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最简单实用的仪轨
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原本以为这样枯燥的文字,没有人看的。没有想到,阅读量比其他的文章还多,而且有很多朋友觉得很对他们的路子。因此,想给这些初学的朋友,列出一个诵经的最简单实用的仪轨(仪式)来,方便大家。
一、供养
在佛、菩萨的像(塑像、画像、照片,没有的心里想一下他们的样子也可以)前供上一杯清水。水用纯净水、白开水、茶水、饮料都可以。有条件的摆上水果点心,没有的可以省略。点一到三支香(或烧一盘香)即可,不必多烧。如果没有质量好的香,宁可不点,不要污染环境。熏坏菩萨事小,熏坏自己事大。
二、顶礼
向佛像顶礼三拜。念一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也可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自己喜欢念的都可以),顶礼一拜,念三次,拜三拜。没有条件顶礼的,合掌念三次,心里想着自己在顶礼也可以。“南无”念“拿摩”,可不是南边没有西边有。
三、归依
合掌,念下面的偈子:
共念三遍。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说,佛、法、僧三宝,我永远归依您。我把所修行的布施等等善行的功德,回向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前两句是归依,后两句是发愿。能海上师说,每天没事的时候多念几遍这个偈子,功德就很大。这偈子有两个要点,第一是表明自己信佛的态度,第二提醒自己,修行成佛,并不是自己贪图安乐,而是为了更好利益众生。
四、开经偈
合掌,念下面的偈子一遍: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南无某某会上佛菩萨。(三遍)
某某会,你诵《金刚经》的时候,就将某某换成“般若(音波惹)”,念南无般若会上佛菩萨。诵《华严经》的时候,就念“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依此类推。
开经偈,是唐武则天为新译《华严经》所写的,简单四句,涵义可不浅,作得很妙,所以今古流传。其大意是说:佛法是极难遇到的,现在既然见到、听到、接受、行持了,我发愿要理解如来说法的真实含义。这里包括三个阶段:见闻是一个阶段,代表一般的信。受持是一个阶段,代表由相信而实践。持,就是去做。解意是一个阶段,代表自己心同佛心,见解同佛见解,也就是具足佛的智慧功德的意思。可见,诵经求福、保平安只是小意思,诵经成佛,才是大目标。换过来说,连成佛都可以,求的那些其他事情怎么不成?不明白这个,就有点猪八戒吃人参果的味道了。
五、诵经
念完开经偈后,就可以正式诵经了。某某经第几卷,什么人翻译的这些话,念也可以,不念也可以。不必拘泥。
六、回向
诵完后,可以念下面的偈子: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念一遍就可以。还有“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等等偈子,喜欢哪个就念哪个,都喜欢就都念。愿意念《怡山发愿文》的,就接着念。《怡山发愿文》,我说过事理周圆,其中包含了归依、忏悔、发愿、回向等等内容,而且特别感人。有朋友说念着落泪,全身汗出,我当年开始念的时候,也是这样感动。“但有利益,无不兴崇”(只要对众生有利的事情,没有不去做的),这大概就是大悲菩萨救度众生最高的境界了。记得哪位古德说过,念《怡山发愿文》不落泪的,不是真菩萨。菩萨且不说,我觉得,念《怡山发愿文》不落泪的,肯定不是有情有义的人。只是文中有些用词和典故,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可能有些隔膜。机缘成熟的时候,我很想把这篇发愿文讲一遍。
念完发愿文后,可以向佛求愿。自己生活、事业各方面,有什么期望实现的愿望,这个时候向佛表明。用自己的语言就可以,可以笼统,也可以很具体。如果有很多愿望,也不要紧,慢慢说,不要怕佛怪我们贪心。就像吃饭,父母什么时候嫌我们吃多了呢?都是唯恐我们饿着。但是有一条,要记住,最后,不要忘记告诉佛:可许则许。
所谓可许则许,是说,我们自己有时候并不知道我们的愿望,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求的,都好像是对我们有利的,但事实往往不然。比如我们想吃的蜂蜜,偏偏粘在锋利的刀刃上,我们求佛成就我们,让我们吃到蜂蜜,却没有估计到最后舌头可能被割。这样的结果,当然不是我们期望的。所以,我们求我们的,但把处置权交给大慈悲、大智慧的佛陀,对我们有利的,就希望他成就我们。对我们不利的,尽管我们求了,也不要成功。这就是可许则许。
求佛许愿,不是和佛做生意,所以不必讨价还价,讲什么愿望实现后,重塑庙宇、再造金身,捐献多少多少钱。这些不是不可以做,但不要把这当成是自己给佛陀开出的条件。行善事,做好人,回报社会,利益大众,让大家都得到佛法的受用,这才是佛菩萨们欢喜的。
最后,顶礼三拜即可。不能拜的,合掌默默观想自己在拜。至此,诵经结束。
有朋友问,哪里有佛经。纸本的佛经,寺庙里面有卖的,也有赠送的。不方便去寺庙的,淘宝网上也有。不想这么麻烦的,网络上有电子版佛经,什么经都有,搜索一下就行。不少佛教网站上也都有刊载,可以去找找。
初学诵什么经呢,最短的《心经》,二百六十字。《金刚经》、《普门品》、《阿弥陀经》、《药师经》、《行愿品》都不算长(最多的五千字左右)。
长经如《法华经》、《华严经》,没有时间的,可以把一卷分两次诵完,每次大约半个小时。不要说这半个小时都没有啊,网上闲逛,不知道用了几个半个小时呢。
要紧的是,养成诵经的习惯,不能今天开心,有时间诵上几个小时,然后丢好多天不理。如果确定成为功课,每天就固定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有时间也不多加,没时间也不减少。
有人说,看不懂。看不懂不要紧,就这么诵着。我们每天那么多看不懂的事情,日子不也就这么一天一天过来了吗?积累多了,总有恍然大悟的一天。要是都懂了,还诵什么经呢,自己都是经了。
- 上一篇:佛经说修福的利益与有福之人
- 下一篇:《金光明经》该不该读诵?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无量寿经原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普贤行愿品注音
- 楞严经全文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维摩诘经原文
- 华严经原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注音版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常诵心经的好处,心经念诵的正确方法
- 《心经》的大智慧(四十)
- 陈兵《维摩诘所说经》讲解
- 《心经》的大智慧(三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三十八)
- 《普贤行愿品》说命终导归净土,我们不是导归佛道?
- 《心经》的大智慧(三十七)
- 《心经》的大智慧(三十六)
- 《心经》的大智慧(三十五)
- 如何在生活中依止《金刚经》而行持?
- 《心经》的大智慧(三十四)
- 佛教徒为什么要诵经?诵经的目的
- “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是怎样的境界?
- 《心经》的大智慧(三十三)
- 《心经》的大智慧(三十二)
- 《心经》的大智慧(三十一)
- 《心经》的大智慧(三十)
- 《心经》的大智慧(二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二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二十七)
- 诵经时,急躁的心要如何调整?
- 《吉祥经》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
- 诵经为什么有很大的功德?
- 如何读懂《金刚经》 总结
- 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四)
- 《心经》的大智慧(二十六)
- 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三)
- 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二)
- 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一)
- 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
- 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九)
- 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二十五)
- 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七)
- 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六)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名的含义与版本
- 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五)
- 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四)
- 《华严经》是属于开智慧吗?
- 诵哪部经咒可以忏悔?诵经和持咒一样吗?
- 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三)
- [佛学常识]五会念佛是什么意思?五会念佛的由来
- [佛与人生]应该怎样看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四十)
- [绿茶]石崖茶属于什么茶?石崖茶的功效与特点
- [汉传人物问答]路上看到横死的人与动物,能做些什么?
- [佛与人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 [人物故事]地藏王菩萨的故事并非虚无缥缈的传说
- [佛学常识]佛陀十大弟子是谁?都是什么第一?
- [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讲解 总结
- [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讲解 嘱累品第十四
- [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讲解 法供养品第十三
- [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讲解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2)
- [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讲解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1)
- [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讲解 菩萨行品第十一(2)
- [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讲解 菩萨行品第十一(1)
- [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讲解 香积佛品第十
- [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讲解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