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8)

  亥十、十谛

  或立十谛。一、逼切苦谛。二、财位匮乏苦谛。三、界不平和苦谛。四、所爱变坏苦谛。五、粗重苦谛。六、业谛。七、烦恼谛。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谛。九、正见谛。十、正见果谛。

  「或立十谛。一、逼切苦谛。二、财位匮乏苦谛。三、界不平和苦谛。」前面是「法施设建立」,这是「谛施设建立」。谛施设建立里有十种,现在是最后一科「十谛」,立十种谛。

  「一、逼切苦谛」,这十种谛,也还是苦集灭道四谛,不过在苦谛里,说的详细了一点。第一种是逼切苦谛,就是你的内心所遭遇到的境界,很苦恼。这个苦恼是逼切,就是你不愿意接受也得要接受,它逼迫你,和你不分离,所以叫做逼切苦谛。「切」这个字,与你接触了叫做切,或者是如刀在切那样的苦,来形容苦的相状。

  「二、财位匮乏苦谛」,逼切苦谛没有说出来什么情形,只是说苦的相状。第二财位匮乏苦谛,是说什么原因了,就是你的财缺少了,在这样的情形下,你感觉到苦恼。

  「三、界不平和苦谛」,「界」就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各有各的性质,各有各的力量。如果是平衡的话,不感觉到苦,它若不平衡时,你就感觉苦了。这应该就是老苦、病苦、死苦在内了。

  「四、所爱变坏苦谛」,这可以看出来,逼切苦谛是总说,财位匮乏苦谛,

  界不平和苦谛以下,是别别的说明苦谛的相貌。「所爱变坏苦谛」,你所爱着的境界变坏了,不可爱了,可爱的境界没有了,这时候感觉到痛苦

  「五、粗重苦谛」,粗重苦谛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是引发你各式各样痛苦的种子,那个种子叫做粗重。粗重的意思就是没有堪能性,苦恼若是出现的时候,你不可能去修学善法。它叫你造罪是可能的,修学善法困难,所以叫做粗重。而这粗重的苦谛,表面上看不出来的。

  「六、业谛」,就是内心里有所求,而后采取行动,或者是造罪业,或者是造福业,或者造不动业,这叫做业谛。

  「七、烦恼谛」,烦恼谛就是贪瞋痴的烦恼,烦恼的相貌就是使令你内心里不寂静。或者是见烦恼,我、我所的烦恼,或者是爱烦恼,贪瞋痴的一些烦恼,这样的烦恼叫做烦恼谛。烦恼谛和业谛加起来就是集谛,前面的五个就是苦谛,苦谛、集谛。

  「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谛」,苦谛和集谛,由集谛为因,在三界里受苦,流转生死,很难停下来。如果是遇见三宝了,听闻正法,「正」,是指圣人说的,圣人为我们宣说的道理就叫做正法。「听闻正法」,你能遇见佛法僧,听闻圣人为你说法。「如理作意谛」,不能说听闻正法以后就没事了,应该随顺正法的道理,在内心里思惟观察,所以叫做如理作意谛。

  看十谛的次第,「听闻正法」是闻所成慧,「如理作意」就是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在内了。

  「九、正见谛」,正见就是成就正见了,成就正见就是八正道第一个正见,正见就是成就了我空的智慧、法空的智慧了,那叫做正见,就是见第一义谛了,名为正见。

  「十、正见果谛」,初开始入圣道那个时候叫正见谛。入圣道而圣道还没有圆满,继续向前修行,到四果阿罗汉,或者是得辟支佛道,得无上菩提,这个时候就是正见果谛。就是正见最后圆满的境界,那就是灭谛了。

  所以「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谛」、「正见谛」,这都是属于道谛,「正见果谛」就是灭谛了。所以这十谛总合起来,还是苦集灭道四谛。

  《披寻记》一五三九页:

  「或立十谛等者:此约诸缘起支中际生已」,《披寻记》的作者这么解释,这里面成立十种谛,是约什么说的呢?是约十二缘起支。「中际生已,或趣流转,或趣清净究竟」,这十二缘起分为三际,就是前际、中际、后际。前际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在生死里流转,若想要明白它的根源,那就是无明。我们不知道这一切法是因缘有的,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寂的。执着有我、有法、有所得,那就是无明的前际。无明它会推动我们的心,有所活动那就是行。行了以后,我们思想的活动,受无明、行的影响,所以叫做行缘识。无明缘行,行缘识,这就是前际。

  行缘识以后,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这以下就是中际。前际、后际,这是中间。「中际生已」,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都是中际。中际就是你的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眼耳鼻舌身意都成就了,触缘受,这就是中际现前了。

  现前以后,或趣流转,或趣清净究竟,就是二条道路。第一条道路「或趣流转」,或者是这个众生没有遇见三宝,他还是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还是惑业苦的境界,也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这就是向于流转那一方面去了,还是原来的家风,流转生死。

  「或趣清净究竟」,或者这个众生遇见三宝了以后,触缘受。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因为遇见三宝了,就不同于以前的迷惑境界。触的时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有明,明相应触。明是什么呢?就是般若的智慧。简单的说,就是无所得的智慧,眼见着色的时候,同时有般若智慧的明和它一起活动。一起活动就不执着那件事是真实的,是如梦中境似的,如水中月似的,有而不真实。这是第一个观,这是假观。

  观察缘起法是自性空的,这是空观。这样子就趣向清净,就不染污了。我们没有明,没有般若的智慧和我们的一念心同时活动的时候,我们的贪瞋痴就出来了,贪瞋痴的烦恼就出来了。其实若是这样解释的话,也很简单,就是这一念心与般若相应的时候就趣清净,与无明相应就趣流转。

  我们出家了,来到佛法里面,怎么样叫修行?就是时时的叫这一念心有般若的智慧,这就叫做修行。看见什么境界,不要用贪瞋痴去衡量,你用般若的智慧,这就叫做修行,很简单。若说这个我办不到,看见毒蛇时,心里就恨,我不能观察它是假的,是空的,不要紧,慢慢来。你天天的用般若的智慧这样观察思惟,久了,般若的智慧就增长,增长就有力量,有力量的时候,看见毒蛇心里不忿怒。那就成功了,不是一下子就成佛,不是的。我感觉到学习唯识的法门,唯识的法门是很深,但是我也感觉它很浅。什么叫做浅?就是钝根人能做得来,我感觉是这样。

  佛法来到中国,由南北朝到隋唐这个时期,中国的佛教徒有一种倾向,就是看谁讲的法是最深,最微妙,我就学那一个,有这种意味。譬如说天台智者大师说四教,藏、通、别、圆四教;贤首宗就说五教,我多你一个,小、始、终、顿、圆,多你一个。禅宗佛陀拈花示众,迦叶微笑,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你们都是有言说,都是戏论,我是离言说的,这是更高。我们中国佛教那一个时期,我这并不是批评古德,但是我去学习,我就感觉到有这种意味。可是到今天的佛教,完全办不到了,实相无相是办不到,就是有相也办不到。我们说是藏通别圆四教,那一教你能做得来?小始终顿圆你那一教能做得来?都不能做了,那怎么办呢?就是念阿弥陀佛了。是这样子嘛!那么现在学习唯识,我的感觉它并不是要为难,做不到也要做,不是,它就从浅处说,从肤浅的地方开始,教你修行,是这样意思。所以我感觉到好,浅一点好,浅一点我们能做得到,说的太高了,做不到。

  「或趣流转,或趣清净究竟」,就是刚才说的,我们这一念心一动时,不要忘记了明,明相应触。你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若和外面的境界接触时,要有明。说是和外面境界接触,其实我们不要说的太高,除了睡觉以外,我们心里面不是色,就是声香味触法,不能离开这个境界的。若是睡眠的时候不做梦,那是无所知的境界,若做梦的时候,还是法,就是法尘。而现在说,或趣清净,你时常的记住,不要忘记了明。

  闻、思、修,修慧是很高,思慧不是很高,闻慧是最肤浅的。我们从闻慧开始就有明,从闻慧开始不是难事,但是思慧就深了一点,修慧就是更高了。逐渐的你就掌握到明,就趣向清净,「清净」就是第一义谛,你向于第一义谛。向于第一义谛,由初得无生法忍,到最后得无上菩提,就是究竟了。

  这上面说「此约诸缘起支,中际生已,或趣流转,或趣清净究竟」。就是我们成就了眼耳鼻舌身意的时候,我们不要再无明缘行,行缘识,我们应该学习般若。用般若调伏我们一念心,趣向清净究竟,那么这叫做「或趣清净究竟」。「是故建立成此十种」,这样说就是成此十种谛。「或趣清净究竟」就是,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谛,九、正见谛,十、正见果谛,这几谛是这样意义的。

  「前之七种趣流转摄」,这底下细说一点,前面七种苦谛是一般凡夫,不相信佛法的众生,趣流转,趣者向也,他的心向于生死的流转。就是不能破坏有所得的执着,不能调伏贪瞋痴的烦恼,不能向于诸法寂灭相,所以是趣流转摄,是属于这一类的。「后之三种趣清净摄」,就是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这以下三种,这是趣清净摄,就是向于第一义谛,向于涅槃了。「趣流转中前之五种苦道所摄」,那七种谛是趣向流转。七种谛里前面的五种是苦道,是属于苦谛的道路。「皆名苦谛」,都是苦谛。这地方说苦道,若是没有相信佛法的人,你的思想,你的识,眼识乃至意识,它就以此为道路,就在这些苦的境界里跑来跑去。若是你相信了佛法,用功修行,就是你的闻思修的智慧在这里观察思惟,所以称之为道。现在这里说五种是苦道所摄,皆名苦谛。

  「第六业道所摄;是名业谛」,业道,第六是业谛也是你的思想在这里走来走去的,是名业谛。

  「第七烦恼道摄;名烦恼谛」,就是令你心不安的贪瞋痴,见烦恼、爱烦恼,名烦恼谛。这是《披寻记》把这十种谛解释完了。

  戌四、结

  如是等类,名菩萨谛施设建立。若广分别,当知无量。

  「如是等类,名菩萨谛施设建立」,这是结束这段文。「如是等类」,一谛、二谛、乃至十谛,这是菩萨谛建立施设。「菩萨谛」,菩萨这个字,按我们汉文佛教的习惯,那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萨,但是按照这个字来说,是通于三乘人,阿罗汉也可以称为菩萨,辟支佛道,菩萨道,都可以称之为菩萨。「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翻个「有情」,就是有道心的人。修学圣道的人,就叫菩萨,若加上摩诃萨埵,那就超越二乘,唯有一佛乘才可以称为菩萨摩诃萨。「名菩萨谛施设建立」,谛的施设建立有这十种。「若广分别,当知无量」,若是更广多的分别,那就不只是这十种了,可以说成无量无边的。

  酉三、理施设建立

  云何名理施设建立?谓四道理。此广分别,如前应知。

  前面是法施设建立,第二是谛施设建立,下面第三科是理施设建立。

  什么叫做理施设建立?其实理施设建立和谛施设建立只是名字不一样,意义还是相通的。通常说二谛,又有说三谛、说四谛,现在说道理,说四种道理。这若广分别,如前面的谛施设建立一样,也是无量无边的。

  《披寻记》一五四○页:

  「谓四道理等者」,四道理是什么呢?「一、观待道理」,就是观察一切法,都是要待因缘才能成就,所以叫做观,观察。观察这一切法的成就要待因缘,所以这句话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缘有的,叫观待道理。

  「二、作用道理」,就是一切法都有作用,眼能够见,耳能闻,见闻觉知这是作用道理。做善得善报,做恶得恶报,修学圣道就可以得涅槃,它都有作用的。

  「三、证成道理」,观待道理也好,作用道理也好,都是佛菩萨的法语来证成这件事,不是凡夫可以随便云云的。

  「四、法尔道理」,因缘生法它就是无常的,有漏法是苦的,一切法都是无我的,是毕竟空的,这是法尔就是这样子。「名四道理。」,这四种道理大意就是这样子。「此广分别,如〈声闻地〉应知」,这四种道理广说〈声闻地〉里有解释,其实我们已经说过好多次了。「(陵本二十五卷九页)」。

  酉四、乘施设建立 (分二科)  戌一、征

  云何名乘施设建立?

  这是第四科乘施设建立,分二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又分二科,第一科略标。

  戌二、释 (分二科)  亥一、略标

  谓声闻乘及独觉乘、无上大乘。如是三种,一一各由七种行相,施设建立:是名为乘施设建立。

  「谓声闻乘及独觉乘、无上大乘。」就是这样的三种不同,就是三界内的一切众生,要出离火宅的时候,有三种的不同:一种是声闻的车,一种是独觉的车,一个是无上大乘。从生死谛到涅槃那里去,所以叫做「乘」,它能够度,能从苦恼的生死这里,运载你到安乐的地方去。这是声闻乘、独觉乘、无上大乘。人天乘不能出离生死,还是在三界里流转。

  「如是三种」,这是三种车。「一一各由七种行相,施设建立」,这三种佛法,每一种都有七种的行相。行相,行的相貌,「行」这个字,由此至彼叫做行,那就和乘的意思一样了。或者「行」,就是心。你心是能动,其余一切法是不能动,都是心动。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心动,这句话的确有道理。七种心行的相貌,或者是七种修行的相貌施设建立。而这七种行相也都是佛的大智慧建立的,施设了名言,义就建立起来了,「是名为乘施设建立。」这是略标,下面第二科广辩。分二科,第一科声闻等乘,又分二科,第一科举声闻乘。

  亥二、广辨 (分二科)  天一、声闻等乘 (分二科)   地一、举声闻乘

  初声闻乘七行相者:一、于四圣谛无颠倒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所缘。四、此慧伴类。五、此慧作业。六、此慧资粮。七、此慧得果。当知由此七种行相施设建立,诸声闻乘,无不周备。

  「初声闻乘七行相者」,这句话也就是标,下面列出来。「一、于四圣谛无颠倒慧」,声闻乘是什么意思呢?听闻佛菩萨的法语,而有所觉悟,觉悟什么呢?苦集灭道四圣谛。苦集灭道的道理圣人才能明白,所以叫做圣谛。「无颠倒慧」,对于四圣谛的觉悟,就是无颠倒的智慧才能觉悟。无颠倒慧,闻所成慧是要佛菩萨的慈悲教导,你若肯接受,才能成就闻所成慧,这里边有佛菩萨的力量。思慧、修慧,是要你自已才能成就,自己努力才能成就。成就以后闻思慧都是散乱的境界,修慧是有禅定的功夫,通于有漏,也通于无漏。无颠倒慧就是无漏,就是成就圣道以后,才具足了无颠倒的智慧,闻思的智慧还不能说是无颠倒慧。就是你成就了无颠倒的智慧,这是声闻乘的第一个相貌。

  刚才说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我们虽然是出了家,也发心学习佛法,但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如果不学习如理作意,一直都是在颠倒里面。你看见一切的境界,心里的心、心所法的动,都是在颠倒里。说我也没有起贪心,也没有起瞋心,我心里面没有烦恼,怎么说我是颠倒呢?是!你有所得。譬如说是,看见这境界都是如幻如化的,你有这感觉吗?你都认为是真实的,认为是真实的那就是烦恼,那就是颠倒。你想要改变颠倒,时常的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行住坐卧时常的心里面如理作意,那就有可能,有希望,从颠倒趣向不颠倒。

  「二、此慧所依」,智慧的所依,智慧所依是什么呢?就是无颠倒慧也是因缘生法。能生起无颠倒慧的因缘,就是无颠倒慧的所依。你若听闻正法如理作意,那就是无颠倒慧的所依。这句话也很重要,说无颠倒慧是圣人的智慧,圣人的智慧是因缘有的。我们若肯努力的创造这个因缘,我们就可能会成就无颠倒慧的,所以要说出它的因缘。

  「三、此慧所缘」,无颠倒慧所观察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四圣谛。这是它所观察的,观察是苦,苦从什么地方来的?从集谛来的。什么叫灭谛呢?苦也没有了、集也没有了,就是灭谛。灭谛是安乐的地方,灭怎么才能成就呢?就是要道谛。道谛是灭谛现前的因缘,也就是它的所依了。

  「四、此慧伴类」,无颠倒慧不是孤独的,它在逐渐的成就的时候,还是有伴侣的,那就是三十七道品了。

  「五、此慧作业」,无颠倒慧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业就是断烦恼,断除见烦恼,断除爱烦恼,这是它的作业。

  「六、此慧资粮」,什么是它的资粮?就是它的因,那就是闻思修。无颠倒慧是圣慧,成就圣道以后才有无颠倒慧。圣慧的前面就是闻思修,是它的资粮,就是它的因。

  「七、此慧得果」,就是涅槃。

  「当知由此七种行相施设建立,诸声闻乘,无不周备」,这句话是赞叹前面这七种慧,也是结束这一段文。应该知道我们佛教徒若是肯成就这七种行相,这七种行相是佛菩萨施设建立的。「诸声闻乘,无不周备」,一切声闻根性的人,学习佛法由因到果,完全圆满了。

  《披寻记》一五四○页:

  「此慧所依、此慧所缘等者:声闻种姓,名慧所依。」第二是此慧所依,四圣谛无颠倒慧应该是果,涅槃是果,但是为什么有涅槃?因为有无颠倒慧,无颠倒慧也是果。「此慧所依」《披寻记》的作者这么解释,是声闻种性。就是在一切众生里,在补特伽罗里有一类人,他的虚妄分别心里,有声闻种性的无漏种子。不是独觉乘,也不是佛乘,是声闻的种性。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识里,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里,从无始以来,不是经过修行,不是经过栽培,本来就有这种善根,有这种种子。「名慧所依」,是无颠倒慧的依止处。就是原来你有这个善根,现在修学声闻乘的佛法得阿罗汉了,得无颠倒慧,是以种性为依止的、为因缘的。若没有那个种性,不能得阿罗汉的。

  「四圣谛教,名慧所缘」,四圣谛的教就是佛菩萨安立的语言文字,这是无颠倒慧所缘,所观察的。这样说,若是第一义谛为所缘,那就是无分别智了;若是四圣谛教为所缘,那就是后得智了。「菩提分法,名慧伴类」,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分,名慧的伴类,就是以此为伴,逐渐的努力才能成就无颠倒慧。

  「断诸烦恼,名慧作业」,慧的作用就是在断烦恼,只要是凡夫就有烦恼,无始劫来,习惯了是这样子。但是不要紧,你常修四念处,可以断除、可以息灭这些烦恼。「听闻正法思惟修习,名慧资粮」,无颠倒慧以此为因缘而才能成就的,就是要听闻正法和思惟修习。

  听闻正法这件事,你听闻的不是那么样的纯熟,也是明白了,考试的时候也能有六十分,但是修止观的时候还是不容易。不是说不能修止观,只是说不容易,但是若能听闻正法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的时候,你修学止观容易。我这样说你同意吗?你会感觉到容易,修止观时容易相应。若是你没到那个程度,可也有一点,也能修,但是不容易,有点难。

  怎么知道你现在佛法的学习程度很高呢?不需要问别人,你自己知道。如果你有如理作意,怎么会自己知道?如理作意就知道。你就会知道你现在程度很高,若是不如理作意就不知道这件事。以前我也是看见这些在佛学院里,或者不是在佛学院,而自己常常阅读经论的人,他有一点心得,他也写文章。写文章是怎么回事?写文章就是思慧,常常写,对佛法的理解,就高过了闻所成慧,就会不一样,所以应该写。初开始不要写太多,写短文,等到过一个时期,自然是你的智慧高了,可以多写,自然就会写的多一点。所以是听闻正法,思惟修习,名慧的资粮。

  「四沙门果,名慧得果」,四沙门果就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这就是慧得果。无颠倒慧有这四种果,就是有成就的。

  地二、例独觉乘

  如声闻乘七种行相施设建立,其独觉乘,当知亦尔。

  「如声闻乘七种行相施设建立,其独觉乘,当知亦尔」,如声闻乘是这样子,七种行相施设建立。独觉乘呢?「当知亦尔」,和这一样,也是这七种行相。七种行相为什么别立名字叫独觉乘呢?因为他的愿,他是要出无佛世得辟支佛道,所以就和声闻乘不同了。

  我们前面学习过了,独觉乘,原来这个人高慢,初开始发心时,心里高慢。他的意思是,你们都是要听佛说法得圣道,我发愿将来得圣道的时候,出无佛世,无师自悟,我比你高。那上面说是有高慢心,实在来说,也还是要见佛闻法。善根栽培到更高的境界的时候,出无佛世,无师自悟。

  天二、无上大乘

  无上大乘七行相者:一、缘离言说事一切法中,所有真如无分别平等性出离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所缘。四、此慧伴类。五、此慧作业。六、此慧资粮。七、此慧得果。当知由此七种行相施设建立,无上大乘无不周备。

  这是第二科无上大乘,天一是声闻等乘;声闻乘、独觉乘,现在是第二科无上大乘。「无上大乘七行相者」,声闻乘、独觉乘不是无上,就是还有高过他们的佛法。无上大乘,就是没有人更高过他了。他也一样有七种行相,那七种呢?

  「一、缘离言说事一切法中,所有真如无分别平等性出离慧」,前面声闻乘就是于四圣谛无颠倒慧,这地方缘离言说事。「离言说事」就是依他起,依他起的这一切事,就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根身器界,这一切的因缘生法。这一切法的本身是没有名字的、没有名句的。譬如说树,树并没有树的名字的;譬如说光明,光明也本身也没有光明的名字啊,都是没有名字的,那叫做离言说的事。

  「缘离言说事」,离言说事也是因缘生法,为什么是因缘生法?就是前生熏习了嘛,你的爱烦恼、见烦恼,无明缘行,行缘识,就是这样现出来一切法,这一切法都是苦恼境界。这「一切法中所有真如,无分别平等性出离慧」,这一切法就是离言说事,离言说事里所有的真如,这些事是因缘生法,都是有剎那生灭变化的,那里边有一个离一切相的真如,就是理性。

  我曾经讲过,真如的「真」字,就是真实不虚妄。谁真实不虚妄?就是如,如是真实不虚妄的。如是什么呢?就是一切法的寂灭相,譬如,色自性空,无所有,不可得,那就是如。受想行识,也是因缘生法,是寂灭相,那寂灭相也是如。就是色的如,受想行识的如无差别,所以叫做如。若有差别就不算是如了,这一切因缘生法是有差别的,但是因缘所生法里的如是无差别的。「如」是真实不虚的,因缘生法是虚妄的。因缘生法有生、有灭、有变化,不是真实的。

  我已经说了很多次,但是应该多说,这一切虚妄的境界都不真实,但是我们若不常如理作意,你若不修唯识观、不修性空观的话,我们心常在颠倒中活动,就不知道是虚妄的。不知道虚妄的时候会有什么问题?我、我所会出来,贪瞋痴也会出来。你若常能观一切法如的时候就知道,「如」,佛在经论里告诉我们,它是真实的。

  《楞伽经》上有四句话:「涅槃离心意,唯此一法实,观世悉虚妄,如幻梦芭蕉」。「涅槃离心意」,涅槃就是如,就是一切法的寂灭相,这寂灭相「离心意」,是没有言说的。你心意不能缘,你可以在色声香味触法上缘虑,但是诸法如的那个地方,涅槃那不生不灭的如,你不能缘,不能在那里活动。

  「唯此一法实」,世界上一切事、一切法很多,唯独这件事是真实的,就是真如,它是真实的。什么叫作「真实」啊?它不虚妄、不欺诳你。我们生死凡夫来到佛法里面学习的时候,经论上佛菩萨告诉我们,这个「如」是真实的,就算将来成佛了,「如」还是这样子的。

  如果说我现在感觉到这件事很美,等到我成就了,原来是丑陋的,那就有欺骗性了。世界上的名闻利养、荣华富贵都是这样子。最初说是荣华富贵也很好啊,等到得到荣华富贵的时候,原来是苦头、原来是叫你受苦,那就有欺骗性,就不是真实的,所以不能称为「真如」。但是佛现在告诉我们,一切法的「如」,到你成佛的时候,还是这样子,是安乐自在的,没有苦恼,没有欺诳性,所以叫作「真」。「涅槃离心意,唯此一法实」,唯独这件事是真实,真实就是不虚妄的意思,「唯此一法实」。

  「观世悉虚妄,如幻梦芭蕉」,观其他过去世的事情、现在世的事情、未来世的事情,观完全都是假的、都是欺骗人的啊。「如幻梦芭蕉」,如幻术的境界、如梦的境界、如芭蕉的境界,都是不真实的。看那芭蕉树的叶子很大,原来都是假的、不真实。

  所以说「一切法中所有真如」,那个「真如」是「无分别平等性出离慧」,所能够证悟的。「真如」本身是无差别的,所以叫作「无分别」,也需要成就无分别平等性的智慧,才能证悟真如的真理、才能出离一切虚妄的境界;出离「我」的虚妄、出离「一切法」的虚妄,证悟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也就是证悟「真如」,这个时候这个佛教徒就成功了。这是大乘的七种行相之一。

  「二、此慧所依」:就是「无分别平等性出离慧」,以谁为依止而成就的?就是以谁为因缘而成就的?按照《披寻记》作者的意思,就是众生内心里面有佛性,那个佛性为出离慧的所依。要有佛性才可以,没有佛性就不行。

  「三、此慧所缘」:当然就是真如。「四、此慧伴类」:出离慧的伴类,当然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通于大小乘。「五、此慧作业」:当然就是断烦恼;断烦恼障、也断所知障。「六、此慧资粮」:当然就是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这些事情;闻思修慧、戒定慧都是资粮。「七、此慧得果」:就是无上菩提了。

  「当知由此七种行相施设建立,无上大乘无不周备」,无上大乘七种行相,这是佛菩萨所施设的、所建立的。「无上大乘」,里面的因果的事情都周备具足了、无所缺少。

  《披寻记》一五四○页:

  「缘离言说事等者:诸法无我,名一切法所有真如性离言说,亦名离言说事。缘此所生法无我智,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平等平等不起分别,从所知障而得解脱。名无分别平等性出离慧」。

  「缘此所生法无我智」,就是缘真如,就会有无我智现起。「无我智」,唯识上说「无我」怎么讲?前面四十五卷的后面,「三三昧」的「空三昧」就说到无我智。什么叫作「无我智」,能记住吧?那就是观一切事,通达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这就是「无我智」。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听人讲「诸法皆空」嘛!小乘佛法就是一切法无我,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就叫作「空」。若学习《中观论》这个法门的时候;一切因缘生法自性空,就叫作「空」。但说到唯识讲的「空」很少,就很少人提到唯识讲的空。唯识怎么样叫作「空」?很少提到。

  现在学习《瑜伽师地论》,从(真实义品)三十六卷到这里,常常提到这句话,「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我们说闻思修,说那思惟,正好思惟言说安立的一切法自性空,这就是一个思惟的资料;常常要思惟,言说法性为什么是自性空?可以自已问自已?自已回答这个问题,时常这样思惟,就会增长智慧。

  这个说法和《中观论》说的因缘生法自性空,说的不一样。这也是说自性空,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也是这个名字,但是那意义不一样。你要常常思惟、常常地如理作意,就会明白这件事。这一切法都是空的,这句话唯识学者也是这样说,中观学者也是这样说,但是那个道理不一样,可有点差别的。

  若是学习过唯识的人啊,我也看见过人家写的《唯识精要》,写唯识的介绍,里面说了一大堆,我就说到「精要」,是非常好的,但是我看了一遍,它没有说到「言说安立的一切法自性空」,都没有说,它没有说。但是若是学过唯识的人,学习《摄大乘论》、学习《瑜伽师地论》、《辨中边论》、《显扬圣教论》,学习了唯识法门的人,一定会知道这个名字;「言说法性是自性空的」。

  若是和我们同学见面的时候,问:「你从那里来?在那里学过什么?什么叫作『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你说给我听一听」,等于是考你了。我现在到什么地方,人家时常要考我,话虽不是那么说的。好了!请法师讲开示!那就是要考我啊!不是二个钟头前通知我,二个钟以后请我讲,不是这样的,就是很多人坐在那里,就请法师讲开示!就立刻要讲啊,就是这么回事。

  看禅师语录,一个禅师到一个大庙、一个大禅师那里去,他就问:「什么物?怎么来?」六祖坛经也是这么讲嘛。就那么手指一竖,这就是答复你,但同时也是考你,就是互相考啊!真实是这样子,我看看你的见地怎么样?当然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似乎是衰微了。但是各处都有佛学院,那我们到什么地方,问你从什么地方来?也容易出现这个局面,自然就是要问你。我也听人说,有名的一位法师,也有点智慧,到一个地方,就提出一句话问他,「你讲给我听一听」,他讲不来,这情形是有的啊!所以有时间要用功,尢其是重要的名相,一定要把它搞好,一般的名相,不知道,没有关系。什么叫作「四念处」?这也是重要的名相。「言说法性自性空」,这句话就厉害了,所以应该有时间要用功。

  「诸法无我,名一切法所有真如」,「诸法无我」,就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文句要记住。里边有义,义还要记住,若常常思惟就容易不忘,若不思惟是不行的。这里说:「诸法无我,名一切法,所有真如」,什么叫作诸法无我?就是一切法的真如。什么是「真如」?就是言说法性自性空所显示的离言境界,那就是真如。「性离言说」,是没有文字。「亦名离言说事」,离言说事是依他起。真如是寂灭相;言说事、这些名言戏论都是寂灭了,那就是真如。「诸法无我,名一切法,所有真如」,「诸法无我」,是没有遍计执性,显示出来真如是圆成实性,「亦名离言说事」,就是依他起都是寂灭相了。

  「缘此所生法无我智」,观察一切法所有真如性离言说,亦名离言说事,那就叫作「法无我智」。这个时候圆成实性的真如,离遍计执,也是「亦名离言说事」,离言说事也是寂灭相了。

  「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一切法有二种自性:一个是离言自性、一个是假说自性。「离言自性」,依他起和圆成实是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呢?它是以言说为自性,也就是以分别心为它的自性。现在有老虎在这里,说「老虎」,这句话是它的体性,实在没有老虎啊!离开了这句话,没有老虎,离开了内心的分别是没有老虎的。是以内心的分别为老虎的体性,这就是遍计执了。

  这个「假说自性」和「离言自性」,离言自性我们看不见,我们凡夫初学习佛法,修学圣道的人,没有证悟无生法忍的时候,不知道、看不见这个真如,所以就认为没有离言自性。假说自性本来是自性空的,我们认为是有。现在「有」和「无有」都是平等地无所有了。

  「平等平等不起分别」,离言自性也是平等,言说法性也是平等,离言自性与言说自性是平等,言说自性同离言自性也是平等。「平等平等」,这就是「法无我智」。「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法无我智,平等平等不起分别」,于离言自性、假说自性都不起分别。「不起分别」,就叫作「平等」。

  「从所知障而得解脱」,这不但断烦恼障,从所知障也得解脱了。于一切法有所得,那就是「所知障」。「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法无我智,平等平等不起分别,从所知障而得解脱。名无分别平等性出离慧」,这句话就是这么讲。刚才说,我们现在是凡夫,也可以修止观,也可以学习如理作意,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心里面不起烦恼的时候,我们还是烦恼里面活动的,也要认识这一点。

  另外已经得阿罗汉的这些圣者,圣者没有息灭所知障,那是什么境界呢?就是《维摩诘经.观众生品》后一段,天女散花,这些阿罗汉身上着花了,那就是所知障的境界,也就是法执的境界。那阿罗汉要去花,那个地方的深义,若是我们常常如理作意的话,也感觉很有意思。心有所得呢,你对花就有所执着,这花就会着身。内心有所得不去掉它,就是表面上想去掉这花,这花去不掉,因为内心有所得没去掉,那花就去不掉。能够修无我慧,那有所得息灭了,花自然就掉了。所以这个地方「从所知障而得解脱,名无分别平等性出离慧」。

  「大乘种姓,名慧所依」,出离慧的所依是什么呢?「大乘种姓」,是慧所依。就是心里面有佛性,这也就是出离慧的所依,出离慧的因缘,就是「名慧所依」。

  「方广法教,名慧所缘」;「方广法教」,就是大乘佛法的十二分教,这个是智慧所缘。当然这若是文字的佛法呢,那是闻所成慧所缘。修所成慧的无漏慧,那就是第一义谛为所缘了。

  「诸觉分法,名慧伴类」,修无我观的时候,修大乘四念处的时候,要观察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因为我们在凡夫的时候,不见第一义谛,那么修观的时候,就是眼前看见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所以在这里修观。在这里修观呢?就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观这一部份是毕竟空的,要这样观。这样观,这就是四念处-身、受、心、法四念处,都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这样观察的时候,它也是有伴类的,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以它为伴。

  「能断二障,名慧作业」,这样修法空观,也是包括了我空观,「我」但有言说嘛!它没有实体啊!所以也是言说法性,能断烦恼障,也能断除去所知障,所以这是慧的作业。「多闻思修,名慧资粮」,能广博多闻、能专精思惟、能在奢摩他里面修学圣道,这就是慧的资粮、慧的因缘。由此因缘而得此慧,而成就诸法无我慧,这是「慧资粮」。「无上菩提,名慧得果」,最后圆满的时候,就是佛的智慧,这个出离慧所得果。

  申五、结

  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及诸菩萨,所有无倒施设建立,若曾所作、若当所作、若今所作,一切皆由如是四事。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这第五科,结束这段文。前面第一是法施设、第二是谛施设、第三是理施设、第四是乘施设,现在第五科是结。「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过去的佛,未来、现在的一切诸佛。「及诸菩萨」,也是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所有无倒施设建立」,这些佛、菩萨为教化众生,无倒施设建立前面这几种施设。

  「若曾所作、若当所作、若今所作」,若过去所作的施设建立,若将来所作的施设建立,若现在所作的施设建立。「一切皆由如是四事」,这一切时、一切处,皆由如是四事安立这几种施设的。「除此,无有若过若增」,除了这么多的施设之外,不会还有超过的,还有增加多少,没有这回事情。前面第一科施设建立,第二科四寻思。这个颂,「诸施设建立」,讲完了。下面是和第三科四如实智「一切法寻思,及如实遍智」。

  未二、四寻思 (分四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为得四种如实遍智,于一切法起四寻思。

  前面法施设、谛施设、理施设、还有乘施设,这都是开导、劝导众生发无上菩提心,下面就谈到修行的问题。第一科标。「又诸菩萨为得四种如实遍智」,为了成就四种如实遍智,「四种如实遍智」,在这里的情形是果的意思。为得如是果,「于一切法起四寻思」是因,由如是因才能得如是果,那么先说因。

  申二、征

  何等为四?

  申三、列

  一、    名寻思。二、事寻思。三、自性假立寻思。四、差别假立寻思。

  这是列。

  申四、指

  如是四种若广分别,应知如前〈真实义品〉。

  这四寻思若广分别,应知如前面三十六卷〈真实义品〉所说。

  未三、四如实智 (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略有四种,于一切法如实遍智。

  申二、列

  一、 名寻思所引如实遍智。二、事寻思所引如实遍。三、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四、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

  「一、名寻思所引如实遍智」,一切法如实遍智,前面是「寻思」,这里是说「遍智」。「寻思」,就是说推求、观察的意思,于唯识的第一义谛推求、观察,那叫作「寻思」。「如实遍智」和「寻思」有什么不同呢?前面我们也是讲过,不同的意思,「寻思」推求、观察,心里面还没有决定。「四如实遍智」,经过推求、观察,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心里面是决定了。决定「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言说法是毕竟空」,决定这样,没有疑惑了,是这个的意思。

  「名寻思所引如实遍智」,什么叫作名呢?就是一切法的名字。这个名字也是言说,言说也本来是没有的,是世间的智者安立这叫作水、山、树,这所有的一切法都有名字。「名寻思所引如实遍智」,在推求、观察的时候,一切的名言是内心分别成立的,名言本身是无自性,如果不内心思惟观察,没有这样分别,那名字是不可得的。

  如果说看见一个东西,说这是树,这是心的分别吗?所以这个名字是由内心的分别而有的,如果内心不分别,这个名字是不存在,就不出现。一切名字都是由内心的分别安立的,它本身不能自已存在,所以它是自性空的。由于这样的寻思,时间久了,就引发出来、就成就了真实的智慧,这遍一切法、遍一切名都是这样子,都是内心的分别。

  「二、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事」是什么呢?就是名言所显示的境界,也可以说是义。名言所显示的境界,也是内心的分别,名所诠的义,实在都是无自性的,都是内心的分别。这样的推求、观察啊,就知道那件事,也是自性空。为什么?我们看见好像有呢?就是内心的分别,并不是真实有这件事。

  我曾经说一个现成的譬喻,若时常利用这个譬喻去观察呢,就会通达名寻思和事寻思,是毕竟空的意思。什么譬喻?就是那个蛇的譬喻;有一个绳子盘在那里,但是我们看上去,看不见绳子,看见是蛇。「蛇」,是一个名字嘛!名所诠显的那个蛇的体性,那就叫作「事」。其实蛇是没有的,但是我们看见那里有蛇,那表示什么?就是我们没有智慧的时候,把绳子看成了蛇。就是智慧不够的关系,把依他起的事,都看成遍计执了。遍计执的蛇,完全是没有的,我们执着的完全是没有。

  譬如说是这个房子、这个人,这一切的境界,都是依他起、都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都是如幻如化、是毕竟空的。但是我们看不见如幻如化,我们看见真实有一条蛇、真实有老虎在那里、真实有一个房子。我们所看见的境界和依他起是不合,依他起是如幻如化的,我们看见是真实的,那就是不合了。但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只是看见如幻如化的这些东西,不看见我们所看见的真实境界。

  如果若不修四寻思、四如实智呢,那就是原来这种执着的境界,执着的境界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贪瞋痴的烦恼时常出来。若是能够观察那是绳子,不是蛇啊,你的智慧增长,不看见蛇了,只看见依他起如幻如化了,这烦恼就不起了。这个时候心里面对于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毫无疑问,那就是「如实遍智」。你还心里有疑惑?是绳子吗?不是蛇吗?那还不行。现在「如实遍知」,是决定没有疑问。

  「三、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这些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是事。事的自性,就是色以变碍为性,识以了别为性。说是看见一条蛇,这蛇是小蛇、那个蛇是大蛇、那个蛇是黑蛇、那个蛇是花蛇,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别。「自性」,那个体性是内心分别出现、是假立、是虚妄的安立,是内心的分别,不是真实有这么回事。

  「四、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差别假立」,这一切的差别不同,这个房子是这样、那个房子是那样,这个高山是这样样、那个高山是那样,是常、是无常,是有见、是无见这些事情,都是内心安立的,它本身是自性空的。

  「所引如实遍智」,这个地方分两层;遍计执是一层、一个依他起是一层。也可以分三层,另外还有个圆成实。而现在修止观的时候,第一层就是先破遍计执、先观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这也是没有的,依他起还是有。

  但是初开始修观,先观遍计执是自性空,就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那个绳子是有,只是没有蛇。而这样子去思惟观察的时候,原来名言安立的一切法,也就是内心分别安立的一切法。那个蛇本来没有,是你内心的分别,说有个蛇,所以蛇是你心分别安立的,为什么会安立个蛇呢?就是光线不好,那表示什么?表示智慧不够,没有智慧看这虚妄、如幻如化的一切法,认为都是真实的,就是这么回事嘛!所以现在这样子去思惟观察,什么叫作「唯心所现」?这个地方表示出来了。

  申三、指

  如是四种若广分别。应知如前(真实义品)。

  〈真实义品〉说的比这里详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