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也会生病,更何况凡夫呢?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出去托钵,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和人群聚居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当走到树林和乡村交界处时,地上有很多断落的树枝和竹刺,佛陀一不小心脚底刺到断裂的树根,痛彻心肺。弟子们赶快把他扶回居住的精舍中,但佛陀已痛到昏了过去。
二千年前医学并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可以送到医院去,他们用土方为他敷伤,可是佛陀的脚仍然是又痛又肿,人也昏迷不醒。很多弟子都非常的担心,在家的居士也很惊慌,怕佛陀就因此而消失在人间。
一位大臣匆匆忙忙的跑住王宫内向国王报告:“不得了啊!佛陀的脚被树枝刺伤,现在非常的危急。”
国王听了这个消息,心中非常著急,等到心定下来时说:“我们现在赶快去探望佛。”车子到精舍门口时他就赶快下车,并把王冠拿下,衣服整理好,以表对佛的敬重。
他恭恭敬敬的赶到佛陀的床前,看到佛陀仍旧是昏迷不醒,他就屈膝在床前,牵著佛的手说:“佛啊!我是阿阇世,我听到你受了重伤马上赶来。佛陀!您一定要怜愍众生,您走不得啊!世间国家都需要您啊!”
佛陀睁开眼,握著国王的手说:“你起来坐著。”国王就坐在床边,佛陀也由弟子扶著坐了起来,弟子们全都围靠过来,佛陀又开始为他们说法了。佛陀向四众弟子说:“人在世间,总是乘业而来;带业而去却又乘业而来。过去生中,我虽然生生为行善道,但难免也有一些观念错误;一念差错,千劫难逃啊!所以每一世我都欢喜的消业,虽然该消的业消了,但未消的余业犹存,所以我还继继在消受余报啊!”当然后来佛陀并没因此逝去。
启示:
通过这段小故事,就可以知道佛陀虽然已经成佛了,但他的身躯还是父母所生的肉体啊!所以一枝树枝都可以伤到佛的脚,细菌也会使他的伤口肿起来,疼痛不已啊!甚至到昏迷的程度,更何况我们是凡夫呢?
也正是因为我们是凡夫,所以更该知道身体病痛是正常的事,让我们知道病苦灾难会没有预兆的来临;更要警惕自己人生无常,时时刻刻不敢松懈,要好好把握人生,现在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明年可做?
所以有一分的力量就要赶紧付出,付出才是我们的本分,助人也是快乐的根本,如果我们都能这么想,做一分就可得一分,或者不止一分。你想象,你用你的绵薄之力去帮助别人,别人受施后心存善念,下次他也帮助别人,如此一片和谐美好景象更是人间天堂,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只是开始做了些事情帮助别人,就想着我已经有在做了,为什么我还会生病?那可就不只是你的躯壳在生病了,不能了脱功利欲念,心灵也是有求不尽的病疾。
- 上一篇:佛法即活法:人间四事不能久长
- 下一篇:行善贵在随缘布施,救命要救急
- 因果报应
-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故事大全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禅宗公案
- 学佛与富贵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民间故事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大悲咒故事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金刚经故事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佛本生故事
- 清朝和尚佛安的出家与往生故事
- 大净志尊者为什么被誉为“闲居第一”?
- 佛教锄头贤人的出家故事
- 佛教和气四瑞的故事
- 一个人要改变,得从心态意识上转变
- 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的故事
- 供养出家人是做功德的最好方法
- 自在往生不在年龄大小,老人和小孩的往生故事
- 反穿棉袄、倒穿鞋的观世音菩萨
- 佛会生气吗?佛陀对罗睺罗尊者生气的故事
- 觉悟了去行动才是真行
- 圆果法师的往生瑞相实录
- 比丘过去生懈怠修行,堕落为寄生虫、螺蚌
- 弘一大师一碟咸菜、一杯白开水的故事
- 点石成金的吕洞宾,遇上贪得无厌的秀才
- 弥勒与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 雪梅禅师预知时至坐化往生的故事
- 站着往生的宝珠和尚,从来佛号不离口
- 一念善心救蚂蚁,免于牢狱之灾,蚁王报恩的故事
- 人生要有大格局,三个砌墙工人的故事
- 人间的净土在心中,金代禅师种兰花的故事
- 善导大师劝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
- 两则成就自己的小故事
- 禅宗东土祖师菩提达摩是谁?达摩祖师的故事
- 印光大师劝人念佛,今生能念佛的都是有福德善根的人
- 念佛放光,外道作证的故事
- 耐人寻味的财富小故事
- 尊师重道的故事典故
- 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
- 是棉被暖人还是人暖棉被?
- 三则历史上尊敬老师的故事
- 商人王志仁救人积阴德躲过命难
- 淳于缇萦救父的故事
- 小和尚与食用油的故事
- 反观与是非
- 唱赞的南调北调唱法,心态、意识形态的改变
- 因果现世报:被拐卖的人贩子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 做事不能一根筋
- 做生意缺斤少两,转世投胎为牛
- [因果故事]有债就认,逆缘消业
- [佛与人生]20条世间百态人情冷暖的句子
- [佛学常识]出家意味着什么?需要什么条件?
- [佛学常识]如何持名念佛?三个方法
- [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中“十门开启”所被根机和往生品位
- [舍利子]舍利子和舍利有区别吗?
- [佛与人生]为什么戒邪淫时总在一个地方破戒?
- [佛学常识]为什么高僧大德也会生病?是什么原因?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九十七)
- [佛与人生]曾经无私的帮助闺蜜,现在反而被她伤害,该怎么办?
- [佛学常识]佛教的大丈夫是什么意思?
- [佛学常识]佛陀弟子富楼那尊者是什么第一?说法第一
- [汉传人物问答]世人的空与佛教的空是一回事吗?看空就是开悟吗?
- [人物故事]清朝和尚佛安的出家与往生故事
- [佛与人生]把握发心机会,累积福德资粮
- [佛与人生]什么是失败?如何看待失败?
- [心道法师]学佛的意义是让自己做生命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