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求佛才能做到有求必应、心想事成?
我们都希望幸福,但是希望幸福就能够幸福了吗?可没那么容易,得要先学会掌握幸福的秘诀。就好像创作,把好的素材给你,你不一定能做出好的作品。比方说,你是茶壶工艺师,给了你上好的陶土、上好的原料,但你却没有好的技术,那也做不出好茶壶,甚至,根本就是在浪费原料了。
我们常碰到一种情况,就是当我们向佛菩萨提出特定的祈求时,例如夫妻感情,常常发现祂似乎给了我们背道而驰甚至变本加厉的发展?在埋怨自己福报不够,连佛菩萨都不帮你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会不会是为了要提升我们技能的训练?
这么说好了,当我们祈求家庭幸福时,也许要面对的,可能是很难搞定或很难以沟通的另一半。但从对方的角度,他一定也觉得你难以沟通。这种痛苦都是相互的。但为什么佛菩萨要创造这样痛苦的因缘呢?直接把对方变成好人不就得了?那对方是不是也希望佛菩萨把你变成他心目中的好人?有句话说“各人修行各人了”,佛菩萨的智慧是很微妙的,他们希望透过这种环境因缘,让你学会如何沟通和尊重对方。沟通和尊重,则是奠定家庭幸福最重要的基石。
想要家庭幸福,就应该学会怎样经营幸福、经营家庭。当面对所祈求的事情没有如你所愿时,就该看看自己的内心,这是佛菩萨给我们机会,训练自己成为一个拥有家庭幸福条件的人。
再举个例子:你祈求富贵有钱。首先必须清楚你和金钱的关系,认清楚到底是想要妥善运用金钱的力量,让它发挥更大的功能?还是为了满足你的不安全感。想要多赚点钱?想要有钱,必须看清自己想要有钱的动力是什么。如果是要满足不安全感,那金钱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金钱在你手上,只是个死的东西,或是挥霍的工具,没有发挥它真实的作用;如果金钱在你手上,可以帮助自己和别人、帮助国家社会、乃至促进经济流动、创造机会,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看清你内在对金钱持有的态度,学习妥善运用金钱,钱才会愿意来到你的手上,因为这是整个环境,所促成的能量。当我们的心是流动的,它不会给你一个不流动的能量,包括金钱的力量、心念的力量、感情的力量。而这全都是源自于爱的力量!
我也希望大家,学佛的时候多点思考,千万别迷信了,佛教教育是觉悟的教育,佛教本身就是成佛的教育。佛就是觉悟的意思,我们行走在佛法的路上,就是走在觉悟的路上。而不是说我拜佛越多,福报就越大,就能赚更多的钱……这个想法某些时候也许可以小部分的实现,因为来自内心短暂的强烈法喜也会形成善的能量,进而产生福报。但长远来说,终究还是必须要往心里去开发,只有心念心态正确,福报资粮才会源源不断。所以,学佛走心就对了。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有求必应、心想事成?首要的条件,就是“心诚则灵”。什么叫心诚则灵?这并不是在佛堂对佛说:我相信佛,我诚心信仰佛,我一定如何如何的……这类的誓约。不是要你对佛菩萨有多诚恳,而是要你对自己诚恳。如果你把自己都骗了,那永远都找不到快乐自在。为什么?连自己都骗,还骗成功了,来到你面前的快乐也会是虚假的,这个因果关系很合理。要知道,必须对自己诚实,才能有所改变。
当我们觉得被侵害或被伤害的时候,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把责任都往外推给别人。这样最简单,认为都是别人的错,不是我的问题,所以我是受害者,别人才是加害者。其实,这种想法除了短暂的舒坦,其实反而损失了。为什么?在所谓被伤害的事情上,执著的站在被害者的角色里,除了委屈之外,是不会有任何内心成长的。
我们换个思维,既然都觉得被伤害了,就应该从伤害中捞一点好处-心性上的成长。没有实际成长,内心却又渴望成长,就会再度感召让你学习的环境过来(被伤害),而你又再度往外推,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次次被伤害,一次次拒绝成长。几次之后你就会觉得你的命好苦啊,怎么命运之神都不肯放过你!所以,对自己诚实很重要。
怎样有求必应?心诚则灵-对自己诚实,就会有求必应。有钱未必重要,但开心最重要。我看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常讲的一句话:“人生才有几个十年,最重要的是开心嘛!”问问自己,你现在快乐吗?如果不快乐,看看你对你自己诚实了没有?责怪都是别人的错,对你最没有帮助。不是要你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来,所谓错误也只是个成长的缘分,本质上仍是空性。我们要觉察的是从每一件事情当中,看到它能帮到你什么、让你学会什么,这个才是重点。所以,想要有求必应,必须心诚则灵,对自己诚实。
大家都把对自己诚实的种子,种在心里面。不仅对佛菩萨诚实,也要对自己诚实。因为,我们的心跟佛菩萨的心是一样的,心、佛、众生本无差别,要相信自己也能成为未来的佛菩萨。佛菩萨也是因为有成佛菩萨的心,才成就的,如果确认这一点,你都能对佛菩萨诚实,又为何不能对自己诚实呢?
有时,我们遇到挫折也会感觉委屈,但委屈之后,多一个念头,去想想这个委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成长?没有一个人生来就该是命苦的,我们都有能力把自己的生命过的如意自在,端看你是什么样的内心,创造出了什么样的环境。所以,还是那句话:想有求必应,必须心诚则灵,对自己的心“诚实”。
原文标题:诚实对心,心诚则灵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明海法师
- 上一篇:挫折必须要自己走过去,不然无法成长
- 下一篇:佛教为什么提倡吃素?
- 明海法师:诚实的面对自己,用心觉察才能历事练心
- 明海法师:为什么上台发言会结巴?如何解决?
- 梦参法师:如何观想佛像?观想佛菩萨在头顶
- 达照法师:佛菩萨的干扰是愿力 通过念佛让弥陀接引
- 明海法师:孩子希望我们复婚,但我不想,该怎么办?
- 能弘法师:既然一切由心生,为什么求佛菩萨就能得到加持?
- 明海法师: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借假修真
- 明海法师:快乐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
- 明海法师:如何获得更多的幸福?用心感恩和感谢
- 明海法师:吉祥人生的四个道德实践
- 明海法师:定业即功课,恶业现前时应该勇敢地接受
- 明海法师:佛教为什么提倡吃素?
- 净界法师:佛菩萨广开方便法门,找到适合的修学
- 明海法师:挫折必须要自己走过去,不然无法成长
- 明海法师:学佛不一定成佛,但下辈子离成佛就更近了,是吗?
- 明海法师:诚实面对自己,活出轻松而自在的人生
- 明海法师:如约所定,如佛圆满
- 明海法师:快乐或悲伤,只是一个无常的变换
- 明海法师:学佛后,身边的人为什么都改变了?
- 明海法师:可以念经回向给学医的女儿吗?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宣化上人:大悲咒句解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宣化上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宣化上人:楞严咒
- 海涛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开示的最简单的施食方法(只要一分钟)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慈悲生活咒语
- 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好处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宣化上人:楞严咒持诵需知
- 海涛法师: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
- 成观法师:楞严咒大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圣空法师:几个快速超度冤亲债主的方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未知:慧律法师讲解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 心道法师:“少欲无为”让身心得到自在
- 静波法师:人性有几种表现?
-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 宣化上人:十法界不离一念心(佛教超越今科技的宇宙观)
- 法藏法师:线上皈依到底能不能成就呢?
- 达照法师:生起信心,使内心“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 心道法师:随喜行善,不论功德大小
- 心道法师:学佛的意义是让自己做生命的主人
- 如孝法师:为什么现代人的幸福感比以前低?
- 本源法师:为什么超度祖先,要到寺院写牌位?
- 心道法师:佛陀开悟了什么?
- 静波法师:凡事要想得开,要去转移消化
- 达照法师:烦恼浊是什么意思?
- 心道法师:什么是般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 静波法师:感悟体证诸法实相
- 达照法师:嫉妒心、嗔恨心也很强,怎样调节?
- 净因法师: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
- 明海法师:诚实的面对自己,用心觉察才能历事练心
- 达照法师:受完菩萨戒,生命就种下了菩萨的种子
- 明海法师:为什么上台发言会结巴?如何解决?
- 心道法师: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 静波法师:角度不一样,看问题也不同
- 达照法师:魔不能出三界,阿罗汉出了三界怎么去转这个魔?
- 界文法师:阿罗汉是什么意思?杀贼
- 达照法师:释迦牟尼佛所做的事绝非易事
- 恒传法师:不要总是空谈,若是真厉害,拿出来点东西看看
- 传喜法师:什么是吉祥?吉祥的人是怎样的?
- 达照法师:发愿为生命做好选择
- 静波法师:不愧对自己的生命和信仰
- 达照法师:居士把佛珠、佛像挂在脖子上如法吗?
- 大安法师:如何判断临终时来接引的是佛不是魔?当下心该如何?
- 法藏法师:道人之间的道情应该如何恰当表达?
- 达照法师:内心念佛 得佛护念
- 大安法师:既然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为什么还有诸佛和往生?
- 达照法师:不要依赖世间所有的东西
- 能弘法师:安心做好本职工作,是入廛垂手吗?
-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
- 印顺法师:印顺长老:学佛一定要吃素吗?
- 圣严法师:佛教怎么看“夫妻是冤家,孩子是讨债鬼”的说法?
- [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成就者
- [宣化上人]佛教徒要注意因果,一句戏言的果报
- [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感应
- [六字大明咒]宇宙白的故事
- [佛学常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什么意思?
- [因果故事]冬天如何放生?北方冬天放生什么?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九
- [印光大师]《净土五经》是念佛法门的根本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八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七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六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五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四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三
- [心道法师]“少欲无为”让身心得到自在
- [汉传人物问答]药师佛十二大愿与修学药师法门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