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让念佛效果更殊胜
- 印光大师佛教问题问答集
- 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 开示问答
- 妙境法师佛学问答四篇
- 大安法师学佛答疑
- 四念处修行法要问答
- 济群法师学佛答问
- 法清法师问答
- 虚云法师问答
- 仁焕法师问答
- 慧光法师问答
- 正如法师问答
- 寂静法师问答
- 星云大师问答
- 海云继梦问答
- 开愿法师问答
- 明证法师问答
- 月悟法师问答
- 太虚大师问答
- 印光大师问答
- 海涛法师问答
- 济群法师问答
- 传喜法师问答
- 净宗法师问答
- 惟传法师问答
- 圣道光辉答疑解惑
- 达照法师问答
- 良因法师问答
- 梦参法师问答
- 曙提法师问答
- 正澄法师问答
- 真圆法师问答
- 崇慈法师问答
- 万如法师问答
- 觉灯法师问答
- 证严法师问答
- 智敏法师问答
- 慈法法师问答
- 门肃法师问答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怎样才能够发出来?
师:菩提是觉悟,菩提心是觉悟的心。谁发了菩提心呢?觉悟的人就发了菩提心。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他知道了,菩提心其实面对的不是别人,面对的是自己啊!菩提心,简单地讲,就是帮助别人的心,慈悲心。你帮助别人,谁是别人?我们没有觉悟的时候,他不是你,你不是他,有分别,所以需要发菩提心:“我要拯救一切众生!我要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离苦得乐!”等我们觉悟了以后:“哦,原来一切众生和自己是一体的!一切众生才是真正的自己!”这就融为一体了。
我们初学的时候,所谓的发菩提心,就是我们有这个愿望——要拯救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听闻佛法,都能够离苦得乐。这个大心叫菩提心。
在修行的路上,这个菩提心非常难发啊!要不要发呢?要发!不发菩提心不能圆成佛道。“圆成佛道”是什么意思?就是成佛,证得圆满的法身。圆满的法身是什么?是一切众生的身,是自身,叫圆满法身。如果你没有发心拯救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你和法界一切众生的感应不能道交,你什么时候能证得法身呢?你不能证法身,你就不能成佛。
佛经上告诉我们,阿罗汉没发菩提心,叫“自了汉”。他说:“我自己好好地修行,别人的事情跟自己没关系。”自己躲个清静,在山洞里一呆,开始修了。不执着了,落入空门,真空了,什么也没有了,所以他变成了罗汉。轮回也没有了,空了,进入一种空的境界。这样空了以后哪还有众生可度呢?他就不度众生了,在自己的境界里面生活了。佛告诉我们,像阿罗汉,他们不再执着了,超越六道轮回了,但是菩提心没有发。没有发,不是永远不发,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佛讲到两万大劫以后),他感觉到:“这样不对啊,要行菩萨道才能圆成佛道。”他就开始发菩提心了。
发菩提心,很容易退失。我们学佛了,想去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阻力或遇到一些事情了,就会生烦恼:“我都不为我自己了,我都为你们着想为你们好了,全为你们服务了,你们还不理解还埋怨,算了!不做了!”退下来了,你的菩提心就退了。所以进进退退的,不能够成为菩萨。
菩萨是一个什么状态呢?风雨无阻,始终用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众生:“你对我善,我对你也是慈悲地帮助;你对我恶,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慈悲助你。”一味地为一切众生尽自己的全心全力,这叫勇猛精进的菩提心,永远不退转的菩提心。这就是菩萨道,菩萨的事业了。
我们现在做不到啊,我们现在这个菩提心时有时无,所以我们是凡夫,不能够成佛成菩萨。什么时候你的菩提心不退了,那你成佛成菩萨就有指望了。如果我们这个心还是忽有忽无的,我们自身就一定要清楚地认识:我们离成佛还很远,离真正的菩提大道还很远,等于没入门。那怎么办呢?我们要不断地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经常地来鞭策自己。
“法门无量誓愿学”我们做不到,我们要劝一切众生老实地念“阿弥陀佛”,都到极乐世界去,那多殊胜啊!到极乐世界去了,都圆满了嘛。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众生现在的根性很难开悟啊!开悟了以后你才能够“法门无量誓愿学”。“法门无量誓愿学”是跟谁说的?跟法身大士说的。法身大士是谁呢?所谓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跟他说的,他成佛了,但还不圆满,分证即佛。这就比较深了,大家听了有一个认识就行了。
只有不断地去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我们的菩提心,时常地去发愿:“度众生,断烦恼,成佛道,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所以菩提心是我们的具体表现。很多年轻人学佛,说“我一心求生净土了”,就消极了,什么也不做了,这是错误的。你洗碗,你为你的家人服务,你也是在行菩萨道,在发菩提心;你扫地,你也是在行菩萨道,在发菩提心;你在公司里面上班,认真工作也是在行菩萨道,在发菩提心。
我们不要去管这个人如不如法、这个团体如不如法,关键的是我们要把自己的菩提心发明白了、发正了,你所做的就是如法的,这是正确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道心不退。我们生烦恼了,我们离开了,是我们自己的业障现前,因小而失大,这是我们自己错误了,没有那么长远的眼光。一定要知道,我们一切众生烦恼都很重,都还没有成佛成菩萨嘛,所以要用一颗包容的心、一颗宽恕的心去容纳一切众生好的与不好的,这样你这个菩提心才不容易退失,就发出来了。
(选自大愿讲堂“学习佛法,觉悟人生”,2010年11月14日讲于北京)
- 晚上可以读《心经》吗?为什么晚上不能念心经?
- 死后49天又投胎,为何有已故亲人托梦或有附体?
- 持大悲咒有何禁忌?
- 有人身上有附体,如何让无形众生得度?
- 精进念佛后家庭和事业为何会出现很多逆缘?
- 玄若法师答:为什么夜里持大悲咒会害怕?
- 开愿法师答:可以烧纸钱烧元宝供养佛菩萨吗?
- 元音老人:成佛的诀窍
- 海涛法师问答
- 楞严经大致是在说什么?如何修楞严法门?
- 不孝有三是哪三个?不孝有三的含义是什么?
- 大悲咒问答
- 大悲咒(水)治病是否有效各有因缘?
- 印光大师问答
- 在夫妻卧室睡着后念佛,有罪吗?
- 佛咒问答
- 大安法师:家中佛堂的佛像应如何摆放?
- 人死后49天内会投胎吗?为什么死去的亲人会托梦?
- 真圆法师答:怎样修持变亿咒才真有变亿的功德?
- “楞严咒”哪两句话可以开智慧?
- 地藏经问答
- 仁炟法师答:为什么打坐的时候老是想睡觉?
- 在家居士能看楞严经或法华经吗?晚上能念地藏经吗?
- 妙量法师答:大悲咒当手机铃声如法吗?
- 心经问答
- 心里整天默诵楞严咒,方式对不对?
- 帕奥禅师答:天生有阴阳眼的人是否前生曾修行禅法?
- 楞严咒问答
- 大安法师问答
- 念心经是不是先念3遍经文,再念21遍心咒?每念完这个次数就可以回向一次吗?
- 南怀瑾问答
- 星云大师问答
- 家里设佛堂在哪个方位合适?是坐北朝南,还是坐东朝西比较好?
- 明一法师答:晚上能不能上香?为什么拜佛会哭?这是流泪佛?
- 宣化上人问答
- 海涛法师答:念大悲咒需要灌顶吗?
- 诵一部地藏经能一起回向给在世去世的亲人吗?
- 慧律法师问答
- 金刚经问答
- 皈依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受戒?受戒和不受戒有什么区别?
- 念佛一声真的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吗?
- 过年要守岁吗?
- 佛教有烧纸的说法吗?烧纸给亡人有用吗?
- 没能力供养寺院和出家人,该怎么如理思维?
- 药师佛十二大愿与修学药师法门有关系吗?
- 药师佛十二大愿与东方琉璃世界是什么关系?
- 损坏佛像是属于出佛身血吗?
- 如何智慧、随缘地救度众生?
- 世人的空与佛教的空是一回事吗?看空就是开悟吗?
- 超度父亲,可以只写牌位不参加法会吗?
- 母亲去世多年,还有必要去扫墓吗?
- 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临终念佛念哪个?
- 末法时期除了净土法门,别的法门就不能成就吗?
- 学佛后还可以吃荤吗?
-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是什么?
- 无分别智是什么意思?
- 居士可以敲法器吗?
- 怎样才算是法已入心?
- 虚空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学佛后生活越来越不好?
- 妄想与执着有什么区别?如何消除妄想达到一心不乱?
- 只有念佛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吗?念经可以往生吗?
- 学习大乘佛法,又转修学声闻乘,是退道心行为吗?
- 八识在念佛过程中是怎样起到作用的?
- 初学佛者需要认知和树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念佛时边计数边忆念佛像,感觉心不定,该如何用心?
- 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这朵莲花会枯萎吗?
-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是真的吗?
- 佛弟子应该怎么帮助临终的亲人?
- 为什么佛教徒中有很大比例是迷信者?
- 灾难来临时为什么要至诚念佛?
- 一人出家的成就与功德,全家有份
- 法名是什么?法名的真正意义
- 什么是自欺欺人?
- 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种执著吗?
- 魔能成佛吗?
- 肉体与灵魂的特质是什么?
- 学佛人处对象或者做生意,要不要看生辰八字?
- 不吃药食会成就吗?
- 不知道信愿为何物的众生,为什么也能念佛往生?
- [入门须知]佛教是迷信吗?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
- [佛学常识]消灾普佛与往生普佛仪轨
- [佛学常识]七世父母是什么意思?如何超度七世父母?
- [佛学常识]罗睺罗是谁的儿子?释迦牟尼佛唯一的儿子
- [汉传人物问答]念佛一声真的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吗?
- [佛与人生]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自以为是吗?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佛?归依佛的三点原因
- [超定法师]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 [佛与人生]变化而不恶化,适应无常,日日是好日
- [佛学常识]善来比丘是谁?善来是什么意思?
- [佛与人生]把握当下去精进修行
- [法藏法师]每个阶段应该如何期许?有没有什么检核标准?
- [汉传人物问答]过年要守岁吗?
- [达照法师]善人和圣人正是净土法门对机的人
- [因果故事]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 [佛学常识]助念往生仪轨
- [楞严经]圆瑛法师及憨山大师对《楞严经》的推崇