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
《地藏经》,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的。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详情]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地藏经简介
《地藏经》,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其余两部经分别是《占察善恶业报经》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经内容简要
《地藏经》全文计分十三品,原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由第一品至第六品,下卷由第七品至第十三品。而现今流行本分上中下三卷,主要是便利读诵。第一品至第四品为上卷,第五品至第九品为中卷,第十品至第十三品为下卷。
十三品内容大意分述如下: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文殊菩萨请释尊广说地藏菩萨的因地修行本愿,如何成就不思议事。地藏菩萨因地修行,为婆罗门女,为救其母脱离地狱罪苦,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并于佛塔像前立弘誓愿,愿尽未来劫,广设方便,度脱罪苦众生。
分身集会品第二:
百千万亿不可称计阿僧祗世界,所有地狱处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会于忉利天宫。释尊特殷勤付嘱地藏菩萨于弥勒菩萨未出世前,度脱娑婆世界苦难众生,地藏菩萨再三请佛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佛母摩耶夫人请问地藏菩萨有关阎浮众生造业及因果报应之事,并广说无间地狱之罪报。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定自在王菩萨问释尊有关地藏菩萨过去因地修行事宜。菩萨过去生为小国王,发愿若不先度脱罪苦众生,令得安乐,得至菩提,则不成佛。又菩萨过去生为光目女时,其母犯杀生、毁骂2业,堕地狱报。光目为救其母永离三恶道及下贱、女人身之苦,于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发愿度脱三恶道及一切罪报众生,方成正觉。最后又提到地藏菩萨依此阎浮提众生造业感果的差别,而施以种种不同方便教化。
地狱名号品第五:
普贤菩萨请地藏菩萨说明娑婆众生受报处和地狱种种名号及恶报等事,令众生知是果报,有所警惕,去恶向善。
如来赞叹品第六:
释尊略说种种礼拜、供养地藏菩萨,得种种人天福德、因缘果报等事。又因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发大重愿,利益众生,本经名为:地藏本愿、地藏本行和地藏本誓力经。
利益存亡品第七:
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业,是故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念佛、供佛,引导正念,切忽杀生,添造新业;或于身死亡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奉献佛僧,则能生亡两利。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阎罗天子及无量鬼王,齐赞地藏菩萨不可思议功德愿力,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是大菩萨于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主命鬼王告阎浮提人,欲生产时,但作善事,利益母子,切勿杀生供给产母,或饮酒食肉,能令母子不得安乐。
称佛名号品第九:
地藏菩萨代众生请问释尊,有关生时死时,自得大利,不堕恶道的法门,佛告以称念诸佛名号及所得种种不可思议利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佛为地藏菩萨说种种校量布施功德因缘,依发心不同,所做善事不同及布施对象不同,所得布施功德而有殊异。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于住处供养瞻礼地藏形像,是人居处可得十种利益:
1. 土地丰壤; 2. 家宅永安;3. 先亡生天; 4. 现存益寿; 5. 所求遂意;
6. 无水火灾; 7. 虚耗辟除;8. 杜绝恶梦; 9. 出入神护;10. 多遇圣因。
若人供养地藏菩萨,转读本经,或依本愿所教示而修行,能得坚牢地神及释梵、诸天眷属拥护。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观世音菩萨请世尊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利益之事,令天龙八部,瞻礼获福。释尊为众生开示,见地藏菩萨形像,闻地藏菩萨名号之种种利益功德。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释尊以殷重心付嘱地藏菩萨,于未来世救度一切众生。地藏菩萨劝请世尊不以为虑,将以百千方便度脱一切众生。释尊再应虚空藏菩萨之请,为众生略说闻此经及地藏名号或瞻礼形像,所得之28种福利及7种利益。
- 上一篇: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下一篇:药师经简介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佛教基础知识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心经入门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图解佛教密宗手印大全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佛教名词
- 佛咒入门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金刚经入门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清心咒简介
- 佛教因果定律
- 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发的誓愿只要按照对的方法去做就对了
- 华藏世界有候补佛吗?佛陀之后的佛是谁?
- 命运是如何形成的?改变命运的快速方法
- 佛像有什么意义?佛像的真正意义
- 清明节的意义是什么?
- 想开点,别和自己过不去
- 命运的扭转往往只在父母的一句话
- 如何让心、口、意一致?
- 佛的三身是什么意思?如何与法报化三身相应?
- 寺院只是修行平台,闻思修才是成长方向
- 在家居士修出离心,还能正常生活吗?
- 五蕴是什么?五蕴的蕴什么意思?
- 朝拜佛教四大名山的真正意义
- 如何布施?正知正见的布施
- “荤”最初是指肉食?为何不吃肉也变成了“忌荤”?
- 学佛与不学佛的人有什么差别?
- 四众指的是什么?是哪四众?
- 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敬观音,念观音,成就功德
- 节约惜福是吝啬吗?有什么区别?
- 学佛一定要吃素吗?三净肉是怎么回事?
- 如何让自己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 烧香礼佛的真正意义
- 修行在心,把修行放在心上才能成就
- 在家居士初一十五做完早课后,要礼祖吗?
- 自尊心强又爱面子,该如何降伏?
- 修行就是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 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什么?知足乐观
-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祭祖?扫墓的意义
- 因果报应是什么?因果报应的解释
- 远离世间情爱烦恼,回归菩提自性
- 为什么要修行?修行之路要用心来走
- 小孝中孝大孝指什么?对父母的孝行
- 烧头香有什么讲究?虔诚心
- 父母应不应该干涉孩子的决定?
- 皈依后要吃素?皈依的四点误区
- 无明是什么?人为什么有无明?
- 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 “鬼混”的真相竟是这样的?
- 舍识用根是什么意思?
- 无常是修行者打开“自我”的钥匙
- [入门知识]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达照法师]禅宗有一公案说“老衲一坐能消万担粮”,怎么理解?
- [达照法师]拜佛求发财是起贪心吗?如何求财?
- [静波法师]净化自己的身心是怎样的?感召善因好缘是怎样的?
- [汉传人物问答]别⼈学佛挣钱很容易?我为什么挣不到多少?
- [佛与人生]业障消除后的八种相状
- [静波法师]修行四念处观
- [佛与人生]命运是如何形成的?改变命运的快速方法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六十五)
- [本源法师]如何得到佛法的般若智慧?
- [达照法师]什么是真正的金刚身?修行人此生能否证得金刚身?
- [佛理禅机]舍与得之间是相辅相承的
- [大安法师]真的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 [能弘法师]普贤菩萨为什么最后导归极乐?
- [佛学常识]华藏世界有候补佛吗?佛陀之后的佛是谁?
- [佛与人生]发的誓愿只要按照对的方法去做就对了
- [汉传人物问答]忏悔法门对发菩提心的修行人有什么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