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4)

  荒五、摄受想(分二科)

  日一、征

  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摄受想?

  这是学习耐他怨害忍五种想,使令自己没有瞋心。这五种想里面,最后一个想叫做摄受想,分二科,第一科征。

  「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摄受想」?有怨而又来伤害菩萨,菩萨对于有怨有害的补特伽罗要学习摄受想。这个「摄受」,说一个白话的意思,就观察他就是自己,观察这个有怨有害的人和菩萨是一体的,不是另外有一个人来伤害我,作如是观,叫做摄受想。这个「摄」这个字,可以当个取字讲,取过来,拿过来。就是把他拿过来当作自己,心里面能够这样安忍容受,叫做摄受想。这里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修摄受想。

  日二、释(分二科)

  月一、修摄受想

  谓诸菩萨应如是学:我为一切有情之类,发菩提心;摄受一切有情之类,皆为亲眷;我应为彼作诸义利。我今不应本于有情欲作义利,而当于彼不忍怨害,作非义利。

  「谓诸菩萨应如是学」,这个菩萨如果遭遇到有怨的有情来伤害他,他应该这样观察,应该这样学习观察,怎么观察呢?「我为一切有情之类,发菩提心」,菩萨自称为我,当初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是为了饶益一切有情才发菩提心的。我为什么要愿得无上菩提?就是为了饶益一切众生。这个「类」,就是众生里面一类一类的,胎、卵、湿、化,一类一类的不一样。有天上的有情,有人间的人,还有三恶道的,人间也是各式各样的人,所以其中有类别的。

  「摄受一切有情之类,皆为亲眷」,我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我当时我的内心的观想:「摄受一切有情之类,皆为亲眷」,就是取一切有情都当作我的亲爱的人,就是作如是观。这个摄受在这里可以当作观察讲,观察一切有情之类都是我亲爱的人。「我应为彼作诸义利」,是我亲爱的人,我对他们应该怎么样呢?我应该为他们作义利,作世间的福德、作出世间的福德,为他们做这件事;劝导他们栽培世间的福德,也栽培出世间的福德,为他们作这样的义利。「我今不应本于有情欲作义利,而当于彼不忍怨害,作非义利」,我现在不应该,本来这些有情我发心为他们作功德的,「而当」,而今天我又于彼不忍他们的怨害,为他们作一些苦恼的事情,作非义利,我不应该这样子。这是修摄受想这一段。

  月二、依想堪忍

  如是如理正思惟故;于有怨害诸有情所,灭除他想,住摄受想。依摄受想,于诸怨害悉能堪忍。

  「如是如理正思惟故」,前面修这个摄受想,也就是如理思惟的意思。「如是如理正思惟故;于有怨害诸有情所,灭除他想」,菩萨这样子观察了以后,那么对于有怨而又伤害我的诸有情所,「灭除他想」,就消灭去另外有一个众生这种思想,这种思想要不得。「住摄受想」,我就安住在摄受想这个地方。安住摄受想呢,就是他们都是我亲爱的人,这叫做摄受想。其次呢,他们和我是一体的,也叫做摄受想。离开了我自体,另外没有一切众生的;我和一切众生是一体,是无有二相的。「依摄受想,于诸怨害悉能堪忍」,我作如是观,成就了摄受想的时候,于诸有情的怨害就全能够堪忍,而心里面不动了,不会有瞋心的这件事。那么这是依想堪忍。

  下面看这个《披寻记》:

  「灭除他想住摄受想者:由诸菩萨摄诸有情以为自体」,这个住摄受想这句话怎么讲呢?「由诸菩萨摄诸有情以为自体」,就是我本身,一切众生和我是一体的。「是故于彼灭除他想」,所以菩萨的智慧里面没有其他的人,这就叫做「住摄受想」。这个菩萨的伟大到了这个程度。

  这个地方呢,「灭除他想住摄受想」,如果是说观察照见五蕴皆空,菩萨自己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离一切相的,观察一切众生也是无相的,那么自己和一切众生都统一在无相之中,在无相之中没有菩萨可得,也没有众生可得,那就是「灭除他想住摄受想」了。那么若是有如是观的时候,「于诸怨害悉能堪忍」,那也就没有怨害可得这件事了。

  宇二、释名(分二科)

  宙一、征

  云何名忍?

  前面这五种想都说过了,这下面释名;前面辨这个五种想的相貌,现在解释这个忍的名称,分二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忍呢?忍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呢?

  宙二、释

  自无愤勃,不报他怨,亦不随眠流注恒续;故名为忍。

  「自无愤勃,不报他怨」,这是第二科解释。菩萨自己心里面没有忿怒,这个众生有怨,众生于菩萨有怨,来伤害菩萨,而菩萨自己内心里面没有忿怒。「不报他怨」,表现于外的行为呢,这个怨家来伤害菩萨,菩萨不报仇,不报,我不报复你,不回报。「亦不随眠流注恒续」,在外边菩萨是非常和平的,内心里面怎么样呢?菩萨内心里面「亦不随眠」,眠就是睡觉了,说这个人没有出来工作,那么他干什么呢?他在房子里面睡觉,那么那就叫做随眠。说菩萨他那个瞋心在心里面没有表示出来,所以没有愤勃,也没有报他怨,这个瞋心没有动起来,那么就是潜藏在、隐藏在心里面,不是的!菩萨也没有这个瞋心的随眠的事情,也不是在心里面隐藏在那里不动,不是。

  「亦不随眠流注恒续」,这个流注,就是流水一剎那间就流过去了,白天也流,晚间也流,流注就是相续的意思。流注是个譬喻,就是表示这个瞋心潜藏在那里相续地、不断地在心里面隐藏着。菩萨不是!心里面也没有烦恼的随眠,没有这回事。这样子就是清净了,内心里面也没有瞋,那么表现于外的也非常的和平,所以「故名为忍」。忍者,心不动的意思。有烦恼而烦恼不动,也可以名之为忍。现在这个文看出来,菩萨根本没有烦恼,根本心里面不忿怒了,就是因为菩萨见到第一义谛了,没有引起烦恼的地方。我们的心在世俗谛上活动,那么世俗谛是有法可得的,所以就是有亲有疏,有爱有恨,这在世俗谛上这样子。到了第一义谛的时候,没有亲疏的差别,也没有爱恨的差别,这个烦恼没有办法生起了,「故名为忍」。下面第三科就结束了。

  黄三、结

  是名菩萨耐他怨害忍。

  这就叫做菩萨耐他怨害忍。这五种想,这个摄受想有深义,可以包含着〈真实义品〉所说的,就是法无我的那个智慧在里面了。但是在文上看出来,就是「于有怨害诸有情所,灭除他想,住摄受想」,这文上看就是非常的,这个文字用的境界很高。若是深入地去思惟,才知道这就是法无我的智慧境界。

  看这个《披寻记》:

  「云何名忍等者:谓诸菩萨性于他所遭不饶益」,这个「性」就是心,菩萨的心「于他所」,在众生这里遇见一些不饶益的事情,没有利益的事情来伤害菩萨。「无恚害心」,菩萨内心里面不忿怒。「亦不反报」,你伤害菩萨,菩萨能容忍;而不会去,你打我,我打你,你若骂我,我就骂你,菩萨没有这回事情,不反报。「是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这就是这个意思。「若他谏谢速能纳受」,若是对方来伤害菩萨,又后悔了,他又向菩萨道歉,这个谏谢应该是这样意思。「速能纳受」,菩萨很快地就接受,你向他道歉,他就接受,不会:「不可以,我要处罚你,我要伤害你,我心里才舒服,你不能口头上说对不住,我就原谅你了,没有那么便宜」,菩萨不是。「若他谏谢速能纳受,终不结恨」,从始至终,菩萨心里面没有恨,不结恨,没有恨在那里隐藏着。「不久怀怨」,说是菩萨也多少有一点,但是很快地就没有了,不会很久地还怨恨,「是名亦不随眠流注恒续」。「当知此约菩萨性能堪忍说此忍名」,说这个忍的名字。

  这个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有可能也还有点恨,也可能还有恨,但是他得了无生法忍,他有诸法不生不灭的智慧,这个智慧一现前的时候就没有事了,什么事没有了。若到了第八地菩萨以上,完全没有事,三界以内所有的烦恼都清净了。

  玄二、安受众苦忍(分三科)

  黄一、征

  云何菩萨安受众苦忍?

  前面是耐他怨害忍,这一科解释完了。这是在文字上来讲菩萨的忍的境界,为什么菩萨能这么样忍?就是有正忆念,就是能够正审思惟,能够作如理观察的关系;如果不作如理的观察,这很难忍,不容易忍得住的。由正理的观察,成就了诸法毕竟空的智慧,成就了如幻如化的智慧;由这个智慧修成功了的时候,他就能忍。当然这件事呢,就是长时期的要静坐,长时的静坐,长时期的如理作意,才能够成就这件事。如果你不如理作意,你又不静坐,那就是嘴说一说而已,这就是办不到这件事的。说是办不到这句话呢,也是事实,当然不是说是今天你就是佛了,不是这么意思。就是你从今天开始常常如理作意,慢慢地就成功了,那么你说办不到就办得到了;如果你不常常地如理作意,不常常地静坐,那就是办不到了,这永久也办不到这件事。所以究竟是能办到?能办不到?就在乎你自己,不是说你决定能办到,你若是懈怠就是办不到,如果肯精进努力那就能办得到,这是这么回事。

  「云何菩萨安受众苦忍」?这是第二个安受众苦忍,这是问这句话,怎么叫做菩萨安受众苦忍呢?下面第二科解释,也就是回答,分三科,第一科还是如理思惟,分二科,第一科于过去世。这个如理思惟是非常重要,就是常常地要思惟,常常地如理思惟就可以,耐他怨害忍也要由如理思惟才能成功,现在安受苦忍亦复如是。怎么叫做安受众苦忍呢?就是很多的苦恼的事情,你都能够安住不动,不感觉到有苦。这个忍怎么样能够修成呢?

  黄二、释(分三科)

  宇一、如理思惟(分二科)

  宙一、于过去世

  谓诸菩萨应如是学:我从昔来依欲行转,常求诸欲,故意思择为诸苦因,追求种种苦性诸欲。于追求时,忍受无量猛利大苦。所谓种种徇利、务农、勤王等事。如是追求无义苦时,令我具受种种大苦,皆由无智思择过失。

  「谓诸菩萨应如是学」,这一句话总标,怎么样诸菩萨应该这样学习。「我从昔来依欲行转」,我从无始以来,过去久远以来到现在,「依欲行转」,这个依字当作随顺的意思,随顺这个欲行,简单的解释就是欲心,我随我心里面的欢喜,我就这样去做事,我欢喜什么心里面去做什么,是这个意思。我随顺我的欲心去活动,作种种的活动。「常求诸欲」,不是一天两天,我常是这样子,去寻求各式各样我所欢喜的事情,常求诸欲。「故意思择为诸苦因」,故意就是有意的,有意的去想办法,我欢喜这件事,欢喜这件事,这件事没到我手里头,我就想办法。「思择」,就是内心里面思惟,想办法把我所欢喜的事情拿过来,是这样子。但这件事呢,「为诸苦因」,就是你遭遇到很多的苦恼的原因。你欢喜欲,那就是众苦之因,这下面再解释。「追求种种苦性诸欲」,因为常求诸欲,当然这个人呢,多数有多有少,读书干什么?就是追求诸欲的方法,我追求这个欲的方法,你不读书不知道,读了书才知道,这样子这样子这样子。「追求种种苦性诸欲」,追求种种欲,欲在我们凡夫的心情认为那是乐,所以我们去追求。但事实上它是苦,它是以苦为性的,那就是反正不是苦苦就是坏苦,不是苦苦、坏苦就是行苦,你不能超越这三种,这三种都是苦,就是这样子。当然这个佛法说这个坏苦,就是深一层地说苦,说行苦是更深一层的,都是苦,并不是像众生自己所想象的:「啊!这个事情很美,怎么怎么地…」,实在不是,这是令我们苦恼的事情。

  「于追求时,忍受无量猛利大苦」,这下面说:怎么叫做苦?你说苦,你要说出让我信服才可以,你光说诸欲都是以苦为性,我不相信这句话,你要再说一说我听听。「于追求时」,就是我们认为这件事是很美的,我很满意,我要去追求。「忍受无量猛利大苦」,你追求的时候就很困难嘛,很不容易,那个时候有很多的猛利的大苦恼,那你就得要忍受,不忍受你求不到你所求的欲,就得忍受这个苦。再解释这句话,「忍受无量猛利大苦」这句话还没有说明白,这下面再详细说。「所谓种种徇利、务农、勤王等事」,「所谓种种」就是很多的,各式各样的。「徇利」,徇者,求也。求利,就是求这个财宝,就是利,要去求这个利。求利有种种,究竟是什么呢?「务农、勤王等事」,就是努力地去种田、耕地、栽培五谷,然后有所收获,那么就是这里面就有利了,这也是很辛苦的事情。「勤王等事」,就是为政府做事情,为国王做事,要勤劳地、勤苦地做种种事,这也是苦恼的事情。

  这个你看历史,我看中国历史、外国历史都是一样,哎呀!做个宰相、做个大官,官是越做越大,感觉很满意。但是你一不对劲了,国王就要杀头,这过去时代就是这样子。那个汉高祖,他去平反去,有人报告说韩信要造反,韩信造反,那么就是去叫韩信来,好杀掉他,韩信不来,韩信他说:「我有病,不来」。那这些陈平这些人、吕后,汉高祖不在了,汉高祖已经出去了,这时候吕后、陈平、萧何这些人主政,韩信要造反,别人造反可能不要紧,韩信造反谁不害怕啊?那么叫人去叫他来,他不来,怎么办呢?派萧何去,萧何是宰相,那不是平常人啊!萧何亲自来,见着韩信,萧何这个人是有智慧的,说是:「汉王出去平反已经胜利了,大家来庆贺这件事,你到到场,你就走,就好了嘛!」那么萧何说这个话,韩信本来有智慧,这时候糊涂了,就相信这句话了。那么他就来了,来了,一到来就把他抓住了,抓住就把他杀掉了。这个汉高祖打败楚霸王,那是韩信的功劳,功劳是那么大,现在说要造反,只是听人说这么一句话而已,说这么一句话就认为是真的了,把他骗来以后就杀掉,这件事对不对?但是你说不对也不行,因为韩信太厉害了,谁都害怕啊!他若在那里,他没造反,你心就不安,真实要造反还了得啊!所以非要杀了心才安。杀也不合道理,不杀也不行,苦恼不苦恼?所以「勤王等事」,这是个苦恼的事情。

  那个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他做过出家人,恐怕未必受过戒,做过出家人又还俗了,去当兵,后来逐渐就做了王了,做了领导人。他底下有个大将,领着兵出去打仗的时候,打胜利了回来以后马上辞官,辞职,变成一个平常人,就不领兵了,要这样才可以。军队在你手里头,那国王他心里不舒服。这件事你看,这个君和臣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所以「勤王等事」,很苦啊,我看,世间上的事很苦的。「如是追求无义苦时,令我具受种种大苦」。

  我心里头又有一个事情,《成唯识论》?是《瑜伽师地论》?后边有一篇序,有跋文,那个人叫李义府,李义府这个人,他还能给我们佛教写了一篇文章,这个人。这个人是怎么回事?这个人是四川人,这个四川人文学不得了,这个政府里面,这个时候是唐高宗的时代,唐高宗有一个大臣,就是很信赖的一个大臣,到四川去遇见这个李义府,「哎呀,这个人的文学这么高啊!」回来了就是对唐高宗说:「这个人真是难得的人才啊,你一定请他来」。那么就请他来了,请他来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唐高宗也在苦恼的时候,什么苦恼呢?想要把原来的王皇后罢免,要封武则天为皇后,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大臣里面反对,反对这件事情。反对这件事情,唐高宗无可奈何,无可奈何的时候就是酝酿之中,而这个李义府来了,他就给唐高宗出主意,一下子把所有的大臣都镇伏住了,就封武则天为皇后。这一下子这个李义府有功劳了,这个唐高宗封他为相,你看这个事了得啊,就做这些事情。做这些事情呢,这个李义府这时候不得了。我想这个时候,玄奘大师正是在,可能正是这个时候,在的时候。但是他这个人写文章那个智慧真是不得了啊,现在的文章你能看见的。应该很聪明,可是糊涂,这个人糊涂啊!怎么糊涂呢?贪污!很多很多的财富,就一直地积聚财富,贪污。很多人来告状,这个唐高宗,「我没看见,我不知道!」就是这样子。到最后的时候呢,唐高宗没有办法保护他了,就叫他来,叫他来就说这件事:「你要小心一点,适可而止啊,不要再搞下去了!」但是这个李义府这个人糊涂啊,他想武则天一定是支持他,他对唐高宗不放在眼内,你看这糊涂不糊涂?他就是一拍桌子就走了。唐高宗:「喔,你对我这样子」,他走了以后,唐高宗立刻下令逮捕他,立刻变成阶下囚了,就是这个事情。「利令智昏」,原来就是这么回事。「所谓种种徇利、务农、勤王等事」。

  「如是追求无义苦时」,这些事情表面上是求荣华富贵,到头来变成阶下囚了,所以实在来说,你说追求荣华富贵,其实是追求无义苦时,一点功德没有,做这些事情没有功德。如果真是发无上菩提心,为人民服务,我是为老百姓的福利,那还有点意思,但是这种人我认为很少,多数为自己私人的利益而为国王做事、为政府做事,你动机是这样子,你没有什么功德的。所以「如是追求无义苦时,令我具受种种大苦」,这是菩萨自己说,我从昔来,我过去的时候就是这样子,「令我具受种种大苦」,受了很多的苦。「皆由无智思择过失」,这是因为我没有智慧,做些糊涂事,不知道这样做有过失,这样做有罪过,这样做没有功德,我不知道这样观察,有这个过失,所以受了很多的冤枉的苦。

  宙二、于现在世

  我今为求能引安乐最胜善品,尚应思择忍受百千俱胝大苦;况少小苦而不忍受!

  「我今为求能引安乐最胜善品,尚应思择忍受百千俱胝大苦」,前面是于过去,于过去世我受了很多的冤枉苦,下面这是于现在世。说我现在呢,「为求能引安乐最胜善品」,我现在不糊涂了,我不是求世间的荣华富贵,我是为求能引安乐最胜善品,就是求无上菩提,希求圣道。这个「能引安乐」,就是无上菩提。这个无上菩提不是自然有的,你要修学最胜善品才能够把无上菩提引发出来的。「最胜善品」,最殊胜的、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戒定慧六波罗蜜这些事情。我做这些功德的时候,「尚应思择忍受百千俱胝大苦」,我尚且应该思惟观察忍受百千俱胝那么多的苦,我都要值得,受这个苦我不是白受苦的,我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我从无始以来在生死里面受了很多苦,一无所得,受苦只是受苦而已,什么也没得到。现在若是我受了苦,我是修学圣道而受苦,这个苦是有意义的,能令我得无上菩提。「况少小苦而不忍受」,况且小小的苦恼,我受不了吗?那么这是于现在世菩萨这样思惟、观察。这可见,你「徇利、务农、勤王等事」,要受很多苦,都白受了;说修学圣道也要受苦,因为修学圣道这个事情也会遇见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也是会这样子。那怎么办呢?你都要忍受。你若不忍受,这个圣道修不成,圣道是不能修的。

  看这个《披寻记》:

  「依欲行转等者:谓依欲界诸行心意识生」,这个他这么讲。「谓依欲界诸行」,有无色界、有色界、有欲界。这个多数的佛教徒都是在欲界这个广大的区域里头修学圣道的;修学圣道,你在欲界,你就是有欲。欲界的诸行,也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这个。「心意识生」,你根据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去缘色声香味触法,而就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有心意识就现出来了。「是名依欲行转」,依欲行转这句话就是这么讲。

  「受用欲尘为境界故」,这个识一现起来干什么呢?这个心出来干什么?就是受用欲尘,就受用色声香味触法,在色声香味触法上希望得到满意的享受,就是这个。受用欲尘,这个尘是个染污的意思。「为境界故」,为你内心所缘虑的境界,就在这里可能会得到一些满意的事情,就是为这件事。「于五妙欲恒起追求,是名常求诸欲」,这个常求诸欲这句话怎么讲?就是「于五妙欲」,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令你满意的妙、好的东西。「恒起追求」,长时期的老是想办法去求这个五种欲。「是名常求诸欲」。

  「起不如理作意,思惟其相及与随好,是名故意思择」,求诸欲的时候,是怎么样求的呢?「起不如理作意」,就发动不合道理的思惟、不合道理的思想,不如理作意。「思惟其相及与随好」,思惟那个它的相状和随好。这个前五识所接触的这个五种欲,叫做相;第六意识起来活动的时候,叫做随好。因为第六意识会种种分别,前五识只是一看见一个相,它不会分别,所以叫做「相及与随好」。这个起不如理作意这句话怎么讲?因为这些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妙欲都是如幻如化的,不是真实的;你认为是真实的,那就是不如理作意,这是一个不如理作意。第二,这些东西里面有欺诳性;你感觉到很美,但是实在是很丑陋的,那这就是不如理作意。很丑陋的,你认为很美,那这就是一个不如理作意;你认为会有很多很多如意的事情,实在它那里面是火坑,你若跳进去就糟糕了,所以都是不如理作意,就是没有智慧。「思惟其相及与随好」,思惟它一定是很好,怎么美。「是名故意思择」,这个故意思择就这么讲。

  「由是因缘,令心流漏发生种种恶不善法」:「由是因缘」,由于你有一个不如理作意为因缘,使令你的心就流出来很多的烦恼。你眼睛看见它,耳听到它,眼耳鼻舌身这五识遇见这个境界,然后这个意识在这里生出来很多的贪心。一定是决定不会完全如意的,所以你也还要有忿怒,还有贪心、有瞋心,各式各样的烦恼,叫做「流漏」,流出来很多烦恼。「发生种种恶不善法」,烦恼一出来以后,它不会停留在那里的,还会发生出来各式各样有罪过的事情,就出来了。「是故说彼为诸苦因」,这个欲能令你受了很多的苦啊。但是众生无始劫来一直地为欲所欺诳,为欲所欺骗,一直地不能觉悟,一直不能觉悟的。你受了欺骗了、受到伤害了,但是还不觉悟,还要继续地追求,只有佛教徒听闻了佛法稍微好一点,能回头,「哎呀!欲是苦啊!」,可能会好一点。

  宇二、能忍众苦(分四科)

  宙一、标

  如是如理正思惟故;为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

  前面是如理思惟,下面这边能忍众苦,分四科,第一科标。「如是如理正思惟故」,这样子合乎道理的正意念,这样思惟,这是一定要是听闻佛法。佛菩萨在经律论里面开示我们的道理,我们去受持、读诵、正意念,才有如理正思惟,不然的话不行,不然的话不可以。「为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因为有如理正思惟故,我就不要再上当了,我不要这个欲,不求欲了,那么求什么呢?求菩提,求出世间的圣道。求出世间的圣道,这个求的时候也不容易,也会有很多困难,有困难,你要忍受,「悉能忍受一切事苦」,这些困难你要忍受。因为不忍受,这个圣道你求不到,所以还是「悉能忍受一切事苦」。这是标,下面征。

  宙二、征

  云何名为一切事苦?

  说我求欲的时候,我愚痴,我遭遇到很多的苦恼,现在我修学圣道应该没有苦嘛,怎么还有很多苦呢?「云何名为一切事苦?」这是征,下面列出来。

  宙三、列

  当知此苦略有八种。一、依止处苦。二、世法处苦。三、威仪处苦。四、摄法处苦。五、乞行处苦。六、勤劬劳处苦。七、利他处苦。八、所作处苦。

  「当知此苦略有八种」,说是我们修学圣道,修学圣道也有苦啊,也是有困难,有事情的,这个事情还不是少数,有八种,这个列出来。「一、依止处苦」,这是一种苦。「二、世法处苦。三、威仪处苦。四、摄法处苦。五、乞行处苦。六、勤劬劳处苦。七、利他处苦。八、所作处苦」,一共有这八种苦。你修学圣道,你不要说:「我修学圣道应该没有苦」,不是!也有苦,有这八种苦。

  下面第四科解释,解释分八科,第一科是依止处苦,分二科,第一科显处。说安受苦忍,安受苦忍就是受这八种苦,是这个意思,受这八种苦。这个文很有意思,你在生死流转你受很多苦,无量劫来受苦,你白受了!你受苦,一无所得啊,白受苦。现在修学圣道,那也要受苦,那和以前的流转生死可是不同,是这样意思。先是显示这个依止处苦。

  宙四、释(分八科)

  洪一、依止处苦(分二科)

  荒一、显处

  依止处苦者:依,谓四依。由依此故,于善说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刍分。所谓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依止处苦者:依,谓四依」,这个依有四种依。「由依此故,于善说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刍分」,这四种依你非要有不可,你有这四种依,你才能够「于善说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刍分」,这件事才能成就。如果没有这四种依,这件事不行,不能成就。这个「善说法毗奈耶」,毗奈耶是律,就是佛善说法,这个法和律是佛说的,所以非常的好;如果你是生死凡夫,那不要提,你是生死凡夫,你会说什么,所以你那个不算数。现在是佛说的法和律是非常的好,它能为你作圣道的增上缘,所以是好,好就是在这里。「出家受具」,你在佛的法、律之中,远离了烦恼的家,你到寺庙里面,到法与律这个寺庙里面来受了具戒,受了比丘戒。「成苾刍分」,这时候你就成就了比丘的身份。成就这个身份,你要靠四依,有这四种事情你才能成就的。

  究竟是什么呢?四种依是什么呢?「所谓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就是这四种。你要有「衣服」,有穿衣服。还要有「饮食」,没有饮食这不行。还要有「卧具」,休息的地方。「病缘医药供身什物」,这些也要有,因为人都是要有病的,也要准备这些事情。这是显这个四依之处,下面明忍。

  荒二、明忍

  菩萨于此,若得粗弊,鮮少稽留,轻蔑不敬,不生忧悒。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依止处苦。

  「菩萨于此,若得粗弊,鮮少稽留,轻蔑不敬,不生忧悒」,这个菩萨他原来是发无上菩提心了,他可能受了优婆塞戒、优婆夷戒,是个在家居士身份,现在出家受了比丘戒了,就是菩萨比丘了。菩萨比丘的时候呢,就和原来在家菩萨不同。在家菩萨,你要生产,你或者务农,或者勤王,做工商的这些生产的事业,现在出家就不能做这些事情了,不做这些事情,那么怎么生活呢?所以你还是要乞求了,就是去乞求这个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要向人家乞求。乞求的时候,「菩萨于此,若得粗弊」,得到的衣服、饮食这些等东西,得的是粗弊的衣服、饮食,不是那么好,粗弊的。「鮮少」,还是很少,他给你的东西很少。「稽留」,你向他乞求的时候,他还很缓慢,不是立刻给你,他在那里拖延时间,你心里很着急也不行,他不给你啊。「轻蔑」,他给你的时候,没有恭敬心,轻视你。你这个菩萨比丘,你自己感觉到很高贵,但是那个施主对你瞧不起、轻蔑你、轻视你,不恭敬。「不生忧悒」,菩萨对于这个「粗弊,鮮少稽留,轻蔑不敬」,心里面不动心,不生忧悒,不忧愁,不介意这件事。你要忍受,要容忍这件事。

  「不由此缘,精进懈废」,不会因为人家对你不恭敬,粗弊鮮少稽留这个事情,「我何必出家受这个苦,叫人瞧不起呢,我不修圣道了,我还俗吧」,菩萨不会!「不由此缘,精进懈废」,不会因为这件事,这个精进修学圣道这件事就停下来了,我不修行了,菩萨不会。「如是名为菩萨忍受依止处苦」,这一段文就表示,这个依止处这个苦你要忍受,菩萨要忍受的。你不忍受,这个圣道就修不成,就是这个意思。这里面我们看出一件事,就是现在的在家居士要出家,也不是全部的,少数人,「我不乞食,我把钱赚好了,我自己修个庙我在这里,衣食住都有了,我不求」,佛没有这样说,佛没有这样说。

  看这个《披寻记》:

  「依谓四依等者:一者衣服,二者饮食,三者卧具,四者病缘医药供身什物」,这是四样。「是为四依」,这就叫做四依。你出家修学圣道,你要有这四种作依止、作依靠,你才能够生活,你才可以修学圣道的。「于此四依得非上妙」,于此四种依,你得到以后,不是好的,「名得粗弊」。

  「得非众多,名得鮮少。他或于此不速疾施」,那个施主他不很快的给你,「是名」叫做「稽留」。「不恭敬施,是名」叫做「轻懱不敬」。

  这〈声闻地〉曾经「说」过这件事,〈声闻地〉上说:「又应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这个比丘要到施主家,你先要把这个心,把你自己这一念心要保护的好好的。「岂有出家往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怎么叫做自持其心呢?那有说是出家人到施主家去,希望他布施,「非不惠施」,他就布施你,他不布施你,决定这样吗?不是的,不能说决定就会布施你,这要自持其心。「要望他敬非不恭敬」,你是到施主家,你希望他恭敬你,他不恭敬你,没这种事,这是不决定的。「要多非少」,你希望他多给一点,他就多给你一点,不会少,也不是决定的。「要妙非粗」,要给你好的,不给你粗劣的,这是不决定的。「要当速疾而非迟缓」,到施主家他要很快的给你,不会迟缓,也不是决定的,「(陵本二十五卷十一页)」。「由是道理,菩萨于此不生忧悒」,所以菩萨也不去生这个分别心,不在乎这件事。

  这一段是明忍,这是依止处苦,这是一件事。下面第二科是世法处苦,分二科,第一科是显处,分二科,第一科标列。

  洪二、世法处苦(分二科)

  荒一、显处(分二科)

  日一、标列

  世法处苦者:当知世法,略有九种。一、衰。二、毁。三、讥。四、苦。五、坏法坏。六、尽法尽。七、老法老。八、病法病。九、死法死。

  「世法处苦者」,什么叫做世法处苦呢?「当知世法,略有九种」,世间法,就世间人的思想叫做世法,有九种不同。「一、衰」,什么叫做衰呢?就是你希望得到很满意的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但是没成功,令你失望了,那么叫做衰。「二、毁」,毁是什么呢?就是不当你面,就在背后里面毁谤你,说是你这个人一点品德没有,信戒闻舍慧统统没有,这就是毁。「三、讥」,是当你面,说是你这个人太差劲了,一点信戒闻舍慧都没有,这就是讥,当面。「四、苦」,苦是什么呢?就是遇见这一些苦恼的事情,不顺心的事情,叫做苦。这四种是世间法。

  「五、坏法坏。六、尽法尽」,这是你的身外之物,身外之物都不是永久可以美好的嘛,就是有的时候被破坏了。这个坏法到来的时候,这件事坏了,破坏了,被破坏。「六、尽法尽」,被破坏了还可以暂时对付用,但是到最后完全没有了,叫做尽法尽。譬如你买一个车,买一个车你可以用它,它出了毛病了,但是还可以用,这时候叫做坏法坏;最后完全不能用了,叫做尽法尽。这是身外之物。下面是「七、老法老」,这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我现在身体健康,我年纪还没到三十岁,我的身体很健康,不是!转眼间老的事情就来了,「老法老」,这些衰老的事情,眼耳鼻舌身意各部分的机能都衰退了,这事转眼间就到了,到了你就老了。你不是说「我还年轻」,这句话靠不住的。「八、病法病」,说我没有病,也不是的,病随时会到来,病法病。最后,「九、死法死」,就是这个气血完全衰竭了,就死掉了,死法死。这是世间的法有这九种。

  这个我看世间人,尤其是年轻人,年轻人身强力壮,头脑清明,到学校读书考第一名,这心里想:「我在社会上很多很多的财富等着我去拿」,只想这件事,其他的事不想,其他的衰、毁、讥、苦、坏、尽、老、病、死,我不想这件事,不想这件事的。但是你不想归不想,这事情还是要来的,来了你有什么办法?没有办法,只有接受。不要说一般的老百姓,你就是大福德、有大权力的人,照样这些境界来了,来了也就是要受,无可如何。只有谁能有办法解决这些世间的事情?就是阿罗汉以上的圣人,这个问题都能解决了。得了阿罗汉道以后,衰、毁、讥、苦、坏、尽、老、病、死,在阿罗汉心里没有这件事,他那个清净心一现前,到了第一义谛了,第一义谛里面没有这些事情,没有这些事情,他那个心里是清净自在。世间上的荣华富贵的人,他心里面很多很多的问题,我曾经说过,我们一般人睡觉的时候就睡觉,有人来敲门,心里不害怕;越有权力的人越害怕,他越害怕这些事情,疑惑心还非常大。

  那个朱元璋还是出过家的人,他做了皇帝欢喜同几个出家人来往,这个出家人是有学问的人,能作诗,朱元璋一看,立刻下令把这个出家人杀了,他说那个诗里面有一句话骂他,你看他那个疑惑心就这么大,立刻就把这个出家人杀掉了。所以这个《法华经》〈安乐行品〉说:你不要和这国王、大臣来往,他的疑惑心很大的。他发生什么事情,他就疑惑这个出家人在这搞什么鬼?他疑惑你。你若不同他来往,就没有事,他不能赖在你身上。所以这是世间法,苦啊!很苦啊!我们若不学习佛法,我们也不知道这件事。我们和一般人一样,也是追求荣华富贵,不知道荣华富贵是个陷阱,要听闻佛法才告诉你这些事情。

  前面是列,列出来这个世法处苦,这下面说名苦。

  日二、名苦

  如是世法若总若别,会遇现前,能生众苦,此即名为世法处苦。

  「如是世法若总若别,会遇现前,能生众苦」,前面说这九种事情,这是世间法,世间人就是这个。「若总若别」,总就是全部的现前了,或者是其中某一部分现前,这叫别。「会遇现前」,你遭遇到这个苦了。这些事情,「能生众苦」,能使令你心里面很多很多的痛苦。到衰的时候,你心里快乐吗?这个毁、讥、苦、坏法坏、尽法尽、老、病、死,你心里快乐吗?「能生众苦,此即名为世法处苦」。

  荒二、明忍

  菩萨触对如是众苦,思择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世法处苦。

  「菩萨触对如是众苦,思择忍受」,这底下明忍。「菩萨触对如是众苦」,这个发无上菩提心,他又受了比丘戒。看这个文是先受菩萨戒而后受比丘戒,或者受比丘尼戒。看这个文上的次第,先是在家的时候受了菩萨戒,然后再出家受比丘戒。当然有的人也可能先受出家戒而后受菩萨戒,那也有可能是这样子。这个文上是先受菩萨戒而后受比丘戒。

  「菩萨触对如是众苦」,这个发无上菩提心受了比丘戒,在大众僧里面生活,也会遇见这些事情,这些事情难免也会遇见,也会有衰、毁、讥、老、病、死这些事情的。遇见这些事情,那么菩萨怎么办呢?「思择忍受」,有智慧来观察这件事呢,忍受这件事。「不由此缘,精进懈废」,他若有智慧去观察呢,这些事情都是假名字,都是毕竟空寂的,观这个衰、毁、讥,这些老、病、死都是毕竟空寂的,在毕竟空寂里面无有少法可得,那就没有事情了,心里面就没有苦。「不由此缘,精进懈废」,不会因为有这些苦恼现前的时候,精进修道的事情就停下来了,我不修圣道了,不会的,不会这样。但是这个思择忍受,这个思择是非常重要,这个思择就是你要学习《瑜伽师地论》、你要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你要学习《法华经》、《华严经》、《维摩诘所说经》,这很多的经和论,它这里面有大智慧告诉你,你拿到这个智慧你就会思择。如果不学习这些事情呢,你不会思择;不会思择的时候,那就不一定了,那你怎么办呢?有苦来的时候,你有什么办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是名为菩萨忍受世法处苦」,这个地方是这个意思。

  看这个《披寻记》:

  「当知世法略有九种等者」,这个文上有这句话。「供养亲近无量品说」,这是《瑜伽师地论》后面有这么一品。「依世八法,有八种苦」,它那上不是说九种,它说世间有八法,有八种苦恼。「一」是「坏法坏」的「时」候「苦」、「二」是「尽法尽」的「时」候「苦」、「三老法老时苦、四病法病时苦、五死法死时苦、六无利苦」,刚才讲过这个利,什么叫做利?其实就是财,什么是财?就是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就这些东西都是财。这个无利,你没有财了的时候,那就是苦。「七无誉苦」,就是人家背后毁谤你,苦。「八有讥苦」,当你面来呵斥你,说你的坏话,这也是苦。这八种苦,这是「(陵本四十四卷十三页)」上说的。

  「此说有九」,这个文上不是说八是说九,是什么呢?「增苦可知」,就加一个苦字,所以变成九了。「初之四种,八世法摄」,第一是衰,二是毁,三是讥,四是苦,这四种是八种世法所摄。八世法,就是这四种再加上利、誉、称、乐,就是八种。「今说彼苦」,现在这个文上是说苦的事情,「故唯取四」,所以只是说出来衰、毁、讥、苦这四种,其他的利、誉、称、乐就不说了。「次之二种,外无常摄」,就是坏法坏、尽法尽这两种是「外无常摄」,是身外之物,都是无常变化的。「后之三种」,就是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这三种是「内无常摄」,就是你的身体,你的身体一定是有无常的、有这个变化,老病死。

  洪三、威仪处苦(分二科)

  荒一、显处

  威仪处苦者:当知即是行住坐卧四种威仪。菩萨于中若行若坐,昼夜恒时,从诸障法净修其心;终不非时胁着床座、草敷、叶敷。

  「威仪处苦者」,前面这个世法处苦讲完了,现在说第三种威仪处苦,先是显处。「威仪处苦者:当知即是行住坐卧四种威仪」,就是这四种威仪,叫做威仪。「菩萨于中若行若坐,昼夜恒时,从诸障法净修其心」,菩萨,就是这位菩萨比丘在这四威仪中,「若行若坐」,若是在那经行,或者是在盘腿坐。「昼夜恒时」,白天和夜间长时期的经行宴坐,宴坐经行,就是这么两个威仪。「从诸障法净修其心」,这个经行和宴坐这个干什么?就是修止观。修止观呢,就是「从诸障法」,从这些障碍,就是贪瞋痴的烦恼,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从这些障法里面净修其心,用止观来清除这一些杂染,使令内心清净,就是做这件事。「终不非时胁着床座、草敷、叶敷」,终,从开始到最后,从早晨起来一直到最后夜间休息,这个时候一直是修学圣道,一个若行若坐这样修止观的,不会在不应该的时候,不应该休息的时候「胁着床座」,这个胁,左胁、右胁,就是身体这两边叫做胁。着在床座上,就卧在那里了。或者是「草敷」,这个床座或者是用草铺的,或者是用树叶子铺的,就在那里休息。

  这个「草敷、叶敷」,这什么意思?就表现这个菩萨比丘出了家,这个生活的情况是很苦的,不是要求很丰足的,像有钱的人那个床铺铺得那么好,盖得那么好,不是的。因为你自己不生产,你的衣食住要尽量的降低,不要弄得很好的,是这个意思。所以菩萨净修其心,就是这样子用功修行,终不非时睡大觉去了,不做这个事情的。但是若这样做呢,长时间的修行就是辛苦,就会感觉到辛苦。你没得圣道,没得圣道之前,你修行的时候也是有苦。像我们早晨起来有个静坐,晚间或者静坐,其他的时间我们愿意静坐就静坐,愿意读书就读书,你这个身体的威仪是可以自由的活动,那比较好。若是决定老是宴坐经行、经行宴坐,你想想,那时候就感觉辛苦;感觉辛苦怎么样呢?要忍啊!所以第二科就明忍。

  荒二、明忍

  菩萨于此疲所生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威仪处苦。

  「菩萨于此疲所生苦」,菩萨对于这个经行宴坐,这个疲劳,长时期这样子修行有疲劳,就会生出苦来。「悉能忍受」,菩萨能忍受这件事。

  我曾经说一句话,用功修行的时候就是因为有一个愿望,希望有成就;希望有成就呢,我静坐两小时还不够,要三小时,三小时太少,或者四小时、五小时、六小时、七小时、八小时、九小时、十个小时、十二个小时还嫌少,那你若这样子用功就要减少睡眠,你要减少睡眠,因为还有经行,你静坐十二个钟头,另外还要经行,这要多少个钟头啊!这睡眠要减少,拿出来时间经行宴坐,宴坐经行,时间久了会有什么事情?有两种事情:一个是感觉疲劳,一个是欢喜睡觉,感觉若睡一会觉非常快乐,会有这个感觉,到那个时候会有这个境界。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想法,因为现在这个时间不是安排的那么紧,我们的功课表不是那么紧,这样子我们可能还能接受,如果安排的时间太紧,哎呀!你这地方这样,我要走,我要告假了,这就是这么回事。

  但是这个事情,你若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不是别人要逼迫你要增加功课,不是,你自己会自动增加功课。因为你用功有一点成就,你自动会增加功课的,增加功课逐渐逐渐就会有点感觉,「哎呀,若睡一会觉特别好!」就会这样子。所以「菩萨于此疲所生苦悉能忍受」,能忍受,要减少饮食、还要减少睡眠、要减少说话,很多很多的事情,逐渐地你自己会走上这条路。这样有了苦的时候,「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威仪处苦」,这句话就是这么意思;实在就是精进用功的时候,也是感觉到疲倦。

  看这个《披寻记》:

  「终不非时胁着床座草敷叶敷者:谓于大床,或小绳床」,这个床,也有大床,也有小床;这个大床就是可以卧,小绳床只是能坐而不可以卧的。有的人长坐不卧,这个长坐不卧这件事,这件事怎么回事?因为你常常静坐,你慢慢这个腿子进步了,坐几个钟头腿也不痛,他腿子不痛的。这个腿子痛这件事很容易过去,你常常静坐腿子坐几个钟头他不痛,就会达到这个程度。最困难的就是心的调伏,叫它止的时候能止,观的时候能观,这个比较难。当然有的人有善根,也不感觉到难。而这个事情,你常常静坐自然地长坐不卧,就不需要躺下来睡觉,就是坐在那里,你静坐的时候打一会瞌睡就好了,一两个钟头,顶多三个钟头,可能都不会到四个钟头。常静坐有点功夫的人,不是说有大功夫,不是说那个,小小有点功夫的人,就是坐在那里打瞌睡两个钟头、三个钟头就好了,就不须要卧下睡觉的,自然是长坐不卧的。但是这样做呢,就是休息的时间少,你用功修行的时间多,时间多就容易有疲劳。「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威仪处苦」。

  「终不非时胁着床座草敷叶敷者:谓于大床,或小绳床」,我刚才这话就指小绳床,为什么小绳床?就只是坐,他不卧了,是这个意思。「或草叶座,端身而坐,推度时日,终不以背,或以其胁,依倚大床,或小绳床」,你常常坐,你就自然会知道时间,这样子。「或壁、或树、草叶座等」,你或者是有墙壁要靠在那里,或者是树叶,或者是草叶座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二十页)此应准知」。

  洪四、摄法处苦(分二科)

  荒一、显处(分二科)

  日一、标

  摄法处苦者:当知摄法略有七种。

  「摄法处苦者」,这是第四科,分二科,第一科显处,分二科,第一科标。这个摄法处苦怎么讲呢?「当知摄法略有七种」,这个摄法是什么?其实就是学习佛法,学习佛法也是逐渐地,不可能一下子我就学习了无量的法门的,不是!就是一个法门一个法门渐渐地学习,所以叫做摄。逐渐地学习,叫做摄。而这个摄,刚才说:摄者,取也,就是把它拿到。我们不是用手去拿,是用心把这个法藏在心里面,做这件事,这叫做摄。这有七种事情。

  日二、列

  一、供事三宝。二、供事尊长。三、谘受正法。四、既谘受已广为他说。五、以大音声吟咏赞诵。六、独处空闲无倒思惟称量观察。七、修习瑜伽作意所摄若止若观。

  「一、供事三宝」,你要供养三宝,供养佛宝、法宝、僧宝。这个供事三宝,若是佛在世的话,当然就是佛宝;但是我们若是学习经论多了,什么叫做佛宝?「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们用肉眼所看的,实在那不是佛宝。佛宝,就是佛能够见第一义谛了,那个清净的大智慧,这是佛宝。当然这里面也有高深的禅定,有大慈大悲这些事情,有无量功德庄严第一义谛,这是佛宝,那么我们要供奉这个佛宝。

  这个,我现在又多说一句话,譬如说我们供佛,我们早粥或者午饭供佛的时候,我们把这个饭菜盛好了放在佛像前面去,这叫做供佛啊?当然这也不能说不是供佛,也不能那么说。但是真实来说,就是主要是你在那里念供,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这时候是供;这时候是供呢,你要心里面观想佛、菩萨、阿罗汉。我们现在加上一个阿罗汉,你们没出家的人可能不太知道,出家人也可能不大知道,你到各地方去他总是供佛和菩萨,不供阿罗汉的,我们这里加一个阿罗汉,当然也有的地方有加阿罗汉,但是很少,很少有供阿罗汉的。那么我们这里加上供阿罗汉是什么意思?因为我们承认阿罗汉是圣人,不是一般的凡夫啊!若大菩萨来说,阿罗汉他还是小乘,虽然是小乘,他见第一义谛了,他没有爱烦恼、没有见烦恼,他是圣人啊!我们还是应该恭敬。所以我们供佛的时候,当然这都是世俗谛,但是你若观想的时候,就是有佛、菩萨、阿罗汉,那么你要观想他的身相,这个事还是与平常止观有关系,不然的话你怎么观啊?你观不上来。所以你平常修止观,这个是一个基本的修行,你修行得力了,其它的地方也随着都进步了。所以我刚才说,把这个饭菜放在佛像前供佛,如果没有这样做就不是供佛,不是这么回事,不是。主要是我们在那念供的时候,你心里面观想佛、菩萨、阿罗汉都现前了,我们供养的饭菜都供养在佛菩萨前面,要做如是观。当然你若是…这是事相的因缘观,也可以作理观:「诸法寂灭相,佛即是法,法即是众,视三宝皆如虚空,不二相」,你若作如是观,这就是正修行的供养,这叫做供佛,主要是那么回事。

  所以「供事三宝」,对于法宝,那就是第一义谛嘛!但是对我们凡夫来说,你没有这个白纸黑字的法宝,我们知道什么呀?所以这个白纸黑字的经律论也是很重要的。这个僧宝,这个称为宝就不是凡夫境界,就是圣僧。大乘佛法就是十地菩萨,小乘的僧宝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都是宝,因为他是圣人,我们要修供养。你礼拜的时候作如是观,你这个念供,早粥、午饭念供的时候也作如是观,要「供事三宝」。而这些事情刚才说过,都是和学习经论、修止观有关系;如果没有学习经论,也不学习止观的话,你供的时候,只是凭记忆力念念名字而已,只是: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你只是念那几个字而已,里面没有内容的。所以我们若想到这里,这个学习经论非常重要,修学止观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些事情,没有这些事情,那个出家人是个什么境界?是个什么境界?我们可以想一想!所以供这个佛宝、法宝、僧宝。

  「二、供事尊长」,第二个供事尊长,就是你的亲教师、阿阇黎、邬婆陀耶,和阿阇黎这些,供事尊长。对于尊长,这上面也是表示你要恭敬。

  「三、谘受正法」,谘受正法,如果佛在世,当然是向佛请法,但是佛不在世,那就是尊长。你要向尊长,谘者,问也,就是向他请问正法。你心里面不能像一阵风就过去了,不行啊,你要纳之于心,心里面要接受这件事,所以叫做受。

  「四、既谘受已广为他说」,你已经向尊长谘受正法以后,谘受正法,这个正法就是白纸黑字的经律论的佛法,就是这个佛法。这个正法这个正字我以前讲过,为什么叫做正法?因为这都是圣人说的,所以叫做正。圣人说的,叫做正法;如果是凡夫,那是不及格的。「既谘受已广为他说」,你看这样说,你学习了,这个谘受正法实在换一句话就是学习正法,学习了以后广为他说,也为别人宣说,这就是教学相长了,广为他说。

  「五、以大音声吟咏赞诵」,你谘受的、学习的佛法,你还要用大的音声吟咏赞诵。「吟咏」,就是有韵调的,这个声音是有韵,不是说直声,是有高低的韵调的,吟咏;吟咏你所学习的正法。学习正法,就是要诵,就是要背起来,不是说你照本的,不是。不过这个地方说「赞诵」也是好,赞叹;如果说读诵,那就是更容易懂。

  「六、独处空闲无倒思惟称量观察」,这上说独处空闲,前面都算是学习,这个谘受正法也是学习,广为他说也是学习,以大音声吟咏赞诵也是学习,前面都是闻慧。这下面呢,「独处空闲无倒思惟称量观察」,独处,就是你一个人在空闲处、寂静的地方、不吵闹的地方。「无倒思惟」,不要搞错了,你要按照经论里面的文去思惟、去称量、去观察。思惟,就是思惟那个文中之义,这是初开始的思惟、简略的思惟,然后再深入的称量,再深入的观察,这是有深有浅。这个观察呢,就要重复地再观察,不断地重复的思惟称量的观察。这样子有过这一段的经过,就是独处空闲无倒思惟称量观察,经过这个,这是思慧。

  「七、修习瑜伽作意所摄若止若观」,然后你才能修习瑜伽作意,什么叫做瑜伽作意呢?就是若止若观。这个瑜伽翻作中国话,是相应的意思。就是修止,我就能修止;说观,我就能修观,这叫做相应。这话什么意思?实在来说,你若不经过独处空闲无倒思惟称量观察,你只是前面有点闻慧,不行,你这止观修不来,这就不相应,都不相应的。你若有过中间的思慧称量观察呢,你就相应了。你坐在那修止观,观一切法空,你就能观上来。如果你没有经过思慧的训练,你只是闻慧,你观不来。在文字上好像过去了,「诸法是空的」,但是修止观修不来。原因是什么?就是没有中间的思慧。你有闻慧又有思慧,你修观就修上来了,这就不感觉到难。「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你心里面能思惟,就能这样思惟。这样思惟,你认为初开始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但是思惟久了就不得了,他的智慧来了。谁骂你一句,你心里没有事情,因为你心里有空假中的智慧。所以「修习瑜伽作意所摄」,所摄是属于,瑜伽作意的就是若止若观,一个奢摩他,一个毗钵舍那观。

  荒二、明忍

  菩萨于此七种摄法,勇猛劬劳所生众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摄法处苦。

  「菩萨于此七种摄法,勇猛劬劳所生众苦,悉能忍受」,前面这七种:供事三宝、供事尊长、谘受正法、既谘受已广为他说…,这是闻思修。于此七种的学习佛法,「勇猛劬劳」,这个勇猛是什么?就是不怕困难,叫做勇猛。你不怕困难,但是你这个身体不能作主,感觉到疲倦,劬劳就是疲劳,所生的众苦「悉能忍受」,你能容忍这件事。「不由此缘,精进懈废」,怎么叫做忍受众苦呢?就是「不由此缘,精进懈废」,不因为辛苦,我告假了,我休息三个月,不是的,不是这样子。「如是名为菩萨忍受摄法处苦」,是这个意思。

  这个摄法处苦是这样意思,这个安受苦忍一共是有八种,我们现在讲了四种,还有四种没讲。所以知道什么叫做耐怨害忍,什么叫做安受苦忍。这个安受苦忍和耐怨害忍不同,不一样的,是这么回事。所以这个,说我以前糊涂,我只是求欲而受苦,现在我不求欲,我求圣道了,我应该没有苦,不是的!求圣道也有苦,有苦你要忍受。如果不忍受,这个圣道你求不到。

  【附】:

  我今天有个好消息:我读《金刚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这个「生实信」这个怎么讲?这什么意思?我今天读一读这个《金刚经》,现在知道这句话怎么讲,是得无生法忍的意思。我以前也讲过多少次,《金刚经》我讲过六七次以上了,我只是照文顺一顺,看看别的参考书顺一顺,究竟在这个深浅的位次来讲,这个「生实信」是在那个地方?我今天用一点功夫,我预备这个《瑜伽师地论》有剩余的时间,我就去读了一读,原来那个地方是得无生法忍的意思,不是一般的信。这个无著菩萨《金刚般若论》,他不是说「生实信不」,不是这么翻的,说「生实相不」,他翻的不是实信是实相,「生实相不」。而真谛三藏翻的《般若论》说「生实想不」,想,苦想、无常想、无我想的想,「生实想不」。和鸠摩罗什法师翻的那个「生实信不」,是这样子。

  这些文对照起来,我感觉这个地方是得无生法忍的意思,后五百岁还有人能得无生法忍,这个意思。下面那个「乃至能生一念净信」,那个不是了,那个不是得无生法忍,和那个不同了。那个应该,我看那个文的前后,加上这个无著菩萨、世亲菩萨的解释、加上我看《瑜伽师地论》这些解释,那个境界是什么程度呢?就是加行位之初,加行位的初,那个时候的程度,叫作净信。

  这个「生实相不」、「生实信不」、「生实想不」,就是加行位过来,到了见道位了,叫做生实信不,是这样子。

  我刚才说这句话可是有问题,你听见我这句话以后,你自己要用用心,用用心把这句话在内心里面把它扎实地拿到。拿到以后,若别人讲经,你可以去听,看他那句话怎么讲?「生实信不」、「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看他怎么讲。你就会有意地去听他讲,就是心里面有点事情,看他怎么讲。其实,我以前还没有这个程度,我以前我看看印顺老法师的注解、显慈老法师的注解,或者谁的注解,看看我就可以讲这个文就好了,但是我今天可不是,我很愿意看无著菩萨《金刚般若论》、世亲菩萨《金刚般若论》,那就是大智慧了,那他那不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