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事相会障碍“饶益有情”功德的圆满?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三十五于应助伴不往助。
从此三十五条到四十六条共十二条,若有毁犯,即障碍“饶益有情”功德的圆满。《集颂》:
“于诸有情助八事,道路往来正言说。
事业加行财物护,和好乖离灭争讼。
吉会福业助彼成,一切能办应伴作。
嫌恚不助染违犯,怠惰不助犯非染。
无违犯者病无力,彼自能办有依怙。
所作非义引非法,方便调伏如前说。
先许助余托别代,或于善品正勤修。
自性愚钝难受习,为护多人护僧制。”
饶益有情的功德涉猎的事相非常多,仅“应需前往帮助”的方面就“不胜枚举”,现从“一切能办应伴作”中列举“八事”为作说明。于“道路往来”迷失路途者,示其正道;远道而来不懂当地风土人情和方言者,要耐心“言说”解释;对于初创事业者要给予技术的指导和前期“加行”的帮助;对于已有所成就或已有收益者,要指导保护和正确利用财物的方法;对于“乖离”不和的人或团队,要善巧和合她们,对于已起“争讼”的人或团队,要善巧熄灭纷争;对于定期的如寺院法会一样的“吉会”,或不定期的如放生、供养等类的“福业”要尽量参加或促成顺缘等等等等。
对于以上类似的“应作”而且“能作”者,如果怀有“讥嫌”、“嗔恚”等心而“不助”、不作的话,即为“染违犯”。
没存不良心态,仅因“怠惰”、放逸等“不助”不作的话,也犯此戒但属“非染犯”。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助”不做不犯此戒:自己有病,无能为力者;对方有能力处理或已有帮忙者;对方所作属非正义、非正法或会引起不良后果者;或如前几条所说为了调伏对方者;或已经先前答应别的事情,确实脱不开身而托付别人代为前往者;或自己正在进行类似闭关式的“善品”功课者;或自己“自性愚钝”,没有能力,往而无益者;或某事不得众人心,怕引起众人的烦恼者;或为严持戒律、护持佛教徒形象者等等,如是以上因缘,虽“不助”不作,也不犯此戒。
——摘自仁清法师《佛教大乘正觉道之戒律、戒相疏义》之菩萨四十六轻戒
- 仁清法师: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是不是可以随时往生?
- 正如法师:达摩祖师一句“并无功德”,梁武帝一个“疑情”
- 本源法师:受菩萨戒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杀生是有功德的
- 能弘法师:观想佛或出家人穿袈裟的殊胜功德
- 净界法师:所有真实的功德就在妄想当中
- 崇慈法师:忍辱,比持戒苦行更大的功德
- 传喜法师:受了五戒的生命是尊贵的,与佛圆满的功德接轨
- 正如法师:搬柴运水皆佛事
- 正如法师:功德到哪里去了?
- 正如法师:回向决定了功德的属性
- 大愿法师:处理他人关系的三项善巧方便法则
- 明海法师:每一个生命都是圆满的,生命趋于圆满而快乐
- 净因法师:福德与功德的区别
- 大安法师:电动转经筒可以帮助我们积功累德吗?
- 如瑞法师:何谓大慈大悲?如何修习慈悲?有何功德?
- 明海法师: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圆满的,让生命圆满而快乐
- 慈法法师:随顺得入,成就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 仁清法师:众生的根性之人乘
- 慈法法师:是什么掩盖了我们圆满觉悟生命的需求?
- 慈法法师:“众生本来究竟圆满”,还需要发心利他吗?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宣化上人:大悲咒句解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宣化上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宣化上人:楞严咒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开示的最简单的施食方法(只要一分钟)
- 海涛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慈悲生活咒语
- 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好处
- 宣化上人:楞严咒持诵需知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海涛法师: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成观法师:楞严咒大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圣空法师:几个快速超度冤亲债主的方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未知:慧律法师讲解
-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饶益有情”什么意思?
- 能弘法师:苦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会受苦?
- 正如法师:达摩祖师一句“并无功德”,梁武帝一个“疑情”
- 达照法师:修无相密法在修行中怎样破相?
- 觉真法师:佛教的平等思想,是科学而又伟大的
- 圣严法师: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明海法师:如何获得更多的幸福?用心感恩和感谢
- 能弘法师:如何克制自己玩手机、看电视的习气?
- 仁焕法师:学佛和修行有什么不同?
- 达照法师:经常会冒出很多厌世的念头,该怎么办?
- 能弘法师:天台宗和华严宗有何不同?华严宗与天台宗的判教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消灾免难
- 达照法师:怎么看待婴灵?
- 如孝法师:找到人生至高点后,我们就会成为觉悟者吗?
- 智随法师:如何安心?学法是众生安心的根本
- 觉真法师:慈悲与感恩,缘起论的人文关怀伦理价值
- 达照法师:为什么末世还要弘扬佛法,是否末法可转?
- 圣旭法师:不为淫、贪欲之恶所困惑,自然获其福德!
- 济群法师:为什么会缺乏安全感?没有安全感怎么办?
- 传喜法师:要记得你自己是谁,找回自己的真面目
- 大安法师:发心吃长素,家里的肉类食品应如何处理?
- 静波法师:有障碍、烦恼怎么办?用佛法来战胜
- 达照法师:“甚疾”怎么解释?
- 达照法师:禅宗有一公案说“老衲一坐能消万担粮”,怎么理解?
- 达照法师:拜佛求发财是起贪心吗?如何求财?
- 静波法师:净化自己的身心是怎样的?感召善因好缘是怎样的?
- 静波法师:修行四念处观
- 达照法师:什么是真正的金刚身?修行人此生能否证得金刚身?
- 大安法师:真的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 能弘法师:普贤菩萨为什么最后导归极乐?
- 能弘法师:爱欲比较重怎么办?如何对治?
- 星云大师:八个与人相处的技巧
- 明贤法师:佛为何选择在人间成道?
- 智随法师:出家人要有气质、僧格、感召力、威德
- 正如法师:学佛就是认识自己本心,修行就是返回自己本性
- 能弘法师:放生、病人、贫困家庭,应该先捐哪个?
- 能弘法师:四念处的观心无常,是怎么个观法?
- 达照法师:证悟初果要按天台修行次第吗?悟到无我就是初果吗?
- 达照法师:出家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年龄过大出家对佛教是否好?
- 正如法师:欣赏、享受、感恩平安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饶益有情”什么意思?
- [人物故事]广钦老和尚劝念佛
- [佛经故事]善爱比丘尼至诚供佛斋僧,证得阿罗汉果
- [佛化家庭]培植福德,孩子受父母影响家族就会兴旺
- [佛学常识]为什么学佛没有感应?
- [金刚经]六祖慧能是怎么开悟的?通过《金刚经》开悟
- [因果故事]不要有害人之心,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 [佛与人生]怎样才能戒掉邪淫呢?
- [净土圣贤录]莲池大师发愿文
- [乌龙茶]四大名丛属于什么茶?分别是哪四个?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六十七)
- [胡小林]胡小林《学佛的体会》
- [胡小林]《学佛的体会》第七集
- [胡小林]《学佛的体会》第六集
- [胡小林]《学佛的体会》第五集
- [其他汉传法师]真正发心做佛的菩萨
- [胡小林]《学佛的体会》第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