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成亲当天出家为尼 新郎也入佛门修成正果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舍卫城的萨迦国王与鹿野苑的梵施国王因一些争执,双方起兵战争,伤亡都十分惨重。
有一天,梵施国王又率领了军队,气势汹汹地在康丹河的附近扎营;萨迦国王也不甘示弱,统率大军前来迎战。由于双方兵力相当,打了很久,仍是难分胜负。正在僵持不下的时候,萨迦国王的妃子生了一位秀丽的女孩,而梵施国王处则诞生一位端庄的男孩。两国同时都以歌舞奏乐庆贺各自孩子的降生,彼此的鼓乐声,皆引起对方的好奇,于是便派人探知原因,原来萨迦国王得个女儿,梵施国王得个儿子。这时,梵施国王暗自高兴:“这是很好的机会,双方对阵时,同时各得一个孩子,这意味着和平即将到来,因为可以停战和亲。”
于是,梵施国王派一位使节与萨迦国王和谈:“虽然咱们两国一直兵戎相见,但现在我方愿意停战,希望贵国的小王女能许配给我国的小王子,过去恩怨一笔勾消。”
萨迦国王听了很高兴,心想:“自己兵戎战场多年,操劳国事,也实在够累的了,如果两国能够和好,正合我意。”于是,双方互相道歉,还互赠厚礼。
萨迦国王考虑到:“自从女儿诞生之后,战争就停止了,我的身心才得以安乐。”因此,为女儿取名“生乐母”,并精心呵护喂养她,生乐母就如同海中莲花很快地长大了。生乐母自幼贤淑善良,皈依受戒,欢喜广作布施,经常去尼众经堂听经,对释迦佛生起极大的信心,并证得不还果,具足种种神通及八大解脱等功德。
她回到宫中,对父母示现神变,并告诉他们:“我已经获得不还果,不愿再享受世间的生活。希望父王母后能准许我,在佛陀的僧团中出家。”
父母都说:“你要出家,我们无权干涉你。可是在你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许配给梵施国王的王子,因此你还应当征求他的同意。”
生乐母回答:“好,我会跟王子商量。”
这时,她的父母暗派信使,对梵施国王说:“你们是不是该选个良辰吉时,尽快办理王子的婚事呢?否则,王女要是出了家,我们可就没办法了!”梵施国王听后,马上选定吉日,并通知众人参加王子的婚礼。
婚礼当天,王子穿著上好的珠宝服饰前来迎娶,王女也是穿著妙衣霓裳,被接到鹿野苑。这时,王子、王女各自坐在一张凳子上,准备举行结婚仪式,突然间,王女飞到空中示现雷、雨、电、光、雹、火等神变,并对王子说:“我已获得胜法,不愿再享受欲界生活,请您同意我出家。”
王子想了想,觉得王女言之有理,就对她说:“您请先下来,我很好说话的,您愿意怎么做都可以。”
王子同意生乐母出家之后,生乐母高兴地对在座的宾客讲了一些佛法。接着,她也得到父母的恩准,来到给孤独园,在佛陀座下长跪合掌,恭敬顶礼,祈求:“世尊,要是有出家因缘的话,请世尊慈悲摄受,我愿意出家受持净戒。”
佛陀开许了,把她交给摩诃波阇波提长老尼。摩诃波阇波提长老尼为她落发、授戒、传法,她也勤恳精进修行,很快地便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连天人们都赞叹她的功德。这时,她已是尼众中智能第一的圣者。
而那位王子听说生乐母已证得圣果,故也在释迦佛的教法中出家,他勇猛精进,后来也断尽一切烦恼,证得阿罗汉果。
于是,比丘们请教世尊:“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生乐母和王子都出生在高贵王家呢?又是什么样的因缘使他们令佛欢喜,出家证果呢?”
世尊说:“这是往昔的愿力所造成的。很久以前,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印度鹿野苑有位财富圆满的施主,与妻子一起过着安乐的生活,并对迦叶佛具有大信心。有一天,夫妻两人商量:‘我们膝下无子,再多的财产,也没意义,不如趁有生之年,在迦叶佛前多作些供养功德。’
决定以后,他们用自己的财富修建一座经堂,供养迦叶佛和僧众。后来,他俩都在迦叶佛前出家,一生中都没有得到圣果,但在临终的时候,他们共同发愿:‘以今生布施、出家的功德,希望我们生生世世财富圆满,生在贵族王家,当未来世释迦世尊出世的时候,能令佛欢喜,在佛的教法下一起出家,皆证得阿罗汉果。’
借着他们共同发下的愿力,如今已经成熟,所以今生他们都能生在富贵之家,并能出家,共证圣果。今世的王子、王女就是迦叶佛时的那对夫妇。”
- 因果报应
-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故事大全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禅宗公案
- 学佛与富贵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民间故事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大悲咒故事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金刚经故事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佛本生故事
- 清朝和尚佛安的出家与往生故事
- 大净志尊者为什么被誉为“闲居第一”?
- 佛教锄头贤人的出家故事
- 佛教和气四瑞的故事
- 一个人要改变,得从心态意识上转变
- 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的故事
- 供养出家人是做功德的最好方法
- 自在往生不在年龄大小,老人和小孩的往生故事
- 反穿棉袄、倒穿鞋的观世音菩萨
- 佛会生气吗?佛陀对罗睺罗尊者生气的故事
- 觉悟了去行动才是真行
- 圆果法师的往生瑞相实录
- 比丘过去生懈怠修行,堕落为寄生虫、螺蚌
- 弘一大师一碟咸菜、一杯白开水的故事
- 点石成金的吕洞宾,遇上贪得无厌的秀才
- 弥勒与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 雪梅禅师预知时至坐化往生的故事
- 站着往生的宝珠和尚,从来佛号不离口
- 一念善心救蚂蚁,免于牢狱之灾,蚁王报恩的故事
- 人生要有大格局,三个砌墙工人的故事
- 人间的净土在心中,金代禅师种兰花的故事
- 善导大师劝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
- 两则成就自己的小故事
- 禅宗东土祖师菩提达摩是谁?达摩祖师的故事
- 印光大师劝人念佛,今生能念佛的都是有福德善根的人
- 念佛放光,外道作证的故事
- 耐人寻味的财富小故事
- 尊师重道的故事典故
- 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
- 是棉被暖人还是人暖棉被?
- 三则历史上尊敬老师的故事
- 商人王志仁救人积阴德躲过命难
- 淳于缇萦救父的故事
- 小和尚与食用油的故事
- 反观与是非
- 唱赞的南调北调唱法,心态、意识形态的改变
- 因果现世报:被拐卖的人贩子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 做事不能一根筋
- 做生意缺斤少两,转世投胎为牛
- [因果故事]有债就认,逆缘消业
- [佛与人生]20条世间百态人情冷暖的句子
- [佛学常识]出家意味着什么?需要什么条件?
- [佛学常识]如何持名念佛?三个方法
- [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中“十门开启”所被根机和往生品位
- [舍利子]舍利子和舍利有区别吗?
- [佛与人生]为什么戒邪淫时总在一个地方破戒?
- [佛学常识]为什么高僧大德也会生病?是什么原因?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九十七)
- [佛与人生]曾经无私的帮助闺蜜,现在反而被她伤害,该怎么办?
- [佛学常识]佛教的大丈夫是什么意思?
- [佛学常识]佛陀弟子富楼那尊者是什么第一?说法第一
- [汉传人物问答]世人的空与佛教的空是一回事吗?看空就是开悟吗?
- [人物故事]清朝和尚佛安的出家与往生故事
- [佛与人生]把握发心机会,累积福德资粮
- [佛与人生]什么是失败?如何看待失败?
- [心道法师]学佛的意义是让自己做生命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