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印祖常说,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念佛三昧,乃三昧中王。凡是释尊一代所说,偏圆权实一切教法,无不从此念佛三昧中流出。一切偏圆权实行门,亦无不还归此念佛三昧门。何以见得?《大乘起信论》将一心开为二门,一是真如门,二是生灭门。因为众生一念心性,本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性德,正随缘而不变,就是真如门。即不变而随缘,就是生灭门。真如门是实,体不变故。生灭门是权,用随缘故。依真如门,佛说圆实教。依生灭门,佛说偏权教。只解权是权,实是实,泾渭分明,不解圆融。这是的中下根之机。若圆顿行人,明白权实不二道理。离真如门,就没有生灭门。所以权是实家之权。可以为实施权。反过来说,离生灭门,也就没有真如门。所以也可开权显实。为实施权,有藏通别三教不同。开权显实,则惟是一圆教。不论偏权教也好,圆实教也好,无非都是念佛法门。为什么呢?因为念佛法门,有念自佛,念他佛,双念自他佛之不同。约藏通别圆四教来分配,则有十二种念佛三昧。念自佛。如宗门参禅,台宗止观等,此则直观心性本体,所谓念实相佛是也。念他佛。则有观想、观像,持名之念佛不同。双念自他佛。就是既念自佛,又念他佛。即空有双照,圆融中道的念佛三昧。可见念昧三昧,涵盖了一切权实教法和行门。由于念佛三昧,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不问若愚若智,佛号一起,咸归觉海。佛是本觉,念是始觉,始本不二,当下究竟。能知此理,则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至圆至顿,超越一切法门,即尚不知,颛蒙念佛,此理何尝不存在。久久执持,自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印祖说,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故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
- 上一篇:一句阿弥陀佛,成佛有余
- 下一篇: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 夏莲居:夏莲居谈念佛
- 元音老人:用“心念耳闻”的方法来念佛
- 陈坚:“法海事件”与其让人道歉不如请人念佛
- 南怀瑾:念佛法门,非常殊胜
- 南怀瑾:定力深厚念佛虔诚 都有可能看透宿命
- 元音老人:谈念佛三昧和打坐念佛的方法
- 明华居士:在家日夜播放念佛机修行可以吗?
- 黄念祖:念阿弥陀佛不是向外求一个什么东西!
- 钟茂森:假如平常实在没有时间念佛,你可以念十念法
- 钟茂森:对治欲爱烦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念佛
- 钟茂森:只要用真诚心来念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 南怀瑾:多数人适用的三种念佛的方法
- 南怀瑾:念佛的同时不要忘记放生修福
- 南怀瑾:念佛是全心全意的想念
- 蔡礼旭:王打铁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哪?
- 刘素云:时间是我们宝贵的命光
- 钟茂森:做钝功夫就是捷径
- 钟茂森:如此念法,永难成片
- 钟茂森:如何能放下淫欲心?
- 钟茂森:学婆罗门女救度自己累世父母
- 南怀瑾:《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
- 南怀瑾:南禅七日
- 南怀瑾:注意!持《准提咒》最容易疏忽之处!
- 蔡礼旭:细讲弟子规
- 元音老人:能治一切眼病的咒语(元音老人传授)
- 南怀瑾:南怀瑾讲解
- 南怀瑾:南怀瑾文章
- 南怀瑾:改变命运的十六个方法
- 王骧陆:无须灌顶的六字大明咒修法
- 南怀瑾: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
- 南怀瑾:女性修道的秘诀
- 果卿居士:对着肉、对着烟念《大悲咒》
- 南怀瑾:真是修行人,看到这句话都会发抖!
- 南怀瑾:南怀瑾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南怀瑾:如何才算是开悟?修行开悟的十个标准
- 元音老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什么意思?
- 元音老人:什么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境界是什么?
- 南怀瑾:人生在世的八大天机
-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
- 元音老人:超度亡灵最重要的几个咒
- 元音老人:念心经真的很不可思议!
- 南怀瑾:人死亡到投生之间的中阴身
- 观辉居士:楞伽经白话解
- 卢志丹: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 刘素云:净空老法师赞叹刘素云居士:标准的念佛人
- 南怀瑾:《金刚经》的精华就在三个字
- 南怀瑾:我每天晚上一定念《心经》、施食
-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章
- 南怀瑾:打通气脉 修养身心
- 紫云居士:寿生经白话批注
- 刘素云:刘素云文章
- 蔡礼旭:什么是让孩子能终身学习的动力?
- 南怀瑾:要想打坐入定,肠胃必须清净
- 元音老人:谈念佛三昧和打坐念佛的方法
- 钟茂森: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 李炳南:身体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请赠给我治病方法
- 元音老人:精进的打坐方法
- 元音老人:修法有了神通怎么办?
- 钟茂森:对治欲爱烦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念佛
-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
- 南怀瑾: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
- 胡小林:胡小林《学佛的体会》
- 蔡日新:蔡日新:学佛贵在致用
- 南怀瑾:南怀瑾:宇宙与《易经》的大学问
- 南怀瑾: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刘素云:刘素云:如何治疗严重失眠?
- 明如居士:我们应该如何孝顺父母?
- 南怀瑾:什么是“再来人”?有何特征?
- 吕有祥:吕有祥浅说佛舍利信仰
- 钟茂森:睡觉常常做恶梦怎么办?
- 元音老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什么意思?
- 南怀瑾:看完这个再也不生气了!
- 刘素云:刘素云:回向和不回向的区别
- 南怀瑾:《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
- 南怀瑾:南禅七日
- 侯坤宏:印顺法师对「真实」与「方便」的抉择与诠释
- 蔡礼旭:细讲弟子规
- 陈大惠: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富和贵是怎样来的?
- 陈大惠:忏悔到底有什么好处?
- 叶曼: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叶曼:大好人生,何必自讨苦吃呢!
- 夏莲居:夏莲居谈念佛
- 徐恒志:修心有何秘诀?
- 徐恒志:浅谈心中心法!
- 徐恒志: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 李圆净:护生痛言
- 朱清时:物理学走近阿赖耶识
- 钟茂森:真的有地狱吗?里面的人要去哪里?世人是从哪里来的?
- 钟茂森:什么情况下算得戒?破戒要如何忏悔?
- 钟茂森:学佛修行中难免与亲友疏远,心里有些迷惑怎么办?
- 钟茂森:无条件可符合出家资格,选择在家修行还是出家修行?
- 钟茂森:《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简讲
- 吴立民:发菩提心与气脉明点的关系
- 钟茂森:修行人选择什么行业好?
- 钟茂森:男女在修行上有差别吗?
- 钟茂森:婚姻是命中注定的吗?逃不了因果吗?
- 李炳南:团体礼拜取小佛像合掌点头,跟大礼拜的功德相同吗?
- 李炳南:修行多年的佛教徒忽然被欲尘熏染,临终是否有障碍?
- 刘素云: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
- 南禅七日
- 细讲弟子规
- 南怀瑾讲解
- 南怀瑾文章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楞伽经白话解
- 元音老人文章
- 刘素云文章
- 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
- 元音老人讲解
- 钟茂森讲解
- 朱子治家格言学习分享
- 蔡礼旭讲解
- 王骧陆居士全集
- 大手印浅释
-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 心经抉隐
- 六妙门修证全书
- 恒河大手印
- 禅定天眼通之实验
- 天眼慧眼法眼的追寻
- 黄念祖文章
- 黄念祖讲解
- 无量寿经讲座
-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 蔡礼旭文章
- 钟茂森文章
- 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
-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 四分律白话文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 李炳南讲解
-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
- 叶曼先生讲心经
- 李炳南文章
- 欲海回狂
- 漫谈慈悲梁皇宝忏
- 幸福人生讲座
- [因果故事]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 [佛学常识]助念往生仪轨
- [楞严经]圆瑛法师及憨山大师对《楞严经》的推崇
- [佛教名词]【念佛法门】是什么?有哪些修持方法?
- [佛学常识]饿鬼有几种?堕入饿鬼道的因缘是什么?
- [佛与人生]如何能达到福慧圆满?行四摄六度,自利利他
- [佛与人生]如何让好事情来找自己?心态平和
- [汉传人物问答]佛教有烧纸的说法吗?烧纸给亡人有用吗?
- [佛学常识]如何能发财?
- [佛与人生]用心感悟慈悲,慈爱众生,拔除众生痛苦
- [法藏法师]如何面对负面情绪?接纳原谅与祝福曾伤害自己的人?
- [佛化家庭]如何劝父母不杀生,学习佛法?
- [汉传人物问答]没能力供养寺院和出家人,该怎么如理思维?
- [佛与人生]虚怀而不虚伪,人不需要活的那么累
- [人物故事]弘一大师持律守戒,不杀生的事例
- [达照法师]在一念不生上与妄想上用功有何不同?是否可以结合?
- [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成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