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梁皇宝忏》各卷大意

[佛学常识] 发表时间:2020-02-15 作者:未知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梁皇宝忏讲的是什么?梁皇宝忏各卷内容大意

  忏文开篇先述宝忏名称缘起,即梁武帝为超度皇后、消其业障而设忏法。后因梦到弥勒菩萨,感其慈悲精神,便以“慈悲”为忏法名称,因此《梁皇宝忏》又名《慈悲道场忏法》。

  弥勒菩萨本名“慈氏”,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中“慈”为首利益众生,而观世音菩萨则以“悲”来济度众生,因此在《梁皇宝忏》中,礼拜佛菩萨都是先拜“弥勒佛”,最后再拜“观世音菩萨”,寓意慈悲具足,方得圆满

  而以“慈悲”为名,更是劝勉佛弟子要在身语意中贯彻慈悲,如此可以“守护三宝,令魔隐蔽”接下来我们看各卷大意。

《梁皇宝忏》卷第一

  纵观十卷忏文,以第一、二卷之内容最为关键切要,因此我们首重讲一、二卷。第一卷主要分为三块,即皈依、断疑、忏悔

  ○皈依

  欲礼忏必先皈依。因世间万事万物皆迁流变化,在这往复变化中唯有佛法僧三宝可作怙恃,依之而能消除罪障、断灭轮回。因此拜忏以皈依为首,是为礼忏者增长福德善根。

  ○断疑

  既已皈依,当信三宝,但世人多疑,因此不能尽信,使功德徒增损耗。对此佛教允许善信存疑,因为有疑,才会去进一步探寻真相,最终生起信心

  在这一部分,忏文列举了多个“好人没好报,恶人无恶报”等世人时常疑惑的例子,并以三世因果之法为众断疑,从而劝勉大众“若欲得道,当依佛语”。

  ○忏悔

  皈依、断疑后便可以开始修行,而第一步便是“忏悔”,即忏悔过错,再不复犯,从而去恶趋善、改往修来。关于忏悔,前回已述,此处不再多言。

《梁皇宝忏》卷第二

  既已经“忏悔”消除宿恶,当速修善法,以免恶业再起、苦难重演,因此第二卷主讲“发心”,即“发菩提心”“发愿心”“发回向心”。

  ○发菩提

  不要以为“发心”很难,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心”,如:愿一夜暴富、愿找到好姻缘等等,但这些只是凡夫心,依旧无法帮助我们从轮回苦难中解脱。因此,当我们忏悔恶业以后,就要发和佛菩萨一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

  ○发愿心

  发菩提心不光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还要有切实的目标,这就是“发愿心”,也即如何利乐众生,我们所熟知的便有药师十二大愿、弥陀四十八大愿、普贤十大愿等。忏文中也劝勉礼忏者发下二十大愿。

  ○发回向心

  发心、发愿后,还要把实际行愿所获的利益人天的功德全部回向给一切众生,让大家能够义气远离苦难,这便是“发回向心”。

《梁皇宝忏》卷第三、四

  限于篇幅,后几卷我们略释一二。第三、四卷总体类似,主要讲述了六道中的种种果报

  一切众生总是畏果不畏因,就好像贪官害怕法律的惩戒却依然忍不住贪污受贿,就像吃食者也怕生病,但却对存有隐患的野味敞开肚皮……

  如是种种,不一而足,因此忏文先讲述众人所畏惧的“果”来警戒众生,再举例说明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最后诚祈诸佛菩萨度脱六道一切众生、灭除六道一切众苦。

《梁皇宝忏》卷第五、六

  第五、六卷主要讲述了众生因“心想颠倒”,总是“贪著世间”,但事物总共就这么多,一方拥有的多,另一方就拥有的少,也就有了利益纷争,结下怨仇。

  第六卷中便具体罗列了结怨的因缘,并再次强调“忏悔”,令怨怼双方都互相宽容、原谅,也就解怨释结,化违缘为善缘。

《梁皇宝忏》卷第七、八、九

  虽然我们在这轮回中受苦无量、与诸多众生结下怨怼,但我们生为人身也有许多值得庆幸的事,如未堕地狱畜生道、可读诵经典、可利益众生等十种幸事。

  第七卷便主要讲述了我们的种种幸运与善缘,庆幸的同时更应心怀感恩

  因此第八、九卷便劝勉礼忏者对于那些曾护佑加持我们的护法龙天、此生及过去生的父母师长等,通过代他们礼拜诸佛菩萨从而为其祈福,并再次将礼忏功德回向众生。

《梁皇宝忏》卷第十

  在最后一卷中,进一步教导礼忏者菩萨的回向法门、劝勉其发六根愿。

  因为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虽然是罪恶造业的源头,但同时也是缔造善业的基础,故忏文中如是写道“众恶所起,皆缘六根,是知六根众祸之本。虽为祸本,亦能招致无量福业。”

  纵观十卷,其以皈依为入门,以忏悔来断恶,以发心发愿为修善培福之核心,以回向为利益一切众生之行门,逐渐培养礼忏者大乘菩萨的胸襟,并与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广结法缘,从而使历劫罪垢得以消除,终获清凉。

  原文标题:诚礼诸佛,获福消灾,拜《梁皇宝忏》前你要知道这些事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玉佛禅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