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6)

  辰七、缘起相应增上慧住(分二科) 巳一、问

  云何菩萨缘起相应增上慧住?

  现在是第七科「缘起相应增上慧住」,也就是第六地,第六是现前地。这里分两科,第一科「问」。「云何菩萨缘起相应增上慧住?」怎么叫做菩萨观察十二缘起相应的大智慧,安住在第一义谛?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回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说」。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十一科,第一科是「十法平等性成满得入」。分三科,第一科是「指经说」。

  巳二、答(分二科)午一、略说(分二科) 未一、别辨相(分十一科)

  申一、十法平等性成满得入(分三科) 酉一、指经说

  谓诸菩萨先于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已得十种法平等性,当知文辞如经广说。

  「谓诸菩萨先于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谓这么多的菩萨在现前地之前,就是在缘起相应增上慧住之前。「于诸谛」,于苦集灭道的四谛。「相应增上慧住」,于四谛法门的止观的增上慧相应的时候。「已得十种法平等性」,已经成就了十种法平等性的止观。「当知文辞如经广说」,这个十种法平等性,你要知道它们的文句在《十地经》里面已经广说了。这个话,就是这里不说了;你想知道,你去读《十地经》。

  《披寻记》一五九六页:

  已得十种法平等性等者:《十地经》说:若菩萨已善具足第五地道,欲入第六菩萨地,当以十平等法得入第六地。何等为十?一者、一切法无相平等故,二者、一切法无想平等故,三者、一切法无生平等故,四、一切法无成平等故,五、一切法寂静平等故,六、一切法本净平等故,七、一切法无戏论平等故,八、一切法无取舍平等故,九、一切法如幻、梦、影、响、水中月、镜中像、焰、化平等故,十、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故。论一一释,此应准知。

  「已得十种法平等性等者:《十地经》说:若菩萨已善具足第五地道,欲入第六菩萨地」,假设这位菩萨,当然这是圣位的菩萨。「已善具足」,就是已经善巧地圆满了第五难胜地的圣道、止观,第五地的止观已经圆满了。「欲入第六菩萨地」,他要继续向前进,所以想要证入第六现前菩萨地。怎么办法能成就第六现前地呢?「当以十平等法」,十个平等法,「得入第六地」。「何等为十?」这是问。「一者、一切法无相平等故,二者、一切法无想平等故,三者、一切法无生平等故,四、一切法无成平等故,五、一切法寂静平等故,六、一切法本净平等故,七、一切法无戏论平等故,八、一切法无取舍平等故,九、一切法如幻、梦、影、响、水中月、镜中像、焰、化平等故,十、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故」,这是十种平等。「论一一释」,这个《十地经论》对这十种平等,一样一样都有解释。「此应准知」,在这里,你若想要知道,你去看《十地经论》好了。这个文就这样略过去了。

  这是第一科「指经说」,下面是第二科「明得入」。

  酉二、明得入

  如是十种法平等性,成上品故、极圆满故,超过前住得入此住。

  「如是十种法平等性,成上品故」,这个第五难胜地,他对这十种法平等性,经过止观的修习,「成上品故」,他逐渐地进步,达到上品,他的止观是很有力量了。「极圆满故」,这十种平等法修学的止观到极圆满的程度了。怎么叫做「成上品故、极圆满故」呢?「超过前住得入此住」,这个成上品与极圆满就是这样子,它超过了前面那个「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超过那个前住。「得入此住」,得入这里的缘起相应增上慧住,就是由第五难胜地进步到现前地了。这是「明得入」。

  酉三、释略义

  谓于一切法,由有胜义自性无相平等性故;言说造作影像无相平等性故;即由此相自然不生平等性故;因亦不生平等性故;自然与因皆不生故;毕竟本寂平等性故;现有体事能取正智,离诸戏论平等性故;远离一切取舍造作平等性故,即此烦恼众苦杂染离系解脱平等性故;分别所执境界自性如幻化等平等性故;无分别智所行自性有无无二平等性故;当知是名此中十种法平等性略分别义。

  「谓于一切法,由有胜义自性无相平等性故」,这下面是第三科「释略义」,就是解释前面引这个《十地经》的这十种平等性,解释它的要义,「释略义」也就是说它的要义,简要的大义。

  「谓于一切法,由有胜义自性无相平等性故」,就是解释那个第一个「一切法无相平等故」,解释第一个平等性。第一个平等性怎么样解释呢?「谓于一切法」,也就是一切有为法。「由有胜义自性无相平等性故」,这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中境、如水中月,是如幻如化的、是因缘有的。因缘有的,它本性就是毕竟空寂的,但是这个毕竟空寂的境界是胜义。这个「胜义」,「胜」是指智慧说的,指佛菩萨那个无分别的智慧、殊胜的智慧。这个「义」就是境界。那个离一切相的毕竟空寂,是佛菩萨无分别智的境界,叫做「胜义」。「自性无相」,那个胜义它本身是没有行相的。这个因缘所生的,也就是唯心所现的这一切法,各有各的相,这个高山是一个相,海水是又一个相,太阳、月亮,乃至人、天,心法、色法,各式各样的,烦恼有烦恼的相,智慧有智慧的相。但是这一切法,毕竟空寂那个地方是无相的,它没有这一切的差别相。「自性无相平等性故」,一切法是不平等,各有各的相貌,但是那个自性是无相的那个地方,是无差别的。但是那个无差别相是胜义,是佛菩萨无分别智的境界。而这里说这个「胜义自性」这个词,和《中观论》那个自性不同。这个是说,每一法本身的体相就可以名之为自性的,是这样意思。用这样的词句「由有胜义自性无相平等性故」,解释那个第一句「一切法无相平等故」,就这样解释。这是第一句。

  第二句「言说造作影像无相平等性故」,这是解释那个第二句「一切法无想平等故」,解释那个第二句的。「言说造作」,这个「言说」,「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这个「言说」就是内心的思想,内心思想才能够有言说。你内心在思惟、分别,就是「造作」。这个一切法的胜义的境界,那件事的本身是无相的,那为什么有相了呢?就是你心在思惟分别了,它就现出影像来,就是这么意思。那个「影像」,就是你内心的分别,你或者是发出来言说,或者发出来活动。由于你内心的分别就现出影像来,现出影像就有差别了,是由内心的想而现出来的像。现出像,当然这个想,「四缘生诸法」,这个心的动是由四种缘:种子是因缘,还有所缘缘、增上缘、还有等无间缘,心才能动。心若动,就是现出影像来了,就像镜子里面那个影像似的,不是真实的。但是这个影像,如果你心若不动的时候就没有,就没有影像了,所以也还是「无相」的,所以也是「平等性故」,是平等的。那么这是解释那个第二句「一切法无想平等故」,这个想能变现一切法;「无想」,心若不想,不想什么也没有,无有少法可得,所以也是「平等性」。

  「即由此相自然不生平等性故」,这是第三句,解释经上的第三句:「三者、一切法无生平等故」。「即由此相自然不生平等性故」,就是你的言说,你内心的思想现出来一切法,就像镜子里面的影像似的。「即由此相」,就是由于这个影像,也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影像。「自然不生平等性故」,一定要有因缘,一定是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没有因缘,是「自然」,一切法是没有的。所以在自然这一方面来看呢,无有少法可得,是不生,也不现前的。这个不现前的,也还是「平等性」,也是毕竟空寂的。这是用《瑜伽师地论》的第三句,解释《十地经》上的第三句。

  下面第四句:「因亦不生平等性故」,这是《瑜伽师地论》的第四句,那么《十地经》上的第四句是「一切法无成平等故」,是第四句。「因亦不生平等性故」,这个「因亦不生」,「因」就是每一法的因缘。按唯识的教义来说,就是种子。你没有其他的因缘,没有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因也是不能生的。你只有种子,你的心还不动;不动,这个法就不现前。那也是「平等性」的,也是无差别的。这个「一切法无成平等故」,就是用这个「因亦不生」。刚才我们的解释是约种子说,单是种子它是不能生。另外一种说法呢,「因亦不生」,「大自在天为一切法的因」,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大自在天不是万物之因,所以「因亦不生平等性故」。这个「一切法无成平等故」,因是能成,法是所成;因是能成立的,法是所成立的。而这个因是不能成立的,所以是「一切法无成」的时候,因缘不具足的时候,也就是不能成立。这个因是人的虚妄执着,它实在不是万物之因,那么当然也就是没有这回事了。

  下面是第五句:「自然与因皆不生故;毕竟本寂平等性故」,这是两句,但是有两种说法:就是把它合而为一算一句,这一个说法;一个是分成两句。我们还是分成两句。「自然与因皆不生故」,这是第五句,那么经文的第五句「一切法寂静平等故」。「自然与因皆不生故」,前面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三句是「自然不生」,第四句是「因不生」,现在把这两句合在一起。自然也不生,因也不生,「自然与因皆不生故」,这是第五句,就是「一切法寂静平等故」,《十地经》的第五句:「一切法寂静平等故」。一切法若得到因缘的时候,一切法现前的时候,就有生有灭;有生有灭就是动。现在说自然也不生、因也不生的时候,法不现前就没有生灭,那就叫做「寂静」,一切法寂静是平等故。

  「毕竟本寂平等性故」,这样说这个就是第六句,第六句是说「一切法本净平等故」。「毕竟本寂平等性故」,这是怎么样解释呢?就是本来是毕竟空寂的,为什么不是空寂呢?就是我们有烦恼了。我们心里面有杂染的烦恼,心就动了,所以一切法现前了,这个生死的境界出现了,这个流动的境界苦恼一切众生。但是本来是没有事情的,所以「毕竟本寂平等性故」,这是第六句。那么经上的那个第六句「一切法本净平等故」,我们因为有了烦恼,才有种种苦恼的境界、污秽的境界出现,你知道吗?一切法本来是清净的啊!没有这些污秽的事情,所以「一切法本净平等故」。这是第六句。

  下面是第七句,「现有体事能取正智,离诸戏论平等性故」,这是第七句。看经文上第七句,「七、一切法无戏论平等故」,就是这么解释。「现有体事能取正智,离诸戏论平等性故」,这个一切法有两种,一种是有体,一种是没有体性的,有这么两种差别。两种差别,这个没有体的事情,很多的事情是没有体的,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认为是有体。我们也是常讲的,譬如说是我心里面想这屋子里有条龙,我心里想有条龙,这龙在这空间里面飞。这只是自己的妄想,实在没有龙,就是这个龙是没有体性的。我们也常说到一件事,这光线不好,那么有绳子,麻绳,用麻组成绳盘在那里,光线不好,远一点看,看见是一条蛇在那里。那么我说那里有一条蛇,你们眼睛好的人看那里没有蛇,所以我说有条蛇,这是没有体性的。你们说看那里有条绳子,说绳是有体的,是有那么一件事;我说有条蛇,是不对的,那蛇是没有体性的。但是我们世间上的事情,在我们凡夫的境界,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是虚妄分别,没有那件事。

  现在这上面说「现有体事」,不是无体,是有这么一件事,是有体性的。那有体性是什么事呢?「能取正智」,这个能取是正智的作用,它有这个作用。这个「正智」就是我们的分别心经佛法的锻炼,成就了般若波罗密的智慧,成就了无分别智的智慧。这个智慧成就了,它就能见到那个胜义,见到那个「胜义自性平等性」,所以叫能取。其实这个地方就是能证悟,能证悟胜义的那个正智,这件事。这个正智现前的时候,「离诸戏论平等性故」,就和我们没得到智慧的时候,我们没有相信佛法的时候,我们虚妄分别的时候,就都是戏论。我说那里有条蛇,这句话是没有意思嘛!根本是说错了嘛!这叫戏论。我说那个人在骂我,这也没有这么一件事;说那个人在赞叹我,实在也没有这件事,但是我们认为是这么一件事,我们认为有这么多的事,这都是戏论。现在成就智慧了的时候,「离诸戏论」,没有这些虚妄分别了。没有虚妄分别的时候,也就是你成就正智的时候;成就正智的时候,是离一切虚妄分别的,那个时候也是平等无差别的境界。那么这是第七句,解释经上那第七句「一切法无戏论平等故」,也是相合的。

  下面是第八句,「远离一切取舍造作平等性故」,这是第八句。《十地经论》上第八句「一切法无取舍平等故」,是这么一句。「远离一切取舍造作平等性故」,这个取舍,什么叫做取舍?看下一句,「即此烦恼众苦杂染离系解脱平等性故」,这两句是合成一句来解释经文的第八句,就是「一切法无取舍平等故」。「烦恼众苦杂染」,就是我们现在的境界,我们心里面有贪烦恼、有瞋烦恼、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的烦恼,因此烦恼而有很多的苦恼。我们的心也并不是污染的,但是有这么多的烦恼就杂染了,就污染了。而这些烦恼的相貌就是「取」,什么事情都是真的、都是执着,叫做取。「离系解脱」,我们来到佛法里相信佛法了,我们学习戒定慧的时候,我们就断了烦恼,再没有烦恼来系缚,我们得大自在了,那么这就叫做「舍」。前面「烦恼众苦杂染」是「取」,「离系解脱」是「舍」。

  现在这个地方说「远离一切取舍造作平等性故」,我们也不取也不舍,因为你用戒定慧的大智慧来观察烦恼,烦恼是无所有的、是毕竟空寂的,那就是没有取,没有取也就没有舍。没有烦恼可取,也就没有烦恼可弃舍,所以「远离一切取舍」,这个时候就是正智的境界。取舍就是造作,现在是远离取舍的造作,这个平等性就现前了,所以这个第八句是「一切法无取舍平等故」,这样解释。所以「远离一切取舍造作平等性故」这句话怎么讲呢?「即此烦恼众苦杂染离系解脱平等性故」,就是用这句话来解释这句话。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第八句。

  「分别所执境界自性如幻化等平等性故」,这是《瑜伽师地论》的第九句,看这个《十地经》的第九句:「九、一切法如幻、梦、影、响、水中月、镜中像、焰、化平等故」,这个「焰」就是阳焰,这一共是八句,是八个譬喻。这个《瑜伽师地论》第九句「分别所执境界自性」,「分别」就是我们这个明了性的心,它接触一切境界的时候,它就分别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这是有利益的,这是有损害的,这是大的,这是小的,各式各样的分别。而这些分别不但是分别,里面还有个执着,执着自己的分别是真实的。这样的分别的境界,都不是真实的,就像那个幻化等。「如幻」,如幻术所变现的境界都是假的。「如梦」,如梦中境也不是真的。「如影」,就是你遮碍了光明就出现一个影。「如响」,这空谷里面,你在这边说话,那边就有个回声,这是响。如水里面的月,如镜子里面的影像,如阳焰,阳焰是春夏之交,天气稍微热一点,这个地面上的湿气被太阳一蒸发,我们远远的看就好像有水似的,叫做阳焰。「如化」,就是有神通的人变化各式各样的事情。

  这八种譬喻,是有这么一件事,但是不真实。那么这在《摄大乘论》上是譬喻这个依他起性如幻如化、不真实。当然,若是我们内心执着这遍计执的境界,我们也认为是真实的,但实在就是没有了,是没有这件事。「平等性故」,这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都是虚假的,每一法都是虚假的,虚假和虚假也是一样的,所以叫「平等性」。前面是说空,这地方是说有,这个有是假有,是这样意思。

  「无分别智所行自性有无无二平等性故」,这是第十句,经上的第十句「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故」。这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无分别智在诸法上相接触的时候,「所行自性有无无二平等性故」,有,也是无二的;无,也是无二的。这个「有」,譬如说这个遍计执,遍计执我们执着这个有,或者那里是绳子,我认为是蛇,我认为是有一条蛇,是有,实在蛇是没有的,这「有、无」是不二相。我们认为无一切法,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是离一切相的、是毕竟空的,这个地方是不可思议的,也是「有无无二」的。这个「无分别智所行自性」,无分别的时候,实在遍计执是不现前了,没有遍计执,只有依他起和圆成实了。圆成实,也是「有无无二」;依他起,也是「有无无二」,在这里无分别的境界,这也是「平等性故」。这一共是有这么十句。这下面「论一一释,此应准知」。

  「当知是名此中十种法平等性略分别义」,前面这十句就是经上的十种法平等性的大意,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五九七页:

  由有胜义自性无相平等性故等者:如次配释十种法平等性应知。于中即此烦恼众苦杂染离系解脱平等性故者,当知此即释前远离一切取舍造作名平等性。谓即烦恼众苦杂染名之为取,离系解脱名为舍故。此即经说一切法无取舍平等略分别义。余如文知。

  「由有胜义自性无相平等性故等者」,这是牒这个文。「如次配释十种法平等性应知」,就是用这十句来配那个《十地经》的十句,就是用论的十句解释《十地经》的十句。

  「于中即此烦恼众苦杂染离系解脱平等性故者」,就是刚才两句合成一句来解释那段文。「当知此即释前远离一切取舍造作名平等性」,就是解释这一句的话。「谓即烦恼众苦杂染名之为取」,就是我们处处执着才有烦恼。「离系解脱名为舍故」,我们若是常常修四念处,破除去贪瞋痴的时候,不取着一切法的时候,就没有烦恼的系缚了,我们就自在了,就得解脱了。这就叫做「舍」,舍实在就是弃舍烦恼的意思。

  「此即经说一切法无取舍平等」,这两句合起来也就是《十地经》那句话,「一切法无取舍平等略分别义」。「余如文知」,其他的,你自己想想好了。

  申二、觉悟缘起生解脱门

  如是菩萨住此住中,于诸有情增长悲愍;于大菩提生起猛利欲乐希求;于诸世间合散生灭,以一切种缘起正观,观察了知;依缘起智能引发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

  「如是菩萨住此住中,于诸有情增长悲愍」,前面是第一段「十法平等性成满得入」,现在是第二段「觉悟缘起生解脱门」。「如是菩萨住此住中」,说这位菩萨,就是缘起相应增上慧住,就是这位菩萨,这时候是第六现前地,这位菩萨。「住此住中」,住在缘起相应增上慧住,住在这里。「于诸有情增长悲愍」,这位菩萨安住在这里,那是大智慧境界,这个大智慧境界,但是他并不是自私自利的,他自己的生死大事已经到了很高的程度,他还不忘众生苦,所以「于诸有情增长悲愍」,这个有情在生死里流转,而这位菩萨他的悲愍心比以前还要增长,一定要度化众生的。这是有悲愍心。

  「于大菩提生起猛利欲乐希求」,他对于众生有大悲心,和凡夫不同,而这位菩萨对于佛陀的无上菩提。佛陀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叫「大菩提」。「生起猛利欲乐希求」,他的清净心里面现出来很猛利的,就是很勇猛的,「欲乐希求」,欢喜成就无上菩提,这个心情也非常的强。这个是上求菩提,那个是下化众生。不像我们烦恼重的人,得不得菩提,成不成圣道,无所谓,这心情不一样。

  「于诸世间合散生灭,以一切种缘起正观,观察了知」,这个前面这两句话,一个是表示这位菩萨有悲愍心,又表示这位菩萨猛利的欲乐希求无上菩提,这下面又说他的大智慧。「于诸世间合散生灭」,对于「诸世间」,就是凡夫的世间。「合散生灭」,这个合就是因缘和合了,没有因缘没有这件事的;但是有因缘,因缘若不合还不行,要具足了才可以。具足了,这个法才能现前,所以叫做生。如果这个因缘被破坏了,离散了,那个法就息灭了。「于诸世间合散生灭」,这句话就是这位菩萨的大智慧观察众生的缘起,观察世间众生的合散生灭的现象。「以一切种缘起正观,观察了知」,他怎么观察呢?「以一切种缘起」,就是很广博的,很多的事情;很多的事情都是因缘生起的。若观察一切法是因缘生起的,那就叫做「正观」,而不是说是大自在天创造的,不是这一切法没有因缘就有这件事,所以以一切种缘起来观察一切世间,这叫做「正观」。「观察了知」,用这个正观的智慧,在禅定里面观察一切法的时候就明白了。明白的情形会怎么样呢?「依缘起智能引发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依这个缘起的智慧,一切法都是缘起的,用这个智慧来观察呢,就成就了三种功德,就是能引发空三昧、能引发无相三昧、能引发无愿三昧。这三种三昧能解脱生死大苦,是见第一义谛的门,从这个门可以证悟第一义谛的。这一段文就是说明这三件事。

  《披寻记》一五九七页:

  于诸世间合散生灭等者:有情自体,是名世间。烦恼系缚众缘和合,是名为合,合故有生。若彼烦恼众缘断坏,是名为散,散故永灭。于此一切依缘起支顺逆观察得如实智,名以一切种缘起正观观察了知。由观缘起二无我性,是故能引空解脱门。观彼有支一一还灭,是故能引无相解脱门。观彼流转不生愿乐,唯除大悲不舍众生,是故能引无愿解脱门。此解脱门唯出世摄。如《显扬论》别释其相应知。(二卷十六页)

  「于诸世间合散生灭等者:有情自体,是名世间」,这个「于诸世间合散生灭」,什么叫做世间呢?就是有情的自体。这个众生他有一个自体,他有这么一个果报体,这个果报体就是色受想行识。有色,也有受想行识;有受想行识,也有色,是名叫做「世间」,就是五蕴世间。器世间、五蕴世间。

  「烦恼系缚众缘和合,是名为合」,这世间这个词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合字,合怎么讲呢?「烦恼系缚」,这个系缚是烦恼的作用,这个烦恼能绑住你。这个烦恼,我们通常说烦恼,就是贪瞋痴是我们的烦恼。实在来说呢,还有一个我、我所也是烦恼,有我、我所的执着,有贪瞋痴的执着。有这个执着的时候,你遇见什么境界,这个境界就绑住你。「烦恼系缚众缘和合」,烦恼系缚是一个因缘,还要其它的因缘,所以「众缘和合,是名为合」,才算是合的。「合故有生」,这个众多的因缘都凑合在一起了,你这一念心才能现起的,也就是每一法也这样才能现起的。

  「若彼烦恼众缘断坏」,若是他内心的我、我所和贪瞋痴的烦恼,被你修四念处的时候把它灭掉,无我、无我所,没有贪瞋痴了,断坏了,「是名为散」,这个因缘就没有了,不能会合了。「散故永灭」,若是你的我、我所的见烦恼、贪瞋痴的爱烦恼,爱见烦恼还有爱见烦恼的习气,如果都是破坏了的时候,那个所生法永久地不会再生起了,也就是不生不灭了。

  「于此一切依缘起支顺逆观察得如实智,名以一切种缘起正观观察了知」,这是解释下面这一句,就是「以一切种缘起正观观察了知」这句话,这句话怎么讲呢?「于此一切依缘起支」,就是在这一切的所缘境这里,生命所存在的地点,完全用缘起支来观察。「缘起支」就是十二有支,是十二缘起支,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那个十二缘起支。「顺逆观察」,顺着观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是顺着去观察。下面说是「逆观察」,就是无明灭则行灭……生灭则老死灭,有灭则生灭,这样子逆它的次第去观察,就没有了,这件事就结束了。这个观察,顺观察,或者是逆其次第的观察,「得如实智」,你就能成就,得者成也,能成就真实的智慧。从那个缘起能观察我不可得,观察一切法是缘起有,也都是毕竟空寂的,所以你能得到这个清净的智慧。「名以一切种缘起正观观察了知」,这句话就这么讲。

  「由观缘起二无我性,是故能引空解脱门」,这下面解释「依缘起智能引发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解释这句话。「由观缘起二无我性,是故能引空解脱门」,由于你在奢摩他里面去观察「二无我性」,就是补特伽罗无我性、一切法无我性,你这么观察的时候,这两个我都是没有的。这个法的现起,都是法与法的关系,不是有我的关系。说怎么会有老死呢?生缘老死,因为你生所以才有老死,不生就没有老死。为什么会有生呢?因为有有,有缘生。为什么会有有呢?取缘有;你有爱取,所以就有有。为什么会有爱缘取呢?受缘爱。为什么会受?因为触,触缘受,受缘爱。如果没有触也就没有受,没有受也就不会有爱,没有爱也就没有取,没有取也就没有有,没有有也就没有生,没有生也就没有老死。所以这样子去观察的时候,就把一切法都观空了。所以从这个观察里面,观察根本没有我这件事,所以我是空的;一切法也是没有真实性,也都是空了。「是故能引空解脱门」,你能观察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那你就不被一切法所系缚了。

  「观彼有支一一还灭,是故能引无相解脱门」,「观彼有支一一还灭」就是刚才说的有灭则生灭,乃至到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触灭,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一切法都没有了。「观彼有支一一还灭」的话,「是故能引无相解脱门」,就是一切法都不可得了,没有相,「无相解脱门」。

  「观彼流转不生愿乐,唯除大悲不舍众生」,若是观察你不是能够有灭则生灭,你不是,你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那这样子,这样子就现出来生死流转的苦恼境界。这个苦恼境界现前了的时候,你不高兴这个境界,所以你有二无我的智慧,又有无相解脱门的智慧的时候,这观察生死的境界「不生愿乐」,心里不欢喜,不欢喜生死流转的境界,「不生愿乐」。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这事没有这件事,就是无愿,不欢喜了。「是故能引无愿解脱门」。

  「此解脱门唯出世摄」,这个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这是出世间的境界,不是世间的境界。在世间上生活是创造苦恼的门,这个门能令你苦恼。现在出世间是解脱一切苦恼的,是不一样的。「如《显扬论》别释其相」,就解释这三解脱门的相貌,「应知」。在《显扬圣教论》的「二卷十六页」那个地方。

  申三、一切邪想皆不现行

  由是因缘,所有自他作者受者有无等想皆不复转。

  这个第二科是「觉悟缘起生解脱门」,觉悟了十二缘起就生出来三解脱门,就到第一义谛那里去了,这是第二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三科「一切邪想皆不现行」。

  「由是因缘,所有自他作者」,由于你观察十二缘起的关系,你就得到大智慧了,得到无我的智慧,得到无相的智慧,得到无愿的智慧了,所以所有的「自他作者受者有无等想皆不复转」,这样子呢,你观察我不可得,不会再说是「这是我的,这是我」,没有这个分别;「这是我的」,也没有这个分别。就是在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顿生顿灭之中,不执着有我可得。每一个众生的生命体里面都没有我,所以不会「这是我的,这是你的」,没有这个分别。所有的「自他」,自己的分别、他人的分别。「作者受者」,说我现在在拜佛,拜佛者不可得;我说在这坐禅,坐禅者不可得。说我在吃饭吃得很香,受者不可得;说天气很热,感觉热,受者不可得;感觉冷,这感觉者也不可得,都是寂灭相的。「有无等想」,说这件事由无而有,由有而无,这个有无的变化,你也没有这个分别,不取也不着这些境界。「皆不复转」,不再会在你心里面来执着这些事情,这种种的分别都不现起了。

  《披寻记》一五九八页:

  由是因缘等者:经说菩萨修行三解脱门离彼我相,离作者受者相,离有无相,如是离三种相,如其次第三解脱门为其因缘,是故此中亦作是说。

  「由是因缘等者:经说菩萨修行三解脱门离彼我相」,没有我相,不执着有我,离彼我相。「离作者受者相」,也远离了这样的执着。「离有无相」,离有无的这些分别。「如是离三种相」,离彼我相、离作者受者相、离有无相,这是一共三种。「如其次第」,就是文的这个次第。「三解脱门为其因缘」,它就能作三解脱门的因缘,三解脱门的智慧就现前了。「是故此中亦作是说」,「由是因缘」,由于前面你已经成就三解脱门,所以你的「自他」这个分别心不转,「作者受者」的分别也不转了,「有无等想」也不复转。

  申四、顾念有情摄受生死

  菩萨如是善于胜义顾念有情,

  这是前面「一切邪想皆不现行」,前面得了三三昧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不如理作意了,这是第三科。现在第四科「顾念有情摄受生死」。

  「菩萨如是」,这位菩萨观察缘起成就了三解脱门,远离一切虚妄分别,所以「善于胜义」,他能够善巧地通达第一义谛了。「顾念有情」,但是还有大悲心,感觉众生很可怜啊,还有这个悲心的。

  《披寻记》一五九八页:

  善于胜义顾念有情者:此显菩萨不染生死,不舍生死,智悲增上,故作是说。

  「善于胜义顾念有情者:此显菩萨不染生死」,这个善于胜义就不染着生死了,在胜义上不感觉有生死可得。「不舍生死」,但是菩萨有大悲心,还不弃舍生死,他还在这里来饶益有情的。不像阿罗汉要入无余涅槃,没有这回事!「智悲增上,故作是说」,这位菩萨的智慧也非常殊胜,大悲心也非常殊胜的。所以「善于胜义」是智增上,「顾念有情」是悲增上。

  如理通达烦恼系故、缘和合故、有为诸法自性羸劣,离我我所无量过失污染而转;非离一切烦恼系缚,众缘和合。

  「如理通达烦恼系故、缘和合故、有为诸法自性羸劣」,他成就了智增上,大智慧殊胜啊!所以他能通达第一义,通达缘起的道理,「如理通达」。「烦恼系故」,通达什么?众生为什么会流转生死?就是烦恼的系缚,就是你心里面有贪瞋痴、有我我所的系缚你。但又不是单纯的烦恼,还需要其他的因缘同它和合才行的,「缘和合故」,才有生死流转。「有为诸法自性羸劣」,说是每一法都是众多的因缘和合,这一法才出现的。说是不需要众多的因缘和合,它本身就能做这件事吗?不能,它「自性羸劣」,它本身的力量很软弱。说是我们内心有烦恼种子,烦恼种子力量不大,要其他的因缘帮助它才可以。只是内心的烦恼,这件事不能做成,所以「自性羸劣」。「离我我所」,世间上一切法的出现,生灭变化,不是由我我所来造成的,是你的烦恼造成的,众多因缘和合造成的。「无量过失污染而转」,世间上的事情就是有很多的过失,「污染」,污染你的心,你的心有很多的过失污染,就是这样子活动。不是单独你的一念心能成就这件事的,还有很多的烦恼污染你的心,这件事就是这样活动下去了。

  「非离一切烦恼系缚,众缘和合」,这个众缘和合,但是也不能离开一切烦恼的系缚。只是众缘和合不行,还要有很多的烦恼和众缘和合,这样才能出现这件事的。所以「如理通达」,就是这样通达,通达是这么回事。但是从这里面看出来呢,烦恼是非常重要的;这一切有为法,生死的流转,烦恼的力量很强。

  《披寻记》一五九八页:

  有为诸法自性羸劣等者:色非色蕴,是名有为诸法。各别生因,名彼自性。自不能生,待缘方生,是名羸劣。又复诸识自性不能染他,然为他染,故名羸劣。由是当知有为诸法无量过失污染而转,唯由一切烦恼系缚众缘和合,不由我及我所而有所作,以我我所性无实故。

  「有为诸法自性羸劣等者:色非色蕴,是名有为诸法」,这个色蕴和非色蕴,非色蕴就是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就是非色蕴。受想行识是心法,它没有这个青黄赤白,也不是地水火风。那个色蕴就是地水火风,名之为色。「非色蕴」就是受想行识。这样这句话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是名有为诸法」。世间有为诸法,明白一点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是有为的一切法。

  「各别生因,名彼自性」,每一法都有它特别的一个因,你这个受心所、想心所、识心所,它有各别的一个种子,那个就是叫做「生因」。你的现起以它为因,才能现起的,这就叫做「自性」。这和《中观论》说自性不同。

  「自不能生」,单独的那一点因缘,它不能现起,这力量不够。「待缘方生」,要等待和它的因缘相合的,它才能现起的,不然是不行,不然这件事不能出现,「待缘方生」。这个譬如说我们这一念心,这个明了性的心它有自己的种子,但是要待所缘缘。有了种子是因缘,还要有所缘缘;没有所缘缘,你这个心不能活动。所缘缘还不够,还要有增上缘,没有增上缘不行,没有等无间缘也不行。就是因缘,还需要有所缘缘、有增上缘、还有等无间缘,这样才可以,没有这样不行。其中有一个重要,其实每一样都算重要,你没有它就不行。

  其中一个重要的,就是不如理作意、如理作意,这件事也很厉害。说我现在生了染污心了,就是有不如理作意。这不如理作意是增上缘,你这一念染污心得到不如理作意的增上,这个分别心就起来了。说这个境界是污染的,你自己是有烦恼的,但是如理作意,染污心就不起,所以要待缘。从这里看呢,烦恼是有,但是有办法它就可以不动,烦恼不动。所以这样看呢,我们是可以修行,是可以修行的。你只要抓住这一点,遇见一切境界的时候如理作意,就没有事。说是我有很大的烦恼,我不能够出家,这不一定。你若如理作意,就没有事,可以出家。所以这上说「待缘方生」,要等待外缘的帮助,这件事才能现起,「待缘方生」。「是名羸劣」,就是它本身的时候不能出现,这件事不能成就,一定要有缘才可以出现的,所以它本身力量很软弱,「是名羸劣」。

  「又复诸识自性不能染他」,这段文说的微细了一点。又复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主要是这个意识,现在说很多的识。「自性不能染他」,这个识的本身不能染污其他法,其他的一切法,因为什么呢?这识就是个明了性,它不是烦恼,它没有烦恼,它不是贪瞋痴,它是无记的,它也不是善也不是恶,它是个无记性的明了性,所以它不能去染污其他法,不能。「然为他染」,但是它为烦恼所污染。贪瞋痴的烦恼,我、我所,这是烦恼,这是污染的,它把你这一念明了性的心变成污染的了,变成污秽的了。「然为他染」,它不能拒绝。你这一念分别心,它也不是染污,也不是清净。它不是烦恼,但是它不能拒绝烦恼,烦恼和它要合作的时候,它就同它合作。就像一个人,坏人他也合作,好人也是合作。我一定同好人合作,它没有这个智慧,这个心没有这个智慧,所以是「然为他染」。若是你内心来到佛法里面学习戒定慧的时候,就拒绝烦恼的合作,那就不为他染。但是我们没有学习这个智慧的时候,不行!没有学习这个智慧,他不知道那是个坏事情,他就同烦恼合作,就去做坏事了,所以是「然为他染」。「故名羸劣」,所以就是你这一念心很软弱。

  「由是当知有为诸法无量过失污染而转」,这从事实上就看出来嘛,你就可以知道这些有为的诸法,就是因缘生法,色受想行识,因缘生法,它会为无量过失的污染而转,也就是无量的烦恼来污染它,就这样就发动了很多的事情在活动,就是这样意思。「唯由一切烦恼系缚众缘和合」,我们这一念心就是很多的烦恼来系缚你这一念心,你这一念心没有智慧,被烦恼绑住了,还有其他的因缘的和合,就会造业,受苦了。「不由我及我所」,不是说是有一个常恒住的我和我所才做事情,不是的!就是你的心来做一切法,一切唯心造。唯心造,就是你的心为烦恼污染,肯同烦恼在一起。烦恼是个坏蛋,这个心同这个坏蛋在一起做很多恶事;若是遇见戒定慧的善法,他也肯和它合作,就作种种功德,就是这么回事。但是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你内心里面假设过去善根不够的话,你这个心愿意同烦恼合作,而不肯同戒定慧合作,这问题就是在这里。「以我我所性无实故」,为什么不承认是「我」有力量去作恶、去作善呢?「以我我所性无实故」,因为我们所执着那个我我所,根本没有那回事情,没有我、没有我所,没有那回事,只是虚妄分别而已。

  是故我今为自防护,应令一切烦恼系缚众缘和合皆悉断坏,为益有情不应永灭一切有为。

  「是故我今为自防护,应令一切烦恼系缚众缘和合皆悉断坏」,所以菩萨这样观察这个缘起,世间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子,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处理事情呢?「是故我今为自防护」,所以我们佛教徒应该自己保护自己,保护你自己。「应令一切烦恼系缚众缘和合皆悉断坏」,要灭除一切烦恼,灭除一切染污的因缘,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那就是要有智慧。要有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闻思修来的,从闻思修增长智慧,用智慧破除一切烦恼,事情就是这样子。「为益有情不应永灭一切有为」,说是你自己修学戒定慧、修学三十七道品,能保护自己的清净,成就无量功德,但是你还要想一想,众生还没得解脱啊!你要发慈悲心饶益一切有情,「不应永灭一切有为」,不应该永久地灭除去这个色受想行识的。你没有这个身体在这里,你怎么样来度化众生呢?所以你还应该保留,是这么意思。

  这上面说,初开始用功修行,你的能力不够,不可能去度化众生。那么你一定要得了圣道,你才有智慧,烦恼少了,你才能度化众生的。但是有的时候可能会到佛世界去了,你没有在众生世界,那你不能度化众生。有的时候,也可能这一生跑到天上去了,在天上住了八万大劫,住了两个劫,那也不度众生。但是有的时候这样,也不算是过失。但是,你总而言之要发大悲心,「不应永灭一切有为」,要到众生的世界饶益有情的。

  这是第四科「顾念有情摄受生死」,当然这个文是说第六现前地菩萨的事情,是这个意思。现在第五科「无着般若智住现前」,分二科,第一科「标名」。

  申五、无着般若智住现前(分二科) 酉一、标名

  如是菩萨住此住中智悲随逐,名无着智现前、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前。

  「如是菩萨住此住中智悲随逐」,说这位菩萨,就是第七「缘起相应增上慧住」,六现前地,这是第七住,这位菩萨住在缘起相应增上慧,住在这里。「智悲随逐」,这个大智慧和大悲心随逐他的心,和他的心在一起而不分离。「名无着智现前、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前」,这个大悲心就是后得智,那个智那就是根本智了,它是无分别,它能与第一义谛相应。但是还有大悲心,就是后得智了。这样子说,就是「名无着智现前、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前」,这个「无着智现前」就是根本智,不着一切法,就是根本智现前。「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前」,这就是后得智。这是两种智慧。

  《披寻记》一五九八页:

  名无着智现前者:谓于生死、涅槃平等证得无二智故。

  「谓于生死」,生死是流转生死的虚妄分别境界;「涅槃」是离一切相的境界。由于你这个无着智,就是不见生死可得;由于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前,就是大悲心,他又不住涅槃。所以这个生死和涅槃是平等,而不偏于生死,也不偏于涅槃。「证得无二智」,它们两个是统一的,是无二相的。

  这是「标名」,下面第二科「释相」,解释它们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不染世间」。

  酉二、释相(分三科) 戌一、不染世间

  由此住故,于一切世间行无染而行。

  由于你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前,由这个住,住于般若波罗密多这里,对于世间的有为行「无染而行」,虽然是在世间度化众生,世间这些染污法不能染污你。这是解释这个「不染世间」,那么这一句话应该指无着智说。

  戌二、有猛利忍

  又即此住有猛利忍,于第七地有加行行边际菩萨忍,当知是彼随顺忍摄。

  「又即此住有猛利忍」,这是第二科。第一科是「不染世间」,第二科是「有猛利忍」。「又即此住有猛利忍」,他有很猛利、有强大力量的忍,安忍不动,这个忍力很大。忍力很大,这个由两方面可以解释,就是他能度化众生的时候,众生难度,但是菩萨有猛利忍,他就不介意这件事,也可以这么解释。

  「于第七地有加行行边际菩萨忍,当知是彼随顺忍摄」,说这位菩萨有猛利忍,这个猛利忍是怎么回事啊?「于第七地」,现在是第六地菩萨,对那个第七远行地,第七远行地菩萨是什么境界呢?「有加行行边际菩萨」,到这个第八地是无加行、无功用,第七地是有加行行的边际了,过了这里就没有这个加行的事情了,所以第七地是有加行的边际,「菩萨忍」。那个第七地他的忍要高过第六地的,那么现在这个第六地的猛利忍是怎么回事呢?「当知是彼随顺忍摄」,这个猛利忍是那个第七地的无生法忍的随顺。这个「随顺」什么意思?就是能引出来;你有猛利忍,能随顺地生起第七地菩萨的无生法忍,就是这个意思。或者说,「随顺」是因义;你第六地菩萨的猛利忍,是第七地菩萨的猛利忍的因。就是第七地的无生法忍,以第六地菩萨无生法忍为因,是这样意思,它随顺它,它不会障碍它的。

  这是「有猛利忍」,第三科是「不住二边」。

  戌三、不住二边

  又此无着智现前、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前,能引能引菩提众缘,于诸世间有为诸行,住而不住;虽于寂灭见寂静德而亦不住。

  「又此无着智现前」了,就是这个无分别智现前了。「般若波罗密多住」也「现前」了,就是后得智也现前。这两个智慧现前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呢?「能引能引菩提众缘」,有这个作用。这个「能引菩提众缘」,这个「能引菩提」,菩提就是无上菩提;能引菩提的众缘,就是三十七道品。那么现在这个无着智、般若波罗密多住,这两个智慧,是能引众缘的能引,就是菩提分的能引,它能引出来菩提分,由菩提分能引无上菩提,就是这个意思。

  「于诸世间有为诸行,住而不住」,你成就了这个智慧的时候,「于诸世间」,就是流转生死的众生的世间,都是有为的诸行,都是有生灭变化的诸行。「住而不住」,你是在这里住,但是又不在这里住。你有慈悲心,就是在众生世界这里住;但是你有般若,那就是又不染着,这个意思。「虽于寂灭见寂静德」,说这位菩萨对于大般涅槃的那个寂静的境界,感觉到非常殊胜,有种种的功德。「而亦不住」,但是有大悲心,所以他不到涅槃那儿去住,他还在世间住。在世间住,但是他有般若波罗密、有无着的智慧,他还不受染污,所以叫做「不住二边」。不住世间的一边,也不住涅槃的一边;但是也没有离开世间,也没有离开涅槃。

  《披寻记》一五九九页:

  能引能引菩提众缘者:菩提分法能满大菩提果,是名能引菩提众缘。今此无着智现前,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前,能引一切菩提分法,是故说言能引能引菩提众缘。

  「能引能引菩提众缘者」,来解释这句话,这就把它标出来。「菩提分法能满大菩提果」,这个三十七道品这个菩提分法,「能满大菩提果」,你修学三十七道品能圆满无上菩提的果,圆满无上菩提的佛果。「是名能引菩提众缘」,这样这个菩提分法是能引菩提的众缘,由这个三十七道品的众缘能成就无上菩提。「今此无着智现前,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前」,这两种智慧现前的时候。「能引一切菩提分法」,能引出来,能引发你的三十七道品的大智慧现前,「是故说言能引能引菩提众缘」,这句话解释完了。

  申六、证无量定(分二科) 酉一、举空三摩地

  如是菩萨方便般若智所随逐,能入空三摩地,令十百千上首三摩地门皆现在前。

  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六科「证无量定」,这位菩萨能成就很多的三昧,分两科,第一科「举空三摩地」。

  「如是菩萨」,说这位菩萨,「方便般若智所随逐」,方便智和般若智,这样讲呢,方便智就是后得智,般若智就是根本智了。他这一念心有这两种智慧的随逐,「能入空三摩地」,就是我也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能住在这个三摩地里面。「令十百千上首三摩地门皆现在前」,入这空三摩地,不只是这么一个三摩地,它还能够成就十百千上首的三摩地「皆现在前」,也都现前了,不只是一个空三摩地,还有无量无边的三摩地,都能现前。这是「举空三摩地」,下面第二科「例无愿无相」。

  酉二、例无愿无相

  如空三摩地如是无愿、无相三摩地,当知亦尔。

  如空三摩地这样子现前,如是无愿三摩地、无相三摩地,「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五九九页:

  令十百千上首三摩地门等者:经说十种空三摩地门为其上首,百千万空三摩地门皆现在前。准彼应释。下说无相、无愿各复有十为其上首,如经应知。

  「令十百千上首三摩地门等者:经说十种空三摩地门为其上首」,百千三摩地以十种空三摩地为上首,为最重要的。「百千万空三摩地门皆现在前。准彼应释」,就是看经上说的就知道了。「下说无相、无愿各复有十为其上首,如经应知」,也是这样子相似的。

  申七、证不坏意乐

  由此上首三摩地门现在前故,意乐不坏。

  这是第七科「证不坏意乐」。「由此上首三摩地门现在前」,就是从这个《披寻记》引经上的话,就是有十种空三摩地为上首、十种无相三摩地、无愿三摩地为上首。由此上首三摩地门现前的原因,使令这位菩萨他的意愿不可破坏。

  《披寻记》一五九九页:

  意乐不坏者:谓彼意乐坚固不退,是名不坏。此有九种差别,如经应知。

  「意乐不坏者:谓彼意乐坚固不退,是名不坏」,就是他这个大智慧、大慈悲的境界是不退转的,不会失掉的,就叫做「不坏」。为什么不坏呢?他有这个三摩地的关系,有三摩地保护他的意愿。这样的三摩地,是定,但同时里面也有智慧。有这样的定慧保护你,你的大悲心、你的智慧不失掉,所以也不退转于无上菩提了。「此有九种差别,如经应知」,这上面说有九种不同,如经里面说的就会知道了。

  申八、魔怨无夺

  于一切种诸佛圣教,一切外道及诸魔军圣教怨敌,不能引夺。

  这是第八科「魔怨无夺」。「于一切种诸佛圣教」,说这位菩萨他对于「一切种」,诸佛的圣教有一切种类,有很多的差别。「一切外道及诸魔军圣教怨敌,不能引夺」,这位菩萨对于无量无边的佛法的通达、证悟,一切的外道、一切的魔军、一切的圣教的怨敌,都不能够引夺,不能破坏他的。

  申九、善根清净(分二科) 酉一、总辨善根(分二科)戌一、指同前

  余如前说。

  这是第九科「善根清净」。分二科,第一科「总辨善根」。分二科,第一科「指同前」。

  余如前面说,像前面的初欢喜地所说的。

  戌二、喻差别

  此差别者:谓如世间善巧工匠,以所炼金作庄严具,琉璃宝珠莹饰厕钿,一切余金不能映夺。如是此中菩萨善根清净殊胜,如先所说不能映夺。

  「此差别者」,在这里和前面还是有点不同。「谓如世间善巧工匠,以所炼金」,所陶炼的黄金「作庄严具,琉璃宝珠莹饰厕钿」,或者是琉璃宝珠来庄严你这个金庄严具,这个金庄严具里面还有琉璃宝珠的庄严。「一切余金不能映夺」,其他的黄金不能够影响这个黄金。「如是此中菩萨善根清净殊胜」,前面等于是个譬喻,这下面正面的说明菩萨的功德庄严。如是此中菩萨的善根清净特别地殊胜,「如先所说不能映夺」,像前面说的一切外道不能映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