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品德素养,才能让孩子真正立足于世
在古人的观念里,读书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人懂得做人的道理。现在有一些父母,将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完成的梦想附加到孩子的身上,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
他们也不管孩子累不累,身体受不受得了,不管有没有用,也不管孩子喜欢还是不喜欢,就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这种强化的培训班跟补习班的教育方法,超负荷的补习班、培训班无异于饮鸩止渴,它们只会让孩子的大脑加速而且超负荷地运转,孩子得不到适当的休息,这对身心伤害极大。
我们应该让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孩子不应该那么功利,而应该把精力放在教育孩子的品质跟素养方面,关注孩子是不是开心幸福。有一句民间谚语,叫做: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即使我们积攒了很多金钱,或者有祖上传下来的巨大家产,都不如自己掌握一门可以谋生的技艺,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重点是要先学会做人,与其关注功名利禄,不如注重孩子自身为人德行的修养。关于如何做人,南老师也曾说:人不是有名而有德,是因为有德而有名。
所以一个人的修养要从养德开始,从古到今,有多少人为了追名逐利而学习,缺忽视了教育的根本是要学会做人。只有通过学习,将自己的品德素养提高了,才能够真正立足于世界,空有知识的外壳,只能让你变成一个书呆子而毫无用处。
孔夫子说:想要做到格物致知,要诚心诚意去修正自己的心灵。这些都是指修身,不管是管理一个家庭还是治理一个国家,或者是平定天下,这些都必须先从修身做起,从心性修养做起,而且身为领导的人更要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这样我们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小语清凉
- 上一篇:三宝弟子如何面对吃肉、喝酒、谈婚论嫁的问题?
- 下一篇:最后一页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佛教基础知识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心经入门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图解佛教密宗手印大全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佛教名词
- 佛咒入门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金刚经入门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清心咒简介
- 佛教因果定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 佛教的五戒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内容?
- 提高孩子的品德素养,才能让孩子真正立足于世
- 为什么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圣诞?
-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正确意思
- 点亮心灯,照亮前方,踏上归家的路
- 苦才是人生的名言短句
- 骄是什么意思?骄和慢的区别
- 做过同样的梦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 实证与理论的关系与差距
- 苦难是从哪里来的?佛教是如何解释的?
- 为什么会觉得学佛很难?转念的力量不够怎么办?
- 愿生净土的心
- 佛教的生死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部分吗?
- 身布施是什么?功德大吗?
- 如何度人度自己?修行六度、四摄、万行
- 祈请法师讲法的重要性
-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的意思
- 相信而不轻信,不然只会走错路吃大亏
- 什么是一门深入?净土法门如何修持?
- 佛法的大乘和小乘怎么区别?
- 睹境不动难,遇到境界时心能不动才是真修行
- 求真的人就是真正的修行人,怎么求真?
- 明白因果定律,减轻不好的果报
- 果断而不武断,掌握事实真相再做出决定
- 受三皈五戒的弟子如何和别人和谐相处?
- 缺失培福的过程直接学习佛法,会有什么后果?
- 在家居士可以把佛珠戴在脖子上吗?
- 只要今生做善事不做亏心事就好,为什么还要学佛?
- 佛法绝不区隔其它而自立高贵
- 堕胎有什么坏处和因果?
- 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分别是什么?
- 佛学与学佛有区别吗?学佛与佛学的关系
- 什么是对与错?怎样判断事情的对错?
- 在家修行,一天打坐多久好?
- 什么是攀缘?
- 等以后有钱了再做功德可以吗?
- 为什么弥勒菩萨被尊奉为 “大财神”?
- 菩萨的觉有情是什么意思?
- 皈依后怎么更好的学佛?
- 三宝弟子如何面对吃肉、喝酒、谈婚论嫁的问题?
- [汉传人物问答]年轻人可以早点念佛求往生吗?
- [佛学常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正确意思
- [佛学常识]佛教的五戒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内容?
- [禅茶]施茶是什么意思?
- [心道法师]可以不依佛法而成佛吗?
- [佛化家庭]提高孩子的品德素养,才能让孩子真正立足于世
- [佛学常识]为什么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圣诞?
- [静波法师]佛是良医、法是妙药、僧是看护
- [达照法师]怎样能打开心地?平时怎么做功夫?
- [人物故事]站着往生的宝珠和尚,从来佛号不离口
- [佛与人生]点亮心灯,照亮前方,踏上归家的路
- [佛理禅机]师徒的因缘是建立在给予因缘成就和法上的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三摩呬多地第六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五
- [入门知识]太虚大师简介
- [佛与人生]苦才是人生的名言短句
- [地藏经]地藏经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