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往生极乐是否也是一种执著,是否有违佛法所说的无相、无求?

  问:如何理解对福报的追求?希望往生极乐是否也是一种执著,是否有违佛法所说的无相、无求?

  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需要福德因缘的,所谓“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在净土法门的修学中,特别强调信、愿、行三资粮。首先是信,即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深信西方净土的存在;其次是愿,既要愿离娑婆,也要愿生极乐;第三是行,如持名念佛、观想念佛等修行法门。

  从净土宗的修行来说,确实要带有一定执著,否则是不容易往生的。但往生有等级之分,有下品下生,也有上品上生,不可一概而论。如果要往生到较高品位,就不能带有执著。所以,净宗又有“生者决定生,去者实不去”之说,这就是一种更高的见地。虽然发愿往生西方,但不执著于这种生,而提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和佛法所说的无相、无求是不矛盾的。

  问:有道是“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若不见性,觅佛终不可得”,我没有见性,念佛、诵经就不能成佛,那么怎样才能见性呢?

  答: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禅宗修行最为关心的问题。禅宗有个著名的话头:“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念头尚未生起时,心是什么状态?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观照自己的念头,就是帮助我们见性的直接方式。在观照过程中,遮蔽心灵天空的烦恼和情绪会逐步平息,逐渐瓦解,就像云开雾散那样,使我们照见心

  的本质。

  从教下的修行来说,则是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来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具备正见,其次是以持戒阻止串习,最后是由修定开发智慧,解除我法二执。我们都是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所谓二元,就是主观和客观,佛教称之为能和所。主观就是能,客观就是所。因为执著于能所,就会陷入你我的对待,自他的对待。佛法的所有修行,都是要帮助我们超越能所,由此契入空性。其中还有很多相关原理,不是简单说说就能解决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