佛在《分别瑜伽品》说它也算是止,你若成就了未到地定就算止成就。因为在这个里边有什么道理把它也算在里边呢?因为你在未到地定里边修观也能得圣道,因为它有这个能力,它有这个堪能性了,所以它也算是个依止处,是毗婆舍那的依止处,所以这样讲。这样讲,我们说止观双运,「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算什么呢?我们照那个字只是明了而无分别的话,那还是属于止,而不是观。那这句话不能说是止观双运,止观双运还谈不到。现在是说你在未到地定里面,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面也好,乃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这都是止;在止里面你修毗婆舍那观的时候,毗婆舍那观是分别,心里面观察思惟,但是那个止还在,不失掉,你看这事情有这样事情。那么这看出来,未到地定应该也是这样。就是你在未到地定里面你修毗婆舍那观的时候,这个定地奢摩他止它不失掉,这样子止才有力量帮助你的观断惑证真。不然的话说欲界定,欲界定就没这个力量,没这个力量的原因就是失掉了。你心里面一观察,这止的力量就失掉了,所以不能说定内修观,这句话不成立。但是未到地定以上不是,你修毗婆舍那观的时候,这个止的力量不失掉,它不失掉,不失掉叫「定内修观」。若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禅定里边,这时很明显的你会知道,你在修毗婆舍那观的时候,这个止没失掉。但未到地定可是不同,未到地定能听见声音,你在那里修观也好不修观也好,外边声音能听到。这个和四禅不同,因为它的定力浅,它有这个问题。虽然是这样呢,但是他能得圣道,就表示他虽然能听见声音,但那个寂静的力量没失掉,它还是能帮助你的观去断惑证真。这样说呢,不只是在初禅以上叫止观双运,在未到地定也有这个力量。刚才说为什么说四禅以上叫做止观双运?为什么说未到地定也可以说止观双运,我刚才说出个理由来的,这是说这一段。

  现在我说这一段,这里面说是「从是以后,于所说法证谛现观」,那当然这一定是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证谛现观就是证初果须陀洹。这个止观双运是什么意思?就是得圣道的时候。你修止观能达到双运的时候,你要知道你那时候就要得圣道了。虽然我的止也成就了,我也能修观,但是还没达到止观双运啊,那还不能得无生法忍,有这件事。这上面说「谛现观」,这个「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这「现观」这话,明白一点说,就是无分别智现前了。现就是现前观察,就是无分别智现前了,他与苦集灭道四谛相应叫做「谛现观」,但这时候是无分别的境界。这一念无分别境界呢,你这个地方呢,在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上说出来,说出一件事来。我们有的时候修止,有的时候修观,你止观双运也是,你止现前了,同时也修观;也可能修一会观又不修观,而只是修止,还是有这个问题,有这样的差别相的。而在这个时候呢,天台智者大师的大智慧说出这句话来,就是在止的时候,你这时候没修观,在止的时候,无漏的智慧忽然间出现了,那么这是一个情形。有的时候不是,是在你修观的时候,无漏的智慧忽然间出现了。你像那个钻木取火,忽然间出火了。就是你在修止观的时候是钻木,忽然间出火了,这个圣慧,菩提的清净智慧出现了,那就叫做谛现观。这就是得了圣道了。这个时候的慧和你原先修那个观不同的,你原先修观你怎么样修好,没断烦恼还是有漏法的,这时候忽然间出来智慧这是清净的菩提智,叫做菩提,清净的智慧,是无漏的智慧,那叫做「谛现观」。

  「离邪分别不生恶趣」,得了谛现观的圣者,他没有邪分别,因为这个时候他这个正念坚定有力量,他不会像以前在凡夫的时候种种邪分别。我现在再重复一句,在声闻地的时候,得初果须陀洹的时候,他得到无我的智慧,还要得于诸法如幻的智慧,这句话我们在别的地方很难看见。初果圣人他看见一切世界都是如幻如化的,他不执着这是真实的,他有这个智慧了。那么得诸法如幻智离邪分别,就没有我们原来的贪瞋痴的分别,都没有。不过这里边也还是有点事情,他是断了见烦恼,爱烦恼还在,那也不能说他完全是清净。他有的时候心是清净,有的时候也有事情,但是他有事情的时候,这个正念一提起来,这个烦恼就没有了,他能够达到这个程度。所以说「于所说法证谛现观」,这个证者悟也,这个悟是证悟,如实的觉知了,不是从文字上我明白这件事,那不算数;他是经过闻思修,经过长期止观的力量他觉悟了,证谛现观。「离邪分别不生恶趣」为什么不生恶趣?离邪分别,他没有这些虚妄的分别,他是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很强。「是名证清净见」,这个清净见,的确是指无漏的智慧说。「超诸恶趣」,就是这样这么解释。

  「乃至最后证阿罗汉,于有余依永断下分上分诸结」,你得了初果须陀洹,初证谛现观是初果须陀洹,你还要继续的修止观;继续的修止观,在《阿含经》上有一句话叫「重虑缘真」,你以前在暖顶忍的时候,你在观察四真谛理,观察苦集灭道。得了初果以后你继续的要观,在奢摩他里面观察苦集灭道,这个真是四真谛,苦集灭道都是真谛。由这样子呢,就是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最后得阿罗汉。「重虑缘真」观苦谛里面也有不净观,初果也修不净观的,乃至到已得阿罗汉他还修不净观。如果住无分别住呢,那当然就是定,在三昧,他有的时候在三昧里面也修观,他也思惟苦空无常无我,世界上是苦是无常是不净是无我这样思惟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凡夫的心虚妄分别,得了圣道的时候他的心怎么样呢?你若读《阿含经》,阿难尊者请问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说,你在初果以后,二果三果乃至阿罗汉道以后,都是这样分别,他要分别的时候就是苦空无常无我,世间都是不净,生厌离心,还是这样,他的心也是这样子。但是若是你学习《般若经》,学习大乘佛法的般若波罗密那就不一样,他可能不修这个不净观,也可能是这样。他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他内心里面这样分别。

  所以「乃至最后证阿罗汉,于有余依永断下分上分诸结。」有余依,有剩余的依,这个依是什么?就是色受想行识,他证阿罗汉道以后,他见烦恼爱烦恼都没有了,也不再造生死业了。但是他还剩下来原来的果报还在,这个色受想行识还在,这个色受想行识叫做依,为什么它叫做依呢?「善不善孰为本?身为本。」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你做善也好,你做恶也好,你修出世间的圣道也好,要靠你这个身体,没有这个身体你什么也做不来。你没有色受想行识你什么能行啊,什么都做不来,所以这个身体是一切善法,一切恶法出世间的圣道的依止处,要靠它才能成就的,所以称之为依。但是现在是爱烦恼见烦恼完全消灭了,这个身体还是存在的,身体为什么还会存在呢?因为这个身体啊,这也是个问题啊,因为这个身体是生死的果报,它是果报,它由什么来的呢?就是由你的爱烦恼见烦恼来的。你的爱烦恼见烦恼得的这个果报,爱烦恼见烦恼没有了,这个因没有了,为什么果没有消灭呢?它还存在。这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寿命的关系,你以前造那个业力,那个业力那个寿命它支持你活两百岁,你一百岁时候得阿罗汉,你还要一百年存在。只是断了烦恼,这个业力还是没受影响,还是继续存在的,所以他有余依。

  在有余依的时候,永断上分下分诸结。这个上分下分我们在声闻地也是讲过了,我现在再重讲。下分呢,就是指欲界说的,上边呢,就是色界无色界是上,欲界是下,下分这是这样意思。修道无学道是上,见道是下,这也是上下。这个下分结也是有五个,身见戒取疑,还有贪瞋这五种烦恼。你有这五种烦恼,你不能离开欲界,说我得禅定我到色界天上去,那这五种烦恼还把你转下来,把你拉下来的,还回到欲界来。这五种烦恼这个身见戒取疑是见烦恼,另外贪瞋呢,是欲界的思惑,这里面也包括愚痴在内,那么这是五下分结。你在有余依的这个时候,这阿罗汉,他已经永断了下分五种烦恼。五上分结就是色界无色界是在欲界以上,修道是在见道以上,也有五种。五种是什么呢?色染无色染,掉举慢无明。

  我们静坐的时候,你若得未到地定的时候,心里面也是寂静住。这地方说是色染无色染,掉举慢无明;色界定无色界定,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有掉举?我以前听老师讲的时候,老师这么讲我就这么听,我没有这个心念,我现在忽然间想色界天的人有掉举,怎么没有说有昏沈。他有掉举,这怎么讲这句话?色界天的人在禅定里面有掉举,怎么讲这句话怎么讲?怎么解释这句色界天上的人无色界天上的人有掉举,在禅定里边有掉举,这怎么讲?你应该要注意这个事情。别人没有人问没有事,若有人问,我们欲界的人修禅定成功了,心里面不昏沈也不掉举,为什么色界天上的人有掉举,这问题怎么解答?不是在声闻地,在三摩哂多地,还是《瑜伽师地论》三摩哂多地里面,还有那个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地那里边的文,我查到一点,你看我说这几句话,顶多两句话说完了,但是这两句话你要用时间去查,要多少时间啊。查这上面解释啊,什么叫做掉举?爱上静虑,就是你得了色界定,得了无色界定,你对那个三昧的境界有爱是名为掉举,这样解释,这个掉举这么讲。当然这样讲呢,就和我们人像我们初开始静坐的内心的掉举不一样,不一样的。比如说第七识,第七识有我痴我爱我慢我见有四个烦恼,四个烦恼,第七识是非常微细的,所以它那个烦恼也微细。不像第六识这个烦恼粗重,第七识它就微细。那么色界天无色界天,它那个掉举也是微细了一点,只是有爱,当然这就是佛菩萨的慧眼法眼的看,它里边有爱,它就是掉举,给它个名字叫做掉举。所以色染、无色染、掉举、慢、无明,这是上五分结。这个你说这段文不容易解释,但是学习佛法几十年了,忽然间出来一个问题怎么解释,不容易。你看我现在就算是勉强的把这问题回答了,但是还要再学习啊。所以「于有余依永断下分上分诸结」,就是三界的烦恼完全消除了。

  「于无余依永灭三界生死诸苦」,那么寿命到了的时候,把这个身体这个有余依,寿命到了的时候,一剎那间就失掉了,一剎那间就灭坏了。那么第二剎那不生起,不生;前一剎那灭,后一剎不生,这时候叫做无余依。色受想行识没有了,这个时候永灭三界的生,永灭三界的死,再也不生也不死了。「诸苦」一切生死的苦也都没有了。「是名尽一切结越一切苦」,这是《披寻记》解释这一段文。

  盈三.了知恩报(分二科)

  昃一.标义

  又诸菩萨于其有恩诸有情所,深知恩惠,常思酬报。

  那么这是第三科了知恩报,前边第二科为说正法,第一科是与作助伴,第二科为说正法,现在第三科是了知恩报。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义。「又诸菩萨于其有恩诸有情所」这个菩萨对于有恩的诸有情的地方,就是那些对于菩萨有恩的这些诸有情,那这个恩是太多了。看那个文我们现在明白,菩萨不可以完全只是在佛学院学了十年就做菩萨,是不及格的,不要说五年,也不要说三年。这个菩萨是达到了什么程度啊,他不但是出世间的佛法,世间的事情他也知道。工巧明那么简单的事,工巧明他也知道,那就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他都毕业了,是这么样的一个人。那么他在初开始用功修行的时候他也是一定有施主,也要乞食,衣食住都是别人供给的。说是「于其有恩诸有情所深知恩惠」,他深深知道以前人家给我个红封的呀,就是这些事情。凡夫有可能还忘记了,他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但是得了无生法忍,得了圣道,得了甚深三昧,得了圣智慧的时候,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我看这样境界,最少要到第八地菩萨才能好一点啊。要到第九地才得四无碍辩,一切众生的语言三昧都毕业了,这可以作菩萨,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成阿罗汉还比较简单。所以这个有恩的人太多了。「深知恩惠」到那个时候完全知道,以前是对他怎么怎么的他都知道。「常思酬报」他常心里想啊要报恩。这一段文是标义,下边是释类,解释它的差别。

  昃二.释类(分三科)

  辰一.恭敬

  暂见申敬,赞言善来;

  分三科,第一科是恭敬。「暂见申敬,赞言善来」这是表示恭敬的意思,「暂见」就是初开始一见面他就向他致敬,实在也就是致谢。「赞言善来」就是非常好,你来得好。

  怡颜欢悦,

  菩萨对那个有恩的众生,面容是非常欢悦的。

  吐诚谈谑,

  就是很诚恳的同他谈话,非常的喜乐。

  祥处设座,

  他在吉祥的地方,就是好的地方准备个座位。

  正筵令坐。

  正者善也,这个正者当善字讲,一个好的席,在那个座位放上一个好的席请他坐,那么这是表示恭敬。下边第二科是供养

  辰二.供养

  若等若增,财利供养,现前酬答,

  若等,说以前你受过他的恩惠,现在酬报「若等」相等,其实那个数量是相等的;「若增」或者是再加多,等利的财利供养,或者增多的财利供养。「现前酬答」不是托一个人去酬谢他,他当面来酬谢你。

  非以下劣。

  酬谢的这些恭敬的,不是由下劣的东西酬谢的。

  辰三.伴助(分二科)

  宿一.举于事业

  于彼事业,虽不求请,尚应伴助,

  这个是第三科叫做伴助,分两科,第一科举于事业。「于彼事业,虽不求请,尚应伴助」,说是那个有恩的人他有经营的事业,「虽不求请」,那有恩的人并没有向菩萨请求援助,没有;「尚应助伴」而菩萨知道了,他也去帮助他经营那个事业的。这里边可以有一样事,就是父母的问题。我们出了家,把父母都抛弃了,是很感觉到抱歉,现在报恩,现在是报恩的时候。「尚应伴助,况乎有命。」

  况乎有命。

  何况他现在下了命令请你来帮帮忙,更应该去帮助了。

  宿二.随应例余

  如于事业,如是于苦,于如理说,于方便说

  这是第二科,前面举于事业,下边第二科随应例余,随其所应,其余的也都是这样子。「如于事业,如是于苦」说对有恩的人他有事业的经营,菩萨就要去助理。其它的事情呢,「如是于苦」我有恩的人现在苦难中,他现在有痛苦,那当然菩萨也去「于如理说,于方便说」,菩萨这时候也修行成功的人,也会为他开解,来解决他的苦难,解决他的那些问题,如理的为他宣说佛法,或者方便的为他宣说佛法,解除他的痛苦。

  于济怖畏,于衰恼处,开解愁忧,于惠资具,于与依止,于随心转,于显实德,令深欢悦。于怀亲爱,方便调伏,于现神通,惊恐引摄,如应广说当知亦尔。

  这一段文唉呀我不知道怎么讲才对,后来我继续看下去,下边有解释,下边统统每一句有详细解释,所以我们这里不必解释了。

  看《披寻记》:

  「如于事业至当知亦尔者:此中事业至方便说,皆如前解」,这就可以解释,可以懂了。「于济怖畏至现神通,如下当释」,下面有解释,这里不解释了。

  盈四.救护怖畏(分两科)

  昃一.总标

  又诸菩萨于遭怖畏诸有情类,能为救护。

  这就是要开始解释于济怖畏这个地方这句话,这是第四科。前面是第三科了知恩报,这是第四科救护怖畏。分两科,第一科总标。「又诸菩萨于遭怖畏诸有情类」对于遇见了恐怖的事情这些诸有情,「能为救护」菩萨能救护,令他远离怖畏。这是总标,下边释类。

  昃二.释类

  谓于种种禽兽水火,王贼怨敌,家主宰官,不活恶名,大众威德。

  各式各样禽兽的怖畏,或者水,大水漂荡的怖畏,或者火的怖畏,王的怖畏,贼的怖畏,怨敌的怖畏,家主的怖畏,还有宰官的怖畏,不活的怖畏。不活就是生活困难,活不下去了。还有恶名,有不好的名誉,还有大众威德的怖畏。

  非人起尸,魍魉等畏,

  「非人」就是鬼神,本来这个死尸,这个人死了这个尸体它是不会动作了,但是这个鬼神呢,入到这个尸体里面,能把这个身体起来,有这种事情,用这个来害人,这些事情。「魍魉等畏」还是魍魉鬼的这些怖畏。

  皆能救护令得安隐。

  众生有这个怖畏的时候,菩萨都能救护,使令他内心得到安隐。这可见菩萨有这样的能力还是不简单。

  看《披寻记》:

  「不活恶名大众威德者:谓由匮乏资具因缘,起不活畏」,这个生活的资具缺乏因此起不活畏。「若于他所深生希望,有所求觅」,对于别的人希望那个人帮助我,有所「求觅」,我对他有所求,想要取得什么。「由是因缘,起恶名畏」,你向人有所求,就会引起很多问题。「处大众中其心下劣,起大众畏」,就有这个大众的威德畏,所以要精进的不懈怠的栽培善根,就是这么回事,不栽培善根有所不足,你善根有所不足,你就会有这样的问题。

  「威德炽盛,为所制伏,起威德畏」,人家那个对方的威德殊胜,你就被他制伏了,就是这个世界上,世间出世间都是力量强弱的问题。世间上的事情,你的福德大了,那自然权力就在你手里头。所以想要做皇帝,不和人争,我不竞选,你就努力的多做善法,做到功德特别多的时候,自然人家双手让给你。不需要开火不需要开枪,你一开枪就是苦恼了,所以这地方就是「威德炽盛,为所制伏,起威德畏」,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要学习佛法的时候,佛法告诉我们这些事情,世界上的强人,非法的人,他不明白因果的道理,就是勉强的我要这样做,勉强这样做,多诸苦恼。

  盈五.开解愁忧(分三科)

  昃一.总标

  又诸菩萨于处衰恼诸有情类,能善开解令离愁忧。

  这个事情不只这一样事,很多的事情都是一样,没有一样是能超越这个范围的,世间上所有的事情完全都是这样子。你的福德智慧大不用争,一切都是如意的。这个四王天,忉利天,忉利天他有很多苦恼,有什么苦恼?和阿修罗战争。我这说话就说他的苦恼境界,忉利天福报很大了嘛,但是还不知足,要到阿修罗宫去抢阿修罗女,这造成一个苦恼,你这样子阿修罗不同意就发生战争。阿修罗没有酒,他的世界没有酒,也就是没有甘露,要到诸天去抢,也是就是纠纷,有这个苦恼。若空居天就没有这件事了,因为他们的福德更大;若色界天以上更没这些问题。而出世间的圣道,我们多少有一点善根,肯努力的学习佛法,我能讲经,我能写文章,怎么怎么的感觉到满意了。其实你若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反感觉到不足,反感觉到为人说法条件不够,那个时候是圣人了,但是他感觉到不足,你看这事情就是这样。所以说我们在凡位,自己感觉到很满意,实在是无知。若得无生法忍为什么感觉到不足呢?因为他的智慧更高,他知道的事情更多,你没有天眼通没有,神足通,宿命通,天耳通都没有。你想要说法的时候,和圣人,后面也有提到,力种姓品也有提到,为人说法的时候要观机,初得无生法忍的人有可能是在未到地定得无生法忍,但也可能是在初禅得无生法忍,但这时候不行,你的神通不够,所以他感觉到很不足啊。那怎么办?他愿意到佛国去,愿意到佛世界,到佛世界去听佛说法,在那里继续用功,他欢喜这样,和我们凡夫不同,不一样。「又诸菩萨于处衰恼诸有情类」这是第二句,前面那个「于济怖畏」这句话解释完了。下面「于处衰恼,开解愁忧」这句话,这是第五科,开解愁忧,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又诸菩萨于处衰恼诸有情类,能善开解令离愁忧。」这也要辩才智慧,在那个不如意的境界里面很苦恼,菩萨能够善于开解,为他说法,使令他的忧愁没有了,那也不简单,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是总标,下边是释类,分二科,第一科依亲属衰亡来说,衰恼诸有情。

  昃二.释类(分二科)

  辰一.依亲属衰亡

  或依亲属有所衰亡。

  这个「依」当因为讲,他因为亲属有所衰亡,什么亲属呢?

  所谓父母兄弟,妻子奴婢,僮仆宗长,朋友内外族因,

  所谓父亲母亲,哥哥弟弟,妻子奴婢,僮仆宗长,他这个族姓里边的一个最尊贵有德性的人是宗长。或者是朋友,或者内外诸因,这「因」也当作亲字讲,就是内外亲族,父亲这个族里的人就是内族,母亲嘛就是外族。

  亲教轨范及余尊重,

  或者在佛法里面有亲教师,有轨范师,其余的尊重,其余的有志同梵行者,都是应该尊重的。这样的人,

  时有丧亡,善为开解令离忧恼。

  菩萨也会做这件事。

  看这个《披寻记》:

  「或依亲属有所衰亡等者:亲品眷属,名为亲属」,眷属这个字怎么讲?我这个查字典,但不是今天。眷者爱也,属者随也,亲爱互相随顺的人就叫做眷属,名为亲属。「略摄有二」,这个亲属很多,但可以分两类。「一:自所摄受。所谓父母乃至内外族因」,这是我自己我要和他们有亲爱,我关心这些人。这个摄受就当关心讲,我所关心的人,我所亲爱的人。「二:为他摄受」,别的人关心我,那是谁呢?「谓亲教轨范及余尊重」,这些人都关心我,那么这是亲教师,和轨范师及余尊重。我现在又有个分别,我想我们这些人可能都是观世音菩萨弟子,也可能是文殊菩萨弟子,也可能是普贤菩萨的弟子,但我们不知道,他给我们做师长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做过他的弟子,他关心我们,但是他关心我们还是不知道。我这么想,我们佛教里面的情形应该是这样意思。有的人是地藏菩萨弟子,这是不一样。我们表面上说,我初出家的时候我学的天台教,那你和天台智者大师有关系,就是有关系。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呢,那和弥勒菩萨,无著菩萨天亲菩萨就有关系,就是和这些大菩萨有实质关系。他们对我们都有关系,都关注我们,就是这样子。谁能够在这个五浊恶世宏扬佛法?就是这些大菩萨呀,是这么回事。所以这是亲教轨范及余尊重。

  「如诸有智同梵行者,是名为余」,这个「余」字是,及余尊重,「余尊重」是谁呢?就是其余的有智慧的同梵行者,这都是可以尊重的。这个当然我这还是有所分别,有智同梵行者,就是有戒定慧的人。戒定慧里面以智为首,有志同梵行的人也是我们所应该尊重的。「如是等类,皆约增上亲品为论,故有衰亡而起愁忧。」这下面第二科,前面是依亲属衰亡来说,现在是第二科,依财宝丧失来说。

  辰二.依财宝丧失

  或依财宝有所丧失。

  什么财宝呢?

  谓或王贼之所侵夺,

  他侵犯你,把你的财产夺去了。

  或火所烧,或水所溺,

  你的财产火烧了,或者水所溺,漂溺。

  或为矫诈之所诳惑,

  这都可能不是阿飞,就是那些大老千,他是欺骗你,矫诈,说出几句欺骗你的话,欺骗你,就把你的财产夺去了,就是说几句话。

  或由事业无方损失,

  前边是说外边的力量把你的财产夺去了,「或由事业无方损失」或者是你自己经营的事业的财产,你这时候没有智慧,处理错误了,没有方法,也就是没有智慧,失掉了,把财富失掉了。

  或为恶亲非理横取,

  或者是你的恶知识,不是善亲是恶亲,不讲道理强迫,「非理而取」就叫做横取,不讲道理。

  或家生火之所耗费。

  你家里面败家子把你毁坏了。

  于如是等财宝的丧失,善为开解,令离忧恼。

  这是第二科,下边第三科总结。

  昃三.总结

  由是因缘,诸有情类生软中上三品愁忧,

  软品愁忧,中品上品是三品的苦恼。

  菩萨皆能正为开解。

  开解使令愁忧都可以开解。这三品愁忧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或者说是容易消除去的愁忧叫做软品,不容易消除他的忧愁就是上品的愁忧,中间性嘛叫做中品愁忧,或是这么解释。

  盈六.施与资具(分二科)

  昃一.总标

  又诸菩萨备资生具,随有来求,即皆施与。

  这是第六科施与资具,和前面那个文是一个次第。「于济怖畏,于衰恼处开解愁忧,于惠资具」,就是现在解释这句话。先总标。「又诸菩萨备资生具」这个菩萨有大福德,他具足了很多的资生资具,生活所需的这些因缘,很多财富就是了。「随有来求,即皆施与」,随什么因缘什么情况,各式各样的人来到他这里有所求,菩萨就完全能布施,能满愿,能满他所愿。这是总标,下边释类。

  昃二.释类

  谓诸有情求食与食,求饮与饮,求乘与乘,

  乘就是车。

  求衣与衣,求庄严具施庄严具,

  那么佛教徒想要造个佛堂要庄严具,向他求,他也是给你。

  求诸什物,施以什物,

  前面列出来个别的名字,这里就是其它一切的杂物,菩萨都能施以什物。

  求鬘涂香施鬘涂香,

  鬘,花鬘,花织成的鬘,或者是涂香,他就施鬘涂香。

  求止憩处,施止憩处。

  休息的地方,那么菩萨就施止憩处。

  求诸光明,施以光明。

  你求光明他也就能给你光明,那当然这就是灯了。

  盈七.如法御众(分两科)

  昃一.总标

  又诸菩萨性好摄受,诸有情类,如法御众,方便饶益

  这是第七科如法御众,前面那句话呢,就是于与依止就是这句话。先总标。「又诸菩萨性好摄受,诸有情类」,菩萨的心性他欢喜摄受诸有情类,这个摄受怎么讲呢?就是饶益,当饶益讲,他欢喜用佛法来利益众生,引导他。这个摄受还是当引导讲好一点。这个「摄」就是手把它拿过来,叫做摄受;那么就是引导他来到佛教里边,引导诸有情。「如法御众,方便饶益」引导来以后呢,要如法的来教导他,御就是教导的意思,要如法的教导。「方便饶益」菩萨有各式各样的善巧方便来利益这些众生。这是一个大总标。

  看《披寻记》:

  「如法御众方便饶益者:众有五类:一、在家众,二、出家众,三、净信众,四、邪恶众,五、处中众。」就是净信和邪恶之间的人,他也不是净信佛法,但是可也不是邪恶,所以叫做处中众。那么这一共是分成这五种。这五种我在看,这个在家众这个地方呢,在家众和出家众,出家众应该说是就是净信众,在家众里边也可能有净信众。这个邪恶众也应该是属于在家众,出家众也有邪恶众吗?这不知道,这是一个事,处中众。下边解释。

  「于五众中处在家众」,他是归属于在家众的人,这种人啊菩萨怎么样来教导他呢?「应依毁诸恶行,赞诸善行,现说正法」,菩萨应该是依据佛的法语,依据佛法的道理,「毁诸恶行」呵斥做恶事的行为,「恶行」不应该做,呵斥这件事。「赞诸善行」赞扬做种种善法,是有功德的。这个善行的范围是很宽,当然应该说是做一些慈善事业是很好,很容易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你做一般的善业,这是很明显的事情,「赞诸善行」。「现说正法」这句话可以做两个解释,就是「毁诸恶行,赞诸善行」这就是正法,这也可以这么解释。或者是先为众生毁诸恶行,赞诸善行,然后为他宣说出世间的圣道,那么叫做「现说正法」,或者这么解释。因为菩萨的如理说一定是出世间的圣道,这个毁诸恶行,赞诸世间善法,这是个方便,是个前方便,这不是菩萨的本意,因为一般的事情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令其止息及进修故」,使令这个众生开点智慧,来停止恶行而能够进修善法。

  「处出家众,应依增上戒等三学」,如果是属于出了家,来到寺庙佛法的团体里边出家众,受了出家戒的这些人,「应依」菩萨应该是依据佛的法语,为他开示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出世间的圣道,三无漏学。「现说正法」,现前为他宣扬佛法。「令速欣乐故」,人命无常,你要赶快的发欢喜心啊,你对佛法发欢喜心修学圣道,宝贵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所以要赶快的啊。

  「处净信等众,应依圣教,广大威德,现说正法」。「处净信等众」,属于这个众生,也可能是在家的,也可能是出家的,他现在他是对于佛法修学过了一个时期了,他对佛法有清净的信心的这样的人。这样的人,菩萨怎么样同他结缘呢?「应依圣教,广大威德」应依佛经律论里边赞叹佛菩萨的广大威德,现说正法,那就是宣扬圣义谛了,「现说正法」。「如其次第,令倍增长」,「如其次第」如他原来学习佛法的次第,使令他在原来的基础上,让他向前进步,可能他已经信解行证,他已经是在那一个阶段在那继续进步,「如其次第,令倍增长」。「令处中信」,前面那个净信众是邪恶众和处中众这两类的人,菩萨为他说法呢,「令处中信」,这个不是深奥的,是初一步的信心,进一步的信心,再进一步的信心。总而言之,使令他没有相信佛法的让他相信,没有栽培善根的令他栽培善根。「令生净信故」,就是使令邪恶众和处中众这两类众生能有净信故。「如摄事分说」,摄事分里有说这件事。(陵本八十一卷十七页),「是名如法御众」,这个「如法御众」可不简单,那可见这个菩萨是博学多闻,是通达佛法的人。不是说是光是有小小的信心,就在佛法里面能行菩萨道,我看是不可能的。就是在家居士也是一样,出家的法师也应该是一样,你完全你都不及格你能做菩萨?我看不行。这是如摄事分说,是名如法御众。

  「菩萨所有四种摄事,是名方便」,力种姓品也有说四种摄事,是名随摄的方便。这个方便饶益这就说那四种方便。四种摄事,是名方便。「若诸菩萨先行布施,当知是名随摄方便」,或者财布施,或者法布施,当知是名随摄方便。

  「何以故?先以种种财物布施饶益有情」,用财物布施利益众生。「为欲令彼听受所说奉教行故」,目的是令他听闻佛法,他能依教奉行,能够修行。不是解决了那个生活上的问题,就停在那里,没有进一步的栽培,不是这个意思。你有了财的布施,同他结成了一个好的友谊,你利用这个友谊令他栽培善根,那这是菩萨道。如果说是只是解决了他的衣食住的问题,身体健康的问题,就结束了,这不是菩萨道,那是人天的善法。就是你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你不知道这个菩萨道怎么做的。「如力种姓品说」,如力种姓品说这件事。「(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二页)是名方便饶益。」

  前面是总标,「又诸菩萨性好摄受诸有情类,如法御众,方便饶益。」这是一个总标,下边是释类。分两科,第一科是财摄受。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正摄受;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由自施。

  昃二.释类(分二科)

  辰一.财摄受(分二科)

  宿一.正摄受(分二科)

  列一.由自施

  以无染心先与依止,以怜悯心现作饶益,

  这是由自施,就是这位菩萨来摄受这个众生,他心里面是清净的,没有染污心。那么这说动机是清净的,怎么样来饶益他呢?「先与依止」先给他作依止,这句话怎么讲?我看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给他一个住处,先与依止,给他一个住处,先要给他一层楼吧,给他一个住处。「以怜悯心现作饶益」,而做这件事是用怜悯心做的,不是只是心,不只是有个空愿,而是表现在事实上,对于他有所利益,使令他身心安下来。

  看那个《披寻记》:

  「以无染心先与依止,以怜悯心现作饶益者:」这话怎么讲呢?「若以贪他作己僮仆为驱使故」,若是这位菩萨他内心里面的动机是贪,是贪心,贪求他作自己的僮仆,就是廉价的劳工,是这个意思。「为驱使故」我叫他做这个事叫他做那个事这样子。「而与依止」,这时候我给他地方住,给他作个依止,解决生活的问题叫做依止吧。「当知此心名为有染」,我们在律上,在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你收徒弟,人家同样也是这样讲,「当知此心名为有染。」

  「菩萨不尔」,发菩提心的人不是这样子。「如法御众,不以非法」,你把他摄受过来之后,你还要合法的教导他的,如法御众。「不以非法」不能用非法来教导他,这还是有问题。「故说以无染心先与依止」,所以这句话就是表示这个意思,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你心要清净。

  「又若矫设方便,拔济有情,令于他所,免为僮仆」,又这个菩萨假设「矫设方便」,虚伪地表现出来一个方便,安排一个圈套,安排一个骗人的方法,用这个方法表面上是救济有情,方便拔济有情。「令于他所,免为僮仆」欺骗这个人,他原来是在另外一个人那里作僮仆的,现在用这个方法引诱他,你不要在他那儿作僮仆,就这样子。「还自摄受为己僮仆」,不叫他在别地方作僮仆,还是叫他作僮仆,但是到我这儿来作僮仆,「还自摄受为己僮仆」。「如是等类,义如自他利品中说」,我们已经学过那一品了。「(陵本三十五卷十七页)」

  「当知如是拔济有情,于彼有情,心非怜愍,亦无饶益」,你也没有怜愍心,而对他也不能说有所利益,也没有佛法的利益的。「菩萨不尔」,菩萨不这样作。「方便随摄,非为矫设」,用善巧方便来利益他啊,但是是诚实的,没有欺骗的性质。「故说以怜愍心现作饶益。」

  然后给施如法衣服,

  给他一个住处之后呢,然后给他如法的衣服,合法的衣服。

  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

  维持生命所需一切的杂物。

  看这文《披寻记》:

  「给施如法衣服等者:此中衣服乃至资身什物,皆利养摄」,都是属于财物来资养生命这一类的东西。「若物可令清净受用,此物名为如法利养」,若这个东西可以「令他清净的受用」,受用的很清净,没有非法的性质,这个物呢就叫做「如法利养」。「如下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二十页)此中如法应依彼释。」

  我去读了那一段文,我还是不太明白,这句话「清净受用」,「若物可令清净受用」,在那个九十九卷二十页上,还没有明白它那句话的解释,那地方只是说菩萨呢,不以非法取得的财物,是合法的取得的财物,来受用这个财物。或者这个地方「如法衣物」,就是如法取得的财物,同这些众生来享受,那么就叫做「如法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或者就这么解释吧。

  这个下边的文啊,现在是本地分,本地分一共是,到五十卷止,从三十五卷到五十卷止,十六卷菩萨地,有些地方很容易讲,很容易学习,费解的地方不多。但是到了抉择分的时候可是有问题,抉择分的时候可是难了一点。这个我们学习佛法也和做事一样,有的时候很顺,有的时候难了一点。我们容易的地方也要细心的去思惟,难的地方你更是要用点心,不然的话就不知道它说什么。其中就是说到三自性,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这是唯识重要的名相。其中又说到真实义品有四寻思,四如实智,到抉择分的时候也有解释,也有很多的问题。我们修唯识观,就是修四寻思,四如实智。而你这个似懂非懂的,那唯识观怎么修啊,那是不能修的。但是到抉择分的时候,它有很微细的解释。所以那个时候可能要辛苦一点,现在的文不是难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