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如何认识因果

[佛学常识] 发表时间:2019-10-23 作者:衍行法师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尊敬的诸位善知识大家好!非常欢喜能与大家同聚一堂学习佛法

  佛陀是世出世间觉悟圆满的老师,佛教是觉悟人生的教育,佛教修行的内容与宗旨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佛说世出世间法不离“因果”二字。像我们佛门最著名的经典《大方广佛华严经》称为“经中之王,经中之海”。它讲什么呢?讲五周因果。被称为“纯圆独妙”的《妙法莲花经》讲什么呢?讲一乘因果,所以一切法不离“因果”二字。

  古来大德一句偈诵讲的非常透彻:

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

若问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什么是因果?如何认识它呢?

  如同一个空旷的山谷用这个来比喻我们每个众生清净法性,“本来无一物”。但是清净法性,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会有其作用,就会有因。就如同空旷的山谷里面喊声音一样,你喊多大声音,它就回多大声音;喊善就回善,喊恶就回恶,叫作“谷响答泉声”。就是我们总讲的“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如是因如是果”。可是无论是怎么样相续的因果,相对于空旷的山谷来讲都是如梦如幻、如露如电。

  佛家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为什么呢?因果有三种性质不空:第一是相续不空,第二转变不空,第三循环不空。因变成果,因就空了;果变成因,果就空了;循环转变,因果不空,不昧因果。

  诸佛出兴于世,以大悲心为体,就是想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想我们都能够登彼岸。佛就劝我们要修行,种解脱的因果,种解脱的因将来就得解脱的果。一切的行门里面可以说以“普贤十大愿王”为最,经中之王、经中之海的《华严经》就是以“普贤十愿”为归的。可以说十大愿王摄尽了佛门修行的一切解门与行门。

  菩萨不修普贤道不能圆满成菩提,《行愿品》里面讲“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们如果能够奉行佛法,修十大愿王就是在种佛界因果,将来必能圆满成佛道。

  普贤十大愿王我们佛子弟子都很熟悉,早晚课也都在念。

衍行法师:如何认识因果

  第一、礼敬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三世人师子,佛分为三世佛。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是过去佛;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叫现在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叫未来佛。这三世诸佛我们都应当礼敬,礼敬每一位众生,这是普贤礼,一恭敬一切恭敬。

  当年六祖能大师去黄梅参访五祖,五祖对能大师讲你一个獦獠还想成佛?六祖的答语可以说震惊千古,他讲:“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但佛性并无差别,人有南北但是佛性并无差别。”我们学佛的人都要有这样的见地。什么样的见地?“相有差别,性是平等的。”

  所以法华会上有一位菩萨叫常不轻菩萨,爱戴、顶礼、恭敬每一位众生,这是成佛的正因。古来大德有一个比喻叫做“以金做器,器器皆金”。“心佛即众生,是三无差别”,我们的性与诸佛的性是平等的,都是金;相有差别,我们的众生相他是诸佛相。但是无论是众生相还是诸佛相其金性不二。真学佛的人都要透过现象见本质,平等地恭敬每一个众生的自性叫做“礼敬诸佛”。

  第二、称赞如来

  称性德,赞修德。什么叫如来?“不去不来,能去能来”叫如来。“不去不来”叫性德,“能去能来”叫修德。古德讲: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有物先天地”指我们的金刚法性。“能为万象主”,万物都是它所造所变。所变有十法界,上有四圣,下有六凡,六凡是苦,四圣是乐。诸佛劝一切众生要离苦得乐,要种乐因,所以“称赞修德”。象我们唱的赞、念的经、念的佛都叫“称赞修德”,希望我们能够见贤思齐,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一切众生圆满菩提叫“称赞如来”。

  第三、广修供养

  佛弟子要上供诸佛、下化众生。《华严经》里面讲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我们佛门弟子各个都要依教修行是对诸佛最好的供养。“假令供养恒沙众,不如坚勇求正觉。”对待一切众生,更要平等地供养,心量要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叫广修供养。

  第四、忏悔业障

  若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纳。障碍我们的身心不得自在称为业障。如何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亡”。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忏悔业障之法,禅、净、密都是。在这里我们要强调好好修行,降伏其心。参禅提起话头,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当下这一念灵灵觉觉,不去不来,不断不常,这个就是吾人本来面目。念佛的就老实念佛,持咒的就老实持咒,自念自听,跟禅法是一样的。就是《楞严经》耳根圆通里面讲的: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无论参禅念佛都要生死心切,这样业障就消了。

  第五、随喜功德

  功德和福德诸位一定要听清。修诸善法有所执著名为“福德”;修诸善法心无所住名为“功德”。当年达摩祖师去见梁武帝,梁武帝问祖师:这一生布施供养,建寺安僧有何功德?祖师讲:毫无功德。圣上心存邪见,有所住著,不可将福报当做功德。我们佛弟子要自己修行功德,也要随喜他人修行功德。我们所修的一切法都要舍的干干净净,心要平平静静的这样才能成就真实的功德,“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不要做点善、做点福,就夸夸其谈、炫耀自我,这不叫修行人。真修行人就如《普贤行愿品》里面讲的:“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叫功德。我们自己如是修,也随喜他人如是修,叫做随喜功德。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