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瓶碎了,正好修“无常观”
生命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遇的,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日本有一位著名的禅师,名叫一休,他自幼聪明好学,才智过人。一休的师父是一代高僧,博学多闻,德高望重。他有一个爱好──收藏古玩。有一次,他获得一个唐朝的陶瓷花瓶,爱不释手,每次欣赏后就把它藏起来,以免出意外。
一休有一位小师弟,胆小怕事,好奇心却特别大。他见师父常常看布袋里的东西,很想知道是什么。某日,一休的师父出门探访朋友,一休的小师弟终于有机会,他想偷看师父的东西。可是他的个儿小,拿不到,只好站在椅子上。一不小心,袋子掉落地下,花瓶打得粉碎,这可闯了大祸,小师弟吓得大哭起来。
一休知道后也很害怕,但身为师兄,保护小师弟是他的责任。一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告诉小师弟:“不要怕,师父回来就说是我打坏的。”
三天后是师父回寺院的日子。一休把打碎的花瓶仍然装在袋子里,在师父经过的路旁坐下,闭上眼睛,一本正经地打坐。
师父回来了,看到一休装模作样在打坐,他心知不妙,因为一休的主意特别多。
师父走上前问一休:“坐着干什么?”
一休回答:“我在打坐。”
师父饶有兴趣问:“你用何种方法打坐?”
一休答:“无常观。我在观想人生为什么苦短?人为什么有生必有死?人一定要死吧?”
一休的师父回答:“那当然!无常的规律适用于世间一切事物。”
一休问:“也包括最心爱之物吗?”
一休师父回答:“当然!最心爱之物也受无常观的支配,同样是有生必有灭。”这时一休师父注意到一休面前的袋子。
一休说:“师父,袋子里是您心爱的花瓶,我把它打碎了,借助它来修无常观呢。”
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说明任何事物有生必有灭,受“无常”规律支配,“缘散则灭”。
三千大千世界中,任何一件事物,都有“成住坏空”;三界中一切有情的心都是“生住异灭”;卵、胎、湿、化四生之生命都有“生老病死”,有始必有终。宇宙万有,有情无情,无一例外都受,“缘散则灭”规律的支配。
人生也是如此,四大不调,人会生病;身体内的器官不正常,便会大病一场。绝大多数器官出了问题,便是临命终时。最后四大分离,旧的生命便消失。
我们马不停蹄寻找幸福,暮然回首,幸福其实就在身边。我们需要停下来,慢慢感受这份幸福。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宝莲禅寺HK
- 上一篇:顺境骄傲,逆境自卑,都是浅薄的人生
- 下一篇:教法颠倒了,教一辈子也不会开悟
- 净因法师: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
- 净界法师:无常概念的建立是什么?诸行无常有几个概念?
- 能弘法师:四念处的观心无常,是怎么个观法?
- 本源法师:世间一切皆是无常败坏之相
- 莲池大师:无常迅速,要把生平要紧事处理了当
- 净因法师:为什么不可以以身相见如来?
- 净因法师: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还要佛出世讲法?
- 明海法师:快乐或悲伤,只是一个无常的变换
- 如孝法师:无常不等于死亡,与其拒绝无常,不如试着超越
- 静波法师:面对现实 莫向外求
- 净因法师:如何帮助患有抑郁症的朋友?
- 净因法师:诸佛境界是否存在差别?
- 净因法师:福德与功德的区别
- 净因法师:如何理解感应道交?
- 净因法师:如何理解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的关系?
- 大愿法师:名誉地位、物质财富等外在的一切都是无常的
- 传喜法师:在人间最美的时节看破“无常”的本性
- 静波法师:佛是良医、法是妙药、僧是看护
- 静波法师:无常随时到来
- 仁德上人:亲身体验过生与死,方能体会生死的无常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宣化上人:大悲咒句解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宣化上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宣化上人:楞严咒
- 海涛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开示的最简单的施食方法(只要一分钟)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慈悲生活咒语
- 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好处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宣化上人:楞严咒持诵需知
- 海涛法师: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
- 成观法师:楞严咒大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圣空法师:几个快速超度冤亲债主的方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未知:慧律法师讲解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 心道法师:“少欲无为”让身心得到自在
- 静波法师:人性有几种表现?
-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 宣化上人:十法界不离一念心(佛教超越今科技的宇宙观)
- 法藏法师:线上皈依到底能不能成就呢?
- 达照法师:生起信心,使内心“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 心道法师:随喜行善,不论功德大小
- 心道法师:学佛的意义是让自己做生命的主人
- 如孝法师:为什么现代人的幸福感比以前低?
- 本源法师:为什么超度祖先,要到寺院写牌位?
- 心道法师:佛陀开悟了什么?
- 静波法师:凡事要想得开,要去转移消化
- 达照法师:烦恼浊是什么意思?
- 心道法师:什么是般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 静波法师:感悟体证诸法实相
- 达照法师:嫉妒心、嗔恨心也很强,怎样调节?
- 净因法师: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
- 明海法师:诚实的面对自己,用心觉察才能历事练心
- 达照法师:受完菩萨戒,生命就种下了菩萨的种子
- 明海法师:为什么上台发言会结巴?如何解决?
- 心道法师: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 静波法师:角度不一样,看问题也不同
- 达照法师:魔不能出三界,阿罗汉出了三界怎么去转这个魔?
- 界文法师:阿罗汉是什么意思?杀贼
- 达照法师:释迦牟尼佛所做的事绝非易事
- 恒传法师:不要总是空谈,若是真厉害,拿出来点东西看看
- 传喜法师:什么是吉祥?吉祥的人是怎样的?
- 达照法师:发愿为生命做好选择
- 静波法师:不愧对自己的生命和信仰
- 达照法师:居士把佛珠、佛像挂在脖子上如法吗?
- 大安法师:如何判断临终时来接引的是佛不是魔?当下心该如何?
- 法藏法师:道人之间的道情应该如何恰当表达?
- 达照法师:内心念佛 得佛护念
- 大安法师:既然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为什么还有诸佛和往生?
- 达照法师:不要依赖世间所有的东西
- 能弘法师:安心做好本职工作,是入廛垂手吗?
-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
- 印顺法师:印顺长老:学佛一定要吃素吗?
- 圣严法师:佛教怎么看“夫妻是冤家,孩子是讨债鬼”的说法?
- [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成就者
- [宣化上人]佛教徒要注意因果,一句戏言的果报
- [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感应
- [六字大明咒]宇宙白的故事
- [佛学常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什么意思?
- [因果故事]冬天如何放生?北方冬天放生什么?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九
- [印光大师]《净土五经》是念佛法门的根本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八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七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六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五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四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三
- [心道法师]“少欲无为”让身心得到自在
- [汉传人物问答]药师佛十二大愿与修学药师法门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