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名词 >

【声闻】佛教的声闻是什么意思?

佛教声闻的意思

  声闻,梵语s/ra^vaka,巴利语sa^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

  梵文意译。佛家称闻佛之言教,证四谛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罗汉。《大乘义章》卷十七:“观察四谛而得道者,悉名声闻。”《大乘义章》卷十七:“从佛声闻而得道者,悉名声闻。”《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五百声闻皆被诃,住相法空分取证。”

佛教声闻的分类

  【四种声闻】

  一决定声闻谓其久习小乘之法。故今闻小乘教而得证果。既证小果之后。再不进求大乘之法。是名决定声闻。

  二退菩提声闻梵语菩提。华言道。谓此声闻本是菩萨。会发菩提之心。积劫修道。忽因被厌生死。退失大心而证小果。是名退菩提声闻。(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应化声闻应谓应现。化即变化。谓此声闻本是诸佛菩萨。内秘真实之行。外现声闻之身。而能引接前之二种声闻归于大乘。及广化众生令入佛道。是名应化声闻。

  四增上慢声闻谓自得增上之法而轻慢于他。此种声闻。厌恶生死。欣乐涅盘。因修戒定慧之道。少有所得。便谓证果。此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是名增上慢声闻。(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瑜伽八十卷五页云:云何名为四种声闻?一者、变化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三者、回向菩提声闻。四者、一向趣寂声闻。变化声闻者:为欲化度由彼所化诸有情故;或诸菩萨,或诸如来,化作声闻。增上慢声闻者:谓但由补特伽罗无我智及执著邪法无我智,计为清净。回向菩提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极微劣慈悲种姓。由亲近如来住故;于广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续。虽到究竟住无漏界;而蒙诸佛觉悟引入方便开导。由此因故;便能发趣广大菩提。彼于如是广大菩提,虽能发趣;由乐寂故;于此加行,极成迟钝。不如初始发心有佛种姓者。一向趣寂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最极微劣慈悲种姓故;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故;唯有安住涅盘意乐,毕竟不能趣大菩提。如二王子、相似处生。平等平等,受王快乐。一、于王政诗论;工巧处等,皆悉善知。第二王子,则不如是。彼二但由此分差别;非由受用王之快乐。如是于无漏界中,诸菩萨众、与一向趣寂声闻、当知差别。

  【五种声闻】

  一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功圆。而证得小果。是名决定声闻。

  二退道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是名退道声闻。

  三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见声闻之形。引诱小乘。令入大乘。是名应化声闻。

  四增上慢声闻厌居生死。欣乐涅盘。修习小乘。以少为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是名增上慢声闻。

  五大乘声闻谓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不住化城。终归实所。是名大乘声闻。(化城者。无而倏有名化。防非御敌名城。以喻小乘涅盘。能防见思之非。而御生死之敌也。宝所。即大乘实相之理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