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俗和尚的故事
还俗和尚的故事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
不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不一个月,又因不耐寂寞还是去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也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
这个还俗的人就讨了个小娘,支起一爿茶店。
老僧的指引很对,半路子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
和尚与小偷
以前住在旧居,每次上下班总要经过一个路口,路口边有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挺拔屹立,浓荫蔽天。
不论晴天或风雨,不论早晨或黄昏,我总看到一位年轻和尚默默地站在大树下托钵化缘。尽管路口霓虹闪烁,车马喧嚣,他总是紧闭双目,纹丝不动地伫立着,他的神态与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
树下常有两三位蓬头垢面、敝衣褴褛的小孩在追逐嬉戏。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小孩竟公然窃取和尚钵里的缘金,而和尚却视若无睹。
往后经我仔细观察,小孩的偷窃行为并非“偶然”,而是一种“习惯”。和尚的缘金竟成了他们固定的一种收入。我气愤已极,真想将小孩绳之以法。但几经思量,最后还是成全了和尚的慈怀。
不久我迁了新居,就未曾再经过那个路口,以上的小事也就逐渐在脑海里淡忘。前天,我无意中又经过了那个路口,发现那位和尚仍然默默地站在那儿化缘,但旁边多了两位小沙弥。当我迈前仔细一看,发觉竟是那两位偷窃缘金的小孩,骤然间,我若有所悟。
儒家讲求“有教无类”,刑法追求“有期徒刑”,佛教主张“普渡众生”,无形中,我又上了一课。
正误“真诀”
一位云游的和尚晚上到了半山腰,见一小屋内放光,暗喜有缘遇到有功夫之人,于是推门入室,见一老叟盘坐于炕上,打过招呼便问:“施主练的什么功?”老叟答曰:“菩萨咒。”和尚更为高兴,自思自己出家40年,尚未听过有菩萨咒,忙向老叟请教。老叟说:“我练此咒60余年,尚未传授过一人,就是6个字:听唵、嘛、呢、叭、咪、牛。”老叟把“吽”错念成“牛”。和尚一听笑了,告以此咒非菩萨咒,乃6字大明神咒,并指出最后一个字念“吽(hong)”而不念“牛”。
和尚走后,老叟按更正的去念,总是绕口念不好。3个月后,和尚又来到半山,心想老叟把“牛”改正念“吽”后,功夫当更高了,不料屋内一点光也没有,进门一看,老叟正念大明神咒,最后“吽”总念不好。和尚满腹疑团,为何老叟念“牛”有光,念“吽”反而无光,回庙后求教于方丈,方丈说:“你出家40年,为何不懂此理?念咒是把心定位,心定后身体的三昧真火出来,便有光了。老叟按他的念法念了60年,念的一心不乱,三昧真火出来了。你让他改念,心乱了,三昧真火便出不来了。”
- 因果报应
-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故事大全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禅宗公案
- 学佛与富贵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民间故事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大悲咒故事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金刚经故事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佛本生故事
- 清朝和尚佛安的出家与往生故事
- 大净志尊者为什么被誉为“闲居第一”?
- 佛教锄头贤人的出家故事
- 佛教和气四瑞的故事
- 一个人要改变,得从心态意识上转变
- 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的故事
- 供养出家人是做功德的最好方法
- 自在往生不在年龄大小,老人和小孩的往生故事
- 反穿棉袄、倒穿鞋的观世音菩萨
- 佛会生气吗?佛陀对罗睺罗尊者生气的故事
- 觉悟了去行动才是真行
- 圆果法师的往生瑞相实录
- 比丘过去生懈怠修行,堕落为寄生虫、螺蚌
- 弘一大师一碟咸菜、一杯白开水的故事
- 点石成金的吕洞宾,遇上贪得无厌的秀才
- 弥勒与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 雪梅禅师预知时至坐化往生的故事
- 站着往生的宝珠和尚,从来佛号不离口
- 一念善心救蚂蚁,免于牢狱之灾,蚁王报恩的故事
- 人生要有大格局,三个砌墙工人的故事
- 人间的净土在心中,金代禅师种兰花的故事
- 善导大师劝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
- 两则成就自己的小故事
- 禅宗东土祖师菩提达摩是谁?达摩祖师的故事
- 印光大师劝人念佛,今生能念佛的都是有福德善根的人
- 念佛放光,外道作证的故事
- 耐人寻味的财富小故事
- 尊师重道的故事典故
- 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
- 是棉被暖人还是人暖棉被?
- 三则历史上尊敬老师的故事
- 商人王志仁救人积阴德躲过命难
- 淳于缇萦救父的故事
- 小和尚与食用油的故事
- 反观与是非
- 唱赞的南调北调唱法,心态、意识形态的改变
- 因果现世报:被拐卖的人贩子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 做事不能一根筋
- 做生意缺斤少两,转世投胎为牛
- [因果故事]有债就认,逆缘消业
- [佛与人生]20条世间百态人情冷暖的句子
- [佛学常识]出家意味着什么?需要什么条件?
- [佛学常识]如何持名念佛?三个方法
- [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中“十门开启”所被根机和往生品位
- [舍利子]舍利子和舍利有区别吗?
- [佛与人生]为什么戒邪淫时总在一个地方破戒?
- [佛学常识]为什么高僧大德也会生病?是什么原因?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九十七)
- [佛与人生]曾经无私的帮助闺蜜,现在反而被她伤害,该怎么办?
- [佛学常识]佛教的大丈夫是什么意思?
- [佛学常识]佛陀弟子富楼那尊者是什么第一?说法第一
- [汉传人物问答]世人的空与佛教的空是一回事吗?看空就是开悟吗?
- [人物故事]清朝和尚佛安的出家与往生故事
- [佛与人生]把握发心机会,累积福德资粮
- [佛与人生]什么是失败?如何看待失败?
- [心道法师]学佛的意义是让自己做生命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