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应该如何学佛修行?
皈依三宝要全心全意
很多学佛人把皈依三宝看作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认为不皈依也能学佛,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诚然,若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按相应法门修习实践,多少总会有一些受益,但所得极为有限。
皈依三宝,是发心学佛的第一步,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正如我们入学需要注册那样,通过相应仪式获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否则,始终只是在学佛的门外徘徊,最终也难以有所成就。
另外,可能还有人会问:“我发心皈依,但我只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行不行?”
这肯定也是不可以的。所谓三宝弟子,佛法僧三宝是一个整体,缺一个就不是完整的三宝。没有僧宝,佛宝法宝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人依法悟,法赖僧传。我们今天还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与僧宝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在恭敬佛宝、恭敬法宝的同时,也应该恭敬僧宝。
所以在家信众,在学佛修行中首先应皈依三宝,而且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唯有这样的皈依,才能作为我们学习佛法、觉悟人生的新起点,让我们成为正式的佛弟子,走上解脱的道路。
日常功课要坚持精进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哎呀,今天事情太多了,忙碌了一整天,修行的功课就少做一点,差不多就可以了,等有时间再补上,相信应该也不会有影响的。”然后收拾收拾就休息了,第二天遇到忙碌的工作时,就用同样的借口来安慰自己。
我们平时学习,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定一个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学佛修行也是一样,我们在诵经念佛的时候,要把每天的功课定时定量,比如一天诵经多长时间,念多少声佛等等。千万不能将就,想着今天空闲时间多,就多做一些;明天忙就少做点或者甚至一点也不做。
时光不待人,所以《法句经·无常品》中说: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由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学佛修行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最重要是坚持,千万不能将就,在种种借口下怠惰和延宕。发下修行的愿后,同时还要经常自己监督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困难,每天的修行都不能落下。不然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逐渐就会退转和懈怠了。
学佛持戒要严格要求自己
可能还会有很多学佛人认为,学佛修行只要“心诚”就可以,而种种的戒律只是辅助修行的工具,虽然受了“戒”,但偶尔犯一下也无伤大雅,不会对自己的修行产生影响,可能还会这样安慰自己:佛菩萨那么慈悲,犯这么一点小错,应该不会怪罪我的。”
《华严经》偈言:“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则是如来所赞叹。”戒律是无上菩提的根本,也是佛法长住世间的根本。
戒律不是用来衡量他人的标尺,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检视自我的行为规范。对于刚刚皈依的在家居士来说,可按照各人意愿决定是否受戒。
作为一个佛弟子,不管想不想受戒,持五戒都是至关重要的能力,应当把五戒当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但一旦受持戒律,就要在生活中处处按照戒律严格要求自己,以戒为师,千万不要把戒律当作是可有可无的规矩,觉得偶尔犯一次戒也无所谓。一旦犯了戒,就要发心虔诚忏悔,并保证永不再犯。能够受持戒律的人,才有办法脱离贪瞋痴的控制,享有身心上真正的自由。
人生短暂,学佛修行千万不要“讨价还价”,对自己放纵、妥协,我们学佛要时时刻刻把佛菩萨的教诲,作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指南,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佛菩萨的言传身教去践行,努力完善自我人格,最终走向解脱。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佛教基础知识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心经入门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图解佛教密宗手印大全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佛教名词
- 佛咒入门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金刚经入门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清心咒简介
- 佛教因果定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 怎样破除我执和法执?
- 佛教的五戒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内容?
- 提高孩子的品德素养,才能让孩子真正立足于世
- 为什么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圣诞?
-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正确意思
- 点亮心灯,照亮前方,踏上归家的路
- 苦才是人生的名言短句
- 骄是什么意思?骄和慢的区别
- 做过同样的梦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 实证与理论的关系与差距
- 苦难是从哪里来的?佛教是如何解释的?
- 为什么会觉得学佛很难?转念的力量不够怎么办?
- 愿生净土的心
- 佛教的生死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部分吗?
- 身布施是什么?功德大吗?
- 如何度人度自己?修行六度、四摄、万行
- 祈请法师讲法的重要性
-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的意思
- 相信而不轻信,不然只会走错路吃大亏
- 什么是一门深入?净土法门如何修持?
- 佛法的大乘和小乘怎么区别?
- 睹境不动难,遇到境界时心能不动才是真修行
- 求真的人就是真正的修行人,怎么求真?
- 明白因果定律,减轻不好的果报
- 果断而不武断,掌握事实真相再做出决定
- 受三皈五戒的弟子如何和别人和谐相处?
- 缺失培福的过程直接学习佛法,会有什么后果?
- 在家居士可以把佛珠戴在脖子上吗?
- 只要今生做善事不做亏心事就好,为什么还要学佛?
- 佛法绝不区隔其它而自立高贵
- 堕胎有什么坏处和因果?
- 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分别是什么?
- 佛学与学佛有区别吗?学佛与佛学的关系
- 什么是对与错?怎样判断事情的对错?
- 在家修行,一天打坐多久好?
- 什么是攀缘?
- 等以后有钱了再做功德可以吗?
- 为什么弥勒菩萨被尊奉为 “大财神”?
- 菩萨的觉有情是什么意思?
- 皈依后怎么更好的学佛?
- [佛与人生]如何戒邪淫?戒色的三个阶段
- [佛与人生]戒邪淫总是失败,如何突破怪圈?
- [净土旨归]老鼠每天听女居士念佛后往生
- [六祖坛经]《六祖坛经》中“不立文字”的含义是什么?
- [在家修行]在家居士应该如何学佛修行?
- [佛学常识]三法印是哪三法?什么是三法印?
- [佛与人生]学佛人为什么要说随喜?
- [佛与人生]放下心中的怒火,发脾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七十九)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七十八)
- [阿弥陀佛心咒]阿弥陀佛心咒注音
- [佛学常识]因缘和合是什么意思?因缘和合的解释
- [佛学常识]念消灾延寿药师佛名号有何好处?怎样求药师佛治病?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 初持瑜伽处种性品第一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独觉地第十四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
- [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 初瑜伽处趣入地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