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7)

  酉五、如来世尊

  五者、如来世尊,于诸有情,最为殊胜。

  这是第五科「建立最胜」,分三科,标、征、列。「列」中分十科,现在是第五科「如来世尊胜」。「如来世尊」佛陀为世、出世间的智者所尊敬的,「于诸有情,最为殊胜」在一切众生里边,佛是最殊胜的。佛的福慧圆满了,一切众生所不能及,所以是最殊胜的。

  酉六、悲无量定胜

  六者、悲愍有情,于诸无量,最为殊胜。

  第六个殊胜是什么呢?就是对于一切苦恼的众生有悲愍心。「于诸无量,最为殊胜」于四无量心里边,慈悲喜舍,这个悲无量心是最殊胜的。因为悲能拔苦,其他的所不能及的。

  酉七、第四静虑胜

  七者、第四静虑,于诸静虑,最为殊胜。

  第七个殊胜是什么呢?就是色界四静虑。这个第四静虑于诸静虑中是最殊胜的,因为第一静虑,就是初静虑,他心里面有寻伺,所以就不殊胜了。初静虑里边寻伺是什么?其实就是不净观。他那个寂静住的心一境性里边还有不净观,使令他心里边不是那么寂静。第二静虑里边有喜,第三静虑里边有乐,这个喜、乐也扰乱他的心不得寂静。第四静虑的这位修行人,这位禅师,他的心里面也没有寻伺,也没有喜,也没有乐的干扰,所以他就是最殊胜了。大阿罗汉,辟支佛,乃至无上菩提圆满的佛陀都是在第四静虑里边成就的,就是因为第四静虑是最殊胜,也最容易成就止观功德

  酉八、空三摩地胜

  八者、空三摩地,于三等持,最为殊胜。

  三种三摩地:空三摩地、无愿三摩地、无相三摩地,这是三种等持。三种等持通于有漏、通于无漏。若是为涅槃的门,一定是无漏的三摩地。三摩地里边,空三摩地在三种三摩地里边是最殊胜的。小乘佛教的空三摩地就是在三摩地里边修无我观成功了,就是成就了空三摩地。就是暖、顶、忍、世第一,这世第一再一剎那到见道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空三摩地,就是观苦谛的无我,在三摩地里边,无漏的无我智成功了,就是空三摩地。集谛的现观现前就是无愿三摩地。灭谛现观就是无相三摩地。现在说空三摩地在三摩地里边最为殊胜的原因,因为你成就了空三摩地,下边的无愿三摩地、无相三摩地都容易成就,所以空三摩地是最殊胜的。大乘佛法的空三摩地就是要通达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达到这个境界,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以后,有清净增上意乐,以后的种种功德也都容易成就,所以空三摩地最为第一。

  酉九、灭尽等至胜

  九者、灭尽等至,于诸等至,最为殊胜。

  这个「诸等至」就是色界四静虑,也叫等至,无色界的四空定也叫等至,这就是八个等至。再加上灭尽定,就是九次第定,九个等至。灭尽定这个等至于诸等至是最为殊胜的,因为前边的色界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也都通于凡圣。灭尽定决定是无漏的,所以他是特别殊胜,也是最寂静的。前面色界的四静虑、无色界四空定,第六识还在活动,灭尽定……转识,前六识,不但是五识,六识也寂静住了。因为这是圣人所成就的定,他一定有无我观的智慧,所以在大乘佛法来说,这个末那识没有我执了,所以它是最清净的,是无漏的,所以胜过前面的八等至,「于诸等至,最为殊胜」。

  《大毗婆沙论》上的说法呢,灭尽定是「似涅槃法安置身中」,就好像是涅槃的境界,安置在他的五蕴里边,这是一个很高深的境界。「灭尽等至,于诸等至,最为殊胜」,但是慧解脱的阿罗汉他就没有成就这个灭尽定,若是俱解脱阿罗汉就是成就灭尽定了。

  酉十、清净方便善巧胜

  十者、如前所说,所有清净方便善巧,普于一切方便善巧,最为殊胜。

  这个「如前所说」就是在四十五卷那里,说到菩萨的方便善巧有十二种,这个十二种,其中的一种善巧方便又分成六种,这清净方便善巧就是最后一种。这最后一种的清净方便善巧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指佛陀从兜率天来到人间八相成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后,为一切众生转妙*轮的时候,为一切众生说法,这叫做清净方便善巧。佛为一切众生说法,这个方便善巧普于一切方便善巧中是最为殊胜的。这是「建立最胜」这一科结束了。

  巳四、第四第五嗢柁南摄 (分二科)  午一、嗢柁南标

  复次嗢柁南曰:诸施设建立,一切法寻思;及如实遍智,如是诸无量。说法果胜利,大乘性与摄;菩萨十应知,建立诸名号。

  前面有三个颂,现在是第四科,是第四、第五个嗢柁南,这四和五合在一起说。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标」。

  《瑜伽师地论》这个文句的主旨一开始都是把这一章,这一大段里边说的什么,用颂文把它表示出来,先标出来,一直地都是这个方法,所以先是「嗢柁南标」,下面第二科用长行来解释。解释分九科,也就是这个颂文里边有九段的大意。第一科是「施设建立」,又分五科,第一科是「标」。

  午二、长行释 (分九科)  未一、施设建立 (分五科)  申一、标

  谓诸菩萨略有四种施设建立。唯有如来及诸菩萨,能正施设,能正建立;非余一切若天、若人、若诸沙门、若婆罗门,唯除闻已。

  「谓诸菩萨略有四种施设建立」,这个「施设建立」是什么呢?就是说诸菩萨他为众生说法,简要地说就有这四种施设建立。若解释这个字,「施设」就是文句,「建立」这个道理不能离开文句,要有文句,从文句里边表达出来各式各样的道理,这个道理就表达出来了,就叫做建立,就是能诠的名句,能建立种种的道理,就是这个意思,但是现在施设建立主要是说能诠种种道理的名言有四种。

  「唯有如来及诸菩萨,能正施设,能正建立」这四种建立谁能够做这件事呢?唯独佛陀有这个能力,及诸大菩萨才有这个能力;诸佛能正施设,诸菩萨能正施设、能正建立的,这可见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非余一切若天、若人、若诸沙门、若婆罗门,唯除闻已」这样的建立不是其余的││或者是天、或者是人、若诸沙门、若婆罗门,不是这些人能办得到的。「唯除闻已」,如果是天,或者人、或者沙门、婆罗门他们听佛说过这样的建立,听诸菩萨这样说过的,那他们也能建立,当然那是随佛菩萨学习而建立的,不是他们自己有这样的智慧能建立的。我们从经论上得到一个消息,就是在没有佛法僧的世界能建立正法,这是佛陀所能办到的,就是佛陀才能施设建立。这个辟支佛不容易,辟支佛多数是现神通教化众生,他不能说法,就是不能施设建立,大辟支佛可以,可见这个「略有四种施设建立,唯有如来及诸菩萨能正施设」.

  申二、征

  何等为四?

  这是第二科「征」,下面第三科是「列」。

  申三、列

  一者、法施设建立。二者、谛施设建立。三者、理施设建立。四者、乘施设建立。

  这四种建立就是这个,这是列出来四种施设的名称。下面第四科就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法施设建立」。

  申四、释 (分四科) 酉一、法施设建立

  云何名法施设建立?谓佛所说素怛缆等十二分教,次第结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是名为法施设建立。

  「云何名法施设建立?」怎么叫做法施设建立呢?「谓佛所说素怛缆等十二分教,次第结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是名为法施设建立」这是第一种施设建立。

  「云何名法施设建立?」这句话也就是征,也就是问。「谓佛所说」以下就是解释了。「素怛缆等」,「素怛缆」玄奘法师的翻译叫做素怛缆,旧的翻译就是修多罗,就是契经。这个「等」应该说就是经、律、论;素怛缆是经,等就是律、论。「十二分教」,这就是法施设建立。这个十二分教第一个,我们旧的翻译叫做长行,玄奘法师的翻译也翻个契经。看这《瑜伽师地论》里面也有解释,《阿毗达磨杂集论》里面也有解释,这个契经应该说就是总说的,这十二分教里面第一个教,佛的圣教,契经这是总说的,其他就是别说的意思,应该这么解释才对。这契经里边就是说的佛在世的时候,为众生说法的时候,说的蕴相应语、处相应语、界相应语,就是蕴处界:五蕴,内六处,外六处和十八界相应语,或者是谛相应语,缘起相应语,四谛十二分教,若加上大乘佛法,那就还有六波罗蜜的相应语,菩提分法的相应语,总说就是苦集灭道的相应语,声闻乘的相应语,辟支佛乘的相应语,乃至一佛乘的相应语,这些就叫做契经,总合起来名之为契经。

  第二就是应颂,应颂旧的翻译叫作重颂,就是把长行里边说的再说一遍,用这个颂的形式重新地说一遍,这叫做重颂。

  第三个就是授记。我们通常说授记作佛是授记,其实不止于此。佛的弟子比丘比丘尼他过世了,到哪儿去了呢?阿难尊者请问,或者其他人请问,佛就说:「这个人入于不生不灭了,得阿罗汉了!」说是一个比丘过世以后,魔王就来了,来看一看。看一看,不知道他到哪儿去了,就问佛。佛说:「他入无余涅槃了!也不到东方去,也不到南方去,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了!」或者说这个比丘生天了,就是说他的这些事情.当然也包括这个人发菩提心,或者将来什么时候成佛了,那也在内,叫作授记。

  第四个是讽颂,旧的翻译叫做孤起颂,也是应颂的形式,或者四个字一句,或者五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八个字、九个字一句,但是孤起颂和长行没有关系,它是独立地说出来一段佛法,可是也是和长行相连接的。这是从名句上的形式说的。

  第五个是无问自说,就是没有人请问,没有说出来请法人的名字,佛就是为了正法久住,为了度化众生宣说这个法门,叫无问自说,这是第五个。

  第六个是因缘。因缘就有请法人的名字标出来了,因为他请法,而佛说这样的法门的。佛为弟子所制定的戒律,因为某人有不如法的事情,佛就制戒了,那也叫做因缘。

  譬喻,这是第七。譬喻就是这个道理不那么容易明白,佛说个譬喻使令本来的道理能够明净,容易明白,所以说个譬喻。

  第八个是本事,就是说弟子过去生的事情,这叫做本事。本生呢,就是说佛陀过去世行菩萨道种种的事情,那叫做本生。方广,就是专指大乘佛法说的,道理也是很深,事情也都不可思议。希法,旧的翻译叫未曾有,就是佛和佛弟子现种种神通的事情叫希法。最后就是论议,论议就是佛的弟子听佛说法的时候,提出了种种的问题和佛论议,这一部份。加起来就是十二分教,就是佛说的圣教里面分成这十二个部份,叫做十二分教,旧的翻译叫作十二部,新的翻译叫十二分教。

  「次第结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是名为法施设建立」下面解释施设建立。「次第结集」,结这个字是和合的意思,结者,合也;和合地把这件事做成了,和合集成,是这样意思。佛灭度以后,大迦叶尊者对于佛教的供献就是这一件事,他招集了五百位阿罗汉,就是阿难尊者也在内,在王舍城,灵鹫山有个七叶窟,在那里结集,大家和合起来。怎么样叫做结集呢?就是由结集者,假设是阿难尊者吧,他就把佛说的经,佛在什么地方说这部经念一遍,当然都是背诵的,没有本子,只好背诵起来。那么其他的大阿罗汉听见了,听见了以后,大家一致地承认这是佛说的,就叫做结集。

  「次第安置」,「次第安置」在结集这件事上,比如说这是蕴相应语,这是处相应语,这是界相应语,这是谛相应语,这是缘起相应语,各式各样的。但是忽然间又有一个阿罗汉,他说在某处,我听佛说,他又是念出来。念出来的时候,这是属于蕴相应语,那么就把它安置在蕴相应语那一类里边,叫做安置。又有一个阿罗汉又说出来一部经,大家认为这是佛说的,那么安置在什么地方?安置在界相应语那里,安置在谛相应语,安置在四念处相应语,安置在八正道相应语,就是一类一类把它安置在那里,在结集的过程里边有这样的事情。

  窥基大师在解释这一段文的时候,说次第结集是属于经││修多罗,次第安置是属于阿毗达磨,属于论.次第制立就是毗奈耶,属于毗奈耶的叫做制立,这样解释。这样解释就是经、律、论,用这三个名句分为经、律、论这三个部份,是名为法施设建立,就指这个说的,就是名句的经、律、论。当然这是按照结集经的时候这么样讲。但是这上面说佛能施设建立,菩萨也能这样施设建立,那样这个次第结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就不必按照结集经的那个情形解释,就是经、律、论里边,经也有结集、安置、制立,律、论都可以这么讲。

  《披寻记》一五三八页:(原:一五四○页)

  「次第结集等者:名句文身无倒安立,是名次第结集。」次第这个词怎么解释?《披寻记》的作者说是不颠倒就叫做次第。次第结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名句文身无倒安立,要表达这样的道理,用这样的文句就合适了,那就叫做次第结集。如果用这个文句表达这个道理表达得不正确,那就不次第了,这是一个意思。

  「闻思修慧无倒成就,是名次第安置。」这就是修行的事情了。「闻思修慧无倒成就」,你学习佛法能够很正确地学习得有成就,由闻所成慧进一步有思所成慧,思所成慧以后,又有修所成慧的成就,这叫做次第安置。

  「戒定慧学无倒依止,是名次第制立。」这个戒和定和慧这三无漏学,就是你能够没有错误地依止,依止佛说的戒去学习,依止佛说的定去学习,依止佛说的慧去学习,你不是听一个人讲话,我学习戒定慧,那是另一回事。现在听佛说的戒定慧去学习,那就是无倒依止。依止佛说的戒定慧而去学习戒定慧呢,那就是无倒依止,是名次第的制立。这《披寻记》的作者这样解释这一段文当然也是很好。

  酉二、谛施设建立 (分四科)  戌一、征

  云何名谛施设建立?

  这是第二科,分四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谛施设建立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标。

  戌二、标

  谓无量种。

  这谛施设建立是太多了,是很多很多的。下面是列,第三科是「列」,列出来这十科,第一科是「一谛」。

  戌三、列 (分十科)  亥一、一谛

  或立一谛。谓不虚妄义,唯有一谛,无第二故。

  谛施设建立,这个谛是一种依止佛说的素怛缆而去学习有了成就的境界,连佛也在内。佛经过三大阿僧袛劫的修行,最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那清净智慧的境界就叫做「不虚妄义」,不是假的,「谓不虚妄义」。这个不虚妄义只有一个境界是真实的,「无第二故」,离开了这一谛之外,没有第二个,只有这么一个真实义。

  《披寻记》一五三八页:(原:一五四○页)

  「或立一谛等者:此说非安立谛应知。」这上面说不虚妄义指什么说的呢?就是非安立谛,不是名言所表达的,不是安立的名言所表达的道理,那怎么样才成就这件事呢?就是你要用功修行,还是要依据名言,依据安立谛的佛法去修学,成功了,最后你得到一个清净圆满的无分别的智慧,那个智慧所缘的境界就是不虚妄义。这个不虚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成就了这个不虚妄的境界以后,他永久也不会有变化,那个安乐,那个吉祥的境界永久是那样子,能保持不变,所以叫做不虚妄。

  若是你成就了这个境界,比如说是这个人得了四禅,得了四空定,那个境界也超过欲界的境界,你得到了色界四禅,你成就了无色界四空定,那个清净殊胜的定是超过欲界荣华富贵的,你成就了以后也感觉到很满意,也可能有欢喜心的,但是有时间性。有一大劫,有一万六千年,或者是两大劫,或者是八万劫就破坏了,那就是它不能够保持不变,那就表示它不真实,那是虚妄的。现在你若是得圣道了,你若得阿罗汉了,你若得无生法忍,得十地菩萨,到佛的境界的时候,你所证悟的那个不虚妄义永久不变,所以就是不虚妄,不是虚妄的。这个不虚妄是真实的意思,那个真谛的就是这个意思,不虚妄的意思,永久地安乐自在,不会中间又没有了,无常了,没有这回事。

  我们世间上的人,我们没有学习佛法的人,学习世间上的书,那些事情都是无常的!你就是成就了,你做了国务总理也好,你当了皇帝也好,都是有时间性。现在是民主,有四年,或者是五年、或者六年、或者八年,到时候就结束了。古代的时候没有这个时间,时间是不决定的;虽然说不决定,总而言之是无常的,终究有一天结束了,所以都不是永久地令你安乐自在。若是你学习佛法,你初开始就是要放下世间上的事情,你能够努力地学习戒定慧成功了。成功了就是永久地安乐自在,所以是不虚妄,不虚妄是这样意思。《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虚妄怎么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是不虚妄义。你若是成功了以后,永久也不会再失败的。

  在家居士不说,我们出家人要如理作意,常常这样思惟呢,你能发道心,这件事值得,值得这样努力。你若不这样思惟,那不一定,有时候辛苦了就不愿意做,我告假,我要走了!我要休息。你若是常常这样思惟:这件事辛苦我也愿意做,因为什么?将来成功了以后,永久地清净自在,不可破坏,所以叫做「谓不虚妄义,唯有一谛,无第二故」。「此说非安立谛应知」,这个非安立谛是要成就那无分别智,那是离名言的境界,不是人说话,说话是名言安立,名言安立不是真实的,那是假的,但是佛所安立的,虽然是假的,还能引导你从这虚妄的境界进趣不虚妄的境界去,还是有意义的,所以《金刚经》说「非实非虚」。这个「非实非虚」是什么意思?那个「非实」就是言说安立的,不是真实的,但是你若依据佛的法语去学习,你会有成就,所以是「非虚」,不虚妄。所以是叫做「非安立谛应知」。

  「谓诸法真如,名不虚妄义故。」这个不虚妄义究竟指什么说的?就是指诸法真如说的。这个真是赞叹这个如的,说那个如是不虚妄的,是真实的,它不欺骗你,最初说你若成就了,是永久地安乐自在,言说安立告诉你,等到你成功了的时候也是这样子,所以是没有欺骗你,没有欺诳性。世间上的事情,说荣华富贵怎么好,令你怎么快乐,那话都是欺骗你的,不是真实的。因为你成就了以后,你会皱眉头的,所以是「谓诸法真如」,叫做不虚妄义。

  「诸法真如」,我们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法就是指这个真如说的,就是不虚妄义,是我们的归依处。说在家居士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你出家人不归依佛、不归依法、不归依僧?也是归依的,但「法」是我们一切佛教徒所归趣的地方,都要到这里来。若有人问:你们出家人是干什么的?你怎么讲?你就说:「我们是归依法的!」你这么回答,这句话就是很恰当的,这归依法是这个意思。这归依法这句话还不是容易讲的。什么叫做归依佛?什么叫做归依法?什么叫做归依僧?不大容易讲的,现在从这个文看就是:法是不虚妄义,它没有欺骗性,所以我愿意到那里去,我就是做这个工作的,是这个意思呀!你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你就是要有愿,然后有行才行的。如果说是我们也不学习经论,你知道这件事啊?学习经论都还不大容易懂,不大容易明白这件事,何况我们懈怠,我们放逸,更是不可能了!所以「谓诸法真如,名不虚妄义」,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

  亥二、二谛

  或立二谛。一、世俗谛。二、胜义谛。

  我们从经论上常常地要提到这件事,比如说《金刚经》我们刚才念那个「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就是世俗谛,「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就是第一义谛了。什么叫做世俗谛?什么叫做胜义谛?也还不是那么容易分别。我们若是学习《瑜伽师地论》,从唯识的立场,什么叫做世俗谛?世俗谛就是名言安立的,用言语文字,用文字、用言说表达什么道理,说这是真如,这是涅槃,这都是世俗谛。言说就是内心的寻思,你心里面不思想,你不能说话;所以说你讲话了,就表示你内心里面寻思了,寻思一定是有名言了,「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它们是一回事。用名,用想,用说所表达的完全都是世俗谛,唯识上这个安立非常的深,用语言文字,用内心的思惟分别所安立的通通都是世俗谛。

  那么离名言相的时候,是怎么样离名言相?我们凡夫是不能离名言相的,你若修学圣道,修学四寻思、四如实智,修学止观的时候,长时期地这么修行,成就了无分别智,这时候才能离名言。成就了无分别智的时候,那无分别智所行的境界,无分别智就是胜义智,胜智。这个胜智有两个胜,一个是圣人的圣,叫圣智;一个是殊胜的胜,这两个智都在内。是胜义智所行义故,那就是胜义谛,这里面是由止观为方便而能成就的,不是说我们只是把内心的分别都停下来,那就是得了无分别智,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你不修学止观,不学习经论,只是把内心停下来,你也不容易做到。做到了,你和无想定有何分别?

  我们不修止观的人,若我们出家人,不学习经论,就不可能会修学止观,不知道怎么修学止观,但是他也常常静坐,他听人说:「心里不要分别」,你还是不容易做到的!那个无想定是在第四禅才能做到,已经成就色界第四静虑,在那个地方修无想定,当然这是外道,因为他的善知识告诉他:「你心里无分别就可以得涅槃了」,成就了就是无想定,但是佛法说这是邪知邪见。若是你没得第四静虑,初禅也没得到,连未到地定也没得到;你可能顶多就是欲界定,若你说:「我心里面无分别」,这样你能够得涅槃?你无想定你都不能成就的,因为你不够力,力量不够,你就不能够成就这胜义谛。

  因为这种情形,你不学习经论,什么叫做世俗谛你也不懂啊!说是从经论上学习,你才能够知道怎么样修行,加上自己用功修行、加上不断地学习,你才能得正见,不然你正见都得不到啊!这正见有世间正见,有出世间正见,世间正见都得不到啊!出世间的正见更是得不到了!所以现在说是世俗谛,就是内心的分别,假借种种的名言所说的一切,完全都是世俗谛。胜义谛是离一切名言相,成就了无分别智所见的真如,那叫做胜义谛。

  亥三、三谛

  或立三谛。一、相谛。二、语谛。三、用谛。

  此立三谛。

  《披寻记》一五三八页:(原:一五四○页):

  「或立三谛等者:大乘五事中,相、即相谛。」大乘五事就是相、名、分别、正智、如如,这是五事。五种事里边那个相,一切法,每一法都有它的相,比如说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这个识,识以何为相?识以了别为相。说是色法,一切地水火风色法,色法以什么为相?以变碍为相,就是每一法都有它的相貌,那个相就是这里说的相谛,这个意思。

  「名、即语谛。」五法里面那个名,名是什么?就是名字,每一法都有它的名字,那就叫做语谛,语谛就是要有名,你才会说话,如果没有名,你不会说话的;所以「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你心里面会思想,你会说话就是因为有名的关系,所以语谛就是指那个名说的。

  三是用谛。用是什么呢?「分别、正智,即此用谛。」我们没得圣道的人,我们没有那个智,但是有分别,有妄想分别,这妄想分别就是用,你做什么事情,心里都要准备,先要想,然后才能做出种种事情来,所以分别心就是作用。这个正智呢,就是佛教徒能够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他得到了清净的智慧,这不是凡夫境界了!这个正智也是用。佛菩萨这些圣者为众生说法都是靠他的智慧,他不是用凡夫的虚妄分别心为众生说法的,都是用智慧说,就是这智慧有广大的作用。这「分别、正智,即此用谛」。

  相谛和语谛也可以合起来说,名言就是语谛,名言所表示的就是相谛,依据种种相而安立种种的名言。我们凡夫就是两件事;一个相,一个名,我们凡夫就是在这里活动。我们若没遇见佛法的时候,我们就是种种虚妄分别,流转生死,若遇见佛法以后,就有正智的作用,有了正智就成功了。

  亥四、四谛

  或立四谛。一、苦谛。二、集谛。三、灭谛。四、道谛。

  前面是一谛、二谛、三谛,现在是四个谛。四个谛是什么呢?一是苦谛,二是集谛,三是灭谛,四是道谛;就是这四谛。

  苦谛就是我们感觉到很苦恼,苦恼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我们能承认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是苦,说五取蕴是苦,我们不知道;其他的事情不论,单独论色受想行识的时候:说我们也不老、也不病,这时候你身体感觉什么?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这是苦!佛法中的五取蕴苦就是在色受想行识里边,有很多的烦恼种子、罪业种子、很多果报的苦恼种子在这里,它一发动出来,你就受果报,这就是苦。苦现行的时候,也就是心的分别。苦明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就是苦谛。

  在唯识里又说出一句话:「阿赖耶识是果报主。」色受想行识是我们的果报,果报主究竟指谁?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谁?是你第六识的微细的部份,它就是阿赖耶识;不是另外有什么阿赖耶识。就是第六识现在的明了心微细的部份,它就是阿赖耶识、它就是苦谛,苦里面主要就是它,以它为主。但是实际上,若是常常修止观的时候,你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什么叫做苦?就是你的分别而已啊。你能无分别就没有苦。

  譬如说《阿含经》提到:前五识和苦恼境界接触的时候,一剎那间你也有点苦受;第二剎那以后,苦恼的境界没过去,你继续苦;所以有身受、心受分这两部份。身受的苦,阿罗汉也是有;就是苦恼的境界的时候,阿罗汉一剎那间他也有苦受,但是第二剎那的时候,他可能就不苦了,心受没有。心受为什么没有呢?阿罗汉他得阿罗汉道了,或者是在未到地定得阿罗汉、或者是在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前三种定(不是非想非非想定),得阿罗汉,他没有入定的时候,前五识也在接触外面的境界,那有点苦的时候,他的忍力比我们强,但是他第二剎那就可以入定,入定他可以一下子到第一义谛去、到真谛那里去,到胜义谛那个地方就没有苦了。我空真如也就是胜义谛,那里面没有苦!表面上他有老苦、有病苦,也可能有各式各样的苦,天气冷了、天气热了,或者托钵乞食,没乞到食也可能;这些都是一样的境界,但是他若入定的时候,就没有这些事情。第一义谛没有这回事情,所以他就不苦!

  从这件事看出来什么呢?你若是不入第一义谛,你在世俗谛里面分别就有苦,若无分别到第一义谛就没有苦了。所以说什么叫做苦?就是你心的虚妄分别就是苦。说那么我们无分别(吧),你没有这个本事啊,你办不到;你顶多是欲界定。打板了!「我不愿意去静坐。」那表示什么?就是你不愿意到第一义谛那儿去。你愿意在世俗谛这里逗留,走来走去感觉很快乐,就是表示这个意思。坐禅是什么?就是到第一义谛去!是这个意思。你不修止观怎么能到第一义谛呢?

  什么叫做苦谛?就是你的虚妄分别,不是另外有个苦;说是我骂你叫你苦,不是。如果你达到这个境界,外面一切虚妄的境界都不能影响你,当然要修行成功了才可以,修行没有成功,你办不到这件事,但是常常静坐会好一点,不会立刻就冲动,心里面比较寂静一点、沉静一点、稳重一点,不会立刻就「为什么你骂我?」、「我要到监学那儿告你!」都不会做这个事的。所以你若是止观修相应一点,我们可以不需要有当执事的人,一修止观问题都解决了。不是说要讲道理,讲道理是我们平常的人去讲道理,你若止观相应一点,自然什么事也没有!不需要讲道理,自然心里面明静而住。所以用功修行,是非常重要,什么叫做修行?修止观是修行!说我不愿意修止观,我就是自自在在的这样修行,《金刚经》照本念一遍就是修行,也是有功德!但是不行,你不能调伏烦恼,因为连闻所成慧都不具足;啊!只念一下,你没能思惟里面的义,你闻所成慧都不具足啊。这样子你能调伏烦恼吗?说现在还是要读《金刚经》,读《金刚经》,有文就有义,有文义的时候,你就可以思惟、就可以如理作意、就可以修止观,修止观就能到第一义谛,到第一义谛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所以我们好好用功是非常殊胜的,虽然没有和佛菩萨说话,我们知道佛菩萨心里欢喜,「哎呀!我这个弟子有希望了!」

  这是苦谛,苦是逼迫性,我不欢喜这境界。

  第二是集谛,为什么会苦?就是虚妄分别,虚妄分别就是集谛。根本没有苦,因为你虚妄分别就集聚了苦,把苦集聚来了。

  三是灭谛,什么是灭谛?就是把虚妄分别灭掉,灭掉虚妄分别就没有苦了。灭除虚妄分别,也没有烦恼也没有苦。

  四是道谛,道谛就是怎么样才能灭除虚妄分别的苦呢?还是这句话:就是戒定慧;不修戒定慧,没有办法。出了家以后,不学习戒定慧,一天就是悠悠自在这样,那你没有道谛,没有道谛也就没有灭谛;那你就是苦谛、集谛。这是第四科,四谛;下面第五科是五谛。

  亥五、五谛

  或立五谛。一、因谛。二、果谛。三、智谛。四、境谛。五、胜谛。

  第一个是「因谛」。

  《披寻记》一五三八页:(原:一五四○页)

  「或立五谛等者:集谛道谛,是名因谛,苦谛灭谛,是名果谛。彼能知智,是名智谛。彼所知境,是名境谛。诸圣所证及其能证,是名胜谛。」

  「或立五谛等者:集谛道谛,是名因谛」,集谛是苦谛的因;道谛是灭谛的因,所以集谛和道谛叫做因谛,是果之因。

  「苦谛灭谛,是名果谛」,苦谛是集谛的果;灭谛是道谛的果。谛这个字,也可以说是不虚妄的意思、没有说错、说得是真实的。佛说:「烦恼是苦的原因」这句话说得对、说得正确,所以叫做谛;说苦真实是苦,灭谛、道谛也都是真实的,说得一点也不错,是真实不虚的,所以称之为谛。

  「彼能知智,是名智谛」,智谛是什么呢?就是你知道这是苦、集、灭、道,这就叫做智谛;就是智慧。「彼所知境,是名境谛」,智慧所知道的境界叫做境谛;那就是苦集灭道是所知境。

  「诸圣所证」,胜谛就是殊胜的境界,什么是殊胜的境界呢?诸圣所证,就是这一切圣人。一切圣人,当然主要是佛,但是这是最圆满的圣人,初开始由凡入圣,小乘佛法就是初果须陀洹,初果须陀洹的功德还没圆满,但是他知道什么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的;如实的了知这个道理!「及其能证,是名胜谛」,能证就是他成就了无我的智慧,都是特别殊胜的,由初果再进一步是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乃至辟支佛道;大乘佛法是初地、二地、三地乃至第十地,这些人都有胜谛。就是「诸圣所证,及其能证的智慧,是名胜谛。」

  亥六、六谛

  或立六谛。一、谛谛。二、妄谛。三、应遍知谛。四、应永断谛。五、应作证谛。六、应修习谛。

  或者是安立六个谛,六个谛是什么呢?一、谛谛,二、妄谛,三、应遍知谛,四、应永断谛,五、应作证谛,六、应修习谛,这是六个谛。

  《披寻记》一五三八页:(原:一五四○页)

  「或立六谛等者:灭道二谛是名谛谛。苦集二谛,是名妄谛。苦应遍知、是名应遍知谛。集应永断,是名应永断谛。灭应作证,是名应作证谛。道应修习,是名应修习谛。」

  「或立六谛等者:灭道二谛是名谛谛」,灭谛和道谛在四谛里面它是最真实的,谛中之谛,所以叫做谛谛;这是灭道二谛。「苦集二谛,是名妄谛」,苦谛和集谛是凡夫境界,在四谛里面它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我们应该舍妄证真,应该这样做。

  「苦应遍知、是名应遍知谛」,应遍知谛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指苦谛说的。你应该随时随处都要知道这是苦,色受想行识都是苦;你随时见到一个境界:看到一条蛇过去││「蛇很苦啊!」,但是你可知道「蛇是苦」是什么意思?自己的分别心就是蛇啊。就是欢喜,有一个如意的事情出现,那也是蛇;你不高兴,也是蛇!随时要认识这都是苦啊!有人赞叹我,其实也是苦恼;毁辱我当然是苦,但赞叹也是苦,你随时要知道,「苦应遍知、是名应遍知谛」。这表示我们出家人修学圣道的时候,随时不要有妄念,时时地保持正知,那这应正遍知,实在就是正知了。

  「集应永断,是名应永断谛」,集就是我们的虚妄分别,虚妄分别你应该息灭它、应该永断,永断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修止观的时候,修奢摩他就能把虚妄分别停止下来,但这个不是永断,需要修毗钵舍那,毗钵舍那的观能永断虚妄分别。毗钵舍那的观为什么能永断呢?毗钵舍那能深入第一义谛、能息灭虚妄分别的种子,你把它断灭后就永久不会再虚妄分别了,所以说集应永断。

  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境界里面,你时时要知道:「我现在在虚妄分别」,你知道吗?如果你不用功修止观,虚妄分别你自己都不知道是虚妄分别;如果你常常修止观,还要有一点相应的时候才知道:「我现在在虚妄分别了」。不然的话,你知道吗?你还在那里辩论:「你错了!我才是对的。」还在虚妄分别怎么能说对呢?我那天曾经说过:现在有贪心生起来、有瞋心生起来、有各式各样的烦恼生起来,我们有可能自己知道,「哦!我现在有烦恼了。」但是这些贪瞋痴的烦恼不动的时候,你知道也是烦恼吗?不容易!这些贪瞋痴的烦恼不动的时候,你的有所得的烦恼,我现在看见毒蛇来了,心里也没有什么事;看见大莲花的时候,心里也很平静,你知道这时候也是烦恼吗?这是有所得的烦恼。所以你若不修毗钵舍那,对有所得的烦恼都不容易认识,何况能断呢?

  《大日经》是密宗的根本圣典,我去看陈健民上师的时候,他说密宗只有两部经是佛说的,其他都不是佛说的;不是佛说的,但是我们非常欢喜,其中一部经就是《大日经》。这部经很久就听说了,但是没读,我去和陈健民见面以后,心里就有个印象,回来以后就读《大日经》;里面说的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得一样,说佛法的真实义是般若波罗蜜,其他都是方便。般若波罗蜜告诉我们怎么修行?就是受持、读诵、如理作意这么修行;初开始,止没成就、观也没成就,就是要如理作意,要这样修行。这样修行就是:一切法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是自性空、毕竟空寂的。这样修行能破你的有所得的烦恼,如果不这样修行,不能破这有所得的烦恼,就不能超越这虚妄境界。

  打板了!我愿意去静坐,静坐就是修奢摩他,就算你奢摩他修成功了,你还不能超越这有所得的境界;不能超越有所得,就不能断烦恼,还是个凡夫境界。你的意思是想要断烦恼,结果你不能断,不能断的原因,就是不能修毗钵舍那的关系。修毗钵舍那能超越这些虚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虚妄的境界能超越它,到第一义谛去;不然的话你不能到,这虚妄的境界障碍你到第一义谛那儿去的。苦应遍知、是名应遍知谛;集应永断,是名应永应谛。永断分两种:一个是我们能认识的贪瞋痴的烦恼;还有我们不觉知的有所得的烦恼。现在是说你若有般若智慧,能把有所得的烦恼也断掉。

  「灭应作证,是名应作证谛。」灭就是一切无相的境界,就是无为的境界,「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学习无为法才能得圣道,只是学习奢摩他那还是有为法的境界,因为你不能到第一义谛,到第一义谛就是无为的境界,无为的境界就是灭,灭应作证,你应该做这件事。真实的成就无分别智才能同灭谛相应、同第一义谛相应的。「道应修习,是名应修习谛。」道谛刚才说就是戒定慧,所有的佛教徒都有戒,然后应该修定,还应该修慧,修慧主要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初开始应该是如理作意,等奢摩他成就了,在奢摩他里面再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就到第一义谛了。修习这个智慧你才能证灭谛,所以是应修习谛。

  亥七、七谛

  或立七谛。一、爱味谛。二、过患谛。三、出离谛。四、法性谛。五、胜解谛。六、圣谛。七、非圣谛。

  或者是安立七个谛;这是列出来七个谛的名字。

  《披寻记》一五三八页:(原:一五四○页)

  「或立七谛等者:施设诸行杂染因缘,名爱味谛。施设诸行清净因缘,名过患谛。诸行清净,名出离谛。如实正知彼彼法性,名法性谛。于彼观察而生胜解,名胜解谛。已见谛者,如其法性证无乖诤,是名圣谛。世间愚夫于彼诸法觉无乖诤,名非圣谛。

  「或立七谛等者:施设诸行杂染因缘,名爱味谛」施设就是名言,佛菩萨安立种种名言来告诉我们这些诸行杂染因缘,这一切有漏的有为法││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乃至意识,这些有为法││杂染因缘它能染污你,令你不清净,这叫做爱味谛。有爱着心的时候,那就叫做爱味;味是执着的意思,滋味很好令你生爱着心。

  爱味,我们也容易误会就是令我满意的境界,我有爱着心,其实不止于此;若这件事令我烦恼,其实也是爱味,这个烦恼就是因为有所得嘛!有这个令你不如意的境界,让你心里面忿怒,这也是爱味,那是因为有所得。若观这个法是空,有什么可憎恶、可恨的呢?就没有爱味的事情了!所以我们所恨的、所爱的都是爱味谛。这是杂染因缘名爱味谛。当然主要应该说是有所得,佛菩萨的慈悲的语言,告诉我们这些有漏的诸法里面令我们染污的因缘,就是爱味谛。什么叫做染污的因缘?深一层的说就是有所得;也就是虚妄分别。

  「施设诸行清净因缘,名过患谛」佛菩萨施设的、开示诸行的清净因缘就是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这样子就是过患谛。过是超过的意思,超过一切过患、超过一切灾患、超过一切苦恼,这样讲爱味谛是染污;出过一切灾患、一切苦恼的,是清净的因缘,清净的因缘才能超出一切苦恼,这一定要是般若才能出过,不是积聚很多的财富就能出过苦恼,所以学习佛法很重要,学习佛法是什么?就是成就你的般若智慧,主要是这一点。你成就了般若的智慧,你自然会有戒、有定,这件事就功德圆满了。说我有戒、有定,但是没有般若,还不能超出有所得、还不能超出种种的苦恼,所以施设诸行清净因缘,主要是般若,名过患谛。

  「诸行清净,名出离谛」有为法都是行,行就是动乱,这动乱的境界现在是清净,什么清净?这诸行的动乱,主要你的心动乱,其他有什么事情呢?其他都不能动乱,就是你心在动乱才动乱的;心净国土净,心不净国土也不净。现在是什么?在一切有为法里面,你心清净了,心清净就是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了;这时候名出离谛,就出离一切苦了。那也就是得了灭谛。

  「如实正知彼彼法性,名法性谛」如实正知,当然你是经过止观的学习,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的时候,那无分别的智慧是如实的证知一切法性的,不被言说法性所迷惑了,那就叫做法性谛,法性谛就是第一义谛。

  「于彼观察而生胜解,名胜解谛」胜解谛实在就是因,出离谛就是果。这就是如理作意,或者是在奢摩他里面的毗钵舍那名为胜解,就是要在所缘境上观察它是毕竟空寂的,你逐渐地这样学习就会生出有力量的观一切法空的智慧,这叫胜解。观一切法空的智慧没有力量,就是我们现在从语言文字上的佛法,明白一切法是空的,但是这个智慧没有力量,怎么没有力量?贪心来了,这个智慧不能发生作用,瞋心来了,智慧也不能发生作用,照样的贪瞋痴,就不是胜解。若是你常常修止观的时候,这个智慧逐渐有力量,怎么有力量?贪心来了能消灭,就是这个智慧有力量;瞋心来了,智慧提起来,如理作意一现起,烦恼就没有了,它就是有力量。若是再进一步有力量,根本就不起烦恼了;那就是圣人了。所以胜解是通于凡、通于圣的。但是这里说:于彼观察而生胜解,名胜解谛,应该是属于圣人的境界。

  这是解释第六圣谛。「已见谛者」,就是成就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的无漏的智慧的人,就是见谛;大乘佛法就是得无生法忍的人。「如其法性证无乖诤」,如一切因缘所生法,都是毕意空寂的,见谛的智慧和法性是相应的而没有乖违,不相冲突,像我们在言说上明白多少佛法的时候,心里面还是有诤的,观这一切法空,是有嘛!怎么是空呢?这就是有乖诤!但是证悟法性的人,他心里面没有诤、没有冲突,是相应的,「证无乖诤」;「是名圣谛」是名叫做圣谛。

  「世间愚夫于彼诸法」世间不相信佛法的这些愚夫,还是在贪瞋痴上活动的这些人,于彼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法;「觉无乖诤」说这是高山,大家都同意这是高山;这是大水,大家都同意这是大水;说你不要出家,我也同意;继续的贪瞋痴,你也同意,不争论;说有人去出家,我反对;所以凡夫的境界是很顺的。「觉无乖诤,名非圣谛」是这样意思。

  亥八、八谛

  或立八谛。一、行苦性谛。二、坏苦性谛。三、苦苦性谛。四、流转谛。五、还灭谛。六杂染谛。七、清净谛。八、正加行谛。

  《披寻记》一五三九页:

  「或立八谛等者:前三可知。三苦为依,流转三界,名流转谛。此永灭已,毕竟出离,名还灭谛。三苦流转,名杂染谛。三苦还灭,名清净谛。清净方便,是名正加行谛。」

  「或立八谛等者:前三可知」前面的行苦性谛、坏苦性谛、苦苦性谛,这个是大家可以知道,不用解释了。「三苦为依」就是有行苦、有坏苦、又有苦苦,只要在生死流转的人都有这三种苦,没有一个人能例外的「我没有这个苦」,没有这回事;所以叫做为依,都是生存在这个境界里面。依就是依止,就是在这里生存、住在这里;说我们住在房子,这房子就是我们的依止处,就是我们居住的地方。这三种苦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境界,我们就在这个境界里面生存,这是为依。「流转三界」就是从欲界,有时候可能有点善心会到天上去;再能修学禅定,跑到色界、无色界去,这都是无常的,到时候又从无色界、色界天回到欲界里面来;可能在人天里也可能到三恶道去了,就是这样子流转。「名流转谛」流转谛就是这样意思。

  「此永灭已,毕竟出离,名还灭谛」这就非要遇见佛法不可!遇见小乘佛法也可以,也是能成功的;遇见大乘佛法也是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努力,懈怠是不行的。你要修学戒定慧,要努力,努力的时候断除虚妄分别了,就出离这三苦,叫还灭谛;灭除这三种苦,到第一义谛了,就是还。

  六、杂染谛怎么讲?「三苦流转,名杂染谛」我不相信佛法,或是来到佛法里不肯用功,那这三种苦不能灭,继续地惑业苦,那叫做杂染谛。「三苦还灭,名清净谛」就是要若修学戒定慧,成就般若波罗蜜,三种苦没有了,这叫清净谛。「清净方便,是名正加行谛」第八是正加行谛。正是什么意思?正就是你先从闻思修的学习,得到闻思的智慧了,这时候叫做正;也就是得了正见。得到闻思的智慧之后,你再努力地修行,就是修止观了;叫正加行。这就是得清净谛,灭除杂染谛的方法,也就是修四念处、修八正道、修三十七道品,然后成就这么多的功德!

  亥九、九谛

  或立九谛。一、无常谛。二、苦谛。三、空谛。四、无我谛。五、有爱谛。六、无有爱谛。七、彼断方便谛。八、有余依涅槃谛。九、无余依涅槃谛。

  前面的无常、苦、空、无我,这就是十六行里边,苦谛下的四种智慧。无常就是观察色受想行识的变动;我现在身体很健康,这是无常的;现在有病痛,也是无常的;苦恼也是无常,安乐也是无常;它是变动、靠不住的。微细的观察,观察色受想行识剎那剎那地生灭变化,那叫做无常谛;或者说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自性空的,无有少法可得。

  我们学习《维摩诘所说经》的时候,观察色受想行识就说色受想行识是自性空,也是可以;但个别的说:观察身体生理的组织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就是自性空,自性空里面色不可得,做观的时候要这样观。说受也是因缘所生,它就是自性空;自性空受不可得,应该这样观。那也叫做无常,这样讲常无名为无常,这是唯识的意思。现在这个文还是做生灭,色受想行识都是剎那剎那生灭的,它不是稳定的!尤其是我们这一念心,你要观察它是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那这地方就有问题,有什么问题?我们学《楞严经》,它主张识是常住的;那若是学《楞严经》的话,观识无常就有困难。现在学习《瑜伽师地论》也好、学习《大智度论》、学习《阿含经》也好,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乃至阿赖耶识,统统都是剎那剎那生灭的,不说是「常」的。现在学习《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色受想行识都是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你这样观!

  我昨天遇见一个人,他说:「什么事情我不是决定相信,要我自己观察以后,可能相信、也可能不相信。」这话说得也有道理!但是佛教徒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不可以自做聪明,佛法里有这个意思,就是佛菩萨的法语要尊重。前面说到不敬正法,就是要尊重佛菩萨的智慧,不可以说:「我自己要想一想,我同意了才可以。」你若这样子,那就不行了;你要根据佛菩萨的法语去修止观。佛菩萨说识是无常的,你若相信佛的话,就应该这么观;观它是剎那剎那生灭的。如果说:「你说的话我不相信,我自己想一想再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从印度的佛教来看:〈中观〉学者和〈唯识〉学者常有争论,争论这事儿,我们可能不同意。「佛法是无诤的,为什么要争?」这是一个说法!若不符合我的思想,我要去观察这个不符合的境界是对不对?不合道理我要破斥它。这个态度应该是合道理的!明白一点说,如果你不深入经论的话,你没有发言权,你想争论都不能,你没有这个智慧啊!你可以打这个笔仗吗?我看你不能打这个笔仗的;要打笔仗还要有本钱才可以,这是一个事!按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我们不说南传佛教),多数都是有这个问题,就是不能够深入经藏。虽然说我们是大乘,但是我们借古德的光明,现在是大乘;实在我们啊,我看连小乘都不及格,因为你不肯深入学习佛法啊!打笔仗的资格都没有,那就是修止观的资格也没有。

  这上面说无常,当然你要学习经论才能观到这无常谛,并且你要深入地学习《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对色受想行识是无常,你才能有深刻的认识啊!你如果不深入地学习这一部份的经论,无常义你搞不清楚。如果你认真地学《楞严经》说常住真心的话,那你学习《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你自己心情就有冲突,倒是常?是无常?就有问题!就是你要修无常观的时候,你一定要对它有信心,如果你没有信心,这无常观是修不来的;所以说佛在世的时候,佛教徒有大福德,就没有这个问题,思想清清楚楚地,因为听佛这么说,就这么相信,和现在不同!现在谁是佛啊?我看谁也不能说,那我们究竟是相信什么?这是有问题啊!佛灭度以后,佛法是思想混乱,我们学习佛法难!大概唐朝、宋朝的时候,中国佛教深入经藏的人比较多,宋以后逐渐逐渐地少了,逐渐少了根本不谈这些问题、没有这些争论,因为没有资格谈这件事,也不需要修止观。

  第二是苦谛,观察这一念虚妄分别心就是苦。三是空谛,空谛怎么讲?空谛和下面无我谛是一样的,但是还有点差别:即色受想行识是没有我的,这叫做「空谛」;离开色受想行识另外也没有我,叫做「无我谛」;这么样讲。「无我」,我们在文字上这么样解释就过去,好像没有什么味道,但是若修无我观深入的时候,那是有味道的,就是感觉到喜悦,烦恼就会减轻。你并没有修不净观、也没有修空观,只是修无我观,但是渐渐地深入的时候,贪瞋痴就减少!因为我们很多的贪瞋痴是执着我而生起的。我我所的烦恼││有时候感到我我所有什么烦恼?其实你若细心一点,很多的问题都是我我所生起的、很多的烦恼是因为执着我生起的。

  「五、有爱谛」如意的境界自己爱着,这就是有爱谛。「六、无有爱谛」爱这个无有,就叫做无有爱谛。为什么爱无有呢?因为在「有」上受了苦、吃苦头了,就是我这个身体老了,或者是有很多病痛,或者有很多很多的苦恼,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这时候他心里面有这个想法:「我若没有这个身体,我就会快乐了!」所以叫做无有爱;爱这个无有。「七、彼断方便谛」就是断有爱、无有爱的那个方便,当然就是以佛法的戒定慧断有爱谛,断无有爱谛。

  「八、有余依涅槃谛」这是修四念处成功了,断除见烦恼、爱烦恼,这个时候色受想行识还在;有余的依,色受想行识叫做依,它还继续存在叫做有余。若我们就不是有余,我们爱烦恼也在、见烦恼也在,这时候的色受想行识,不叫做有余。「九、无余依涅槃谛」,就是己经断除爱见烦恼的圣人,又把色受想行识灭掉,就是没有余依了;入于无生无灭的境界,叫做无余依涅槃谛。

  《披寻记》一五三九页:

  「有爱谛无有爱谛等者:求可爱生造诸福行,名有爱谛。依无有爱造诸福行或不动行,是名无有爱谛。义如《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说。断彼有爱及无有爱二种无明决定胜道,名彼断方便谛。

  「有爱谛无有爱谛等者:求可爱生造诸福行」这种人(就是)今天在人间有大福德、有大自在,听说天上的人更好,为求可爱的色受想行识,做很多很多的福业,主要就是要有同情他人的苦难,解除他人的苦难而做饶益他人的事情,自己没有条件地造诸福行;若是为自己求名,那就差一点,可是也是有福的!「名有爱谛。」

  「依无有爱造诸福行或不动行」,就是他爱着这无有,他也会造诸福行,「我造这些福德的事,希望我将来入于无有的境界;或者是修色界、无色界的禅定。「是名无有爱谛」。「义如《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说」在这部经说有爱谛、无有爱谛的事情。「断彼有爱及无有爱二种无明决定胜道」有爱也是无明、无有爱也是无明,断除这两种无明的决定胜道,唯有佛法是决定胜利的;胜利以后,就是决定胜利,不会又失败了。若是修学禅定的人,他将来还会失败的,若是修学般若波罗蜜你是决定胜,不会再失败的了!「名彼断方便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