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详情]
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六章
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六章
佛言:夫人离三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情完具难。六情已具,生中国难。既处中国,值奉佛道难。既奉佛道,值有道之君难,生菩萨家难。既生菩萨家,以心信三尊值佛世难。
这一段说明人类虽已离开三恶道得生为人,却或多或少仍未脱离八难的范围。佛经中以「盲龟浮木」的譬喻来说明人身的难得与珍贵:北海有一只盲龟,五百年浮出海面一次,海面上有一根浮木,在大海中随波逐流,浮木上有一个龟头大的小洞孔,试想,当这盲乌龟浮出水面时,要正巧将头伸入孔中的机率是多麽渺茫!在生死流转中,生为人身就是这麽困难的。
生而为人,还有男女之别,佛经上说不得以女身成佛。为此,经常有人问:「佛教是否主张男女平等?」我说:「是啊!」又问:「那女人为什麽不得成佛?」我说:「可以呀!只要转成男身就可以成佛了呀!」一定又会有人问:「为什麽不是男转女身而成佛呢?」
其实,佛是丈夫相,不是普通的男人身。在佛的三十二相中,有马阴藏相,就是一种中性相,在外形上,则是现丈夫相。日本的佛像不论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有胡子。有人看了,心里很纳闷:「观音妈怎麽会有胡子呢?」其实,观音菩萨是中性的,他可以化现种种身相,他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以有胡子也就不稀奇了。
「六情已具」,六情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些人一出生就六根不完全,所以一出生就能六根俱全,是很不容易的;如果六根俱全,又能生值中国那就更不简单了,「中国」是指有佛法可听的地方;生值中国,又能与佛同一时代出生,委实不易;如果与佛同一时代出生,又能修行佛法,并且国君有道、政治清明,那就更难了;若又能出生在菩萨的家中,这更是难上加难。
有些人受了菩萨戒,虽然还不是真菩萨,但是已经发愿学菩萨行,如果有小孩出生在这个佛化家庭中,又能全心信仰三宝,修学佛法,是非常幸运的事。
- 上一篇: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五章
- 下一篇: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七章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的善根、福德、因缘有何含义?
- 《心经》的大智慧(九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九十七)
- 抄写《妙法莲华经》可以改变命运吗?
-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注音版
- 《心经》的大智慧(九十六)
- 《心经》的大智慧(九十五)
-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的意思
- 《心经》的大智慧(九十四)
- 《心经》的大智慧(九十三)
- 《心经》的大智慧(九十二)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真实含义
- 《心经》的大智慧(九十一)
-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功德
- 佛经序分的通序和别序有什么区别?
-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是谁分出来的?
-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的区别是什么?
- 《心经》中的不生不灭是什么意思?
- 《心经》的大智慧(九十)
- 《心经》的大智慧(八十九)
- 《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 虔诚念诵《普门品》,让性情凶悍的妻子成为贤妻良母
- 《心经》的大智慧(八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八十七)
-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离相修行
- 《心经》的大智慧(八十六)
- 舍利弗为什么叫舍利子?心经的当机众为何是舍利弗?
- 《心经》的大智慧(八十五)
- 《心经》的大智慧(八十四)
- 《心经》的大智慧(八十三)
- 《心经》的大智慧(八十二)
- 净土三经中只诵《阿弥陀经》可以吗?
- 只在诵《华严经》的时候口臭,还要继续诵吗?
- 《心经》的大智慧(八十一)
- 《心经》的大智慧(八十)
- 《心经》的大智慧(七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七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七十七)
- 《心经》的大智慧(七十六)
- 《心经》的大智慧(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