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师父经常说神通,那你就要小心了!
对出家人来说,二百五十条比丘戒以及开遮持犯等固然很重要,但是四念处慧的观修更为重要。蕅益大师用以下比喻来讲四念处慧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四念处慧,没有出离心,那你修一切法都没有把握住实质、关要,就像行尸走肉没有灵魂一般;
如果没有四念处慧,即使你穿着庄严的袈裟,表面看来非常有威仪,让人肃然起敬,但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头幡”;
没有四念处慧,即使你去拜佛、礼佛,扑通一下、扑通一下的,也就如同在石臼中捣米一样(在农村用糯米打年糕或者糍粑,就是用一根木棒或者石头墩子在石臼中一下一下使劲捣)。
这些比喻,说明没有四念处慧,就是一种表面上的、没有内涵的修行。
我们修净土法门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修出离心,那就像上面所讲的一样,没有灵魂、没有内涵,这样念佛也不可能相应。所以古德教诫我们:念佛的时候,句句佛号都要欣厌具足!总之,修四念处慧非常非常重要。蕅益大师以上教言,就是告诉我们修行的重点应该落在出离心上,也就是四念处的修法上。
因此,舍利弗尊者告诉提婆达多:“仁者且学四念处,不须学神通也。”如果出离心没有修好就去学神通,是非常可怕的!为什么呢?我们先不说神通不容易学好,即使学好了,如果这个有神通的人名利心很重、贪心很重,那他的神通就是获取名利的一种手段,甚至是他谋害众生的手段,提婆达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如果四念处、出离心没有修好,而神通修出来了,并不是好事情,甚至有极大危害!
比如说,如果这个人修出了天眼通,能透过墙壁等所有障碍物看到一切。如果他看到了女人,而他的淫欲心恰好很重,那他的贪心就会很炽盛地生起来,这样的贪心就会障碍他修道;如果这个人神足通也修出来了,他用天眼通看到哪个地方有金银财宝,就用神足通穿墙过壁,进去把人家的金银财宝全部偷光,这样就会不断地造极大恶业。
这样我们就知道,如果没有四念处修法,你去追求神通是非常危险的。而且有了神通之后,神通就会障道,障碍开悟。所以古代的禅师就说:神通是“圣末边事”,意思就是神通是修行的副产品,是修行过程中自然而然出来的,不应该是我们刻意去追求的东西。我们应该追求的是道通,而不是神通。
佛在世的时候,专门对比丘制定了戒律,甚至对阿罗汉都制定了戒律,不能随便显神通。为什么佛要制定这样的戒律呢?以前佛在世的时候,曾经遇到饥荒,许多出家人托钵乞食,都要不到饭,后来有几个有神通的比丘,显了一把神通之后,居士一拥而上来供养他们,但没有神通的比丘就没有饭吃。所以佛就制定戒律,遮止随便显神通。
当然随便显神通还有种种流弊。太虚大师曾经这样告诫他的弟子大愚法师:佛弟子不能随随便便显神通。鬼神也有神通,如果随便显神通,那就把佛教引入鬼神教或者等同鬼神教了;佛法是讲究般若智慧、修开悟、修明心见性的,如果去追求神通,对神通产生极大的执着就会障碍开悟。莲池大师也曾经严厉批评过一个闭关的出家人说神通。
对在家信众来说,可以以此标准去衡量、观察善知识。你依止的法师,如果经常说神通,那你就要小心了,这不但违背佛制戒律,而且还把学人引向歧途。他是以神通来吸引人,是为了得到名利,故意显异惑众而说神通。不用说他没有神通,即使他有神通也不能随便显、随便说。如果他明明没有神通而说自己有神通,那就更可怕了,就是大妄语了。
佛法是不崇尚神通的,也不能随便讲神通、显神通,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学佛的人应该了知的最基本的道理。如果连这个最起码的道理都不知道,那你学佛就非常危险,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很容易被邪师吸引。因为动不动就以说神通来吸引人的邪师,这个时代非常多。
摘自:《观经四帖疏讲记》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土解行
- 上一篇:净土法门,最简易最快速的修行之路
- 下一篇:大势至菩萨为什么叫“大势至”?
- 仁禅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吗?
- 星云大师: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 仁禅法师:智者大师临终时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 仁禅法师:学佛的目标是什么?减轻、断除烦恼
- 仁禅法师:念佛要对净土法门产生真正的信心
- 德光法师:神通只会障碍你的修行和解脱
- 静波法师:神通抵不过业力
- 静波法师:佛法的神通,应当是在智慧导引下所具备的一种方便
- 仁禅法师:关于往生的条件,你是否有误解?
- 仁禅法师:极乐世界,最好的修行道场
- 仁禅法师:闻思佛法的五个窍诀
- 仁禅法师:八万四千门,念佛最方便,四大理由不可不知!
- 仁禅法师:真正修行的人,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
- 仁禅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及容易产生的偏见
- 仁禅法师:佛显现时,如何判断是佛还是魔?
- 仁禅法师:修行人如何面对贫穷和疾病?
- 仁禅法师:回向是执著?众生能得到利益吗?跟众生有什么关系?
- 仁禅法师:念佛之人得病,实为消前世恶业
- 仁禅法师:如何让善知识长久住世?
- 仁禅法师:往生净土的人都是志性下劣、怯弱的?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宣化上人:大悲咒句解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宣化上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宣化上人:楞严咒
- 海涛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开示的最简单的施食方法(只要一分钟)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慈悲生活咒语
- 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好处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宣化上人:楞严咒持诵需知
- 海涛法师: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
- 成观法师:楞严咒大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圣空法师:几个快速超度冤亲债主的方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未知:慧律法师讲解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 心道法师:“少欲无为”让身心得到自在
- 静波法师:人性有几种表现?
-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 宣化上人:十法界不离一念心(佛教超越今科技的宇宙观)
- 法藏法师:线上皈依到底能不能成就呢?
- 达照法师:生起信心,使内心“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 心道法师:随喜行善,不论功德大小
- 心道法师:学佛的意义是让自己做生命的主人
- 如孝法师:为什么现代人的幸福感比以前低?
- 本源法师:为什么超度祖先,要到寺院写牌位?
- 心道法师:佛陀开悟了什么?
- 静波法师:凡事要想得开,要去转移消化
- 达照法师:烦恼浊是什么意思?
- 心道法师:什么是般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 静波法师:感悟体证诸法实相
- 达照法师:嫉妒心、嗔恨心也很强,怎样调节?
- 净因法师: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
- 明海法师:诚实的面对自己,用心觉察才能历事练心
- 达照法师:受完菩萨戒,生命就种下了菩萨的种子
- 明海法师:为什么上台发言会结巴?如何解决?
- 心道法师: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 静波法师:角度不一样,看问题也不同
- 达照法师:魔不能出三界,阿罗汉出了三界怎么去转这个魔?
- 界文法师:阿罗汉是什么意思?杀贼
- 达照法师:释迦牟尼佛所做的事绝非易事
- 恒传法师:不要总是空谈,若是真厉害,拿出来点东西看看
- 传喜法师:什么是吉祥?吉祥的人是怎样的?
- 达照法师:发愿为生命做好选择
- 静波法师:不愧对自己的生命和信仰
- 达照法师:居士把佛珠、佛像挂在脖子上如法吗?
- 大安法师:如何判断临终时来接引的是佛不是魔?当下心该如何?
- 法藏法师:道人之间的道情应该如何恰当表达?
- 达照法师:内心念佛 得佛护念
- 大安法师:既然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为什么还有诸佛和往生?
- 达照法师:不要依赖世间所有的东西
- 能弘法师:安心做好本职工作,是入廛垂手吗?
-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
- 印顺法师:印顺长老:学佛一定要吃素吗?
- 圣严法师:佛教怎么看“夫妻是冤家,孩子是讨债鬼”的说法?
- [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成就者
- [宣化上人]佛教徒要注意因果,一句戏言的果报
- [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感应
- [六字大明咒]宇宙白的故事
- [佛学常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什么意思?
- [因果故事]冬天如何放生?北方冬天放生什么?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九
- [印光大师]《净土五经》是念佛法门的根本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八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七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六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五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四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三
- [心道法师]“少欲无为”让身心得到自在
- [汉传人物问答]药师佛十二大愿与修学药师法门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