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一般人的观念中,除了他是唯物论者,往住都会相信人人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近代欧美倡行的“灵智学会”,他们研究的,也就是灵魂。以为人的作善作恶,死后的灵魂,便会受着上帝或阎王的审判,好者上天堂,坏者下地狱。
在中国的民间,对于灵魂的说法是根深蒂固,并且认为人死之后的灵魂就是鬼,灵魂与鬼,在中国民间的信仰中,乃是一个纠缠不清分割不开的大问题。更由于鬼有些小神通,又以为灵魂是“三魂七魄”组成的集合体了。
其实,鬼是六道众生之一,正像我们人类也是六道众生之一,人固然有生有死,鬼同样有生有死(人是胎生,鬼是化生),何况人死之后不一定就生为鬼。
而于灵魂,中国民间的传说很多,往往把人的生死之间,用灵魂作为桥梁,生是灵魂的投胎,死是灵魂脱离了肉体,把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看同房子与屋主一样,老房子坏了,搬进新的房子,房子经常在淘旧换新地搬进搬出,住房子的人,却是永恒不变地来来去去。这也就是说,人是灵魂套上了肉体的东西,肉体可以换了又换,灵魂是一成不变的,以为灵魂就是我们生死轮回中的主体。
事实上,正信的佛教,并不接受这一套灵魂的观念,因为这在缘起缘灭的理论上不能成立,站在“生灭无常”的立足点上,看一切事物都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是如此,精神界亦复如此。用肉眼看事物,往往会发生“成而不变”的错觉,若用精密的仪器去看任何事物,无不都在刹那变化之中,易经所说的“生生”,其实在生生的背后,也包含着死死,也就是生灭变化。
那么试问:灵魂的不变性,灵魂的永恒性,那是可能的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死后没有固定的灵魂,纵然活着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都是活在刹那不停地变了又变而变变不已之中。照这样说,佛教既不相信灵魂,那佛教所说六道轮回与超凡入圣的本体,究竟又是甚么呢?这就是佛教的特别之处,既不看重自我的永久价值,却又更加地肯定了自性的升拔价值。
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质界是因缘生法,看精神界也是因缘生法。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大至一个星球一个天体乃至整个的宇宙,小至一茎小草、一粒微尘、一个原子,无一不是假借了内因与外缘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与缘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从根本上看,是空无一物的。这在研究物理化学的科学家们,可以给我们正确而正面的答案。
至于精神界呢?佛教虽不承认灵魂的观念,但决不是唯物论者。佛教的精神界,是用一个“识”字作为命名,小乘佛教只讲六个识,是以第六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大乘佛教增加两识,共有八识,是以第八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我们把小乘的放在一边,单介绍大乘的八识。
大乘佛教的八个识,前六识同小乘的名称一样,只是将小乘第六识的功用更加详实的分析,而分出了第七识与第八识。实际上,八个识的主体只有一个,由于功用的划分而给了它们八个名字,因为前七识的为善为恶,都会把账目记在第八识的名下;第八识是一切业种业因的仓库,这个仓库的总管是第七识,搬进搬出是第六识,造作善恶业的是前五识。
这样说来,第八识的功能,是在储藏,但不等于只进不出。而是不断地由外面存进去,也不断地从里面搬出来,藏进去的是行为影响心理而印入心田,称为业因或种子,搬出来的是心理促成行为而感受行为,称为业果或现行。就这样进而出,出而进,种子而现行,现行而种子,在一期生命之中是如此,转生到二期三期乃至无数期的生命中去也是如此,由现世今生的因果对流,到无数过去和未来世的因果回还,都不出于这一种子而现行与现行而种子的律则,因此而构成了生命的连贯与生死的相续。
正因为种子与现行的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进进出出,所以第八识的本质,也在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变动不已,不要说这一生的第八识的质量与前后生是不同的,即使前一念到后一念也就不同了,正由于念念生灭念念不同,我们才会有浮沉生死而至越超生死的可能。所以,第八识的存在,便是存在于这一刹那变动的业因与业果的连续之间,除了业因与业果的变动连续,也就没有第八识的本质可求;正像水的潮流,是由于水的连续而有,离了相续不断的水性,也就没有潮流可求了。佛教教人修持解脱道的目的,就是在于截断这一因果相续的生死之流,等到第八识的作用完全消失,既不藏进去什么,也不拿出来什么,那就成了空性,那在佛教称为“转(烦恼)识成(清净)智”,不受生死的支配,而能自由于生死之中。
可见佛教的第八识,并不等于永恒的灵魂,如果迷信有个永恒的灵魂,那么超凡入圣的解脱生死,也就成为不可能了。佛教在观念上否认有灵魂,在目的上也在否定第八识,唯有否定了由烦恼无明接连而假现的第八识之后,才是彻底的解脱。不过,第八识被否定之后,并非等于没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体的显照,而不是无明烦恼的缠绕不清。
- 上一篇:人生关卡可大可小,要善于处理
- 下一篇:不管好坏,都不必太在乎
- 圣严法师:莫造口业,学会忏悔
- 圣严法师:如何去扩充自己的心量?
- 圣严法师:常生起慈悲心,利他也利己
- 圣严法师:三种常见有关开悟的错误观念
- 圣严法师:压力怎么来的就让它怎么去吧!
- 圣严法师:在职场团队里的“行事六要领”
- 圣严法师:如何去看待职场上的公平与不公平?
- 圣严法师:戒定慧怎么修?
- 圣严法师:内心稳定便无需向外求取寄託
- 圣严法师:不管好坏,都不必太在乎
- 圣严法师: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 圣严法师:怀疑就像毒蛇,无论咬到谁都是致命的
- 圣严法师:坚持不轻言放弃 可磨炼出耐性来
- 圣严法师:如何面对烦恼?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 圣严法师:人生关卡可大可小,要善于处理
- 圣严法师:如何去调整自己的习气?
- 圣严法师:在穷途末路时正好是往上的时机
- 圣严法师:如何面对生活的烦恼?
- 圣严法师:临命终时就要心无颠倒,方能专心往生极乐
- 仁清法师:识--投生的灵魂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宣化上人:大悲咒句解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宣化上人:楞严咒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宣化上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开示的最简单的施食方法(只要一分钟)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海涛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慈悲生活咒语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宣化上人:楞严咒持诵需知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好处
- 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
- 海涛法师: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成观法师:楞严咒大意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圣空法师:几个快速超度冤亲债主的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未知:慧律法师讲解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仁清法师:什么叫业力?
- 静波法师:广学博究,突破自己的狭隘
- 仁清法师:做功课时清净心和妄想老是缠在一块,怎么办?
- 达照法师:凡夫位二十八个位次,圣贤位七十二个位次
- 达照法师:身心怎么协调?
- 静波法师:什么是“天魔娆佛”?
- 静波法师:“欲火烧身”是什么意思?
- 静波法师:拥有只是暂时的
- 净宗法师:为什么执持名号是多善福?(内附视频)
-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的宝树(内附视频)
- 达照法师:教理智断行位因果
- 慈法法师:三皈依决定乘佛的愿力得往生
- 达照法师:欲界的修行事实上是什么修?
- 静波法师:不要成为别人知识的奴隶
-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的文明形态(内附视频)
- 净宗法师:一句佛号摄三严,凡夫的任务就是念这句名号(视频)
- 静波法师:顺境中不迷失方向 在逆境中磨炼自己
- 明海法师:别把命运交给佛菩萨,佛菩萨无法替我们走未来的路
- 传喜法师:燃“解脱知见”香,便是真解脱
- 静波法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 净宗法师:念佛人不能穿裙子吗?穿裙子护法神不保护?
- 静波法师:心不可放 身不可逸
- 达照法师:习惯性的思维是有个次第
- 净宗法师:“众生闻者,愿生彼国”指的是哪种人?(视频)
- 慈法法师:为活着而活着等来的是违缘与痛苦
- 静波法师:悲田与敬田是两种良好的福田,功德最大
- 静波法师 :谦卑是人生的智慧,也是学佛的自在
- 大安法师:三种不退的极乐菩萨
- 达照法师:“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里的如来是什么?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具足福慧圆满
- 宗道法师:流浪三界的我们,需要一个安乐窝
- 净宗法师:如何平衡生活和念佛?
- 静波法师:什么是“性不可僻”?
-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 达照法师:为什么心跟外物有对立?
- 智随法师:华严宗史略、判教
- 净宗法师:念佛人需要修助业吗?(内附视频)
- 本源法师:厌恶女人之身是歧视吗?如何女转男身?
- 静波法师:相信修道会有所成就
- 达照法师:树立佛法正见 认识根本无我
- [仁清法师]什么叫业力?
- [佛理禅机]以能离开五欲的纠缠为快乐
- [黑茶]六堡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内附视频)
- [普洱茶]喝普洱茶能减肥吗?(内附视频)
- [佛学常识]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绿茶]龙井茶的功效与作用(内附视频)
- [静波法师]对佛法应当有依据,不能信口开河
- [静波法师]广学博究,突破自己的狭隘
- [班迪达尊者]提起正念防护我们的内心
- [班迪达尊者]若不提起正念,内心会沉迷于烦恼的泥土里
- [白茶]白毫银针属于什么茶?白毫银针茶的功效
- [花茶]枸杞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内附视频)
- [徐恒志]浅谈心中心法!
- [徐恒志]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 [班迪达尊者]时刻用心观照守护所缘目标
- [班迪达尊者]一次观照的力量虽不大,集中起来便成为一种能量
- [佛化家庭]父母和儿女的四种缘分(内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