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好人生路?
2019年到今天为止,正月已经过去了一半多。在传统的文化里有这样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年头,大家都流行说“发财”,依我的经历和认识,发财是跟平安而来的。如果我们有灾难,就是“花”财而不是发财了。我有一个理想,是帮助青年人懂得怎么走好人生路。
佛教的三皈依当中,第一句:“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我刚学佛时不明白,为什么说“体解大道”,而不说“理解大道”?“体解大道”是什么意思?就是用我们的生命去体验、感受“大道”。
那什么是“大道”呢?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频道,一是正能量的频道,二是负能量的频道。所谓“大道”,就是站在正能量上讲话,而不是站在负能量上讲话。但是,既要相信正能量的存在,也要相信负能量的存在,如果只相信正能量的存在,不相信负能量的存在,就会上负能量的当。
为什么两者都要相信呢?因为相信了,才懂得选择;要是不相信,就不会选择。生命也好,大自然也好,都有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作用。但是,“体解大道”并不只是简单地感受一下正、负能量到底是怎样的。
请问大家,正能量和负能量的感受是如何的?据我所知,一个是效果,一个是后果。是哪方面的效果和哪方面的后果啊?它们是迷信的吗?不体解就觉得是迷信,体解以后就知道是科学了。
人真正想活在世间上,那就要“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依我认为,“自皈依佛”就是有缘来到这个世间并明白了佛法。“当愿众生”的“众生”是代表无知、无明。“当愿众生”就是要认可自己还在无知、无明的阶段。“体解大道,发无上心”,就是找出正能量的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往前走,让自己活得非常有意思!
佛是什么?平安无事的人就是佛,不能纯粹地认为只有释迦牟尼佛才是佛。当然释迦牟尼佛是有正能量的老师,他既是给我们正能量的指导老师,也是我们正能量的光明方向。
学佛,就是学好自己。佛是我们的方向,“自己要像佛一样”是目标。需要的是目标,向往的是方向。没有自信的存在,那还能用什么去信他呢?所以,有自信是目标成立了,信他了方向才起作用。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不管佛多么好,在这个世间上还是有人不相信佛啊!正能量虽然是生命的依靠,但还是有人不认可啊!一个人有正能量了,可以从零开始做成大事。因为他向往的是正能量,所以就会把正能量汇聚起来,即使是小事也可以做成大事,这就叫做“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如果人还处在没有分明正、负方向的时候,就要依第二句,“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法”是什么呢?正能量的经验!有经验就是有法,所以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叫做经典——经验的典范,也可以说是大自然和生命正能量的经验典范。
“深入经藏”是怎么理解呢?多观察正能量、多了解正能量、多理解正能量、多向往正能量。也是向往经验、总结经验、运用经验,让经验更加丰富、正确。做到才算是“深入经藏”哦!
一切经典都是解脱的经验,也叫做正能量的经验。“深入经藏”就是多了解正能量的方向。了解了,理解了,就向往了。如果把佛陀所讲的经典认为哪一部好,哪一部不行,就已经把正能量搞混乱了,因为三藏十二部本来都是正能量的经典。
吉祥如意也好,恭喜发财也好,我认为最需要的是正能量的方向。有了正能量,自然是吉祥如意;有了正能量,自然是平安无事;有了正能量,自然就会发财。
如果只想着发财,就容易把发财看得很重,把正能量看得不重。我今天要着重感恩你们在年初就来接受正能量并带它回家,成为你们一年平安的良好方向。
学佛,不是为佛而学,也不是为寺庙而学,更不是为法师而学。如果法师不懂得为平安定位,法师也是会有灾难的。因为我曾在无明的时候,经常说“为什么加为什么”,结果经历了多年的灾难。
所以现在有人问为什么,我就讲“没什么”。这些疑问的话都是我自己说过的,我过去问了,却没有谁能答。所以现在你们问“为什么我有灾难”,得到我的回答就是“没什么”。
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没有自信,心中就会没有目标;没有信他,就会没有方向,也就是没有正能量的目标和没有正能量的方向。当自己没有目标和方向的时候,去问别人为什么,还不就是“没什么”吗?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要为自己有正能量的自信建立良好的目标;同时也要认识到正能量是空的、假的。我讲极乐世界是假的,娑婆世界也是假的。请问大家,假不假?哪一件事才是真的呢?当人有灾难了真不真啊?如果人们觉得灾难不真,就不会流泪嘛!有灾难来就是娑婆,得到平安就是极乐,娑婆和极乐都是人为的。
直截了当地说:娑婆是代表灾难的世界;极乐是代表平安的世界。如果我们觉得,现在我们的孩子还小,当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那孩子怎么办呢?其实,真正发心往生了,就会有无量寿。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偶然平安,也始终是跟灾难在一起。娑婆就是和灾难同在一起的世界,而极乐则是和平安同在一起的世界。那现在大家懂不懂极乐世界是什么方向了?是正能量的方向,也是平安的方向!惟有平安才能得生。
我帮助人的方法是很直截了当的——一有问题就为他们往生皈命。不是坐在那里念佛就行,坐在那里有功德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不足的地方在于“念佛往生”,其实应该是要“往生念佛”。
请问大家,念佛往生和往生念佛有什么不同呢?往生就是回向,“念佛往生”仿佛开车一天了再找方向,而“往生念佛”等于开车之前先定位导航,然后车就直接开到终点。先开车一天再找方向,还是先找方向再开车呢?你们觉得哪个对呀?
所谓回向就是找方向。既然是找方向,当然就应该先找好方向再走,不可能走了一天才找方向。所以“念佛往生”和“往生念佛”的不同在于,“念佛往生”是先走再找方向,“往生念佛”则是先找方向再走。
下面讲第三句:“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意思,皈依僧是代表皈依清净的出家众,也代表皈依自信,前面的皈依佛是皈依方向,皈依法是皈依经验。
自信就是我们的目标,所以“自皈依僧”就是皈依自己的自信;皈依佛是皈依信他;皈依法是皈依经验。自信,是自己要解脱;信他,是懂得解脱是生命的无价之宝;法,则是解脱的经验。
总而言之,僧,就是解脱的目标;佛,就是解脱的方向;法,就是解脱的经验。从目标到方向,从方向到经验。因为有“我”的存在,所以“我”才需要良性的方向,才需要往前行。既然想要良性的方向,就必定要有良性的经验。
我们谈到三皈依,一句佛号就是成全这三皈依。应该先从自信上说起,没有自信就没有自己存在,那还有谁需要向往解脱?因为有自己的存在,才需要佛——解脱的方向,然后又需要解脱的经验,从而依方向和经验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大家发心是因为有善根福德,如果我们的家人没有信仰,他们认为自己想的是对的,作为他们的后代或者前辈,就应该“帮助”他们。修道的人是把平安看成无价之宝,而不是把享受当成无价之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富二代出问题?你们有想过吗?如果为天上天下做过奉献,自然就会有福报。有福报了继续无私奉献,而不是贪图享受,就会有平安。
在这里愿所有的发心人在一年当中都自利有情,利他有德,天上天下都平安!
谢谢大家!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金湖县大佛寺
- 上一篇:明理做人光彩自己 糊涂做人黑暗自己
- 下一篇:感恩佛法的功德
- 净界法师:人生没有结果,生命的本质是空性
- 圣旭法师:如何修人生的光明大道?
- 见忍法师:人生无论顺境逆境都要找出生活的趣味
- 仁焕法师:学佛怎么才能学到位?
- 仁焕法师:修道的概念是什么?层次有哪些?
- 本源法师:如何看待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
- 仁焕法师:学佛和修行有什么不同?
- 如孝法师:找到人生至高点后,我们就会成为觉悟者吗?
- 明海法师:吉祥人生的四个道德实践
- 寂静法师:把人生看得越简单越好
- 界文法师:培养好的品德,成为更好的人
- 星云大师:做人失败的十个原因
- 本源法师:为什么谁都靠不住?三宝才是我们最大的靠山
- 达照法师:对于学佛的人来说,什么是人生最大的事情?
- 莲池大师:无常迅速,要把生平要紧事处理了当
- 本源法师:对看不惯的人热情不起来是怎么回事?
- 仁焕法师:学佛的重点在于认识自己的好和坏
- 如孝法师:人生只有自我成长这一件事
- 星云大师:切不可有得失之心
- 明海法师:诚实面对自己,活出轻松而自在的人生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宣化上人:大悲咒句解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宣化上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宣化上人:楞严咒
- 海涛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开示的最简单的施食方法(只要一分钟)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慈悲生活咒语
- 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好处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宣化上人:楞严咒持诵需知
- 海涛法师: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
- 成观法师:楞严咒大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圣空法师:几个快速超度冤亲债主的方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未知:慧律法师讲解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 心道法师:“少欲无为”让身心得到自在
- 静波法师:人性有几种表现?
-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 宣化上人:十法界不离一念心(佛教超越今科技的宇宙观)
- 法藏法师:线上皈依到底能不能成就呢?
- 达照法师:生起信心,使内心“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 心道法师:随喜行善,不论功德大小
- 心道法师:学佛的意义是让自己做生命的主人
- 如孝法师:为什么现代人的幸福感比以前低?
- 本源法师:为什么超度祖先,要到寺院写牌位?
- 心道法师:佛陀开悟了什么?
- 静波法师:凡事要想得开,要去转移消化
- 达照法师:烦恼浊是什么意思?
- 心道法师:什么是般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 静波法师:感悟体证诸法实相
- 达照法师:嫉妒心、嗔恨心也很强,怎样调节?
- 净因法师: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
- 明海法师:诚实的面对自己,用心觉察才能历事练心
- 达照法师:受完菩萨戒,生命就种下了菩萨的种子
- 明海法师:为什么上台发言会结巴?如何解决?
- 心道法师: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 静波法师:角度不一样,看问题也不同
- 达照法师:魔不能出三界,阿罗汉出了三界怎么去转这个魔?
- 界文法师:阿罗汉是什么意思?杀贼
- 达照法师:释迦牟尼佛所做的事绝非易事
- 恒传法师:不要总是空谈,若是真厉害,拿出来点东西看看
- 传喜法师:什么是吉祥?吉祥的人是怎样的?
- 达照法师:发愿为生命做好选择
- 静波法师:不愧对自己的生命和信仰
- 达照法师:居士把佛珠、佛像挂在脖子上如法吗?
- 大安法师:如何判断临终时来接引的是佛不是魔?当下心该如何?
- 法藏法师:道人之间的道情应该如何恰当表达?
- 达照法师:内心念佛 得佛护念
- 大安法师:既然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为什么还有诸佛和往生?
- 达照法师:不要依赖世间所有的东西
- 能弘法师:安心做好本职工作,是入廛垂手吗?
-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
- 印顺法师:印顺长老:学佛一定要吃素吗?
- 圣严法师:佛教怎么看“夫妻是冤家,孩子是讨债鬼”的说法?
- [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成就者
- [宣化上人]佛教徒要注意因果,一句戏言的果报
- [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感应
- [六字大明咒]宇宙白的故事
- [佛学常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什么意思?
- [因果故事]冬天如何放生?北方冬天放生什么?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九
- [印光大师]《净土五经》是念佛法门的根本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八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七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六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五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四
-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三
- [心道法师]“少欲无为”让身心得到自在
- [汉传人物问答]药师佛十二大愿与修学药师法门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