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这一课学习的内容是《佛教的财富观》。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学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对世间一切名利和物质财富的追求,这样才能六根清净地去修行。我认为那些是学佛修行的障碍,和学佛是对立的,所以不应该去追求。
学习法义后,我明白了学佛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舍弃财富,不能追求财富。佛法说的放下,是要放下对财富的贪著之心。对于我这样刚开始修学佛法,还没有具备坚固正见和强大定力的人来说,金钱的诱惑非常大,可能会引发无始以来强大的贪嗔痴力量,难以抵挡。
而一旦放任自己的欲望去贪著财富,如果得不到,就会心生嗔恨,为之痛苦。如果采用取非法手段,即使求得财富,终将要承担严重的后果。但如果符合法律与戒律的双重规范,用正当的手段去谋取财富,并且没有贪著之心,这和佛教修行并不是对立的。学佛不是不可以追求财富,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心。
同时我也知道了,人生际遇遵循着三世因果的规律,包括每个人拥有的财富,也有着它的因缘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种下的业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以及各种客观因素。
回头想想,生活中的确有些人出生在优越的环境中,不愁吃穿,而有些人却要为生计终日奔波、忙碌,甚至露宿街头,吃不饱、穿不暖。出生在富裕环境的人,也是他们往昔种下的善因使然,并非命运的刻意垂青。这样的差异,也让我更加相信因果和轮回的力量。了解这样的规律后,就不再抱怨自己的命运,觉得生活环境不如别人。
回想自己和财富的关系,我成长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一生勤劳工作的工人,家庭条件虽不富裕,但也可以吃好穿暖。这一切都然要感谢父母,是他们辛苦劳动了大半辈子,才让我拥有这样的成长环境。而父母这一代人,由于过去生活条件不如现在优越,家庭兄弟姐妹也较多,年轻时生活比较艰苦。虽然现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父母仍习惯非常勤俭节约地过日子。所以我也从小养成比较节俭的习惯,很少任意挥霍,甚至对自己有些“抠门”。父母存钱,我也跟着存钱。因为担心生活中的各种无常变故,存钱以备不时之需,以为这样可以给自己安全感。
而最近我会想,假如存折里的数字多上很多个零,也就是说我拥有了很多钱,自己会不会快乐?没有经过思考,答案马上就从脑海中跳出:我不会。即使拥有了很多的财富,我仍然会很迷茫,也不知道怎样使用这些钱财才可以让自己快乐。存折上积累的只是一串数字,并不会使自己快乐。
我又想,假如真的存折上一分钱也没有了,我会不会就活不下去了,不快乐了?答案也是否定的。幸福和快乐不在于外在物质,而在于自己有着一颗怎么样的心。如果拥有快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再去努力创造财富、收获果实。
就像导师在《佛教怎么看世界》里说的:“幸福人生关键的是心灵健康,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财富。”没有良好的心态和身体,是无法真正拥有财富的。
而拥有了财富后,也应该学会合理地分配使用,一味享用财富,福报总有耗尽的一天;一味积蓄财富,财富也未必真正属于我,终有失去的一天。而用净财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财富才会真正属于自己。布施,可以说是在自己的内心播下了一颗善的种子,也为当下人生和未来解脱积累了资粮。
过去觉得人应当先追求物质财富,在物质上感到满足的情况下,再去追求精神财富。可是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这些外在的东西也不是永恒的。
通过学习,我明白在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应该追求精神财富。只有精神财富才是真正可以依赖的,是植根于内心,不会被外界干扰的。而佛法是最高的精神财富。在往后的人生中,我会把修学佛法当做人生的首要“储蓄”,用心耕作自己的福田,培养善念,提升生命品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布施世财、法财,使自己和更多人受益。
- 上一篇:当把心安住在佛法上时
- 下一篇:有缘听闻佛法后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心经入门
- 图解佛教密宗手印大全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名词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金刚经入门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清心咒简介
- 佛教因果定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 吉祥普佛是什么意思?吉祥普佛仪轨
- 为什么努力工作,还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 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过午不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好处?
- 留心而不留恋,留恋让人不知进取
- 为什么出家人要剃除须发?
- 学佛的修行次第有哪些?学佛次第
- 佛教为什么不杀生?佛教禁止杀生的理由
- 什么是禅净双修?
- 什么是灵性?
- 活着是为了什么?人活着的意义
- 修行不得力,如何才能去除障碍?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
- 佛弟子一定要吃素吗?学佛弟子的饮食忌讳
- 如何发起菩提心并且保持菩提心不退失?
- 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一种调频
- 依靠而不依赖,相互依靠才能生存
- 贫富差距大的朋友应该如何相处?
- 出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
- 家里供奉了不如法的佛像要怎么办?
- 包容而不包庇,包容能令人改过自新
- 祖师偈是公案吗?
- 佛教的大师和小师分别是指谁?
- 学佛要从平常生活中著手,净化烦恼,培福养慧
- 夫妻之间要怎么相处?
- 佛弟子弘传佛法的几点基本要素
- 下等而不下流,不沦落为低贱下流之辈
- 成就并不难,做好每个当下就可以了!
- 怎么获得福气?修身修福修德
- 真正的修行是什么?
- 别人伤害了我们,我们为什么还要宽容?
- 随缘而不随便,随便会造成好心办坏事
- 为什么遇不到善知识?福德不够
- 怎么判断一个人该不该交?
- 做假账是偷盗行为吗?
- 三藏指的是谁?哪些人可以被称为三藏法师?
- 为什么会有病苦?菩萨示现病苦的因缘
- 初一十五、佛菩萨诞辰去寺院拜佛的功德
- 恭敬而不恭维,恭敬中要有爱护之心
- 人生最大的破产是什么?
- [佛学常识]吉祥普佛是什么意思?吉祥普佛仪轨
- [大安法师]打坐时气一直在头上鼓是怎么回事?如何解决?
- [本源法师]为什么说要“度众生”又说“无众生可度”?
- [大安法师]怎么通过身口意三业来修净土?
- [梦参法师]供养三宝时不要指定钱是要做什么的
- [净界法师]珍惜当下能够听闻佛法的因缘
- [其他汉传法师]以享乐的心求生西方极乐是否不能往生?
- [印光大师]菩萨以众生心为心,众生境为境
- [佛与人生]为什么努力工作,还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妙法莲华经]抄写《妙法莲华经》可以改变命运吗?
- [如孝法师]为什么现代人的幸福感比以前低?
- [佛学常识]过午不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好处?
- [佛与人生]留心而不留恋,留恋让人不知进取
- [人物故事]大净志尊者为什么被誉为“闲居第一”?
- [汉传人物问答]超度父亲,可以只写牌位不参加法会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超度祖先,要到寺院写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